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承载力是在一定时期内区域所具备的创新资源有效支撑该地区产业持续创新的能力。由于城镇化与产业集聚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二者与区域创新承载力之间往往呈非线性关系。本文构建区域创新承载力评价指标并建立计量模型,通过GMM法、OLS法实证分析城镇化与产业集聚耦合发展对区域创新承载力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城镇化可集聚创新主体和要素,这一进程对于区域创新承载力影响显著;(2)城镇化与产业集聚耦合发展既放大了城镇化对创新承载力的影响效应,也放大了产业集聚对创新承载力的影响效应;(3)无视产业发展的城镇化,或者超越城市空间能级的产业集聚,都会导致城镇化与产业集聚耦合不协调,不利于区域创新承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以均衡度和协调度为基本维度,以融合度作为两者之间融合共生的黏合剂及其良性互动的第三维度,构建了由均衡度、协调度和融合度等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40个三级指标所组成的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目前长江经济带的协调性均衡发展指数得分不及全国平均,主要受制于协调度得分的明显偏低。这表明,现阶段经济带“不协调、不充分”的矛盾性相对全国更为突出,区域协调发展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
背景 基层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和合理及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情况将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目前,对于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情况鲜有研究。目的 测算我国东、中、西部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明确两者的协调发展关系,为促进两者间良性互动、实现均衡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2014-2019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收集衡量基层医疗资源配置和经济水平的相关指标,基于熵值法、综合评价函数等构建耦合协调模型,对我国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水平两者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 我国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不高,全国仅6个省(直辖市)实现协调发展。总体上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并出现倒退现象,东、中、西部地区耦合协调度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31%、-1.69%、-0.45%。从地理分布看,东部地区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为0.63,处于初级协调阶段(0.6,1],协调发展等级提升受基层医疗资源配置滞后制约;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耦合协调度分别为0.45和0.44,均处于勉强协调阶段(0.4,0.6],经济发展落后成为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限制因素。结论 为实现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应缩小地区间发展差异,各地区需结合自身实际,提高基层医疗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两者间良性互动,达到优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SuperPATH入路微创髋关节置换术联合针灸巨刺运动法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疗效。方法 实际纳入49例,2组患者均选择SuperPATH入路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操作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2组患者均接受康复锻炼;对照组予术后常规抗炎、抗凝与镇痛治疗。针刺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针灸巨刺运动法。结果 实际纳入49例,2组患者年龄、BMI、性别、患部及基础疾病总体均数与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治疗前Harris评分及VAS评分总体均数与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治疗前后Harris评分与VAS评分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治疗7 d与30 d回访Harris评分组间比较总体均数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以及治疗7 d与30 d回访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7 d VAS评分总体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以及治疗7 d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30 d VAS评分总体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及回访30 d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7 d血沉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组内比较总体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SuperPATH入路微创髋关节置换术联合针灸巨刺运动法治疗股骨颈骨折改善髋关节功能、减轻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红细胞沉降率与C-反应蛋白水平,可能有降低炎症反应的作用,进而加快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狭小空间法构建抑郁症大鼠模型(M),检测抑郁症大鼠的生理指标、行为变化及海马区的改变;将其与常规抑郁模型——慢性温和不预知应激(CUMS)抑郁症大鼠的相应指标进行差异性比较;亟望为抑郁症大鼠模型构建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取30只大鼠将其随机分成3组:(1)M模型抑郁症大鼠(M组):采用10 cm×10 cm×5 cm的孤笼构建成狭小空间,常规饲养,连续刺激4周。(2)CUMS模型抑郁症大鼠(CUMS组):将其给予禁食24 h/次、禁水24 h/次、鼠笼倾斜30°过夜/次、潮湿饲养过夜/次、4℃冰水游泳5 min/次、昼夜颠倒/次、夹尾1 min/次等刺激方式,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决定每天采纳的2种刺激方式,刺激4周。(3)正常对照组:常规喂养4周。对3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进行比较,其中包括体重、饮水进食量、糖水偏好度和旷场实验活动行为情况;HE染色观察3组模型大鼠的海马组织形态学变化;ELISA方法检测海马组织中单胺类递质5-羟色胺(5-HT)的含量变化。结果M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14 d后大鼠的体重、糖水偏好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 d后大鼠的饮水量、进食量、旷场试验的直立次数和方格间穿越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UMS组比较,M组14、21 d的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旷场试验的14、21 d直立次数和方格间穿越次数、28 d的方格间穿越次数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28 d的直立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组、CUMS组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数目较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组和CUMS组大鼠海马组织5-HT水平显著降低(P<0.01),且M组与CUMS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狭小空间抑郁症大鼠模型,该模型可能缩短抑郁症模型的成模时间。狭小空间抑郁症大鼠模型造模方法简便、稳定、省时,并且造模效果与慢性温和不预知应激抑郁症大鼠模型相当,为抑郁症模型大鼠的建立提供一种新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我国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联性,为大型医用设备的科学配置和医学教育培养体系的完善提供借鉴。方法 通过熵权法和耦合协调理论,笔者构建了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并对两子系统耦合协调程度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19年我国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全局Moran’s I均大于0,且5%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LISA分布情况显示2016—2019年间HH区数量明显增加,两子系统耦合协调度(D值)的高值区范围相对较大,而低值区的范围相对较小,耦合协调度高值区的扩散效逐步显现。结论 2016—2019年我国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关联性,且呈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术与传统颌间结扎内固定术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68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颌间结扎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小切口坚固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张口度、骨折愈合时间)水平、手术前后上齿槽座夹角(SNA角)和下齿槽座夹角(SNB角),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32/34),高于对照组的76.47%(2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张口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SNA角和SNB角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术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增大张口度,恢复颌面结构,缩短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手术时间,效果优于传统颌间结扎内...  相似文献   

8.
目的 厄洛替尼(erlotinib 商品名:特罗凯)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一种新型靶向药物,近些年来临床应用甚广,但副作用较多,其中以皮疹最为多见,且最另患者难以接受。本研究旨在观察应用特罗凯前后小鼠在表皮、病理、免疫组化等方面的改变,来尝试复制特罗凯所致皮疹的动物模型以为临床外用药物治疗皮疹提供模型。方法 使用雌性小鼠BALB/c 20只,完全随机分成4组。用浓度为10g/L的厄洛替尼溶液按100mg/kg给予灌胃,对照组以等体积去离子水灌胃,每天1次。于给药前24h 在每只小鼠头颈、背后处脱毛实验结束后剪取颈部、背部、腰部皮肤。取材后观察实验组、对照组小鼠之间的大体皮肤、病理切片、免疫组化等的改变。结果 1.毛孔扩张数:四组间差异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A组与B、C、D组之间差异显著。2.毛发再生天数:四组间差异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B组和D组差异显著(P<0.01)。3.毛发完全再生天数:四组间差异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P<0.01)。4.脱屑时间:四组间差异总体有统计学意义(P<0.01)。5皮疹出现时间:四组间差异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A与C(P=0.013)、A与D(P=0.013)差异显著。6.Ki67: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特罗凯后,四组老鼠之间在毛孔扩张数、毛发再生天数、毛发完全再生天数、脱屑时间、出现皮疹时间等5方面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用此方法以推广“TKI药物所致皮疹动物模型”的大批建立,供临床、试验、研究所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信息-动机-行为(IMB)模型引导的风险管理在白内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安徽省马鞍山十七冶医院五官科收治的119例白内障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59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干预,试验组术后接受IMB模型引导的风险管理,均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疾病知识掌握度、疼痛、焦虑、抑郁情况,干预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干预后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疾病相关知识、健康知识、用药知识掌握度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满意度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B模型引导的风险管理在白内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钝针扣眼穿刺法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内瘘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糖尿病肾病采用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区域法穿刺组(A组)、绳梯法穿刺组(B组)、钝针扣眼穿刺组(C组),各20例,1年后,比较3组病人穿刺后透析间血流量、穿刺点渗血率、假性动脉瘤、穿刺失败率及病人满意度和疼痛度。结果:3组病人透析间血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的穿刺点渗血、假性动脉瘤、穿刺失败率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显著少于A组和B组(P<0.05)。3组病人的疼痛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疼痛得分显著低于B组,B组显著低于A组(P<0.01)。3组病人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B组和A组,而B组显著低于A组(P<0.01)。结论:使用钝针扣眼穿刺的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穿刺点渗血、假性动脉瘤发生率均明显降低,有效地保护了血管,减轻了病人痛苦,降低护士的穿刺技术难度,提高病人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四区域腰椎间孔注射联合五联法治疗复杂性膝关节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北京核工业医院四〇一院区确诊为复杂性膝关节痛采用四区域腰椎间孔注射联合五联法治疗的80例患者(A组)和仅采用五联法治疗的80例患者(B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3个月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数字疼痛评分(NR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量表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3个月后两组患者VAS评分、NRS评分及ODI得分均逐渐降低,且A组均低于B组(均P<0.05)。结论四区域腰椎间孔注射联合五联法治疗复杂性膝关节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探讨眼轴、角膜屈光力和眼压对近视度的影响。方法对301眼不同程度近视患者的眼轴、角膜屈光力和眼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1眼近视眼轴平均为(25.48±1.21)mm,低、中、高、超高度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角膜中央屈光力为(42.39±1.64)D,低度与中、高、超高度组间及中、高度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超高度与中、高度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眼压为(13.04±2.88)mmHg,超高度近视组眼压明显升高,超高度与中、高度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近视在发生发展过程中,除眼轴明显延长外,角膜屈光力亦明显增加,超高度近视眼压明显升高,提示角膜的薄弱、眼压的升高对近视的发生、发展起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8):79-82
目的 探讨全关节镜与保守疗法治疗原发性冻结肩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拟收集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期间诊断为原发性冻结肩的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保守治疗组20 例及肩关节镜治疗组20 例。对照组:保守疗法治疗。观察组:全关节镜治疗。观察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活动功能度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1 月、3 月、6 月、12 月的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时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onstant-Murley 评分、ASES 评分、UCLA 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Constant-Murley 评分、ASES 评分、UCLA 评分均高于干预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功能度改善较好,外展、前屈、内收位外旋度数均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肩关节活动功能度改善较好,外展、前屈、内收位外旋度数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原发性冻结肩的患者,通过全关节镜手术治疗,患者预后较好,可以改善患者的VAS 评分,恢复患者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120例2型糖尿病伴有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加巴喷丁组、传统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4周、8周测量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及其VRS、NRS的评分和评级,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1周后,度洛西汀组、加巴喷丁组、传统治疗组的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间的VRS、NRS存在组间差异(P〈0.05),疼痛改善程度依次降低的顺序为度洛西汀组、加巴喷丁组、传统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4周后,度洛西汀组、加巴喷丁组、传统治疗组的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持续改善,三组间无差异(P〉0.05),对照组仍无明显变化。而组间的VRS、NRS对比时,度洛西汀组与加巴喷丁组无显著性差异(P〉O.05),度洛西汀和加巴喷丁组优于传统治疗组和对照组(P〈0.05),且疼痛改善程度度洛西汀组及加巴喷丁组优于传统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疼痛加剧。治疗8周后,度洛西汀组、加巴喷丁组、传统治疗组的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已接近正常值,三组间无差异(P〉0.05);传统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的VRS、NRS对比时,度洛西汀组与加巴喷丁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度洛西汀和加巴喷丁组优于传统治疗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度洛西汀的止痛效果优于加巴喷丁,度洛西汀联合硫辛酸治疗DNPN效果好,安全性高,可作为DNPN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椎体间融合及横突间融合的疗效,探讨腰椎Ⅰ、Ⅱ度滑脱的最适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通过手术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或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的腰椎滑脱症21例,比较两种融合术的疗效。结果横突间融合组的手术平均时间、出血量、输血量均显著优于椎体间融合组,差异均有高度统度学意义(P〈0.05);在术后即刻滑脱复位率及腰椎融合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痛缓解率椎体间融合组明显高于横突间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无并发症发生,B组术后出现伤口感染和神经损伤各1例。结论彻底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加横突间植骨融合是腰椎Ⅰ、Ⅱ度滑脱的首选治疗方案,对于椎体间融合术应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苦参素对青光眼模型大鼠的视网膜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法舒地尔组和苦参素组。除正常组,其余各组大鼠采用532-二极管激光光凝法建立青光眼模型。自模型制备当日起,开始进行药物干预。干预结束后,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视网膜病理形态,并测量视网膜厚度,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内Brn3a及Tau、突触素表达,并计数Brn3a阳性标记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数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磷酸化LIM激酶(p-LIMK)、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磷酸酶(pMLCP)、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p-MLC)、Rho激酶(ROCK)1和ROCK2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视网膜厚度降低,RGCs数量减少(P<0.05);法舒地尔组和苦参素组大鼠视网膜厚度和RGCs数量较模型组升高(P<0.05);法舒地尔组与苦参素组间视网膜厚度及RGCs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视网膜组织Tau、突触素,p-LIMK、p-MLCP、p...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室内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治疗效果及保护性机制。方法 无菌条件下采集在我院产科出生的1例正常足月健康男婴的脐带3~4 cm,运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hUC-MSCs,使用BrdU标记细胞,并对培养出的MSCs的分化功能进行鉴定;取98只健康SPF级10 d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 =30)、HIBD组(n =36)和MSCs组(n =32),其中HIBD组和MSCs组建立新生大鼠HIBD模型,建模成功24 h后将标记的hUC-MSCs注射入MSCs组大鼠右侧脑室,于移植后3周内,记录大鼠生长发育情况,并用Longa评分法对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进行评价,用免疫荧光法观察移植hUC-MSCs的存活、迁移、分化及促分化情况。结果 移植后,移植组大鼠体质量增加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移植后2、3周,移植组Longa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移植后3周内可在大鼠脑组织切片中发现BrdU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损伤侧海马区域及大脑皮质;移植后3周内,大鼠脑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或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总体信号强度逐渐增强。结论 hUC-MSCs移植治疗新生大鼠HIBD时,移植的hUC-MSCs可迁移至受损部位并分化为神经样细胞,可促进内源性神经分化,体现了一定程度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部区域阻滞联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比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焦虑情绪、恶心呕吐及炎性介质释放的影响。  方法  选取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所收治的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老年患者90例,时间自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神经阻滞组(S组)和硬膜外镇痛组(Y组)。每组各45例,Y组患者择T12~L1行硬膜外穿刺置管,连接PCEA测定硬膜外阻滞平面在T8~L1以上后行快速诱导全麻气管插管下完成手术,术毕继续使用PCEA行术后镇痛;S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术侧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IINB)及双侧腹直肌鞘阻滞(RSB),测定区域阻滞平面在术侧及腹正中T8~L1以上后行快速诱导全麻气管插管下完成手术,术毕联合PCIA行术后镇痛。对比2组患者术毕清醒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强度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RS)评分、贝克焦虑量表(BAI)评分、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浓度及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  结果  2组患者性别、年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风险评估分级(ASA)、身体质量指数值(BMI)、手术用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S组住院天数少于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组间及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 < 0.05);2组术毕拔除气管导管后0.5 h的NR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S组术后12 h,24 h时间点NRS评分均低于Y组(P < 0.05);2组术后48 h时间点NR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组间及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 < 0.05);S组术后12 h,24 h时间点BAI评分均低于Y组(P < 0.05);2组术后48 h时间点BA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12 h,24 h,48 h任意时间点BAI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BAI评分逐渐降低。2组术前12 h时间点HMGB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S组术后12 h,24 h时间点HMGB1均低于Y组(P < 0.05);2组术后48 h时间点HMGB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12 h,24 h,48 h时间点HMGB1组内比较均高于术前12 h时间点(P < 0.05)。S组术后12 h,24 h,48 h时间点PONV发生率均低于Y组(P < 0.05);2组术后12 h,24 h,48 h时间点PONV发生率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术前采用腹部区域阻滞联合PCIA多模式镇痛相较于硬膜外阻滞镇痛,对减轻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老年患者术后疼痛和焦虑情绪、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降低静脉血中HMGB1浓度有更积极的作用,且对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效应更为持久,有利于老年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9.
黄泗霖  解清兰  周利民 《西部医学》2011,23(8):1494-1495,1497
目的探讨外周血TNF-α水平与腰椎间盘突出症(LDH)腰腿痛程度的关系。方法 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计算机扫描(CT)影像学表现分为膨出型和突出型,按腰腿痛程度又分为轻度、重度。采用放免法(RIA)检测外周血TNF-α水平。结果 LDH膨出组、突出组均较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NF-α显著增高,而突出组增高尤为明显,且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膨出组、突出组各自的腰腿痛重度患者较轻度患者外周血TNF-α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LDH外周血TNF-α水平有异常表达,且与腰腿痛程度相一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健脾、温肾、疏肝、升清四法对IBS模型大鼠内脏敏感性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采用脑-肠互动指向性条件应激IBS大鼠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健脾组、温肾组、疏肝组、升清组,观察各组大鼠排便次数及性状、AWR评分变化、腹壁肌电活动、组胺体外释放量;血浆中胃动素(MOT)、神经肽Y(NPY)的含量,观察不同中医治法对内脏敏感性及胃肠激素的影响.[结果]模型组排便次数及性状、AWR评分变化、腹壁肌电活动、组胺体外释放量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各中药组与空白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中药组之间亦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模型组MOT含量显著高于空白组,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模型组NPY含量显著低于空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肾组、健脾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疏肝组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升清组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疏肝组、温肾组、健脾组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脾、温肾、疏肝、升清四法均能改善D-IBS大鼠肠道敏感性,其作用可能与降低AWR积分,抑制肥大细胞过量活化相关,同时,温肾组、健脾组、疏肝组对MOT及NPY具有有效的调节作用,而升清法未能体现有效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