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使用维斯第(VSD)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小腿、踝、足皮肤溃疡缺损的临床效果体会。方法总结2008年1月-2009年2月我科收治20例小腿、踝、足皮肤溃疡缺损使用维斯第封闭负压引流及中厚皮植皮术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20例皮肤溃疡缺损病例均治愈。结论维斯第封闭负压引流治疗皮肤溃疡缺损,能大大缩短病程,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使用维斯第(VSD)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小腿、踝、足皮肤溃疡缺损的临床效果体会。方法总结2008年1月-2009年2月我科收治20例小腿、踝、足皮肤溃疡缺损使用维斯第封闭负压引流及中厚皮植皮术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20例皮肤溃疡缺损病例均治愈。结论维斯第封闭负压引流治疗皮肤溃疡缺损,能大大缩短病程,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满意。  相似文献   

3.
喻安敏  张群霞  王昭 《贵州医药》2011,35(5):474-475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是治疗四肢软组织创面及体腔感染的一种新方法。由德国UI M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博士在1992年首创使用,1994年裘华德教授引入国内。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收治26例小腿,足、踝皮肤缺损溃疡及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tealing drainage,VSD)治疗四肢大面积皮肤缺损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18例下肢大面积皮肤缺损伴感染患者,采用VSD加游离皮片植皮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18例中有15例使用一次VSD治疗+游离植皮,均一次全部成活;2例行两次VSD治疗+植皮覆盖创面,成活良好;1例行3次VSD治疗+植皮覆盖,皮片成活良好.所有患者的不同复杂创面均达到治愈,治疗时间最短9 d,最长43 d,平均21 d.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植皮术处理下肢大面积皮肤缺损合并感染的创面,能更好地进行创面引流,控制感染加重,促进植皮创面良好贴附,有利于移植皮片存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骨科感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进行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开放性外伤感染及开放性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感染14例行手术清创,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敷料覆盖创面,吸引器持续吸引治疗7~21d后,拆除敷料然后行直接缝合皮肤、游离植皮或行局部皮瓣转移。结果 2例行1次使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1周,1例行3次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3周,11例患者均行2次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2周。创面感染控制后4例直接伤口周皮下游离后缝合皮肤,5例直接中厚皮片植皮,4例行局部皮瓣转移修复创面。经随访3月,创面均未再发感染或窦道形成。结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能彻底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刺激肉芽生长,快速控制感染,明显缩短骨科外伤感染及开放性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感染治疗时间,减轻换药痛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损伤感染创面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009年1月至10月14例应用负压封闭治疗损伤感染创面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结果 14例患者应用负压封闭治疗损伤感染及缺损创面肉芽生长新鲜,游离植皮或直接缝合后创面修复,无护理并发症。结论负压封闭引流能促使创面愈合,减少创面感染,术后恒定的负压封闭引流及引流管管理是护理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用于小面积的皮肤缺损并钢板外露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9年至2012年间小面积皮肤缺损伴钢板外露面积患者4例,男3例,女1例,年龄2454岁,平均37岁,皮肤缺损面积分别为9、9、12、16 cm2,其中胫腓骨远端骨折3例,胫腓骨近端骨折1例。除外严重感染和骨髓炎及血供障碍者,接受清创手术后,进行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每周更换一次,直至新鲜肉芽覆盖钢板及创面。结果经平均3周(分别为2、2、3、5周)治疗,所有患者创面及钢板均被新鲜肉芽填充,没有感染患者。结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可用于小面积皮肤缺损并钢板外露患者,具有治疗简单,避免多次手术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治疗局部伤口感染及表浅皮肤溃疡缺损中的护理技巧.方法:对2008年7月-2009年10月治疗局部伤口感染不愈合、小腿及足部皮肤溃疡缺损患者26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6 例,女10 例,年龄16~68 岁,胫前肌腱外露或骨外露15 例,足趾缺损6 例,腰椎后路术后伤口不愈合5 例.使用VSD,观察并总结其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26 例拆除VSD敷料后创面肉芽组织新鲜,毛细血管丰富,无水肿渗出.至2009年12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时间7.6个月,所有创面均愈合,外观基本平坦,色泽正常,肢体功能恢复可,生活自理,可进行轻体力活动.结论:VSD封闭负压引流在治疗局部伤口不愈合及表浅皮肤溃疡缺损中,可大大缩短治疗时间,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临床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大面积皮肤缺损病例65例,其中急诊致大面积皮肤缺损21例,术后皮肤坏死致大面积皮肤缺损44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处理创面48例,术后普通换药处理创面17例。结果术后通过普通换药加植皮或植皮联合皮瓣转移术处理创面,其中8例在术后8~9周创面全部愈合,另9例在10~11周创面全部愈合。通过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加植皮或植皮联合皮瓣转移术处理创面,其中40例在术后3~4周创面全部愈合,另8例在术后5~6周全部愈合。结论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大大提高创面愈合速度,缩短病程,在临床应用中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李红彬 《首都医药》2014,(24):163-164
目的总结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效果和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科32例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疗效观察和护理。结果伤口愈合良好,无其它并发症。结论病人行VSD负压引流术后,护理人员实施专业的全方位护理,保证了负压引流的效果,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四肢皮肤缺损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负压封闭引流在手足毁损伤治疗中的护理体会.方法 26例手(足)毁损伤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7~15 d后去除VSD装置,见四肢皮肤缺损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在创面上游离植皮或直接缝合伤口.结果 18例患者创面肉芽生长新鲜,行或直接缝合创口游离植皮.6例患者骨外露较多,进行2~3次负压封闭引流,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后行皮瓣移植术.结论 封闭负压吸引可以控制感染、免除换药、刺激创面肉芽组织快速生长,促进创面愈合,为组织皮瓣移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软组织缺损并感染创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创伤后软组织缺损并感染创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治疗的严重创伤后软组织缺损并感染创面31例患者,清创后VSD敷料覆盖创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5~7d,待创面新鲜无感染,肉芽生长饱满后行中厚皮片植皮治疗。结果平均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1次,伤口感染控制,肉芽组织新鲜,给予植皮治疗后创面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10d。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4d。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创伤后软组织缺损并感染创面中疗效显著,迅速。  相似文献   

13.
封闭负压引流在创伤性足踝皮肤缺损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创伤性足踝皮肤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28例创伤性足踝部皮肤缺损患者,创面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后游离植皮覆盖,平均随访时间9.5个月(6—12个月)。结果28例患者足踝部创面植皮均成活,创面愈合满意,未发生与负压治疗相关并发症,术后足踝部功能满意。结论对于少量深部组织外露的创伤性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后游离植皮覆盖创面具有安全、稳定、治疗效果满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治疗局部伤口感染及表浅皮肤溃疡缺损中的护理技巧。方法:对2008年7月—2009年10月治疗局部伤口感染不愈合、小腿及足部皮肤溃疡缺损患者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16~68岁,胫前肌腱外露或骨外露15例,足趾缺损6例,腰椎后路术后伤口不愈合5例。使用VSD,观察并总结其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26例拆除VSD敷料后创面肉芽组织新鲜,毛细血管丰富,无水肿渗出。至2009年12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时间7.6个月,所有创面均愈合,外观基本平坦,色泽正常,肢体功能恢复可,生活自理,可进行轻体力活动。结论:VSD封闭负压引流在治疗局部伤口不愈合及表浅皮肤溃疡缺损中,可大大缩短治疗时间,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享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皮肤缺损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皮肤缺损患者120例,男性患者81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13~86岁,平均年龄(31.2±12.8)岁,所有患者均因外伤造成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经过严格的消毒、清创及组织、器官的处理,根据皮肤缺损大小选择一个或多个VSD敷料,再使用生物半透膜包裹封闭,使之形成一个密闭空间,最后连接负压吸引器。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前提下,注意保证维持创面的负压封闭环境并通畅的引流状态。结果 VSD负压吸引时间为5~14 d,平均(6.4±3.2)d,所有患者创面可见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血运良好,经手术植皮或皮瓣转移等进一步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 VSD技术通过可控制的负压,促进血流增加、蛋白质合成,从而促进创面肉芽的生长;生物半透膜的封闭也隔绝了创面与外界的接触,降低感染的概率;良好的引流使坏死组织和渗出液更及时的排出。这些优势使治疗时间缩短,患者痛苦更少,也减少了换药、感染的概率,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保证持续的负压和引流,减少漏气、连接管松脱、引流管堵塞的发生,这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李珺  黄微微  陆燕 《现代医药卫生》2014,(22):3471-3473
目的总结对截肢术后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残端皮肤缺损及感染的护理体会。方法2010年10月至2013年11月对该院lO例残端皮肤缺损及感染患者采用VSD技术救治,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10例患者使用VSD治疗,通过精心护理和康复指导,全部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采用VSD治疗截肢残端,可控制感染,减少换药次数,刺激肉芽组织生长,缩短愈后时间,从而保证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在下肢骨折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下肢骨折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引流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皮肤软组织缺损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情况,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皮肤软组织缺损治疗效果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 vs.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良好愈合、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所致比例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7%vs.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有助于下肢骨折皮肤软组织缺损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林勇彬  林加阳 《中国医药》2010,6(8):458-459
目的 观察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治疗创伤性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临床收治的40例创伤性大面积皮肤缺损行手术清创,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敷料覆盖创面,吸引器持续吸引治疗一周后,拆除敷料行二期植皮术.结果 接受VSD治疗的患者中37例在一次使用后直接植皮均成活,3例患者行2次VSD治疗后植皮亦成活,创面均痊愈,无一例出现伤口感染或创伤性骨髓炎.结论 VSD能彻底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刺激肉芽生长,明显缩短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时间,减轻换药痛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48例四肢严重骨折并皮肤缺损患者应用混合型外定支架联合VSD(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治疗的护理。方法总结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采用外定支架联合VSD技术治疗48例下肢严重骨折并皮肤缺损患者的护理。结果本组经过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48例患者中,42例患者经一次清创,VSD处理后,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利用植皮或皮瓣修复创面愈合;其6例经过二次处理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好,行皮瓣转移创面后愈合。无慢性骨感染、骨不连发生。结论应用外定支架联合VSD技术治疗下肢严重骨折并皮肤缺损效果满意。在护理上做好心理护理,做好负压封闭引流的观察及护理、外固定器的管理,指导功能锻炼,预防交叉感染,是应用外定支架联合VSD技术治疗下肢严重骨折并皮肤缺损患者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林勇彬  林加阳 《中国医药》2011,6(1):458-459
目的 观察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治疗创伤性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临床收治的40例创伤性大面积皮肤缺损行手术清创,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敷料覆盖创面,吸引器持续吸引治疗一周后,拆除敷料行二期植皮术.结果 接受VSD治疗的患者中37例在一次使用后直接植皮均成活,3例患者行2次VSD治疗后植皮亦成活,创面均痊愈,无一例出现伤口感染或创伤性骨髓炎.结论 VSD能彻底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刺激肉芽生长,明显缩短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时间,减轻换药痛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