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吴慧  杨明  陈汉彬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9,34(3):242-245,314
目的:对黑龙江省进行蚋类补点调查,进一步补充黑龙江省蚋类区系资料。方法:选择黑龙江省6个代表性地区采集幼蚋,经隔离培养育出两性成虫,采用常规方法制片、鉴定、编制名表并进行相关讨论。结果:记载黑龙江省蚋属3亚属13种,其中含3个新种。结合前人报告,该省计已知蚋类3属8亚属35种。结论:黑龙江省具有蚋类多样性及明显的地方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山西省蚋类进行分类区系调查,初步摸清该省代表性地区蚋相本底资料。方法:选择山西省9个不同的代表性地区,采用常规方法采集幼蚋,经隔离培养育出成虫,制片、鉴定、编制名表并进行相关讨论。结果:共采获蚋类19种,其中含有6个新种,加上以往报告的3种,山西省共记载蚋类22种。结论:山西省具有蚋类多样性,反映了古北界的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吉林省进行蚋类调查研究,完善吉林省蚋类区系资料.方法:选择吉林省四个不同的代表性地区,采用常规方法采集幼蚋,经隔离培养育出成虫,制片、鉴定、编制名表并进行相关讨论.结果:共采获蚋类计2属14种,其中含3个新种和5个新记录种,加上前人已记录的20种共记录吉林省蚋类28种.结论:吉林省蚋类具有多样性,反映了古北界的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西藏古北界地区蚋类进行分类区系调查,初步摸清该地区蚋相本底资料.方法:选择西藏古北界代表性地区,按常规方法采集幼蚋,经隔离培养育出两性成虫,制片、鉴定,并据此对西藏古北界地区蚋类名表进行调查和相关讨论.结果:记载西藏自治区蚋科3属(后克蚋属、畦克蚋属和蚋属)19种,其中含9个新种及1个中国新记录种.结论:西藏古...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陕西省秦岭地区蚋类进行分类区系调查,初步摸清秦岭代表性地区蚋相本底资料。方法:选择陕西秦岭南北坡4个不同的代表性地区,采用常规方法采集幼蚋,经隔离培养育出成虫,制片、鉴定、编制名表并进行讨论。结果:共采获蚋类12种,其中含有2个新种,加上前人报告、但本次调查未采获的2种,陕西省秦岭共记载蚋类14种。结论:陕西省秦岭具有蚋类多样性,反映了古北界和东洋界交界地带的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吸血蚋类分类研究初报(双翅目:蚋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四川省蚋类进行初步分类区系调查,摸清该省代表性地区蚋相本底资料。方法:选择四川省5个不同的代表性地区,采用常规方法采集幼蚋,经隔离培养育出成虫,制片、鉴定、编制名表并进行相关讨论。结果:记载四川省蚋类22种,其中含5个新种和2个国家新记录种。结论:四川省具有蚋类多样性,并发现了较多的分类新阶元。  相似文献   

7.
目的:首次报道湖南省蚋科的分类和地理分布。方法:选择湖南省3个不同的代表性地区,采用常规方法采集幼蚋,经隔离培养育出成虫,制片、鉴定、编制名表并进行相关讨论。结果:记载湖南省蚋类17种,其中含5新种。分析表明具东洋界区系特征。结论:湖南省蚋相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反映了东洋界华中区的区系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道贵阳地区蚋科的种类和地理分布。方法:通过对具有代表性孳生地的调查和我院馆藏标本的整理,经制片、鉴定、编制分布名表并进行相关讨论。结果:记录贵阳地区蚋科Simuliidae蚋属Simulium共10种,含1新种,其中蚋亚属Subgenus Simulium 6种,纺蚋亚属Subgenus Nevermannia、短蚋亚属Subgenus Odagmia、维蚋亚属Subgenus Wilhelia和绳蚋亚属Subgenus Gomphostilbia各1种。结论:贵阳地区蚋相具有东洋界的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不同生境的蚋类进行调查研究.方法:选择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具有代表性的孳生环境,采用常规方法采集、制片和鉴定蚋种,并对我院馆藏标本进行整理,编制名表.结果:记录了蚋科Simuliidae蚋属Simulium共18种,分别隶属于3亚属.结论: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具有较好的蚋类孳生和血源条件,具有蚋类多样性,反映了东洋界的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中国蚋科修订名录(双翅目:蚋科)   总被引:26,自引:10,他引:16  
目的:修订中国蚋科名录,包括1997年6月-2001年12月的新种和新记录种。方法:新的名录按照Crosskey的分类系统进行编排。结果:新名录共记载5属19亚属209种。结论:该名录是目前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蚋类的完整记载,对蚋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深入了解中朝边境我省境内一侧有瓣蝇类种群分布,为今后开展蝇类防制及边境防病工作的需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网扑为主、笼诱为辅,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调查。结果初步报告长白山有瓣蝇类6科239种,其中花蝇科67种,厕蝇科18种,麻蝇科33种,丽蝇科27种,蝇科93种,粪蝇科仅1种。结论本调查报告为吉林省山区城乡蝇类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东南部虻类区系构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集吉林省东南部地区虻类,共采得52种,隶属5属2亚科,其中省首次记录14种,Chrysops属8种、Atylotus属8种、Haematopota属7种,Hybomitra属19种、Tabanus属10种。我省曾零星记载47种中,未采到9种,我省如今已知虻类共有61种。吉林省东南部Hybimitra属、Tabanus属较多,两属占全区虻类的约60%。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家蝇对卫生杀虫剂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家蝇对卫生杀虫剂的抗性谱,为全省各地开展除害灭蝇工作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采用点滴法测定家蝇对杀虫剂的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结果 江苏省家蝇对敌敌畏、溴氰菊酯、二氯苯醚菊酯等十三种卫生杀虫剂的抗性品系高于敏感品系的8~12倍,对其他卫生杀虫剂高1~2倍。结论 我省家蝇对所测十三种杀虫剂已经产生抗性。  相似文献   

14.
Han XX  Dai D  Zhang M  Wang YN  Jiang YJ  Shang H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8):1966-1970
目的 研究辽宁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HIV/AIDS)患者gag-pol区的基因序列特征。方法采集辽宁省99例HIV-1感染者外周静脉血,提取前病毒DNA,经巢式PCR方法扩增gag—pol区2.6kb片段,与HIVS序列数据库中亚型参考序列共同构建系统进化树以区分亚型,并计算gag—pol区不同编码区域的基因离散率和Ks/Ka比值。结果 在辽宁省99例HIV-1感染者中发现A、B’、B、C、G5种亚型,循环重组型CRF01_AE、CRF03_AB、CRF06_cpx、CRF07_BC、CRF08_BC5种循环重组型和循环重组型间的重组ICR07/08。以B’亚型最多见,其次为CRF01_AE。在gag—pol区内,p17区、p2-p6区基因离散率高于p24区、蛋白酶及逆转录酶编码区。但B亚型p24区基因离散率处于较高水平。CRF07_BC和CRF08_BC在gag-pol各区基因离散率及同义替换、错义替换普遍处于较低水平。各亚型毒株的p2-p6区的Ks/Ka值最低,其均值〈1,而CRF01_AE毒株RT区的Ks/Ka值高达10.45。结论 辽宁省流行的HIV-1 gag—pol区亚型十分复杂。p24、蛋白酶及逆转录酶编码区是更为保守的区域。B亚型毒株的p24区承受较大的正向选择压力,CRF01_AE毒株RT区承受了较大的负向选择压力。CRF07_BC和CRF08_BC传入辽宁省的时间较短,奠基者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浦东新区蝇类种群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浦东新区目前的蝇种构成、季节消长及蝇幼孳生情况。方法:采用天幕式捕蝇笼,以腐鱼酱为诱铒。结果:目前,浦东新区的优势蝇种为家蝇、绿蝇、丽蝇、大头金蝇、麻蝇。蝇密度高峰期在5、6月份及9月份。垃圾箱房、农贸市场、建筑工地蝇幼孳生阳性率较高。结论:蝇种构成随年份、月份不同而变化,不同生境蝇幼孳生阳性率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陆部分多中心临床试验伦理审查模式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中国大陆部分多中心临床试验伦理审查模式的现状,分析原因,并结合国际趋势给出改进建议.方法:对来自辽宁、江苏、四川、上海和广东等省市共21家综合性或专科医院参加伦理审查执行能力培训班的代表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另外选择20家临床试验机构或伦理委员会进行电话调查,并填写调查表.回收所有调查表,判断其有效性后,对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5.1%的受访者表示不采用中心伦理审查方式,主要原因是不能评估中心伦理审查的质量、出于对受试者保护责任的考虑、与中心伦理委员会沟通不畅、难以满足知情同意书本地化的要求.34.9%受访者表示接受中心伦理审查,主要原因是可以缩短审查周期、避免影响研究进度和中心伦理审查质量令人满意.结论:中心伦理审查方式没有得到广泛认可,有待于完善制度、提高审查质量、加强伦理委员会间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监测河北省主要孳生场所住区蝇类的密度、季节消长及构成。方法笼诱法。结果共监测到4科、6亚科、10属、14种主要住区蝇种。蝇类5月份出现,11月份消失,全年共有6个月可监测到蝇,7月份达到密度高峰。农贸市场和餐饮环境捕获到的蝇占全部捕获蝇的66.96%。家蝇、丝光绿蝇、厩腐蝇、棕尾别麻蝇,分别占全部监测蝇种的35.95%、14.50%、10.60%、13.28%,合计构成比为74.33%。结论家蝇、丝光绿蝇、厩腐蝇、棕尾别麻蝇为河北省优势住区蝇种,农贸市场和餐饮环境是主要的蝇类孳生场所。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的吸血蠓(双翅目:蠓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辽宁省吸血蠓已知2属47种,即库蠓属和蠛蠓属,其中库蠓属包括7个亚 属;并记述了种类分布情况。为深入开展辽宁省吸血蠓的研究提供了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 作者于1990年7月30日,在辽宁北票(大黑山)采集的蝇类标本中,发现植蝇属Leu-cophora R-D.1830一新种,描述如下。模式标本存朝阳市卫生防疫站。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对柯洛氏伪裸头绦虫(Pseudanoplocephala crawfordi Baylis,1927)生活史及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该虫中间宿主为黑粉虫、黄粉虫、脊胸露尾甲和赤拟谷盗。前三种为新发现的中间宿主。该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共经历五个阶段的发育,需1~1个半月。完成全部生活史需2~2.5月。对中间宿主、猪群、人群中流行情况及自然保虫宿主的调查,发现新保虫宿主褐家鼠,它的感染率高达(21.88%)。文中对流行因素、近缘关系作了讨论,并提出了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