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破裂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湖南省长沙市湘雅医院收治的474名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等方法对性别、年龄、多发性动脉瘤、既往患病史、吸烟、饮酒、形态学特征等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单发动脉瘤以及既不吸烟也不饮酒人群常见于女性(OR=2.16,95%CI:1.40,3.34)、多发性动脉瘤(OR=2.18,95%CI:1.34,3.56)以及既往既吸烟又饮酒(OR=5.01,95%CI:1.96,12.83)人群是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动脉瘤形态学特征自身对照配对t检验分析:动脉瘤高度、动脉瘤横径、动脉瘤高度/横径、最大瘤颈、最小瘤颈、最小瘤颈/载瘤动脉直径、动脉瘤角度、存在子囊或分叶是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结论综合各类可能影响动脉瘤破裂的因素,制定最佳治疗方案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对未破裂动脉瘤的关注较早,做了很多研究工作。但直到ISUIA(International Study of 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 Investigators)1998年I期及2003年Ⅱ期研究结果的公布,给神经外科界带来不小的震动。对于未破裂动脉瘤的自然史及治疗方案的确定至今仍存在争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颅内囊性动脉瘤破裂的形态学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51例(共611个)颅内囊性动脉瘤的病例资料,以动脉瘤破裂作为最后评定指标,分为破裂组(341个动脉瘤)和未破裂组(270个动脉瘤),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分析数据。结果两组之间动脉瘤长、瘤颈宽、载瘤动脉平均直径、载瘤动脉近端与动脉瘤长轴夹角(IA)、瘤体长与瘤颈宽之比(AR)、瘤体最大径与载瘤动脉平均直径之比(SR)、动脉瘤面积与瘤颈处动脉面积之比(S1/S2)、存在子瘤有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瘤颈宽〈1.7 mm(OR=2.318,95%CI=1.381-3.893,P=0.001)、存在子瘤(OR=12.512,95%CI=7.827-20.002,P〈0.001)、S1/S2〉2.1(OR=2.460,95%CI=1.408-4.300,P=0.002)为颅内囊性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动脉瘤长、瘤颈宽、载瘤动脉平均直径、IA、AR、SR、S1/S2、存在子瘤是动脉瘤破裂的形态学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诱发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诱发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80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进行横断面式的随访调查.I组44例患者未经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II组36例患者脑动脉经受了SAH的刺激,手术已将破裂或较大、引发相关症状的动脉瘤夹闭,仍留有未破裂动脉瘤的多发动脉瘤患者.结果共随访到53例(66.3%).I组26例,目前年龄(到随访时)8.17~76.17岁,平均46.06岁,平均随访4.02人年;II组27例,目前年龄14.83~73.25岁、平均51.74岁,平均随访6.61人年.I组5例,出院后平均1.22年因动脉瘤破裂而死亡,破裂率4.79/100人年;1例椎动脉瘤患者,出院后2.25年瘤体从27 mm增大到34mm,动脉瘤发展率1.30/100人年.II组患者无死亡,1例随访2.42年时,发现一新增的基底动脉瘤,动脉瘤形成率0.56/100人年.结论诱发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有患者年龄、性别、首发症状以及动脉瘤大小、部位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栓塞治疗急性破裂的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自1994年4月至2004年4月急性期(72h)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的33例病人,分析动脉瘤几何形态学、位置、病情严重程度等对栓塞效果及临床治疗的影响。结果Hunt-Hes分级Ⅰ~Ⅱ级、Ⅲ级、Ⅳ级者,预后良好率分别为87.0%(20/23)、57.1%(4/7)、0%(0/3)。宽颈、窄颈动脉瘤的完全栓塞率分别为58.3%(7/12)、76.2%(16/21)。前交通动脉瘤颈内动脉瘤、预后良好者分别为90.9%(10/11)、66.7%(12/18)。结论动脉瘤的栓塞程度受瘤颈、瘤体大小、动脉瘤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临床预后与Hunt-Hess分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发生破裂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8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及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对破裂组(150例)和未破裂组(34例)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首发症状多为头痛(82.0%)、头晕(81.3%),多见于40~60岁,男∶女为1∶1.2。以ACA最常见,AComA其次,ICA最低。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P=0.010)、吸烟(P=0.032)、嗜酒(P=0.038)、糖尿病(P=0.022)、瘤直径的大小(P=0.040)与颅内动脉瘤破裂有显著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是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好发于40~60岁,首发症状以头痛、头晕为主。年龄、糖尿病是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年龄≤60岁可增加动脉瘤破裂的风险,相反,糖尿病能降低动脉瘤破裂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散发性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对100例散发性颅内破裂动脉瘤病人及116例非颅内动脉瘤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及多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对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63%的散发性颅内破裂动脉瘤病人在40~59岁之间;颅内动脉瘤组与非颅内动脉瘤组在性别(P=0.036,OR=1.794)、吸烟(P=0.005,OR=2.327)、血压(P=0.005,OR=2.161)和空腹血糖(P<0.001,OR=4.114)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冠心病史、血压和空腹血糖等因素为自变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加权分析表明:性别(P<0.001,OR=9.435)、吸烟(P<0.001,OR=0.098)、高血压(P=0.016,OR=2.195)和空腹血糖(P<0.001,OR=4.019)仍与颅内动脉瘤的发生明显相关。结论散发性颅内破裂动脉瘤好发于40~59岁之间;女性、吸烟、高血压及空腹血糖增高是颅内动脉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随着诊断水平的大大提高、手术与血管内介入治疗手段的进步,颅内许多部位的动脉瘤都可取得良好的效果[1].但其应用时间短,到目前为止对介入治疗的最佳时机、预后因素等,是人们争论的焦点[2].本研究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初步探讨不同时机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AN)破裂出血的效果及其他相关因素影响预后情况,旨在为临床AN破裂出血治疗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提高该病的治愈率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发现率越来越高。由于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有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iod hemorrhage,SAH)的潜在危险,且SAH后有较高的死亡率和伤残率,而目前所采取的干预性治疗,包括外科手术和血管内治疗,同样存在一定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因此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治疗与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对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出血的危险性和治疗的风险进行综述,希望能提出较佳的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处理策略。1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危险性未破裂颅内动脉瘤SAH发生率各家报道差别较大。Juvela[1]通过平均19.7…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破裂颅内动脉瘤早期治疗的必要性。方法首次破裂出血的颅内动脉瘤(Hunt-HessⅠ-Ⅳ级)患者62例,其中13例入院后发生再出血。采用单独开颅手术夹闭25例,单独介入栓塞27例,两者结合治疗3例。7例再出血者Hunt-Hess分级转为Ⅴ级,行保守治疗。预后评价采用GOS评分。结果本组再出血率为20.97%。再出血组13例中预后良好5例(38.5%),较差8例(61.5%);未出血组预后良好42例(85.7%),较差7例(14.3%);两组比较,P(0.05。4例术后有明确血管痉挛者1例预后良好,3例较差。早期(3日以内)治疗组21例,预后良好19例(90.48%);中期(3日~2周)治疗组24例,预后良好17例(70.83%);晚期(2周以上)治疗组10例,预后良好6例(60.00%),早期治疗组和中晚期相比,P(0.05。结论对于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早期及时进行干预治疗是防止再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3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查诊断脑血管痉挛。结合蛛网膜下腔出血(SAH)Fisher分级、手术时机、术前SAH次数、动脉瘤术中有无破裂等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蛛网膜下腔积血Fisher分级>Ⅱ级者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86.7%)明显高于Ⅱ级及以下者(26.7%),P<0.01。Fisher分级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明显相关(r=0.3164,P=0.0135);SAH后3周内手术脑血管痉挛发生率(75%)明显高于3周以后手术(20%),P<0.001。术前发生SAH2次以上患者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76.9%)明显高于1次(41.2%),P<0.001。动脉瘤术中有无破裂对脑血管痉挛发生无明显影响。结论(1)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可能是SAH后脑血管痉挛病理过程的延续。(2)SAH后3周内手术是颅内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早期手术不能降低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并发脑内血肿(ICH)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颅内破裂动脉瘤425例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并发ICH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影响因素截断值。结果 425例中,合并ICH 10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动脉瘤位于大脑前动脉及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直径较大是合并ICH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以动脉瘤直径=1.1 cm预测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ICH的曲线下面积为0.736,灵敏度为78.3%,特异度为64.1%。结论 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动脉瘤位于大脑前及大脑中动脉,以及动脉瘤直径在1.1 cm以上的颅内动脉瘤病人,一旦动脉瘤破裂,合并ICH风险较高,临床注意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373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动脉瘤破裂与否将研究对象分为破裂组(n=343)和未破裂组(n=30),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动脉瘤相关特征资料进行搜集,并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然后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经χ2分析及t检验示年龄、吸烟、饮酒、动脉瘤直径、动脉瘤部位等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logistic回归分析示颅内动脉瘤发生破裂的相关危险因素有青年(OR=1.437,95%CI=0.542~3.813)、老年(OR=1.083,95%CI=0.619~1.895)、中等动脉瘤(OR=1.764,95%CI=0.611~5.096)、前交通动脉瘤(OR=2.839,95%CI=1.238~6.509)、后交通动脉瘤(OR=1.102,95%CI=0.624~1.944)、高血压(OR=1.04895%CI=0.585~1.877)、饮酒史(OR=1.286,95%CI=0.503~3.290)。结论青年、老年、高血压、饮酒史、中等动脉瘤、前交通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是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Summary A man of 35 years, who had had three attacks of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in the previous 3 years, was admitted to hospital with complaints of headache and priapism. There had been intermittent priapism with abnormal acceleration of sexual desire since the first attack, and erection of the penis had persisted with intolerable pain after the last attack of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 carotid angiogram revealed an aneurysm at the junction of the left internal carotid and 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ies. Clipping of the aneurysmal neck was successfully performed. However, priapism continued for 22 days after the operation and resulted in sexual impotence. The neurological problems of priapism are discussed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a hypothalamic lesion caused by the 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 in this report.
Zusammenfassung Klinikaufnahme eines 35jährigen Mannes mit Klagen über Kopfschmerzen und Priapismus. In der Vorgeschichte hatte der Patient drei Attacken von Subarachnoidalblutung. Seit dem ersten Blutungsereignis kam es intermittierend zu Priapismus, verbunden mit überhöhten sexuellen Wünschen. Seit der letzten Subarachnoidalblutung blieb eine Dauererektion des Penis mit unerträglichen Schmerzen bestehen.Die Carotisangiographie zeigte ein Aneurysma im Winkel der linken supraclinoidalen A. carotis interna und A. communicans posterior. Der Aneurysmahals wurde mit Erfolg geclippt, jedoch blieb der Priapismus noch über 22 Tage nach der Operation bestehen, verbunden mit einer sexuellen Impotenz. Die neuro-pathophysiologischen Probleme des Priapismus werden erörtert mit besonderer Berücksichtigung einer hypothalamischen Läsion, welche in diesem Falle durch das rupturierte Aneurysma hervorgerufen wurde.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行血管内治疗的颅内动脉瘤(AN)破裂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神经介入中心自2002年1月至2007年4月应用血管内治疗的206例AN破裂出血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unt-Hess分级,多次出血,治疗时机和Fisher分级对预后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unt-Hess分级、治疗时机、Fisher分级是影响AN破裂血管内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0).结论 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积极预防脑血管痉挛(CVS)等并发症、有效的清除蛛网膜下腔的的积血是提高预后优良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微弹簧圈囊内栓塞急性出血期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急性出血期颅内动脉瘤的微弹簧圈囊内栓塞。方法 股动脉或颈动脉 Seldinger○s 穿刺。用pusher 推入自制弹簧圈或用 M D S 系统送入合适长度的微弹簧圈到动脉瘤腔内填塞动脉瘤腔。结果 本组无一例死亡。42 例动脉瘤中38 例 (90 % ) 术后立即造影动脉瘤完全栓塞, 另外4 例(10 % ) 动脉瘤部分栓塞。20 例病人接受 D S A 复查均未见动脉瘤复发。不全栓塞的4 例动脉瘤中1 例后交通动脉瘤半年后行 D S A 见动脉瘤颈部扩大, 行二次栓塞, 1 例基底动脉瘤半年后虽经二次栓塞治疗, 一年后复查病人动脉瘤仍在继续扩大, 1 例椎动脉瘤和1 例前交通动脉瘤 D S A 复查见动脉瘤腔已完全闭塞。结论 对于囊状动脉瘤 S A H 急性期的病人, 微弹簧圈动脉瘤腔内栓塞治疗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小型颅内动脉瘤自发性闭塞(四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造影阴性病例动脉瘤自闭假说的起初真实性,以及导致动脉瘤自闭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上出现的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的4例明确的动脉瘤症例动脉瘤自闭现象,对动脉瘤自闭发生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论 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全脑血管造影阴性时,要考虑到动脉瘤自闭的可能,不论是否巨大动脉瘤,均有发生自闭的可能。与动脉瘤自闭有关的因素有:血流速度的改变、动脉瘤的大小、形态、部位及动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