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低辐射剂量CT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CT扫描时的最佳管电流值,降低CT的辐射剂量。方法将连续60例HIE新生儿纳入本研究并按检查时间的先后顺序分成三组,150mAs组、100mAs组和75mAs组,其他扫描参数完全相同。比较三组患儿的CT辐射剂量(CT剂量容积,剂量长度乘积值)和图像质量。结果 150mAs组、100mAs组和75mAs组的CTDIvol和DLP分别为29.8mGy和238.4mGy·cm、19.9mGy和159.2mGy·cm、14.9mGy和119.2mGy·cm,100mAs组和75mAs组的辐射剂量分别比150mAs组的降低33%和50%,75mAs组的图像质量能满足诊断需求。结论使用75mAs为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进行CT扫描,即能保证图像质量满足诊断需求,又可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在临床中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头颅低剂量CT扫描最佳参数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临床拟诊HIE 120例,随机等分为4组.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层厚、层间距7 mm,管电流常规剂量组200 mAs、低剂量组分别为100,75,50 mAs行颅脑扫描.对比4种剂量扫描产生的CT剂量加权...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儿颅脑CT影像特点,评价CT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择分析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于生后2h-27d之内曾进行过颅脑CT检查的资料。结果:57例的HIE新生儿中,53例有异常表现,包括脑实质低密度、脑室狭窄和颅内出血。显示HIE的CT分度与临床分度密切相关,对临床诊断、分型和治疗有指导意义,也是随访观察预后疗效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4.
张来安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4):184-184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CT与MRI影像学表现。方法:62例HIE患者,41例CT扫描,21例MRI扫描。结果:CT扫描41例中表现为不同程度脑水肿或合并颅内出血:MRI扫描21例中均以弥漫性水肿改变为主,无1例发现出血信号。结论:CT能直观反映脑部缺氧缺血性改变,如脑水肿的范围和程度,是否合并颅内出血,并对损伤程度进行评估;MRI对急性期出血检出率低,但对脑水肿敏感性高于CT。当临床怀疑为HIE时,CT仍可作为首选,MRI则不失为一种补充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CT表现特点,探讨CT对HIE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50例有围产期窒息,临床诊断HIE患儿的CT检查结果,分析其CT表现特点。结果:50例HIE的患儿,CT扫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脑实质的低密度改变;(2)脑室受压变窄;(3)各种类型的出血性改变。结论:CT在诊断HIE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螺旋CT临床评价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颅内特征。方法 :对 72例临床诊断为脑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进行头颅螺旋CT扫描 ;随机选择 30例正常新生儿的头颅螺旋CT扫描作对照。结果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表现与螺旋CT征像基本一致。螺旋CT征像主要包括三种形式 :①轻度的脑白质水肿 ;②中度的脑水肿和脑实质内出血 ;③脑实质水肿和出血 ,合并颅内脑外出血。结论 :螺旋CT头颅检查对新生儿脑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分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HIE的GT表现,并进行CT分度.结果 HIE在CT图像上的主要征象包括脑白质密度局灶性或弥漫性降低,灰白质分界不清,常伴颅内出血.本组病例中,轻度11例,中度9例,重度2例.结论 CT能对HIE作出早期诊断和分度,能对颅内出血作出定性和定量诊断,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CT表现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5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患儿的临床表现及CT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根据CT表现分为轻、中、重度,其中轻度20例,占40%;中度23例,占46%;重度7例,占14%。结论CT检查能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做出早期诊断及病情分度,并能明确其范围,确定是否合并颅内出血,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正常新生儿颅脑CT影像特点,以提高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CT诊断的认识。方法:对56例确诊为HIE患者与46例无异常新生儿颅脑CT检查做对比,两组对比检测脑实质密度CT值,对正常新生儿组硬膜窦密度、灰白质分界,脑室及脑外间隙大小,形态进行分析测定。结果:正常新生几脑自质密度偏低,CT值19.6-28.7HU脑白质边缘多成“枫叶状”脑灰质CT值26.8-38.6HU,脑灰质较成人薄。HIE脑实质内均有低密度灶,其中脑自质低密度灶大部分CT值小于18.5HU,且低密度灶边缘表现为“杵状”,合并颅内出血。结论:通过比较CT对HIE的早期诊断,协助制定治疗方案有极高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CT分度结果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HIE) CT分度与临床分度的符合率 ,分析 CT分度较临床分度过重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例新生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资料和 CT表现 ,其中早产儿 37例 ,足月儿 16 3例 ,所有患儿均有窒息史。临床分度 :轻度 98例 ,中度 72例 ,重度 30例。结果 :CT对 HIE敏感性为 10 0 % ,符合率 86 % ,CT分度过重 2 8例 ,占 14% ,其中早产儿 16例 ,占 5 7% (16 / 2 8)。结论 :诊断 HIE主要依靠临床 ,有多种原因可导致 CT分度与临床分度不符。CT评价 HIE要选择适当时间 ,一般为生后 7d左右。CT分度要从低密度区的范围、CT值以及低密度区的形态来客观评价 ,临床分度轻 ,而 CT分度重时应动态观察。对于早产儿 HIE的 CT诊断 ,建议将 CT值小于等于 16 Hu定为低密度区来评价缺氧脑损伤的程度。早产儿 HIE的 CT诊断还有待于以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结合自适应迭代剂量降低算法重建技术(AIDR)在优化婴幼儿胸部CT扫描方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13年1~5月间,从拟行胸部CT检查显示正常的,无贫血及其他疾病的0~1岁婴幼儿中随机选取40例,平均分成A与B两组,A组扫描时管电压为80kV,使用适应迭代剂量降低算法重建技术(AIDR);B组为100kV,使用常规滤波反投影(FBP)重建技术.比较两组间气管分杈层面降主动脉的CT值与标准差(SD)、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CT剂量指数(CTDI)及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 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56±0.48、4.61±0.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T值、SD分别为50.36±5.74HU、12.57±4.48和45.31±4.71HU、10.61±3.48,A组高于B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NR和CNR分别为3.31±1.02、2.68±1.21和4.31±1.32、2.74±0.92,B组均高于A组,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1.79±0.316、5.04±0.19mSv,A组较B组辐射剂量明显降低,平均减少了65%.结论 320层CT在小儿胸部扫描采用80kV管电压扫描加ADIR重建,图像质量能达到诊断要求,且辐射剂量可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在矽肺阴影扫描的扫描参数,并评价螺旋CT常规剂量与低剂量的辐射剂量。方法对63例矽肺患者分别用螺旋CT 130mA、60mA、40mA和20mA扫描,记录不同扫描条件下患者辐射剂量,对螺旋CT不同扫描条件下患者辐射剂量、阴影大小、密集度、矽肺分期以及图像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低剂量螺旋CT扫描患者辐射剂量较常规剂量相比明显降低、4种不同扫描条件在矽肺阴影大小、密集度以及矽肺分期无明显差异性,图像质量有差异性,但不影响矽肺的判断。结论20mA是矽肺螺旋CT扫描的最佳低剂量扫描条件,具有辐射剂量小,能全面反映矽肺的特点,可用于矽肺的筛选。  相似文献   

13.
应用低剂量CT在早期无症状肺癌筛查中放射剂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3种不同放射剂量对不同体重的筛查人群行CT扫描,选择最适宜的放射剂量,以减少对人体的辐射。方法对500例健康人行低剂量CT肺癌筛查。同时,选择其中100例进行不同的管电流(10 mA、20 mA、30 mA)、不同体重(≤50 kg、60 kg、80 kg、≥90 kg)的图像噪声和伪影进行观察。结果不同剂量的图像噪声与伪影明显与受检者的体重有关。结论低剂量CT管电流30 mA,为检测早期肺癌有效的合适剂量,可满足早期肺癌的筛查,提高检出率,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改变及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CT能够清楚显示颅脑缺氧缺血后引起的脑实质改变,病变累及范围及程度,以及颅内出血、畸形等。结论运用CT检查技术,能够明显提高临床对HIE诊断的准确率,并对脑水肿、梗死及颅内出血的部位、范围及类型都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对HIE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are KV技术于胸部低剂量CT体检中的价值。方法 100例胸部健康体检者分成两组:A组采用常规胸部低剂量CT扫描方案,固定管电压120 kV,B组采用Care kV技术,参考管电压120 kV,其他扫描条件两组一致:采用管电流自动调节技术,参考管电流50 mAs。扫描后分别用客观和主观图像质量指标综合评价两组图像的质量,并记录CTDIvol、DLP,计算ED,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受检者吸收有效剂量分别为(1.18±0.29)mSv和(0.82±0.24)mSv,B组较A组分别降低了30.5%。结论 CareKV技术在胸部CT扫描中可在保正图像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120例临床诊断为HIE的患儿CT图像上低密度灶范围、程度(CT值)及合并颅内出血类型和程度的关系。结果:低密度灶范围越广,则CT值越低,合并颅内出血特别是脑实质出血越明显。结论:CT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及分度有重要意义,低密度灶范围、程度及颅内出血情况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T在头部扫描时,受检者在不同防护措施下敏感器官体表部位的辐射剂量,为头颅CT扫描时防护用品的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第一代双源CT对标准人体模型在未加任何防护(A组)、戴铅围脖盖铅衣(B组)和戴铅围脖穿上无袖铅衣(C组)三种方式下进行头部常规(head routine sequence)序列扫描。在体模敏感器官体表布置热释光剂量计(TLD),测量各处的辐射剂量。曝光后所有TLD进行测量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CT扫描后剂量参数显示A、B、C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Lvol)均为44.06 mGy,剂量长度乘积(DLP)均为634 mGy·cm。TLD测量显示A、B、C组直接照射部位的辐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2);颈部铅围脖防护区A、B、C组的辐射均值分别为(2.57±0.65) mGy,(2.30±1.10 ) mGy和(2.48±0.90 ) mGy,各组之间辐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6)。体部腹侧区A组辐射剂量〔(0.66±0.37) mGy〕高于防护后的B组〔(0.18±0.18) mGy〕和C组〔( 0.18±0.16) mGy〕,P均PB组〔(0.28±0.22) mGy〕>C组〔(0.14±0.12) mGy〕,P<0.05。结论 双源CT头部扫描时,铅围脖加穿上铅衣的方式较传统铅衣覆盖方法可明显降低患者非受检部位敏感器官的X光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8.
64层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扫描参数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管电流(mA)、管电压(kV)、层厚及螺距变化对64层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Volume computed tomograp hic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VCTDSA)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对颅骨标本采用VCTDSA扫描方法进行扫描,不同mA(100、85、75、65、50、25、10mA)、kV(两次扫描同步变化140、120、100、80kV;不同步变化120~140、100~140、80~140、100~120、80~120、80~100 kV)、层厚(0.625、1.25、2.5、3.75、5 m)和螺距(0.531、0.969)的变化组合进行扫描,用Add/Sub软件进行减影,测量减影后全图CT值反映图像噪声,减影后图像行3D容积重建(3D Volume rendering, 3D VR)评价减影图像质量.结果:变化mA、同步与非同步变化kV、变化层厚和同步变化螺距减影后图像质量均为Ⅰ级(100%),非同步变化螺距减影后图像质最为Ⅲ级(100%).随mA、kV、层厚降低和螺距增大,减影后全图CT值增大,图像噪声增加而图像质量降低.非同步变化kv的双能量减影,随kV的增加,减影后全图CT值降低,图像噪声降低而图像质量提高.结论:应用舣能量、厚层采集薄层重建、降低毫安和增加螺距,不仅能保证VCTDSA的图像质量,同时可降低X线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低剂量CT表现,旨在提高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BAC病例31例,分析其低剂量CT上的表现。评价指标包括:病灶形态、边缘、内部密度等特征以及有无淋巴结肿大等;同时记录单次扫描的辐射剂量,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结果所有病灶均表现为磨玻璃密度(GGO)结节,96.7%边界清晰,分叶征、毛刺征及空泡征的发生率分别为93.5%、57%及54.8%,均无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低剂量CT的平均辐射剂量为(1.29±0.16)m Sv,图像质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结论 BAC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低剂量CT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对BAC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李瑞彬  王杰  丁国成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12):1456-1460,1505
随着多层螺旋CT突飞猛进的发展,CT检查频率正在逐渐提高,CT的辐射量越来越受到公众和科学界的关注,许多技术和方法可以提高射线的利用效率,降低辐射剂量,而且不影响诊断。本文旨在介绍低剂量CT基本概念,降低CT辐射剂量的有效方法及其在头颈成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