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鼻切除鞍区及斜坡肿瘤的手术技术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内镜经鼻切除的鞍区及斜坡肿瘤18例患者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12例(66.7%),次全切除6例(33.3%)。术后10患者头痛症状均改善(100%)。9例视力受损患者术后视力均改善(100%)。术后5例有一过性尿崩症(27.8%),2例颅内感染(11.1%)。临床随访16例(88.9%),随访时间为1~25个月,随访中位时间为9个月。未见患者出现永久性尿崩、脑脊液鼻漏、复发等情况。结论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切除鞍区及斜坡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分析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9年9月收治的垂体腺瘤患者62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32例;年龄27~81岁,患者平均年龄52.6岁。垂体腺瘤包括微腺瘤10例,大腺瘤38例,巨大腺瘤14例。患者接受神经内镜经鼻蝶肿瘤切除,术后行神经影像、内分泌及视力检查的随访评估。结果 随访时间1~3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62例患者中,全切50例,次全切9例及大部切除3例。术后患者内分泌治愈率34.6%,视力改善率92.3%,头痛改善率83.3%。术后短暂性尿崩12例,短暂脑脊液鼻漏5例,无永久性尿崩、脑脊液鼻漏。无颅内感染、昏迷、植物生存或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额入路联合经鼻蝶入路分期手术切除巨大垂体腺瘤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分期手术切除11例巨大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采取Ⅰ期经额入路切除鞍上及脑室内肿瘤,Ⅱ期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内肿瘤。结果 肿瘤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均无颅内感染及严重的并发症,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2个月至3年,11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垂体激素水平恢复正常4例,较术前明显下降5例,轻度下降2例。结论 根据患者病史及影像学资料,分析肿瘤的生长形态及质地,选择分期手术治疗巨大垂体腺瘤,具有对脑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全切率高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PACS系统测量相关解剖标志在鞍区病变经鼻蝶入路手术中的价值。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经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区病变264例,术前应用PACS系统根据患者CT及MRI影像测量经鼻至蝶、鞍区手术相关的解剖学和影像学参数,进行术前评估及制定手术计划,指导术中精确定位和确定手术范围。结果 本组病变直径为5~65 mm,其中<10 mm 86例,10~30 mm 125例,>30 mm 53例。两侧颈内动脉内侧间的距离为(18.5±3.4)mm,垂体窝矢状径的长度为(11.2±2.3)mm,鼻小柱根部到鞍底中点的长度为(70.8±20.8)mm,蝶窦内鞍底部骨嵴与中线的相对距离为(3.1±2.2)mm。术后3 d MRI复查显示病变全切除 202例,次全切除62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249例为垂体腺瘤,13例为Rathke囊肿,2例为垂体脓肿。本组无死亡病例,也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PACS系统影像测量在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鞍区病变术前评估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术前制定手术计划增加评估手段和直观方法,有助于术中精确定位和确定手术范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症状型Rathke裂隙囊肿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0月至2014年8月经手术治疗的13例症状型鞍区Rathke裂隙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内镜下经鼻蝶入路11例,开颅显微手术2例,术中均清除囊内容物,囊内容物送细菌学培养,镜下完全(9例)或部分切除(4例)囊壁。结果 随访6个月~3年,术后头痛缓解率100%,视力障碍缓解率80%,内分泌功能紊乱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细菌培养阳性者4例,术后复发2例。结论 症状型Rathke裂隙囊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多样,部分患者术前明确诊断较困难。手术应在充分减压的同时尽可能地切除囊壁,术中应对较为粘稠的囊内容物进行细菌培养,减少颅内感染及囊肿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岩斜区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自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岩斜区肿瘤23例,分别采用颞下经小脑幕入路(11例)、乙状窦后经小脑幕入路(7例)和幕上幕下(颞下-乙状窦后)联合入路(5例)进行手术切除。结果 23例岩斜区肿瘤中脑膜瘤9例,神经鞘瘤12例,胆脂瘤2例。颞下经小脑幕入路11例中,肿瘤全切9例,次全切2例;乙状窦后经小脑幕入路7例均全切除;幕上幕下联合入路5例中,次全切4例,部分切除1例。23例患者随访6~36个月;术前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为(83.0±7.0)分,术后1月为(75.2±9.0)分,术后6个月为(80.0±6.0)分;6例次全切除及1例部分切除患者术后1月行伽玛刀治疗,在随访时间内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根据岩斜区肿瘤的不同类型,选择颞下经小脑幕入路、乙状窦后经小脑幕入路和幕上幕下联合入路,可以提供肿瘤全切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额外侧入路手术切除前颅窝底及鞍区肿瘤的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经额外侧入路手术切除的48例前颅窝底及鞍区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嗅沟脑膜瘤5例,鞍结节脑膜瘤19例,垂体腺瘤10例,颅咽管瘤14例。结果 肿瘤全部切除36例,次全切除 1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经额外侧入路可较好暴露并切除前颅窝底及鞍区肿瘤,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鞍区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及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2年10月显微手术治疗的44例鞍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3~60月(平均22.8月),术后3个月采用Karnofsky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评估患者生活质量,KPS评分≥80分为优秀,<80分为不优秀;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因素。结果 按Simpson分级标准:Ⅰ级5 例,1级22例,Ⅲ级5例,Ⅳ级12例。本组肿瘤全切除(Simpson分级Ⅰ~Ⅲ级)率为72.7%。术后死亡2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术后生活质量的因素有术后视力恢复情况、肿瘤与视神经的关系、肿瘤与颈内动脉及其分支的的关系。结论 对鞍区脑膜瘤患者,合适的手术入路、娴熟的显微操作技术、减少和避免对视神经、下丘脑、垂体等重要结构及其穿支血管的直接操作,是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提高术后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鼻-鞍区外侧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切除伴海绵窦侵犯的垂体生长激素型腺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3月经鼻-鞍区外侧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13例伴海绵窦侵犯的垂体生长激素型腺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10例,次全切除3例。9例(69.2%)达生化缓解标准。3例术后未缓解,接受放疗(14 Gy),其中1例获得缓解。术后平均随访28.3个月,1例术后生化缓解,但肢端肥大症复发;复查MRI显示,1例次全切除出现肿瘤复发;随访期间无死亡。结论经鼻-鞍区外侧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切除伴有海绵窦侵犯的垂体生长激素型腺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异形生长的侵袭性垂体腺瘤神经内镜经鼻手术入路的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神经内镜经鼻入路治疗的117例异形生长的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肿瘤向鞍上侵袭105例,向侧方侵及海绵窦并包绕颈内动脉80例,向蝶鞍后方侵及脑干19例,向蝶鞍下方侵袭89例。根据垂体腺瘤异形生长的特点分别采用神经内镜经鼻蝶窦-鞍结节-蝶骨平台入路(35例)、神经内镜经筛窦-翼突-蝶窦-海绵窦入路(32例)、神经内镜经鼻蝶窦-斜坡入路(5例)、神经内镜经鼻多通道入路(45例)。术后随访内容包括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头颅MRI及内分泌检验。结果117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67例,次全切除36例,大部分切除14例。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术后头痛、头晕的缓解率为67.6%(25/37),视力、视野的改善率为66.7%(52/78)。117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3个月(3~24个月),其中肿瘤复发2例,术后长期垂体功能低下5例,失嗅12例。结论对于异形生长的侵袭性垂体腺瘤,根据肿瘤的生长特点选择不同的神经内镜经鼻入路手术,可减少创伤,提高肿瘤的切除率,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蝶入路手术切除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及肿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2例经蝶入路手术切除治疗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不同特征患者的复发,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术后,81.3%头痛消失,92.4%视力好转,83.8%泌乳停止,75.0%血糖恢复正常。102例术后随访12~64个月,16例(15.7%)出现复发,复发时间为12~60个月,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为36月(95% CI为 29.4~42.6)。多元Cox回归分析显示,侵袭性(HR=1.85,95% CI为1.11~3.11;P<0.05)、肿瘤非全切除(hr ci为1.25~4.49;P<0.05)和术后无辅助放疗(hr ci为1.04~4.07;P<0.05)是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经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总体疗效较好。侵袭性生长、肿瘤非全切除和术后无辅助放疗为肿瘤术后复发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颅咽管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20年3月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切除的50例颅咽管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全切除48例(96.0%),次全切除2例。86.36%的病人术后视力改善,95.24%的病人术后认知功能改善。术后40例出现全垂体功能减退,9例内分泌功能正常,1例出现生长激素缺乏。术后38例(76.0%)出现尿崩症。术后发生脑脊液漏2例,颅内感染7例。50例中位随访时间为32.0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2例肿瘤复发。结论 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颅咽管瘤,肿瘤全切除率高,术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鞍区肿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报道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59例鞍区肿瘤的方法和效果,探讨其优缺点和手术适应证。方法全部病人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内-蝶窦标准入路和改良入路切除肿瘤。其中常规的神经内镜下经单侧鼻内-蝶窦入路36例,简化的神经内镜下经蝶窦入路16例,扩大的神经内镜下经蝶窦入路7例。4例手术中利用了神经导航技术。结果全切除肿瘤42例,次全切(>80%)7例,大部切除5例,引流3例,活检2例;本组病例术后1例死亡,7例有一过性脑脊液鼻漏;19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多尿,术后3d-1周恢复正常,5例术后出现较长时间的多尿,4例经治疗术后3-6个月恢复正常,1例目前维持用药。随访3个月-3.5年,视力不同程度改善20例,异常增高的激素水平降至正常22例;4例手术后再接受了伽玛刀治疗,21例手术后3个月行普通放疗,1例垂体瘤1年后复发,再次接受导航辅助下内镜手术。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包括标准入路和改良入路)适用于大多数鞍区肿瘤的切除,如垂体腺瘤、颅咽管瘤、鞍结节脑膜瘤等,可以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方法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鞍区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垂体腺瘤26例(其中无功能垂体腺瘤6例、泌乳素瘤16例、垂体生长激素腺瘤4例),拉克囊肿1例,胆脂瘤1例,脑膜瘤1例,颅咽管瘤1例。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27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3例发生脑脊液鼻漏,经腰大池持续引流后痊愈。无死亡病例。随访3~6个月,病人恢复良好。结论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治疗鞍区肿瘤,较单纯的显微镜手术治疗创伤更小,肿瘤全切率更高。  相似文献   

15.
神经内镜下经鼻内-扩大蝶窦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内-扩大蝶窦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在直径4mm的30°、70°硬性神经内镜的引导下,切除蝶窦前壁和部分筛窦,暴露部分前颅底、蝶骨平台、鞍结节、鞍底和两侧视神经管、颈内动脉隆起,磨除肿瘤基底部颅底骨质,然后内镜下切除肿瘤和肿瘤浸润的基底部硬膜。结果内镜下全切除肿瘤2例,达到SimpsonⅠ级切除,术后1例一过性多尿,1例一过性脑脊液鼻漏。术后2例视力视野均有恢复。1例术后随访18个月,另1例术后随访6个月,MRI未见肿瘤复发。无嗅觉丧失、无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内-扩大蝶窦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是可行和安全的,同时也是鞍区中线肿瘤手术治疗的一种微侵袭入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扩大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切除鞍上颅咽管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2年7扩大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20例鞍上颅咽管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全切除17例,次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8例新发甲状腺功能减退,10例新发肾上腺素功能减退,5例新发尿崩症。无新发高泌乳素血症。术后1例发生脑膜炎,无脑脊液漏。术后随访6~22个月,平均(12.16±3.40)个月,无肿瘤复发或病人死亡。结论 扩大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是一种治疗鞍上颅咽管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神经导航引导联合神经内镜经鼻蝶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01—2022-01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住院的100例垂体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0,神经导航引导联合神经内镜经鼻蝶切除垂体腺瘤手术)与对照组(n=50,神经内镜经鼻蝶切除垂体腺瘤手术治疗),均术后跟踪随访观察半年。比较2组患者手术有效性指标、内分泌激素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肿瘤全切率为98.00%,视力改善率为92.00%,均高于对照组的86.00%、78.00%;肿瘤复发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8.00%;治疗后内分泌激素hGH、ACTH、PR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SH水平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导航引导联合神经内镜经鼻蝶切除垂体腺瘤能够提高肿瘤全切与视力改善率,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肿瘤复发率,改善内分泌激素水平,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均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技术和手术显微镜结合经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应用及手术技巧。方法对14例经CT扫描和MRI检查确诊为垂体瘤患者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孔入路,磨除蝶窦前壁,暴露鞍底,显微镜下切除垂体瘤主体后内镜下切除残余肿瘤。结果全切11例,近全切3例。术后3例出现一过性脑脊液漏,尿崩5例。7例内分泌检查正常,8例视力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辅助单鼻孔经蝶入路能良好地显示蝶窦、鞍区等结构,弥补显微镜的盲区,而手术显微镜能提供三维视野,在经鼻入路过程及切除鞍区肿瘤主体具有优势,二者结合有利于肿瘤的全切除,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及内镜辅助下鞍区肿瘤显微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鞍区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导航辅助内镜、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结果病理结果:垂体腺瘤32例,Rathke囊肿4例,脊索瘤1例。术后随访5~24个月,平均14个月,肿瘤全切除28例,次全切除5例,部分切除4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尿崩5例,给予垂体后叶素或弥凝治愈;脑脊液鼻漏1例,经腰大池引流5 d后治愈。24例视力下降病人,较术前好转20例,无改善2例,加重2例。19例激素水平异常病人,术后好转15例,无变化3例,加重1例。结论神经导航辅助内镜、显微镜下经鼻蝶鞍区肿瘤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探讨儿童第四脑室肿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 2012年12月46例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显微手术(监测组)及45例常规显微手术(对照组)治疗的儿童第四脑室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全切除75例(监测组38例,对照组37例);监测组和对照组出现新颅神经损伤症状发生率分别为0和11.1%、原有颅神经损伤症状加重比率分别为2.2%和1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永久性神经损伤发生率分别为0和 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第四脑室肿瘤患儿显微手术中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可以最大可能切除肿瘤,减少术中脑干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