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Axin、GSK3β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与病理学分级、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探讨Axin、GSK3β在食管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与食管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为临床食管癌浸润转移及预后评价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HC)SP法检测4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15例食管正常粘膜组织中Axin、GSK3β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GSK3β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组织(P0.05);并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Axin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织(P0.05),且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中Axin蛋白与GSK3β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综合检测Axin和GSK3β对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分化浸润转移和评估预后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原合酶激酶(GSK3β)和钙-黏蛋白(E-cadherin)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癌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SP)分别检测GSK3β和E-cadherin表达水平,分析两者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GSK3β和E-cadherin在食管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食管上皮组织(P<0.05),且E-cadherin异常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 GSK3β和E-cadherin的异常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分化转移密切相关,检测GSK3β和E-cadherin表达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癌浸润、转移良好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β-链蛋白(β-catenin)、双糖链蛋白聚糖(Biglycan)蛋白在结肠癌中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探讨两项指标与结肠癌临床表现、病理特征的关系及β-catenin阳性表达率与微卫星状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根治术后结肠癌标本及其癌旁正常肠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β-catenin、Biglycan蛋白,以癌旁正常肠组织为对照,光镜下评估各项指标表达情况。采用PCR方法检测分析微卫星状态并分组。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Biglycan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Biglycan蛋白表达与结肠癌组织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β-catenin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β-catenin蛋白阳性表达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catenin阳性表达率升高与Biglycan蛋白阳性表达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0.922)。β-catenin蛋白阳性表达在结肠癌中MSI-H与MSI-L/MSS两组间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glycan与β-catenin在结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二者表达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可作为评估结肠癌预后指标,用于指导临床治疗,且二者表达相互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可能参与结肠癌的WNT信号通路激活。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HER2和β-catenin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为观察对象,且同一病例的食管癌切除标本包括癌组织和5 cm以外的癌旁组织。观察HER2和β-catenin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食管癌患者的HER2和β-catenin表达情况,分析HER2和β-catenin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HER2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而β-catenin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中低分化、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为T3+T4、TNM分期为Ⅲ+Ⅳ期以及死亡的食管癌患者其癌组织中的HER2阳性表达率较高,而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HER2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别;中低分化、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为T3+T4、TNM分期为Ⅲ+Ⅳ期以及死亡的食管癌其癌组织中的β-catenin阳性表达率较低,而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β-catenin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别;HER2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生存率呈明显负相关,而β-catenin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生存率呈明显正相关(r=0.346、0.452,P<0.05)。结论HER2在食管癌患者中高表达,β-catenin在食管癌患者中低表达,且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RECK蛋白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RECK蛋白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31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2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RECK蛋白的表达与MVD.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中RECK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依次增高,分别为59.7%(37/62)、71.0%(22/31)、85.5%(53/62),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CK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MVD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RECK和MVD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黏膜上皮癌变及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2者联合检测可望成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分子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癌前病变及其癌组织标本中P63及转化生长因子受体Ⅱ型(T13R-Ⅱ)蛋白表达的研究,探讨两者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63及TβR-Ⅱ蛋白在正常食管黏膜鳞状上皮和轻、中、重度非典型增生鳞状上皮以及鳞状细胞癌组织共162例中的表达.结果 在食管正常鳞状上皮、非典型增生鳞状上皮及其癌组织中P6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呈递增趋势(P<0.01),TβR-Ⅱ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则呈递减趋势(P<0.01).P63和TβR-Ⅱ蛋白的表达与性别无关(均P>0.05),但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显著相关(均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63和TβR-Ⅱ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状上皮各级病变呈负相关(rs=-0.498,P<0.05).结论 P63和TβR-Ⅱ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癌变及其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二者表达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和预测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urvivin与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6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Survivin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2者表达的关联性.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1.7%(31/60),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的8.3%(5/60)(χ2=26.825,P<0.001);且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浸润深度(χ2=8.721,P=0.003)和淋巴结转移情况(χ2=13.158,P<0.001)有关.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aspase-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0.0%(24/60),低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的81.7%(49/60)(χ2=21.860,P<0.001);且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aspase-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浸润深度(χ2=6.123,P=0.013)和淋巴结转移情况(χ2=5.884,P=0.015)有关.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urvivin与Caspase-3蛋白的表达有关联(χ2=5.384,rP=0.300,P=0.020).结论:Survivin蛋白高表达、Caspase-3蛋白低表达可能参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食管鳞癌组织中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 100例食管鳞癌患者,根据肿瘤芽数不同分为低肿瘤芽组(芽数<5个,n=40)及高肿瘤芽组(芽数≥5个,n=60),比较两组肿瘤组织中EMT相关蛋白上皮间质转化因子(Twist)、上皮性钙黏附因子(E-cadherin)以及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情况,以及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各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高肿瘤芽组Twist阳性表达率高于低肿瘤芽组,而E-cadherin及β-catenin阳性表达率低于低肿瘤芽组(均P<0.05).相较于无淋巴结转移者,有淋巴结转移者癌组织的Twist及β-catenin阳性表达率高,E-cadherin阳性表达率低(均P<0.05);随着疾病进展,Twist的阳性表达率降低(P<0.05);随着分化程度升高,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降低,β-catenin的阳性表达率升高(均P<0.05);随着肿瘤浸润深度增加,Twist、E-cadherin及β-catenin阳性表达率均升高(P<0.05).结论 Twist、E-cadherin以及β-catenin表达与食管鳞癌肿瘤芽形成、淋巴结转移以及浸润深度具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9.
成争艳 《西部医学》2016,28(11):1499-1501
目的 研究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PRL-3)和整合素β1(Intβ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差异,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食管癌患者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PRL-3和Intβ1蛋白的表达水平,利用Image Pro6.0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平均光密度值(MOD),分析其表达的差异。结果 PRL-3和Intβ1的表达,癌组织中均高于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表达最低(P<0.05)。结论 PRL-3和Intβ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可作为参考指标判断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转移和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成束蛋白(Fascin)在人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Fascin在食管癌和癌周正常食管组织的表达,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对其表达强度进行定量分析,并用表达的阳性单位(positive unit,PU)反映其表达强度?结果:Fascin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食管正常组织中的表达(P < 0.05),而其表达与食管癌临床分期(P < 0.05)?浸润深度(P < 0.05)?淋巴结转移(P < 0.01) 有关,同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组织分化程度(P < 0.05)有关?结论:Fascin蛋白在食管癌中高表达,是食管癌分化差?恶性程度高的标志,并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以Fascin蛋白为靶点可能为食管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LRIG3和EGFR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60例食管正常组织中LRIG3及EGFR的表达水平。结果:LRIG3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食管正常组织(χ2=60.480,P<0.001),EGFR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食管正常组织(χ2=32.976,P<0.05)。LRIG3和EGFR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有关(χ2=3.939和4.318、4.374和5.910、5.293和5.884,P<0.05),与性别、年龄无关。LRIG3和EGFR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关联(rP=0.264,P=0.034)。结论:LRIG3表达下降和EGFR表达升高可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吴雪莲  胥润  李建 《四川医学》2020,41(8):858-863
目的分析Wnt1、Wnt5a和β-catenin在胃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并探讨三者在胃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可能参与胃腺癌发生进展的机制。方法 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86例胃腺癌组织及与之对应的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中Wnt1、Wnt5a和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 Wnt1、Wnt5a和β-catenin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与之对应的癌旁组织,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胃组织(P<0.05); Wnt1和β-catenin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相关于癌灶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血管浸润(P<0.05),Wnt5a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浸润深度、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血管浸润相关(P<0.05)。Wnt1和β-catenin在胃腺癌中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而Wnt5a和β-catenin的表达呈负相关(r=-1,P<0.01)。β-catenin的表达在胃腺癌组织中主要位于细胞质与细胞核,在正常胃粘膜组织中主要位于细胞膜。结论 Wnt1、Wnt5a和β-catenin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均升高,三者发挥癌基因样作用促进胃腺癌的发生进展。Wnt1和β-catenin可能通过激活经典Wnt信号通路发挥促癌作用,β-catenin由细胞膜到细胞质再到细胞核的异位表达提示胃腺癌的进展。Wnt5a可能经由其它信号通路在胃腺癌的浸润转移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蒲红伟  张静  李晓梅  李桂红  陈晓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0):1290-1292,1360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基因MCM-2、Grp-94和MTA-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80例,观察肿瘤相关基因MCM-2、Grp-94和MTA-1的表达及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分化、浸润及转移等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18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CM-2、Grp-94和MTA-1的表达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0.0%(40/80)、68.8%(55/80)和70.0%(56/80)。2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不同分化程度MCM-2蛋白的阳性表达检出率分别为28.6%和61.5%。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浸润深度的MCM-2蛋白的阳性表达检出率分别为41.2%和52.4%。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时,MCM-2蛋白的阳性表达检出率分别为81.0%和39.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不同分化程度Grp-94蛋白的阳性表达检出率分别为53.6%和78.8%。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浸润深度的Grp-94蛋白的表达阳性表达检出率分别为52.9%和77.8%。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时,Grp-94蛋白的阳性表达检出率分别为71.4%和69.5%。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4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不同分化程度MTA-1蛋白的阳性表达检出率分别为71.4%和69.2%。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浸润深度的MTA-1蛋白的表达阳性表达检出率分别为64.7%和73.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时,MTA-1蛋白的阳性表达检出率分别为81.0%和66.1%。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MCM-2、Grp-94和MTA-1在肿瘤发生中起一定的作用。2MCM-2蛋白在肿瘤的恶性程度判定、预后判定是一个敏感指标。MCM-2是与转移关系密切的指标和标志物。3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不同分化程度MTA-1蛋白随着浸润深度增加表达增强。4Grp-94蛋白的阳性表达是病理学分级和判定预后的标志物,Grp-94蛋白与浸润生长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SALL4、Bmi-1和β-cateni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0例正常食管黏膜、70例异型增生黏膜和123例食管鳞癌组织中SALL4、Bmi-1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上述3种蛋白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正常食管黏膜组、异型增生黏膜组和食管鳞癌组中SALL4、Bmi-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和β-catenin蛋白的异常表达率均逐渐升高,食管鳞癌组和异型增生黏膜组 SALL4、Bmi-1的阳性表达率、β-catenin蛋白的异常表达率均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均P<0.01),食管鳞癌组Bmi-1阳性表达率和β-catenin蛋白的异常表达率均高于异型增生黏膜组(均P<0.01),而SALL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食管鳞癌组和异型增生黏膜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异型增生黏膜组,Bmi-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异型增生程度的增高而升高(P<0.01)。123例食管鳞癌组中SALL4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分期(P<0.05)、淋巴结转移(P<0.01)密切相关,Bmi-1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与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均P<0.05)。123例食管鳞癌组中SALL4、Bmi-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两两正相关(SALL4和Bmi-1:r=0.373,P<0.01;SALL4和β-catenin:r=0.214,P<0.05;Bmi-1和β-catenin:r=0.204,P<0.05)。结论 SALL4、Bmi-1和β-catenin可能参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并在食管鳞癌的浸润和转移中起一定作用;三者可能通过相应的信号转导通路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上皮型钙黏附蛋白(E-cadherin)和神经型钙黏附蛋白(N-cadherin)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法检测6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男36例,女26例;≥60岁33例,<60岁29例;组织学分级:Ⅰ级15例,Ⅱ级25例,Ⅲ级22例;浸润深度:浅层7例,深层55例;有淋巴结转移20例,无淋巴结转移42例)、31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2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E-cadherin、N-cadher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食管黏膜、癌旁不典型增生及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cadhefin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95.2%(59/62)、71.0%(22/31)、40.3%(25/62);N-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依次升高,分别为29.0%(18/62)、61.3%(19/31)、75.8%(47/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cadhefin和N-cadherin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且2者的表达成负相关(r=-0.534,P<0.05).结论:E-cadherin的低表达和N-cadhefin的高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KiSS-1蛋白和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6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其中男36例,女26例,年龄38-75(60.6±9.5)岁;组织学I级15例,Ⅱ级25例,Ⅲ级22例;7例肿瘤浸润黏膜层、黏膜下层或浅肌层,55例肿瘤浸润深肌层或外膜层;有淋巴结转移20例,无淋巴结转移42例]及62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KiSS-1蛋白和MVD的表达,并探讨它们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KiS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5%(35/62)和90.3%(56/62),2者共阳性表达率为50.0%(3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793,P<0.001);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KiS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组织学分级无关(X2分别为0.471,0.104和1.011,P均>0.05),而与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X2分别为4.254和5.526,P均<0.05).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MVD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关(t值分别为1.942和0.239,P均>0.05),而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F=9.619,t值分别为-3.525和11.904,P均<0.05).结论:KiSS-1和MVD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2者联合检测可判定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侵袭和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7.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GF蛋白和mRNA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GF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浸润、转移及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62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31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GF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癌组织中EG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依次增高,分别为27.4%、45.2%、69.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954,P<0.01);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癌组织中EGF mRNA的阳性表达率依次升高,分别为40.3%,48.3%,77.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494,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GF蛋白和mRNA的表达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结论:EGF过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转移及发生发展有关.EGF有望成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求Wnt通路相关蛋白Wnt2和β-catenin在食管癌不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特点。[方法]将癌旁相对正常食管组织9例、癌前病变38例与手术切除诊断明确的83例食管癌标本,制成石蜡组织微阵列,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微阵列组织Wnt2与β-catenin的表达,分析二者表达与食管癌侵袭、转移的关系以及两种蛋白表达的相互关系。[结果]癌旁相对正常、癌前病变与食管癌组织,Wnt2表达率分别为22.2%、50.0%和72.3%;β-catenin表达率分别为33.3%、47.4%和69.9%,且二者的表达在各组间差异显著升高趋势明显(P<0.05);两种蛋白在鳞癌的表达率(77.9%、75.0%)均显著高于腺癌(46.7%、46.7%),P<0.05;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86.4%、81.8%)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6.4%、56.4%),P<0.05;在侵润深度T3、4组的表达率(81.0%、82.8%)均明显高于T1、2组(52.0%、40.0%),P<0.05。在临床I-II期与III-IV期标本Wnt2蛋白表达率分别为62.8%与82.5%,后者显著高于前者(P<0.05),但β-catenin表达率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Wnt2与β-catenin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r=0.740)。[结论]Wnt通路中的重要分子Wnt2与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可能为食管癌发生、演进中重要的分子事件,可作为食管癌诊断及预后预测的候选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食管鳞癌中β-caten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57例食管鳞癌组织中P53,β-catenin进行检测.结果 β-catenin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9.2%,β-catenin在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5%,β-catenin在食管癌组织中和正常组织组织中表达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β-catenin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P53在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5%,P53在食管癌组织中和正常组织组织中表达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P53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P53,β-catenin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 在食管鳞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P53蛋白和β-catenin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联合检测可作为对食管癌发生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ITX2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40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组织和4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PITX2与β-catenin蛋白的表达。采用ELISA检测40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术前和术后(7 d)血清中PITX2蛋白的含量。结果:不同类型卵巢组织中PITX2、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380和80.200,P<0.001),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ITX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β-catenin蛋白的异位阳性表达率高于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而两者在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中低表达或不表达。PITX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及β-catenin蛋白的异位阳性表达率与卵巢上皮性癌的组织分化程度、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ITX2表达与β-catenin的异位表达呈正关联(rP=0.411,P<0.001)。卵巢上皮性癌患者术前血清中PITX2的含量高于术后血清中的含量(t配对=16.582,P<0.001)。结论: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β-catenin的激活可能引起细胞中PITX2的上调,从而进一步引起细胞异常增殖、分化及肿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