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采用热稳定性试验,以活菌计数法测定活菌数为考察指标,确定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及胶囊(常乐康)的贮存有效期,试验结果表明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及胶囊(常乐康)在2~8℃储存,有效期为24个月,室温储存,有效期为6个月。  相似文献   

2.
因栀黄、光疗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茵栀黄注射液和蓝光照射对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选择新生儿母乳性黄疸166例,随机分为A、B、C三组进行治疗,A组采用茵栀黄注射液+光疗;B组采用苯巴比妥+光疗;C组采用苯巴比妥+白蛋白.结果:以A组疗效最佳,日均TB下降值达(56.32±26.42)μmol/L,胆红素下降至102.6mol/L以下需时(3.8±.9)d,组间比较经F检验,P<0.05,第A、B、C组自身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其中A组P<0.01,B、C组P<0.05.结论:茵栀黄注射液加光疗联合使用疗效满意,适合母乳性黄疸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研究蓝光光疗与蓝光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疗法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取2013年6月1日至2014年6月1日来我院治疗的患儿368例,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进行纯蓝光光疗,B组在蓝光光疗的过程中为患儿补充酪酸梭菌活菌散以提升患儿的消化功能。结果 A组总有效率85.9%,B组总有效率95.1%。B组患儿的不良反应远小于A组患儿。结论蓝光光疗结合酪酸梭菌活菌散的疗法更适应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迁延性慢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180例迁延性慢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予以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常乐康)治疗,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1.1%、96.7%,高于对照组的45.6%、8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微生态制剂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迁延性慢性腹泻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经济性,为临床提供用药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434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Ⅰ组予四磨汤口服液联合常乐康(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口服,Ⅱ组仅予常乐康口服,观察两组的疗效和成本,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Ⅰ组和Ⅱ组的治疗效果无差异,但治疗成本有差异。结论四磨汤口服液联合常乐康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费用较低、见效快,为最佳治疗方案,值得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酪酸梭菌二联活菌配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可行性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接收并实施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70例,按出生时间先后顺序分为探析组(n=35)与对照组(n=35),分别施以酪酸梭菌二联活菌配合蓝光治疗与单纯蓝光治疗。对治疗前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改善情况予以比较分析。结果经组间比较显示两组治疗前血清胆红素水平并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探析组1 d、3 d、5 d酪酸梭菌活菌散剂配合蓝光治疗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应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配合蓝光治疗效果理想,可加快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促进机体康复,故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给予保温、营养支持及光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茵栀黄口服液和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结果 2组患儿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与黄疸消退时间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4%,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选取宁波市江东区艾博博尔妇产医院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新生儿科收治的黄疸新生儿共96例,均为足月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茵栀黄口服液每次3 mL,每日3次,同时蓝光治疗,每次10 h,每天1次;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每次1.0 g,每天一次,两组均治疗5 d后比较临床疗效,并继续观察至黄疸完全消退。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8%) 显著高于对照组(75.郾0%);试验组治疗后胆红素水平为(114.3±37.1)μmol/L,对照组治疗后胆红素水平为(228.6±18.4) 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黄疸消退时间为(7.3±2.2)d,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为(15.1±1.7)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疗效肯定,血清胆红素下降幅度大,所需治疗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微生态调节剂干预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35例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对照组14例,治疗前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及血清总胆红素值均无显著差异。两组患儿予常规治疗和原发病治疗,观察组加用丽珠肠乐胶囊1/2粒8h1次,治疗期间每日定时查经皮胆红素值2次,治疗结束查血清总胆红素。结果观察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49.35±7.32μmol/L,治疗结束血清总胆红素77.43±14.33μmol/L;对照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34.47±7.06μmol/L,治疗结束血清总胆红素104.54±21.72μmol/L;两组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平均治疗天数(4.7±2.6天)与对照组平均治疗天数(7.2±3.8天)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丽珠肠乐干预新生儿高胆,疗效确切,提示补充双歧杆菌也可促进新生儿高胆的消退,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常乐康)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蓝光照射组(蓝光组)、单纯常乐康治疗组(常乐康组)和常乐康联合蓝光照射治疗组(联合组),每组各38例,疗程5~7d。观察各组患)Ltl~床症状变化及血清总胆红素变化。结果治疗前各组间血清Tbi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各组血清Tbil均呈下降趋势,治疗5d后蓝光组和常乐康组问Tbil无统计学差异f(182.45±18.56)VS(183.45±18.65),仁一0.948,P〉0.05],而联合组与蓝光组和常乐康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156.34±14.78)VS(182.45±18.56),(156.34±14.78)VS(183.45±18.65),t值分别为6.324及7.226,均P〈0.05]。联合组(3.86±1.33)血清Thil降至正常所需天数较蓝光组(5.82±1.65)和常乐康组(5.78±1.62)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107及8.924,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蓝光组和常乐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74%vs71.05%,94.74%VS73.68%,x‘=11.586,P=0.021)。结论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优于单用蓝光照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并分析联合手术对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及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35例患者,并在术后5年内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死亡率以及对死亡原因进行统计。结果 经过联合手术后35例患者的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所有患者的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较术前均有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所有35例患者进行随访,1年、2年、3年和5年内死亡的患者分别为3例、5例、10例和18例,5年内生存率为48.57%;死亡原因包括肝癌复发转移死亡患者11例,肝功能衰竭死亡患者4例,上消化道出血死亡患者3例。结论 对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实施联合治疗方式安全可行,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宫腹腔镜联合治疗不孕症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提高我国不孕症的临床诊疗水平。方法我院2007年6月1日至2012年1月1日期间一共收治了不孕症患者520例,并将所有的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处理,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260例不孕症患者组成,对照组患者运用单纯的腹腔镜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运用宫腹腔镜联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无观察组患者好,观察组的260例不孕症患者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38%,相比于对照组的88.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孕症是较为常见的疾病,运用宫腹腔镜联合的方式进行治疗不仅诊断率较高,且极为安全和有效,是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李志新  李健  郭绍举  张竞超  张宇光  李恺 《河北医药》2010,32(11):1372-1373
目的观察推按运经仪联合内镜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运经仪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2年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红素(TB)、血清谷氨酰氨转移酶(GGT)、临床症状、胆总管直径及胆总管结石复发的情况。结果运经仪组肝功能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胆总管直径小于对照组(P〈0.01),胆总管结石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方法 ,术后应用推按运经仪,能有效改善肝功能及临床症状,缩小胆总管直径,降低胆总管结石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15.
For the purpose of obtaining quantitative concentration-effect relationship for combined drugs, rationales of the Hill equation were inferred and five models, i.e., normal distribution (NRD), derivative of R (DRV), vacancy-dependent binding (VDB), equiresponse (EQR), and independence (IND), were proposed to estimate the intensity of the combined drug action. In conclusion, we could not come up to the unique concentration-effect relationship. Among the five models, the EQR, NRD, and VDB models gave almost identical response intensity. Discrimination of these three models is not of great importance. The DRV model gave a characteristic concave isobologram (overadditive), for a given ratio of Hill constants and independent of pharmacologic effect. In contrast, the IND model was able to cope with convex isobolograms (underadditive).This study was presented at The Second Jerusalem Conference on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 Jerusalem, May 1992.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硬膜外麻醉(CEA)应用于剖宫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40例行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和硬膜外麻醉组(CEA组).分别监测两组麻醉诱导时间、补追加麻药用量及麻醉效果评价,记录新生儿第1、5分钟的Apgar评分及低血压的发生率和恶心、呕吐、头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CSEA组与CEA组的一般状况无差异,CSEA组较CEA组麻醉诱导时间明显缩短(P<0.05),补追加麻药量减少(P<0.05),麻醉效果好(P<0.05).两组新生儿第1、5分钟的Apgar评分及低血压的发生率和恶心、呕吐、头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较硬膜外麻醉麻醉诱导时间短,麻醉效果确切,对新生儿的影响及并发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坦度螺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合并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千秋煤矿职工医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合并抑郁患者17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给予坦度螺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 MESSS)评分,以及治疗后的副反应量表( TESS)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HAMD、MES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HAMD、MES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坦度螺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合并抑郁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并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复合咪达唑仑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病人(ASAⅠ~Ⅱ级)500例,随机分成腰-硬联合麻醉复合咪达唑仑组(CSEA组)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组(全麻组),各250例,记录HR、RR、MAP、SpO2以及清醒时间、术后24小时不良反应,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HR、RR、MAP、SpO2麻醉前后变化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清醒时间、不良反应方面CSEA组均优于全麻组。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复合咪达唑仑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可行的和安全的,较全身麻醉简便、经济。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药科学》2016,(12):104-107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1月我院产科收治的自然分娩产妇200例为研究对象,将产妇住院号录入计算机采用随机抽签分组方法分为A组(单纯罗哌卡因)、B组(单纯舒芬太尼)、C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D组(对照组),比较A、B、C三组产妇起效时间、首剂量持续时间、疼痛评分、局麻药总用量,四组产妇产程时间、不良妊娠结局(器械助产、剖宫产、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三组产妇疼痛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起效时间短于A组,首剂量持续时间长于A组,C组产妇局麻药总用量少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产妇第一产程均短于D组(P0.05),三组产妇第一产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产妇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产妇器械助产、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在低血压、皮肤瘙痒、尿潴留、恶性呕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腰麻-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应用具有显著镇痛效果,可降低局麻药物使用剂量,具有较高应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