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郑夏茹  吴洪  张新  刘丽平 《中国康复》2010,25(3):197-199
目的:观察视觉反馈平衡功能训练对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平衡和行走功能的影响。方法:髋部骨折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配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于术后2~12周时利用MTD平衡仪进行视觉反馈法静、动态平衡功能训练。训练1周和12周时2组分别采用MTD平衡测定训练仪进行站立平衡功能评定,采用Tinetti步态及平衡试验和"起立-走"计时试验评定步态和静动态平衡、行走能力。结果:治疗1周时2组各项评定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时2组MTD平衡测定,其平均压力峰值差和百分比差均较1周时明显缩小;Tinetti步态及平衡试验评分明显提高;"起立-走"计时试验所需时间明显减少(均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表现更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MTD平衡仪进行视觉反馈平衡功能训练对改善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平衡和行走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踝关节骨折居关节内骨折之首,多由间接暴力所致[1]。本文通过对初次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实施平衡训练干预,观察平衡训练干预对改善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收集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康复治疗的初次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共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20~50岁;  相似文献   

3.
早期CPM训练对膝部周围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CPM训练对膝部周围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24例膝部周围骨折患者术后第2天使用CPM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持续3周.结果:按照膝关节损伤功能评分标准,本组优15例,良6例,中3例,优良率达87.5%.结论:早期CPM训练更有利于膝部周围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于D-WALL系统的视觉反馈下平衡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膝关节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TK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视觉反馈组、常规平衡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视觉反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视觉反馈下平衡训练,常规平衡训练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常规平衡训练。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使用D-WALL系统对3组患者进行平衡能力测试,并采用“起立—行走”计时测验(TUGT)评估3组患者步行能力。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TUGT结果和睁眼、闭眼状态的运动轨迹面积、运动轨迹周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3组患者睁眼、闭眼状态的运动轨迹面积、运动轨迹周长均小于治疗前,且视觉反馈组小于对照组、常规平衡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对照组、常规平衡训练组、视觉反馈组的TUGT结果依次为(14.1±1.9)、(11.7±2.5)、(9.6±2.0) s,分别短于治疗前的(17.2±3.0)、(15.8±3.6)、(16.9±4.4) s,且视觉反馈组短于对照组、常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膝关节功能恢复器对膝关节及周围骨折经内固定术后的关节功能康复作用。方法:应用自行设计制造的膝关节功能恢复器,对术后一周的膝关节及周围骨折病人行以膝关节为轴心,小腿自身重量为动力的被动功能恢复性锻炼。每次1-2小时。间隔1小时。问隔期锻炼股四头肌。术后每5天照片复查一次。观察骨折端及内固定物情况。结果:临床应用68例。获随访的63例。最终以膝关节的屈伸角度,骨折端是否移位和内固定物是否有松动,对骨折端的愈合有无影响等进行综合评定。分四级。达优级的38例。良20例。可3例,差2例。结论:膝关节功能恢复器对膝部及周围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关节功能有明显加快康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早期康复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膝关节周围骨折后创伤本身及手术对关节结构及伸膝装置的破坏,不可避免发生伸膝装置及关节腔内粘连,导致膝关节功能降碍。一般均需耍通过系统的康复治疗才能恢复良好的关节功能。为了说明早期系统康复治疗对恢复关节功能的重要性,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系统康复治疗与自行锻炼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作以回顾性总结。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下肢创伤性骨折术后患者发生膝关节僵硬的原因及其功能训练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118例下肢创伤性骨折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术后护理方法,康复训练组则进行系统、科学的早、中、后期不同功能锻炼指导和护理.采用自行设计评价表评价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功能的差异.结果 康复训练组膝关节伸、屈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正确指导下肢创伤性骨折术后患者进行系统、科学的功能锻炼是预防膝关节僵硬的有效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早期康复介入对膝部骨折术后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目的:比较膝部骨折术后不同时期介入康复治疗对关节活动范围(ROM)的影响。方法:根据康复介入的时间将53例膝部骨折术后患者分成第1期康复组(27例)和第2期康复组(26例),分别测量两组进入第2期康复时的膝关节ROM,第2期康复1个月后膝关节ROM及随诊1年后的膝关节活动障碍例数。结果:两组进入第2期康复时及第2期康复1个月后膝关节ROM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两组随诊1年后的膝关节活动障碍例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介入康复对改善膝部骨折术后ROM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徐睿华  刘琦  熊键  宋晶萍 《中国康复》2010,25(6):430-431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通过视觉反馈平衡训练治疗对平衡及功能性转移能力的作用。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32例,分为运动组17例和对照组15例,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运动组加视觉反馈平衡训练。2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评定量表(BBS)和"站立-走"计时测试(TUG)评定。结果:治疗5周后,BBS评分2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TUG计时明显缩短;运动组2项评定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配合视觉反馈平衡训练能明显提高平衡及功能性转移的能力,增加站立和行走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静脉泵消肿对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7例膝关节骨折患,手术前后给予静脉泵消肿及术后持续被动活动和理疗,增加关节活动度,有效地促进手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优良率达86.5%(32/37)。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平衡仪视觉反馈训练对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视觉反馈组和平衡板训练组各20例;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视觉反馈组采用平衡仪提供的模式进行平衡训练;平衡板组应用平衡板进行平衡功能训练,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和 Holden步行能力评分在治疗前和治疗5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BS和Holden步行能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视觉反馈组改善的程度大于平衡板组(P<0.01)。结论平衡仪视觉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股骨干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早期康复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料和方法  股骨干骨折经手术复位内固定的患者 135例 ,男 87例 ,女 4 8例 ;年龄 7~ 71岁 ;左侧 78例 ,右侧57例 ;闭合性骨折 97例 ,开放性骨折 38例。  在麻醉清醒后立即指导患者开始进行患肢的足趾及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 ,次日开始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活动、膝关节屈曲活动 ,1~ 2次 /d。第 3周开始在床上于膝关节上方保护下行膝关节主动屈曲活动 ,即股四头肌等张收缩活动 ,患肢不负重行走 ,以后逐渐负重。在伤口愈合拆线后 ,于损伤处及同侧膝关节行热敷 ,每天 2次 ,每次 2 0min。同时进行电脑多功能治疗仪治疗 ,低频电流 1~ 150…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运动视觉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1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31例)及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以神经发育疗法及运动再学习技术为主),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针对痉挛上肢辅以运动视觉反馈训练。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4周治疗后,发现治疗组患者上肢FMA评分[(52.32±8.22)分]、屈肘肌群肌力[(1.3±0.5)级]、前臂旋前肌群肌力[(1.3±0.6)级]及对照组患者上肢FMA评分[(40.31±8.04)分]、屈肘肌群肌力[(1.7±0.4)级]、前臂旋前肌群肌力[(1.7±0.5)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治疗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运动视觉反馈训练,能进一步减轻脑卒中后偏瘫上肢痉挛、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2002年3月~2006年6月,我们将塔形垫用于240例膝部骨折术后患者,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视觉反馈的姿势控制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帕金森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视觉反馈的动态平衡训练及核心肌群控制训练,共治疗8周。两组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均进行Berg平衡量表(BBS)、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d“up and go”test,TUGT)及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评定,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康复训练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BS[(49.00±1.97)vs.(44.77±1.78)]、TUGT[(10.17±2.31)vs.(13.67±2.26)]、MBI[(64.83±6.09)vs.(54.33±7.51)]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BBS(49.00±1.97)、TUGT(10.17±2.31)、MBI(64.83±6.09)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  相似文献   

16.
背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获得接近于生理状态下的活动功能,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视觉反馈下肌肉能量技术在髌骨骨折微创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将长垣市人民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97例髌骨骨折微创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给予本体感觉训练;观察组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视觉反馈下肌肉能量技术。观察两组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度及运动控制能力。结果训练后,观察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LKSS)(89.23±2.63)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评分(85.03±6.21)分较对照组(80.21±2.04)分、(79.05±5.35)分高(P<0.05);观察组膝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78.07±2.81)°、膝关节被动活动度(PROM)(98.26±9.89)°较对照组(72.01±3.89)°、(92.38±6.04)°大(P<0.05);观察组Berg平衡量表(BBS)、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较对照组高,股四头肌峰力矩较对照组大(P<0.05)。结论视觉反馈下肌肉能量技术可通过提高髌骨骨折微创术后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和运动控制能力,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韩婷婷  尤红  张敏  杨燕 《中国康复》2016,31(4):258-260
目的:观察视觉反馈平衡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视觉反馈平衡训练。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和Pro-Kin平衡训练仪对患者进行平衡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的Berg得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且观察组的Berg得分提高更为明显(P0.01)。2组的睁、闭眼长度及面积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1),且观察组的减小程度更为显著(P0.01)。结论:常规康复治疗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平衡能力,而将视觉反馈平衡训练与常规康复治疗相结合,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能力的改善则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9.
膝关节镜检术后功能康复训练指导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采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疾患共323例。术后开展康复训练,采取讲解、示范、指导、反馈相结合,可有效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20.
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股骨干骨折的患者117例,分为2组,观察组65例,男38例,女27例;年龄15~65岁;患肢左侧38例,右侧27例;CPM 组患者52例,男30例,女22例;年龄17~69岁;患肢左侧29例,右侧23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给予药物、冷疗、膝关节被动和主动屈伸锻炼(主要训练股四头肌、腘绳肌等)训练。观察组术后采用运动疗法进行早期功能训练治疗:术后0~2周进行良肢位的摆放、踝泵训练、下肢大肌群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术后2周强化以上训练,增加主动关节屈伸;3周开始,坐位下,膝关节上方保护下行膝关节主动屈伸练习,持续5~10 s ,每天10次,行被动屈膝牵伸练习,控制在无痛或VAS评分3分以内,持续30s~1min ,每组5个,每日3组。以上训练每次30min ,每天2次,共20d。对照组患者行单纯持续被动关节活动仪(Coutinuous Passive Motion ,CPM )练习,并在医生常规指导下进行主动活动,家属可少量辅助,30min/次,每天2次,共20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