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清肺通腑汤对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患者肺功能、中医证候积分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清肺通腑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发热、咳嗽、气促等),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和炎症因子[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2组发热、咳嗽、气促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2周后,2组FVC、FEV1、MVV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0. 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2周后,2组WBC、CRP、IL-6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采用中医清肺通腑汤治疗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症状,抑制炎性反应,增强肺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宣白承气汤加减对重症肺炎(痰热壅肺型)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重症肺炎(痰热壅肺型)患者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常规西医)和观察组(43例,常规西医+宣白承气汤加减)。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咳嗽、胸闷胸痛、气喘评分、血清TNF-α、IL-6水平、EVLWI低于对照组,CI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宣白承气汤加减治疗重症肺炎(痰热壅肺型)患者,能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血流动力学,减轻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宣白承气汤治疗痰热壅肺型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痰热壅肺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宣白承气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咳嗽咳痰、发热及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白承气汤治疗痰热壅肺型老年重症肺炎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炎症反应,从而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升降散保留灌肠辅助治疗痰热壅肺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疗效及相关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痰热壅肺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保留灌肠中药汤剂升降散,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2R(IL-2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水平和中医证候积分、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CRP、PCT、IL-1β、IL-2R、TNF-α、IL-6、IL-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IL-10水平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CRP、PCT、IL-1β、IL-2R、TNF-α、IL-6、IL-8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或P 0. 01);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升降散保留灌肠法联合西医治疗能降低痰热壅肺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CRP、PCT、IL-1β、IL-2R、TNF-α、IL-6、IL-8水平,升高IL-10水平,并降低中医证候评分,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通腑调肺法治疗肺系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腑调肺法治疗,即大承气汤加减直肠点滴,观察两组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7、14 d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的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结论通腑调肺法在治疗肺系疾病中,能够明显降低重症肺炎实热症患者临床肺部感染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改善重症肺系疾病患者证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养阴清肺汤加减对燥热阴亏型干燥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某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06例燥热阴亏型干燥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5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养阴清肺汤加减治疗。经6个疗程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症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3.02%(44/53)远高于对照组的66.04%(35/5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五心烦热、大便干燥、双目干涩、腮腺肿痛、皮肤干裂、口眼黏腻、乏力倦怠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炎症指标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IL-6、IL-1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阴清肺汤加减能够提升对燥热阴亏型干燥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缓解患者中医证候,降低患者炎症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通腑攻下方治疗尿源性脓毒症(腑实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就诊的64例尿源性脓毒症患者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腑攻下方治疗,均连续治疗1周。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炎症指标、生命体征、肝肾功能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及C反应蛋白(CPR)、降钙素原(PCT)水平较对照组低,体温(T)、呼吸频率(R)、心率(HR)及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较对照组低(P均<0.05)。两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两组MODS发生率、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尿源性脓毒症(腑实证)患者应用通腑攻下方治疗效果较佳,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肝肾功能,稳定患者生命体征,且MODS发生率、死亡率较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温经通腑汤对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患者5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温经通腑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管内皮素、血小板活化因子、血清前列腺素F2α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管内皮素、血小板活化因子、血清前列腺素F2α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通腑汤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中医证候,降低血管内皮素、血小板活化因子、血清前列腺素F2α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白虎加人参汤联合复方薤白胶囊治疗重症肺炎痰热腑实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92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白虎加人参汤联合复方薤白胶囊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血清炎症指标、体温、氧合指数。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及体温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痰热腑实证患者采用白虎加人参汤联合复方薤白胶囊治疗,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指标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清肺化痰汤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证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120例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西药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肺化痰汤,2组均治疗7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中医证候积分、治疗过程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CRP、WBC计数、PCT均降低(P<0.05),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发热、咳嗽、肺部啰音等症状改善时间试验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化痰汤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证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炎症反应,促进症状改善,加载用药不增加治疗风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建中和胃汤治疗脾虚胃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脾虚胃寒型浅表性胃炎患者82例,以抽选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建中和胃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胃泌素、血清炎症介质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中的胃脘疼痛、嗳气、大便稀薄、食少纳差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胃泌素、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琢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胃泌素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琢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增加建中和胃汤治疗脾虚胃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能显著提升治疗疗效,促进患者相关症状的缓解,以及改善胃泌素及血清炎症介质水平,用药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化痰通腑逐瘀汤治疗痰瘀腑实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脑梗死恢复期为痰瘀腑实证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加针灸及肢体语言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化痰通腑逐瘀汤。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便秘症状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便秘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通腑逐瘀汤治疗痰瘀腑实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能提高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神经功能评分和便秘评分。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356-358
目的探讨对痰瘀阻型中风患者应用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分析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自理能力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痰瘀阻型中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受损程度、生活自理能力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且ADL、FMA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痰瘀阻型中风患者应用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及运动功能,进一步促进其健康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清利通腑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胆囊炎(AC)的效果,以期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2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AC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行西药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茴三硫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西药+清利通腑汤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7d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炎症指标[白细胞(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结果 治疗7天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WBC、hs-CRP、PCT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C采用清利通腑汤联合茴三硫胶囊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中医证候,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应用升陷汤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1月至2022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94例AE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升陷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6 min步行试验(6MWD)距离、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丙二醛(MDA)水平及圣·乔治医院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GR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6MWD距离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治疗AECOPD患者基础上加用升陷汤可增强治疗效果,改善病情,减轻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指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滋阴利肺汤辨证加减辅助治疗肺阴亏虚型涂阳肺结核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阴亏虚型涂阳肺结核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滋阴利肺汤辨证加减治疗,共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两组免疫功能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6个月时,两组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D8~+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利肺汤辨证加减辅助治疗可增强肺阴亏虚型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温经通腑汤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及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134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少腹逐瘀丸治疗,观察组采用温经通腑汤+少腹逐瘀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腹痛、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肢体厥冷)评分、性激素[孕酮(P)、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疼痛相关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内皮素(ET)、前列腺素F2α(PGF2α)、β-内啡肽(β-E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腹痛、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肢体厥冷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水平高于对照组,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LH、FSH水平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相关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血清PAF、ET、PGF2α、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β-E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经通腑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调节血清疼痛相关因子水平、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中医证型与左心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应用无创心功能检测仪测定130例不同证型肺心病患者的左心功能指标,并对各证型的证候积分与心功能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心排血指数(CI)、心排血量(CO)、每搏指数(SI)、每搏量(SV)、左心做功指数(LCWI)、左心做功量(LCW)的数值大小在各证型中由高到低依次为:痰浊蕴肺证〉痰热壅肺证〉气阴两虚证〉阳虚水泛证;外周血管阻力(SVR)、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由高到低依次为:阳虚水泛证〉气阴两虚证〉痰热壅肺证〉痰浊蕴肺证;肺心病阳虚水泛证加速度指数(ACI)及速度指数(VI)最低,痰浊蕴肺证最高。肺心病痰热壅肺证及痰浊蕴肺证证候积分与心功能指标cI、SI、收缩时间比率(STR)无相关性(尸均〉O.05);气阴两虚证证候积分与cI、SI呈较弱负相关(r1=-0.379,r2=-0.345,P均〈O.05);阳虚水泛证证候积分与STR呈显著正相关(r=0.523,P〈0.01)。结论:心功能指标CI、SI、LCWI、SVRI、SVR、STR等是反映中医证型动态演变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化痰通腑汤保留灌肠治疗痰热腑实证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痰热腑实证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化痰通腑汤保留灌肠,3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4.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化痰通腑汤保留灌肠治疗痰热腑实证急性缺血性中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安宫牛黄丸对不同证型高血压脑出血保守治疗的作用。方法:以128例高血压脑出血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安宫牛黄丸配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60例(治疗组)和常规西医综合治疗68例(对照组),并对治疗组进行中医辨证分型,2组疗程均为6d,治疗组连续使用安宫牛黄丸治疗6d。分别于发病第1、3、6天监测观察脑功能测定评分(格拉斯评分)、血压、心率和体温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观察治疗组不同中医证型上述观察指标的变化和比较。结果:患者脑功能测定评分(格拉斯评分)2组发病后均逐渐升高,发病后第3、6天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升高明显,治疗组不同中医证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痰热腑实型和风火上扰型升高明显;血压水平2组发病后均逐渐降低,发病后第3、6天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降低明显,治疗组不同中医证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痰热腑实型和风火上扰型降低明显;心率变化2组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中医证型间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体温变化入院6d较入院3d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入院第6天痰热腑实型和风火上扰型体温降低较入院时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安宫牛黄丸具有显著促进高血压脑出血脑功能测定评分恢复和血压控制的作用,对痰热腑实型和风火上扰型的脑功能测定评分、血压体温控制均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有效治疗痰热腑实型和风火上扰型高血压脑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