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评价药物治疗无效的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TAS)治疗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分析15例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男性10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56.9±10.7)岁.所有患者均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结果 本组15例患者PTAS手术共放置球囊扩张冠状动脉支架16枚,血管成形支架植入术涉及椎基底动脉病变部位包括基底动脉7例8处,椎动脉起始部8例8处.患者PTAS术后造影病变血管残余狭窄率在20%以内,管腔狭窄明显改善.4例患者在PTAS术中支架到位球囊扩张时出现一过性的头昏、眩晕、恶心,支架释放后不久即逐渐缓解.术中病变均未使用栓塞保护器(保护伞),1处病变(颅外)支架释放后残余狭窄率>40%因而进行了球囊后扩张.结论 椎基底动脉狭窄应用PTAS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临床缺血症状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动脉支架置入治疗以头晕为主要表现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选择以头晕为主要表现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并动脉造影检查确定为椎基底动脉狭窄引起者122例,其中48例行动脉支架置入治疗(治疗组),74例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7d、1月后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16.7%、27.0%、41.7%、14.6%和20.8%、29.2%、45.8%、4.2%,与对照组比较治疗7d时疗效无统计学差异,治疗1月时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半年后治疗组再住院率为12.5%,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动脉支架置入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狭窄引起的头晕症状改善明显,且预后、预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PTAS)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35例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比较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药物保守治疗18例和PTAS治疗17例的疗效有无差异.结果 药物保守治疗和PTAS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PTAS是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一种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动脉内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动脉内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VBA)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93例VBA闭塞脑梗死患者,对43例VBA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尿激酶进行局部动脉内溶栓治疗,对照组50例行临床常规治疗者,比较两组疗效并分析溶栓治疗组6 h内外阻塞血管再通率和3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之间的关系.结果:溶栓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x2=8.76,P<0.01),溶栓治疗组治疗时间6 h以内和6 h以外的预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溶栓后阻塞血管再通23例(53.49%);溶栓时间6 h以内6例(13.95%),其中阻塞血管再通4例(9.30%)预后均好,6 h以上37例(86.05%),阻塞血管再通19例(51.35%),预后好的有16例(43.24%);颅内出血1例(2.32%),再灌注损伤19例(44.18%);再栓塞1例(2.32%),死亡12例(27.91%),分析后认为VBA再通率较低,6 h以内和6 h以外的预后有显著性差异,血管再通和预后明显相关(P<0.01,相关系数r=0.99).结论:VBA急性脑梗死动脉内溶栓疗效确切,阻塞血管再通和预后明显相关,阻塞血管成功再通预后较好,不成功再通预后较差,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5.
6.
椎基底动脉脑缺血动物模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报告结扎一侧颈总动脉、部分阻断基底动脉所造成的椎基底动脉脑缺血动物模型。血管阻断后基底动脉内血细胞流动减少、血流变慢;脑干电图示波幅减低、频率减低;脑干听诱发电位出现反应阈增高,潜伏期延长和波幅减低;耳蜗血流减低47.41ABL%。证明这是一个研究椎基底动脉供血障碍基础和临床的实用,有效和符合临床特点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突发性、剧烈性眩晕、头昏、共济失调、感觉变化、肢体无力及复视等症状[1].本研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栓通(冻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7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每日静滴血栓通注射液,对照组每日静滴丹参注射液,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可作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常规药物.  相似文献   

10.
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用丁咯地尔针20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4 d;对照组用血塞通0.4 g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4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开口狭窄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35例症状性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行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34例患者成功植入球囊扩张支架,1例未能成功,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果 术后见椎动脉开口狭窄程度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均作临床随访,症状改善,9例患者获得脑血管造影随访,其中1例出现约50%的再狭窄.结论 支架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开口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其长期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8例以后循环缺血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椎动脉狭窄的患者,狭窄率≥70%,应用药物治疗无效,给予支架进行治疗。术后1、6、12、36个月进行随访,DSA或CTA及MRA对支架置入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再狭窄率、术后用药情况、缺血复发事件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48例患者的48处重度狭窄均成功置入支架,成功率100%。术前狭窄率75%~90%,平均为(79.85)%;术后狭窄率0~10%,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3~36个月,一例再发后循环缺血事件。随访DSA,支架内轻度再狭窄1例。术后Malek评分中1月1分者48例,6月1分42例、而2分者为6例;12月1分32例、2分者8例,36月1分18例、2分者4例。结论 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安全、有效,合并症少,中短期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3.
急性肺栓塞溶栓加抗凝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靳培敏  杨素贞  刘凤丽  禹丽娜 《医学综述》2007,13(16):1278-1279
肺栓塞是致命性疾病,在美国每年新发病例约有650000例,有11%病例在出现症状1h内死亡。肺栓塞疾病在心血管疾病中占首位。肺栓塞临床表现不一,常被忽视而误诊。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综合分析临床资料,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现将28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中的14例溶栓加抗凝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简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基底动脉闭塞是危及生命的严重脑血管事件,引起脑干梗死可迅速致死或致残,预后与颈内动脉系统闭塞性脑卒中相比较更差。传统的抗血小板,抗凝和静脉溶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病死率高,幸存者多数致残甚至植物状态。目前认为在基底动脉系统闭塞后早期或超早期采用动脉溶栓等治疗方法,可使闭塞的基底动脉再通,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并使生存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大面积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溶栓治疗前后CT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螺旋CT及电子束CT肺血管造影两种方式扫描,分析对比23例急性大面积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溶栓患者治疗前后CT图像变化情况.结果:溶栓治疗两周后,CT图像的观察情况变化显著.患者溶栓治疗效果呈现显著变化,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观察患者治疗前后CT征象变化对于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归芪威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给予川芎嗪片治疗,治疗组(100例)给予归芪威汤治疗。两组连续治疗14d,观察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在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归芪威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观察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15例发病在6 h内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行动脉溶栓治疗,辅助其他常规治疗,在溶栓后即刻、15 d进行临床评价,血管再通程度用TIMI分级评价。结果溶栓前15例患者均为TIMI 0~1级,溶栓后13例部分/完全再通,未通2例,无继发性脑出血。结论发病6 h内动脉溶栓治疗可明显改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彩超对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AI)的诊断价值。方法 :观察 5 0例健康人和 80例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椎动脉 ,测量其内径 (D)、收缩期峰值流速 (PSV)、阻力指数 (RI) ,并进行比较。结果 :(VBAI)患者的患侧椎动脉内径明显小于健康人 (P<0 .0 1) ;PSV低于健康人 (P<0 .0 1) ;RI高于健康人 (P<0 .0 1)。结论 :彩超诊断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经股动脉溶栓治疗下肢动脉急性栓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经股动脉溶栓等内科综合措施治疗腊国动脉以下部位急性动脉栓塞的效果。方法 :对 15例该部位动脉急性栓塞患者采用穿刺患侧股动脉滴注尿激酶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元激活剂 (rt PA)进行溶栓 ,结合抗凝、扩管等治疗。结果 :本组 12例血管再通 ,溶栓再通率 80 0 % ;尿激酶再通率 6 6 7% (4 6 ) ,rt PA 88 9% (8 9) (P >0 0 5 )。溶栓 72h未再通者继续溶栓仍未再通。本组未发生肢体坏疽及出血并发症 ,患肢运动功能完全恢复。结论 :经股动脉溶栓治疗对腊国动脉以下部位的单支动脉急性栓塞效果良好 ,结合长期抗凝治疗能有效防止再栓塞  相似文献   

20.
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盐酸倍他司汀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倍他司汀组和西比灵组,各组60例,倍他司汀8mg,1次/d,口服,西比灵5mg,1次/d,疗程均为10d,每周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测,评价颅底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57例(95%)、有效2例(3.3%)、无效1例(1.6%),总有效率98.3%;对照组痊愈42例(70%)、有效11例(18.3%)、无效7例(11.6%),总有效率86.6%。结论倍他司汀缓解脑血管痉挛及改善脑动脉的血流量,治疗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明显,均优于西比灵,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