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CT影像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变化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经池州市人民医院临床证实且住院治疗的16例COVID-19病人的影像资料,分析病人的胸部CT表现并对比CT影像变化.结果 16例COVID-19主要表现为间质性肺炎的特点,早期多为双肺多发,边界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胸部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242例患者入院24 h内行胸部CT检查及RT-PCR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72 h内复查核酸1次,89例患者出院前接受新型冠状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观察胸部CT有无病变,并分别评价以核酸检测、核酸或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为诊断标准下的胸部CT诊断效能。结果 242例患者临床症状以发热(63.2%)和咳嗽(44.6%)为主。188例患者胸部CT可见炎症表现,以双肺受累多见(88.8%),病变多位于肺野外带及胸膜下(83.5%),右肺和左肺下叶常见(68.1%和62.8%),可见磨玻璃影(86.2%)、混合密度影(88.8%)及实变影(52.1%),磨玻璃影伴铺路石征(44.1%)、晕征(37.8%)、网格征(35.1%),实变病灶常伴空气支气管征(41.5%),部分实变内见肺小血管增粗(13.3%)。纵隔淋巴结增大(30.3%)较常见,胸腔少量积液(8.5%)、胸膜增厚(12.2%)、心包积液(4.8%)少见。以核酸检测为诊断标准时,胸部CT诊断COVID-19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AUC分别...  相似文献   

3.
张利民  王广平 《江苏医药》2020,46(7):719-721
目的探讨轻型及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各期肺部CT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且治愈出院的轻型及普通型COVID-19患者47例肺部CT影像学表现。结果 47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肺部阴影,多为磨玻璃样密度影,部分合并实变、纤维条索影;入院后经临床治疗,肺部病灶均有明显吸收好转。结论轻型及普通型COVID-19患者随病情变化肺部CT影像学表现可分为早期、进展期(部分可短期内进展为重症期)及吸收期,各期均具有一定特征性CT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4.
吴炅  高才良  曾文兵  杨染  秦媛  李翔 《安徽医药》2021,25(12):2403-2407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发病早期、进展期、转归期的胸部CT影像学动态变化与临床分型及表现的关系.方法 收集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2020年1—2月88例治愈出院COVID-19病人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其中出院诊断普通型51例,重型29例,危重型8例.每例病人做了(4±1)CT检查,范围为3~6次,每次检查间隔3~7 d,总共346次胸部CT.回顾性分析每例病人发病早期(1~7 d)、进展期(8~14 d)、转归期(>14 d)胸部CT影像学表现及变化.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非正态分布)比较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病人的年龄、发病至影像学好转天数、发病至出院天数差异.结果 COVID-19发病早期CT主要表现为双肺多叶多段(74/88,84%)、斑片状磨玻璃影(82/88,93%),以外带及胸膜下分布为主(374/492,76%);进展期双肺磨玻璃病灶逐渐增多、增大,密度增高,边缘变清晰,其内纹理增多、间质增厚,常出现"铺路石"征(29/88,33%)和"蜘蛛网"征(26/88,30%),斑片状实变影及条索影增多;转归期双肺磨玻璃及实变病灶逐渐吸收、减少,95%(84/88)的病人出院时双肺残留条索影、浅淡磨玻璃影或条网状间质纤维化病灶.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病人的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47(7)、49(13)、69(20)岁,发病至影像学好转天数分别为13(6)、17(3)、24(9)d,发病至出院天数分别为18(5)、23(4)、29(4)d,三者均P<0.001.结论 胸部CT可以很好地观察COVID-19病人发病早期、进展期、转归期的影像学动态变化,COVID-19病人临床分型的严重程度与病人年龄、影像学及临床好转天数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早期CT影像学特征。方法分析温州地区26例COVID-19患者发病1~3 d内胸部CT影像表现。结果 COVID-19患者早期胸部CT影像表现为单发或双肺多发类圆形、斑片状、大片状较均匀磨玻璃密度影。其变化多于两肺下叶胸膜下区,可伴有血管增粗,在病灶内穿行,也可呈多发磨玻璃影伴实变影、小叶内间隔增厚,伴"铺路石征"和"空气支气管征"等,少数可见类胸腔积液样肺实变影。结论 COVID-19患者早期胸部CT图具有较典型的影像学表现,CT扫描有助于COVID-19患者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人的早期临床特征,为临床早期识别该类病人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 2020年 1—2月 4例经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诊治的 COVID-19病人的早期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等资料。结果 4例病例中 2例男性, 2例女性,年龄范围为 26~64岁,中位数为 30岁。潜伏期在 1~6 d,均为输入性病例。 4例均有发热、咳嗽, 1例有头痛, 1例有全身酸痛、乏力, 3例脉搏增高, 3例血压增高。血常规中, 1例白细胞计数降低, 2例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 1例淋巴细胞计数降低; 3例 C反应蛋白( CRP)、超敏 CRP升高, 1例降钙素原升高; 3例白球比例降低。 2例胸部 CT为两肺多发片状磨玻璃样影,分布在肺外周及胸膜下, 2例为单肺、单发扇形磨玻璃样影, 1例伴有片状实变影。结论早期 COVID-19病人有明显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不具有典型性,多表现为发热、咳嗽,外周血常规可正常或轻度异常,超敏 CRP和 CRP可见升高,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为单肺、双肺多发或单发肺部磨玻璃影,部分伴有实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初步分析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肺炎与非COVID-19肺炎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0年3月确诊的57例患者的胸部CT影像.记录并分析每位患者胸部CT图像中受累肺叶数量,病灶分布情况(胸膜下、中央区、胸膜下与中央区并存),病灶类型(纯磨玻璃结节、伴铺路石征磨玻璃结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出院后首次胸部CT随访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COVID-19患者的胸部CT影像学资料。A组45例,为普通型患者,出院后10~33(17.22±4.32) d首次复查胸部CT;B组23例,为重型患者,出院后16~34(18.87±6.86) d首次复查胸部CT。比较两组患者肺内残留病变分布、CT征象变化和双肺半定量视觉评分。结果两组肺内病变均以磨玻璃密度影为主,条索影次之。A组未见肺内明显病灶患者比例高于B组(35.56%vs.4.35%)(P<0.01),而累及2个及以上肺叶患者比例低于B组(44.44%vs.82.61%)(P<0.01)。A组患者左肺、右肺评分以及双肺总评分均低于B组(P<0.01)。结论COVID-19患者出院后肺内病灶吸收快;部分普通型患者肺内病灶完全吸收,仅少数患者遗留纤维性病灶。重型患者CT上残留的主要病变为磨玻璃密度影和条索影,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COVID-19)的危险因素及胸部 CT影像变化特点。方法选取 2021年 12月 21日至 2022年 1月 31日在西安市定点医院 ICU治疗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人 40例,分为普通组 22例和重症组 18例,回顾两组病人一般资料、血常规、并发症和胸部 CT影像特点及演变情况,并应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普通组相比,重症组病人年龄更高[ 67.50(64.0,80.0)岁比 60.5(43.0,66.0)岁],疫苗接种剂量更少,发病至入院时间更长[ 3(2,5)d比 2(1,3)d]、入院至肺部病灶明显进展时间更短[( 4.44±2.28)d比( 6.59±1.97)d]入院 1周时淋巴细胞比率(LY%)更低[(12.26±7.33)%比( 18.49±5.72)%]并发症更多(尤其肝功能损害、低蛋白血症、 D-二聚体,升高及电解质紊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重症组胸部 CT更易出,现病变分布为始发灶累及更多肺叶,尤其波及左肺上叶、右肺上叶和右肺中叶,及存在非胸膜下病灶;病变特点为肺实变和支气管充气征,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至肺部病灶明显进展时间、始发灶累及肺叶数和并发症个数与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明显相关( P<0.05)。结论始发灶累及肺叶数和并发症个数与 COVID-19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入院至肺部病灶明显进展时间与 COVID-19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球形肺炎的X线特点,以便与肺内其他球形病灶相鉴别。方法:对22例经临床证实的球形肺炎的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球形肺炎的主要X线表现为:病变中央密度高,边缘密度低,显示晕圈状改变;病变边缘可不规则,有锯齿状改变且较模糊;病变周围血管纹理增多、增粗、扭曲,但无僵直和受牵拉;支气管充气征;周围肺野可有少许斑片状模糊的炎性阴影;病灶边缘若紧靠斜裂或水平裂,边缘可变得平直;邻近胸膜的病灶胸膜反应显著,增厚粘连较为广泛;短期内动态观察及抗炎治疗后病变缩小或消散。结论:X线检查有助于球形肺炎的正确诊断和鉴别诊断。如果结合临床仍显困难,必要时行CT导向下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