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陈松清  韩桂宝 《中外医疗》2009,28(29):51-5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形成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17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12例,死亡5例,死亡率29.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死亡率较高,及时有效的治疗原发病是预防消化道出血的关键,早期留置胃管进行鼻饲,常规应用止血药物及H2受体阻滞剂、抑酸剂或H+泵抑制剂等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杨丽萍  锻炼 《中外医疗》2010,29(6):163-163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所致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护理。方法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者15例,占30%。结论凡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旦有出血征象,进行有效的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3.
杨丛  郭泳钿  李登锋 《河北医学》2005,11(3):259-26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管饲营养素预防和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对69例重型颅脑损伤并昏迷病人常规早期置留胃管鼻饲,及观察消化道出血情况。结果:69例中,有8例发生消化道出血,无1例死于消化道大出血。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尽早营养素管饲,可以预防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而胃液监测有助于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护理措施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3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在其临床治疗过程中,除给予常规护理外,着重加强神经外科专科护理及应激性溃疡相关护理工作。结果:49例患者经治疗后1周内停止出血,且无复发;2例患者因原发病病情恶化死亡;2例患者因严重消化道溃疡出血死亡。结论:护理措施对于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的干预可有效预防及治疗溃疡导致的出血,从而提高临床治愈率和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27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过程,总结治疗经验及有效措施。方法积极治疗颅脑损伤、同时制酸、保护胃黏膜、维持酸碱平衡、纠正电解质紊乱、以及支持疗法、防治并发症、必要时手术处理等。结果通过上述治疗,并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2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18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9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采用积极的综合疗法可以有效的预防或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严重并发症-应激性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6.
黄鹏 《中国医药导刊》2013,(7):1149-1150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以供临床工作参考。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8例进行随机分组,均给予预防性应用奥美拉唑或兰索拉唑,观察组入院后12~24h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入院后48~72h给予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对出血患者实施止血处理,观察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应激性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止血处理后,观察组患者止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患者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应激性消化道出血,对患者预后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消化道出血机理及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368例重型颅脑损伤资料,探讨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发病危险因素、诱发因素,提出防治措施及总结预后规律。结果颅脑损伤严重程度、部位与消化道出血有关,合并消化道出血者死亡率较未合并消化道出血者死亡率高,早期防治有助于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结论早期清除颅内血肿、处理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通过预防、及时诊断和治疗消化道出血有利于颅脑外伤患者的救治和存活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魏风  朱晟  谢华  卢科  姚洁民  陈俭 《微创医学》2005,24(6):896-897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消化道出血机理及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368例重型颅脑损伤资料,探讨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发病危险因素、诱发因素,提出防治措施及总结预后规律.结果颅脑损伤严重程度、部位与消化道出血有关,合并消化道出血者死亡率较未合并消化道出血者死亡率高,早期防治有助于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结论早期清除颅内血肿、处理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通过预防、及时诊断和治疗消化道出血有利于颅脑外伤患者的救治和存活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机制,探讨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提高救治成功率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5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消化道出血46例,发生率为8.07%.治愈41例(89.1%),缓解3例(6.5%),死亡2例(死亡率4.4%).结论 正确的防治方法能减少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0例(21.3%).结果:伤后有代谢性酸中毒、低氧血症、低血压、高血糖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增加,采用法莫替丁等治疗对上消化道出血并无预防作用.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应重视原发脑损伤与继发性病理生理改变的早期处理.  相似文献   

11.
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1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机制和防治。方法:分析2002-2008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35例,其中应激性溃疡出血113例。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溃疡发生率高,预防性应用奥美拉唑针剂(洛赛克针剂)可以降低发生率,应用地塞米松发病率高。结论:应激性溃疡出血与重型颅脑损伤和糖皮质激素应用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重型颅脑损伤后反复发作性上消化道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反复发作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反复发作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历资料。结果 37例患者中2次出血28例,3次出血9例。死亡15例(40.5%),治愈22例。结论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感染等全身并发症是重型颅脑损伤后反复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有效防治并发症是防止再次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60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芝玲 《当代医学》2009,15(34):121-122
目的探讨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护理措施,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方法对60例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进行止血治疗,密切观察患儿出血情况,并给予出血时的护理、治疗护理、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治愈率为96.7%,2例经治疗无效行外科手术治疗,随访1~2年痊愈出院者未出现反复上消化道出血。结论加强护理能提高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可防止再出血。  相似文献   

14.
黄鹏  黄寨 《当代医学》2009,15(13):78-7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采用胃肠减压、止血、抑酸、保护胃黏模等对症治疗,同时应用胃镜治疗2例,手术治疗1例。结果本组病例中,治愈36例,7例缓解,无效2例。结论防治重点在于积极治疗原发病,有效地控制出血,尽快纠正缺血、缺氧、电解质紊乱,维持生命体征平稳,解除应激状态是预防的关键,常规处理方法无法止血者,可考虑行胃镜或手术止血。  相似文献   

15.
尹玉岭  刘鼐  刘美英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0):167-168,F0003
目的探讨闭合性腹部损伤(blunt abdominal injury, BAI)的临床诊治特点,以提高其治愈率及改善预后。方法对2010年7月~2012年7月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中医院收治的96例BA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6例BAI患者中,治愈87例(90.6%),死亡9例(94%)。其中,死于失血性休克者4例,死于腹腔严重感染者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MOSF)者3例,死于重型颅脑损伤、脑疝1例。结论BAI伤情复杂,病情危重,早期、准确、全面的诊断,早期抗休克治疗及剖腹探查,以及选择合理术式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顾洪库  车万民  冯国余  任铭 《北京医学》2005,27(12):711-71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中期严重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 3~8分),采用早期鼻饲预防消化道出血,监测血清渗透压,预防肾功能衰竭,早期气管切开预防肺部并发症,及用亚低温减轻脑继发性损伤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2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消化道出血28例,肾功能衰竭6例,肺炎52例.此三种并发症发生率为34.6%,总死亡率为27.4%.结论积极预防及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期并发症,可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麻醉要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7年12月至2011年6月期间接受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急诊手术的11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1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有7例死亡,19例致残。并发症共15例,其中术后继发性出血致脑疝7例,中枢性呼吸衰竭4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2例,腹泻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93%。结论:针对不同患者术前正确评估病情,积极做好术前准备,采取麻醉诱导和维持期平稳、掌握精准的麻醉剂量和综合治疗能极大的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的成功性。  相似文献   

18.
颅脑外伤并发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后并发脑梗死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总结132例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并发脑梗死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按格拉斯哥预后分级标准随访半年,治愈50例、中残21例、重残16例、植物生存11例、死亡34例,其中死亡者均为成年人,以中老年居多。结论: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保证,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气管切开病人的呼吸道护理,从而控制或减少呼吸道感染,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86例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方法。结果: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后,13例病人因颅脑损伤过重死亡外,73例(占84.9%)病人最终拔除气管套管,仅有7例发生肺部感染,占8.1%。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后,严格无菌观念和无菌技术操作、做好基础护理、采取有效的气道湿化、吸痰、防止肺部感染,防止消化道呕吐物返流入呼吸道等措施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