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上海市试点机构中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安宁疗护服务的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方法:分析2015年度与2017年度上海市安宁疗护(临终关怀)质量指数督导表数据,并结合专家访谈。结果:2017年上海市试点中心共72家,服务临终患者8 352人;拥有安宁疗护床位1 191张,平均住院日机构安宁疗护达40.61天,居家安宁疗护达55.48天;人均医药费用机构安宁疗护为7 388.47元,居家安宁疗护为936.23元;收支结余-5 423.96万元。结论:上海市安宁疗护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但仍面临服务资源不足、服务提供效率待提升、经费保障乏力、转介机制碎片化状态等问题。建议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强社会宣传、建立长效的筹资机制,保障技术劳务的合理补偿。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算社区安宁疗护服务的直接人力成本,为完善社区安宁疗护服务成本补偿机制提供建议。方法于2018年3—6月,对上海市静安区静安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业务科室负责人、服务执行人和财务科开展机构调研,采集各社区安宁疗护服务项目的基本人力消耗与耗时、技术难度、风险程度和医务人员薪酬,并测算服务项目的直接人力成本。结果社区直接提供的安宁疗护服务项目共有233项,包括191项收费服务项目和42项免费服务项目。收费服务项目的直接人力成本的中位数为30.9(17.3,3.1~384.4)元,免费服务的直接人力成本的中位数为23.1(40.9,6.6~196.8)元。58项有上海市医疗服务收费标准的全科、中医和护理类服务项目的直接人力成本中位数为27.8(26.8,6.5~384.4)元,收费价格的中位数为14.0(20.5,2.0~225.0)元。41项(70.7%)服务的直接人力成本高于收费标准。结论社区的安宁疗护服务的直接人力成本远高于收费标准。患者需要的心理、社会支持等免费服务项目的直接人力成本支出较大且缺乏补偿机制。政府应制定安宁疗护服务的特色服务成本补偿机制,以保障社区安宁疗护服务提供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医养结合型服务机构开展安宁疗护的现状及卫生资源配置情况,为医养融合进程中进一步有效开展安宁疗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7年上半年,采用问卷调查及实地调研方式对江苏省内开展安宁疗护的33家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进行调研。结果被调查机构中安宁疗护床位数为409张(6.29%),安宁疗护床位配备设备总价值409万元;平均每个机构配备副高及以上职称医师1.0人,主管及以上护师3.06人;2016年共开展安宁疗护服务6 710人,出院6 298人,死亡667人,占出院人数的10.59%。讨论我国安宁疗护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亟须建立安宁疗护服务体系,提升安宁疗护服务内涵,努力打造安宁疗护专业团队,医养结合机构自身也需要不断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4.
业界     
北京市推进安宁疗护事业发展,12月24日,北京卫生健康委为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8部门发布的《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确定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医院为“北京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确定北大首钢医院等9家医院为“北京市首批安宁疗护示范基地”,旨在加强北京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安宁疗护事业发展,促进市、区级医院–社区–家庭的安宁疗护有序转介。  相似文献   

5.
安宁疗护作为全生命周期最后阶段整合健康服务体系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已成为国际国内共同关注的政策议题,并上升至国家战略和立法层面。上海市2012年以来进入安宁疗护新发展阶段和快速发展期,注重发挥政府主导、政策支撑引导,强化标准规范引领,建立完善评价制度,编制培训大纲教材,探索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完善多元化安宁疗护服务体系。本文在总结上海市安宁疗护政府主导、政策引导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和主要特点基础上,提出整合接续安宁疗护与老年护理服务体系,优化分级分类机构设置标准和服务管理规范,开展综合监测持续提升安宁疗护服务质量,完善培养培训制度巩固多学科协作人才队伍,推进安宁疗护收费支付制度改革激活内生动力等发展建议,以期推进构建社区全覆盖的安宁疗护服务发展格局和普惠性基本安宁疗护服务制度,保障安宁疗护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参与安宁疗护的现状,针对长期护理保险参与过程中存在准入体系保障安宁疗护不公平、未衔接医保全面保障安宁疗护、跨地区保障安宁疗护难等挑战,进一步提出政府应加快立法进程,推动安宁疗护纳入长期护理保险范畴、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异地结算系统,实现安宁疗护跨地区给付、保险公司构建社区综合护理体系、增加辅助性服务及社会支持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城市郊区的安宁疗护服务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安宁疗护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于2019年5—8月,对上海市金山区已经开展安宁疗护服务的8家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和316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患者进行定量与定性调查。【结果】全区安宁疗护核定床位80张,但实际开放只有53张,2017年全年收治人数189人。8家机构的安宁疗护服务资源配置和服务开展存在较大差异。各家机构建设初期均获得数量不等的上级财政支持,但机构日常运行无任何财政补助。安宁疗护医务人员中高级职称者仅占5%,继续教育薄弱,未获得岗位培训证书的人员占18%,工作压力较大,且后备人员不足。【结论】安宁疗护呈现潜在需要未满足,服务利用不足的矛盾现象;区内安宁疗护发展不平衡,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安宁疗护医护人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嘉陵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9年11月设立了临终关怀(安宁疗护科,并在2022年成功获评“四川省基层临床特色科室”。该中心结合患者及家属需求,在门诊与住院部开展安宁疗护服务,家庭医生团队配合科室医护人员开展居家临终关怀服务,提高疾病终末期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为患者家属提供心理疏导。截至2022年底,临终关怀科已收治患者64人,收获了辖区和附近居民的认可和信赖。但在运行中也发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备和药物供应条件有限,安宁疗护团队不够完备,安宁疗护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还不明确等问题,需要引起有关部门重视,以更好促进基层安宁疗护的高质量开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护人员对安宁疗护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和促进基层安宁疗护工作、制定安宁疗护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6—12月对邯郸市35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填写有效问卷的1896名基层医护人员中,52.3%的人员了解安宁疗护,仅17.2%参加过安宁疗护相关课程培训,职称、学历、工作年限及是否参加过相关培训影响对安宁疗护的认知。结论 基层医护人员的安宁疗护相关知识认知度不高、接受培训率低,需要进行系统化和专业化培训,有利于安宁疗护事业的推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分级诊疗背景下开展社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是保障公民"善终"权益的重要途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提供社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的重要主体.目前我国社区居家安宁疗护存在立法不健全、安宁疗护专业人才"量"少且"质"不高及部分服务项目无法收费等问题.通过借鉴国内外在政府主体责任、转诊制度、人才培养与资格认证以及服务项目收费制度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20年北京市某区安宁疗护服务终线调查数据, 探讨该区安宁疗护服务现状和存在问题, 并提出相应对策, 为推动安宁疗护服务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获取北京市某区4家三级医院和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填报的"2020年全国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地区终线调查表"的数据, 填报时间范围为2020年1—12月。采用文本分析法分析安宁疗护模式、相关保障政策、安宁疗护团队、病例诊断分类、平均住院日和患者费用负担等, 所有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 2020年, 北京市某区9家医疗机构中仅4家三级医院开展安宁疗护的门诊、会诊和住院服务, 9家医疗机构均未开展居家安宁疗护服务。4家医院从事安宁疗护的医师和护士分别为35人和40人;安宁疗护住院病例为267例, 其中恶性肿瘤病例121例, 占45.32%;安宁疗护患者平均住院日(40.0天)多于医院平均住院日(7.8天);安宁疗护患者日均住院费(3 428.7元)低于医院日均住院费(3 605.6元);安宁疗护服务项目尚未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且相关保障政策不完善。结论北京市某区安宁疗护服务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 有关安宁疗护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相关配套政策等均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舒缓疗护病房癌症临终患者安宁护理干预。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4月90例舒缓疗护病房癌症临终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常规护理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安宁护理组应用安宁护理干预。比较患者的护理情况指标。结果:安宁护理组护理情况指标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安宁护理干预在舒缓疗护病房癌症临终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减轻疼痛,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减少护理投诉。  相似文献   

13.
安宁疗护在改善终末期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提高医疗资源效率、提升社会福利水平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政策扩散理论为框架,以上海市2012—2021年56份安宁疗护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利用NVivo、ArcGIS、ROST、UCINET软件,分别从时间、空间、内容、组织维度研究安宁疗护政策扩散现象,分析多重维度下上海市安宁疗护政策扩散的外部表现特征。研究发现:在时间维度上,政策扩散速度由慢变快再减慢,近似表现为“S”型分布;在空间维度上,呈现出吸纳—辐射相结合的试点型扩散;在内容维度上,既有政策领域的拓展,也有政策的细化与深化;在组织维度上,参与主体数量众多且类型多元、部门间协作紧密。该发现丰富了政策扩散理论知识图谱,拓宽了安宁疗护领域的研究视角,为深化开展全国安宁疗护服务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医养结合资源配置现状及公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北京市医养结合资源配置现状及其公平性,为推动医养结合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明确北京市医养结合资源配置现状,运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及泰尔指数分析资源配置公平性。结果:(1)截至2018年底,北京市医养结合机构123家、床位44206张,工作人员1000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501人、护理员(护工)4314人,资源总量快速发展,但仍有待进一步挖掘;(2)医养结合机构服务的供给能力除安宁疗护服务有所下降外,其余均较2017年进一步提升;(3)基尼系数结果提示,医养结合资源按人口配置公平性优于按地理面积配置的公平性,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最差;总泰尔指数为0.0863~0.1959,医养结合试点组与非试点组之间资源配置公平性无明显差异。结论:北京市医养结合资源总量不足与配置不均衡问题共存,建议进一步扩大资源总量;提升医养结合服务供给能力,补齐安宁疗护短板;优化医养结合资源配置结构,着重优化人力资源的区域配置和内部结构等,推动医养结合工作均衡、精准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需方出发研究安宁疗护需求,进一步完善安宁疗护服务内容。方法基于便利采样法由4名安宁疗护执行人对20位需方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集资料后分析确定需方对安宁疗护的需求,再邀请15名专家对需方的安宁疗护服务需求进行适宜性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需方在症状控制、舒适照护、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方面有44项需求,经专家咨询结果,适宜在社区安宁疗护中满足的需求有42项,另外2项不符合安宁疗护理念。结论除提供专科会诊和抢救服务两项需求与安宁疗护理念不匹配外,其他需方需求都有可行性,可纳入安宁疗护服务目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安宁疗护对肿瘤病房临终癌症病人护理效果,为形成安宁疗护服务形式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我院肿瘤病房的42例临终癌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数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安宁疗护,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与总结。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肿瘤病房临终癌症病人实施安宁疗护,能够让患者以舒适的状态度过生命最后阶段,减少医疗纠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杭州市社区居民安宁疗护认知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杭州市西湖区城市居民和城乡接合部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居民对安宁疗护的认知水平,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社区居民安宁疗护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530份,回收有效问卷519份,回收有效率为97.92%。男性227人,占43.74%;女性292人,占56.26%。比较了解安宁疗护43人,占8.29%;一般了解安宁疗护218人,占42.00%;不了解安宁疗护258人,占49.71%。了解安宁疗护主要通过电视和广播245人,占47.21%。居民认为安宁疗护不够普及的原因以缺乏安宁疗护相关知识为主,396人占76.30%。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50~59岁(OR=0.467,95%CI:0.285~0.767),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OR=2.248,95%CI:1.239~4.079)和有照护临终患者经历(OR=1.551,95%CI:1.094~2.199)是社区居民安宁疗护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杭州市社区居民安宁疗护认知水平较低,安宁疗护认知与居民年龄、文化程度和照护临终患者经历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安宁疗护能够很大程度改善临终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状态,以安静祥和的状态迎接死亡,使患者自身及其家属能够以正确的理念接受死亡。本研究探讨社区居民对安宁疗护的认知度接受度现况及安宁疗护接受度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居民安宁疗护的健康教育宣传,提高社区居民安宁疗护的参与度提供依据。方法 2017-03-01-2017-10-31于保定市联盟社区、红星社区、秀兰社区、六一社区、乐凯社区和河大社区进行安宁疗护的健康教育宣传,并采用自行编制的《安宁疗护调查表》对社区居民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755份,收回问卷749份,问卷有效率99.2%。11.3%的社区居民认为自己了解安宁疗护,35.2%表示能够接受安宁疗护。以居民是否接受安宁疗护作为因变量进行二分类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最终进入主效应模型的因素有年龄、职业和学历,其中影响意义最大的是年龄≥70的居民(OR=0.207,95%CI为0.086~0.901,P=0.033)、职业为公务员(OR=4.461,95%CI为2.007~9.916,P0.001)和学历为硕士及以上(OR=0.264,95%CI为0.126~0.552,P0.001)。结论社区居民对安宁疗护的认识及接受度较低,应加大安宁疗护在社区居民中的宣传教育力度,帮助更多患者及家属积极面对痛苦和死亡,提高患者临终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深圳居民接受安宁疗护及同意家人接受安宁疗护的意愿程度,了解居民对安宁疗护目的及推广阻力的认知情况,为推进安宁疗护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在线问卷对深圳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深圳居民接受安宁疗护及同意家人接受安宁疗护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问卷5 007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4 772份,有效率为95.3%。深圳居民对安宁疗护的个人接受意愿和同意家人接受意愿分别为70.2%和66.2%。七成居民赞同安宁疗护的目的为减轻痛苦或缓解压力,认为安宁疗护推广的首要阻力是费用过高或医保不覆盖、以及宣传和推广不到位。平均月收入较低的居民,个人接受安宁疗护(AOR = 0.83, 95%CI: 0.69~0.99)和同意家人接受安宁疗护(AOR = 0.81, 95%CI: 0.69~0.95)的意愿均更低;有过家人朋友接受安宁疗护经历的居民,个人接受安宁疗护(AOR = 1.47, 95%CI: 1.24~1.75)和同意家人接受安宁疗护(AOR = 1.45, 95%CI: 1.23~1.71)的意愿均更高。此外,影响个人接受安宁疗护意愿的危险因素还包括受教育程度较低(AOR = 0.66, 95%CI: 0.47~0.92),保护因素还包括安宁疗护服务意向地点为家庭(AOR = 1.28, 95%CI: 1.05~1.56)。结论 深圳居民对安宁疗护的个人和家庭接受意愿均较高,但受到月收入、教育程度、亲身经历和服务意向地点等因素的影响。开展宣传推广和生命教育活动,组织安宁疗护志愿服务,完善安宁疗护收费和居家服务体系,将有助于提升城市居民对安宁疗护的接纳意愿。  相似文献   

20.
美国安宁疗护服务根据服务方式、地点和强度分为四类--常规居家照护、连续居家照护、入院暂息照护和常规住院治疗,其医保支付方式为按床日付费,费用从公共医保基金中支出,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美国的经验表明,科学的制度体系有利于推动安宁疗护服务的发展,据此提出推动建立我国安宁疗护服务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