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我国第一位的致残原因和第三位的死亡原因。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的增高,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据国内外专家预测,本世纪内,发展中国家将面临心脑血管疾病大流行,中国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将升至首位。面对世纪性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牛国忠 《浙江医学》2009,31(2):129-132,142
脑血管病具有四高,即发病率高、残废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是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缺血性卒中占所有卒中的80%,其中38%是腔隙性,14%是栓塞性,余下的是大动脉性卒中(动脉粥样硬化性)。一旦发生缺血性卒中,目前的治疗措施疗效往往难尽人意,现有循征医学证据证明有效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方法有:(1)、卒中单元,(2)、溶栓治疗,(3)、抗凝治疗(限于栓塞性脑血管病、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是特异治疗,  相似文献   

3.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14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的效果.通过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的细心观察和护理,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急性脑梗死行介入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014年10月~2016年10月,选择接受介入治疗的急性脑梗死36例患者纳入实验组,其余4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结果 15日、90日,实验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管再通率为97.2%(35/36),对照组为79.5%(3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进展性卒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能提高血管再通率,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但并不能减少出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17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的效果.通过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的细心观察和护理,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40例患有脑血管病的患者进行神经介入治疗,并对介入治疗的护理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对这40例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均顺利的完成了神经介入手术,成功率达到了100%。术后只有1例出现了脑出血,其余39例并无任何并发症发生,在通过一段时间的住院观察后全部康复出院。结论:虽然采用神经介入治疗脑血管病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只要确保在术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在手术中患者积极的与医生配合,在术后进行细致的护理和预防,就能够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介入治疗方法应用于神经内科脑血管临床治疗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本院82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针对患者开展介入治疗,研究其取得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椎动脉狭窄以及颈内动脉狭窄方面均大大改善,狭窄程度出现90%的缩小,卒中0例,病亡0例,随访中未发现患者存在颅内出血等问题。结论针对神经内科脑血管疾病患者,选择介入治疗手段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缓解创伤程度,同时降低后遗症发生率,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神经介入治疗对于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表现。方法:选取我院脑外科收治入院的脑血管疾病患者68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脑血管情况,及神经功能损伤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各自治疗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管改善情况有效29人,无效5人,有效率为85.2%。对照组患者血管改善情况有效20人,无效14人,有效率为58.8%。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情况为:观察组患者损伤4人,损伤率为11.7%,对照组损伤7人,损伤率为20.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神经介入治疗脑血管疾病,疗效显著,并且患者脑血管恢复情况良好,神经功能损伤率较低,并发症的发病率较低,适合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生存和健康的常见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颅内外供血动脉狭窄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报道,国内每年新增缺血性脑血管病人约150万人[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22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内科组(52例)和介入组(70例),内科组患者采取内科常规治疗,介入组患者采取神经介入治疗.比较2组患者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随访24个月后,介入组患者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再次发生率为1.4%,内科组为9.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低于内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介入组患者神经功能缺陷评分高于内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可降低再次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且能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心血管事件处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心血管事件处理方法。方法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全程心电图血压等监护。对发生的心血管事件进行积极、果断、迅速的处置。结果共实施脑血管介入手术治疗12例。仅4例造影加球囊扩张术患者发生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下降(3例在球囊扩张术的当时。1例在球囊扩张术后1.5h)。均经相应处理好转。结论脑血管病介入治疗较为安全。但球囊扩张术易发生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脑血管病神经介入治疗的相关并发症。 方法 以本院 600 例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对照组各 300例,分别予以神经介入治疗、开颅手术治疗,观察对并发症,改善神经缺损程度影响。 结果 实验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远期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后 NIHSS 评分两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 结论 对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神经治疗能获取与开颅手术一样减轻患者神经损伤效果,且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颅手术,但远期并发症较高,提示临床需依据患者实际病情,选取最为适宜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8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均分为观察组(34例,采用神经介入治疗)和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其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远低于后者,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能够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对脑血管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进行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状况、血液流速,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神经内科脑血管病患者开展介入治疗的效果较好,能保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脑部正常血液流通,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护理程序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恢复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科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患者并按照护理程序进行护理的患者50例为观察组,并以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期间行介入治疗并常规护理的患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3/50),低于对照组34%(17/50)(P<0.05)。结论护理程序可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提供多维度、全方位护理,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周到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7.
汪莉  颜秋媚  张兆  李先锋  张千 《微创医学》2012,7(5):539-540
脑血管病居我国城乡居民死因的第一位[1],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发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是在医学影像学的监控引导下,经股动脉穿刺置管,采用血管内介入技术对脑血管疾病进行诊断和直接治疗,可有效降低脑血管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2]。但是作为新型技术,患者对介入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故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介入护理在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纳入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共纳取患者87例,所有患者均为脑血管疾病。我院以单双号为基础,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5例和42例,给予其常规治疗和介入性治疗方法,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盒对照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5.6%和85.7%,观察组介入手术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实据统计学结果表示为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6.7%和16.7%;表明观察组的干预效果好,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而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血管疾病患者展开治疗,采用介入性治疗方法,其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将手术治疗的成功率进行有效增强,将其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脑血管介入术已成为目前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常用诊疗方法之一,它有着微创及快速恢复的优点,可以使部分患者特别是缺血性脑病患者避免采取开颅手术治疗。现就我科近两年来进行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治疗措施报道如下,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3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综合观察及分析。结果17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血管成形及支架置入术,11例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行血管成形及支架置入术,9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行介入下动脉溶栓、机械辅助溶栓治疗。术后半年随访,病死率为2.7%(1/37);有后遗症患者13.51%(5/37);复发病例5例占13.51%。结论通过观察介入术后患者的存活率、肢体活动情况、是否有手术并发症等,可以得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在有着介入手术体征情况下实施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情况良好,可以保证中长期疗效,对符合介入治疗的患者应积极采取此措施治疗。  相似文献   

20.
《继续医学教育》2007,21(7):35-36
2006年10月26~30日,由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及全军脑血管病诊疗中心主办的第六届东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大会(Oriental Conference of Interventional Neuroradiology 2006)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召开.由该院与韩国神经介入放射学会共同倡议并举办的首届中韩神经介入治疗论坛同期举行.国外近50名专家及国内400余名代表云集上海,希望借助这个交流平台,积极推动中国神经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会议学术气氛浓郁,安排紧凑,讨论热烈.现将本次会议的一些主要学术交流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