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安徽、湖南、广东、广西及江苏等五个产地薄荷饮片挥发油含量和化学成分,为薄荷饮片的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不同产地薄荷饮片挥发油进行提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五个产地薄荷饮片中挥发油提取量存在明显差异,安徽产挥发油含量最高,广西产挥发油含量最低。五个产地挥发油中共计检出49种化学成分,其中16种为共有成分,11种为产地特有成分。在16种共有成分中,薄荷醇、薄荷酮、胡薄荷酮及乙酸薄荷酯是四种主要成分,其相对含量之和介于51.51~81.73%之间,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结论:不同产地薄荷饮片挥发油主要成分含量存在的地域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目前中药市场薄荷饮片质量良莠不齐的现状,需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不同采收期对高要产广藿香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不同采收期对广霍香产量 ,含油率与挥发油成分的影响。方法 :应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比较不同采收期对高要广藿香的产量 (平均单株干重 )、含油率以及茎和叶中 1 4个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 :随生长期的增长 (从移栽当年 7月翌年 4月 )产量逐渐增加 ,以 1 1月份采收其全株含油率较高 ,叶油中广藿香酮以 7月和 9月最高 ,以后逐渐降低 ,广藿香醇含量则以 9月、1 0月和 1 1月较高 ,其它月份相对较低 ;茎油中 ,广藿香酮含量在 7月、1 0月和1月为高峰期 ,以 1 1月最低 ,广藿香醇含量全年变化不显著 ,以 1 1月份之后含量较高。其它成分未显示其变化规律性。结论 :如以挥发油含量作为质量评价指标 ,则以 1 1月采收较为合适 ,与传统采收期相符。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比较薰衣草不同部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薰衣草花、茎叶两部位的挥发油,用GC-MS全分析法分析其化学成分,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从薰衣草花、叶茎中分别分离鉴定出30种和33种化合物,共鉴定出58种成分,其中,共有组分5种.结论 薰衣草花和茎叶两部位的挥发油成分及含量有着很大的差别,可为薰衣草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徐长卿不同药用部位的丹皮酚含量进行比较,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徐长卿不同药用部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5.
薄荷饮片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治森 《海峡药学》2010,22(12):82-83
目的 测定薄荷饮片挥发油合量及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测定薄荷挥发油的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计算机联用技术分离鉴定其中的挥发性化学组成,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结果 挥发油含量为0.95%(mL·g-1)各成分分离度较好,初步鉴定了53种成分,主要成分为:3-p-薄荷烯(47.29%)、异薄荷酮(11.21%)、石竹烯(5.82%)等.结论 该批饮片挥发油含量符合国家药典规定,但其中各种化学成分含量与文献报道有差异,其原网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对徐长卿不同药用部位的丹皮酚含量进行比较 ,并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法分析徐长卿不同药用部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并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7.
陕西野生薄荷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采自陕西省的野生薄荷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取适量配制成溶液,用GC-MS进行分析。色谱柱为HP-FFAP石英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μm),进样口温度为220℃,柱温为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65℃,保持3 min,以5℃/min的速率升温至230℃,保持5 min,载气为N2,流速为1.5 mL/min,分流比为10∶1。质谱条件,接口温度为230℃,离子源温度为220℃。结果 共鉴定了5批野生薄荷挥发油中的67个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有薄荷醇、左旋香芹酮和乙酸松油酯。结论 生长环境、居群和采收时间不同,陕西野生薄荷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8.
徐长卿不同药用部位的丹皮酚含量测定及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月纯 《广东药学》2002,12(1):19-20
对徐长卿不同药用部位的丹皮酚含量进行比较,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徐长卿不同药用部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比较泉州利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温郁金种植基地生产的温郁金新鲜块茎中郁金、莪术、姜黄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同一植株不同部位(郁金、莪术、姜黄)的挥发油,用GC-MS法分析各挥发油的组分,对分离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得相对百分含量。结果郁金、莪术、姜黄的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得油率在0.3%~3.3%之间,郁金鉴别出15种化学成分;莪术鉴别出4种化学成分;姜黄鉴别出26种化学成分。结论郁金、莪术、姜黄挥发油含量及其组分均存在差异,莪术挥发油成分以莪二酮、吉马酮为主;郁金、姜黄挥发油成分以按树脑为主。  相似文献   

10.
郑建珍  刘文涵 《中国药房》2010,(31):2924-2926
目的:对不同白术栽培品种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术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不同白术栽培品种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测定,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其相对含量。结果:鉴定出主流白术主要化学成分27种,占总化合物的84.24%;鉴定出2个变异白术化学成分分别为37种和35种,分别占总化合物的91.92%和94.72%。主流品种主要含苍术酮;变异品种主要含茅苍术醇、β-桉油醇和苍术酮,富含倍半萜醇类。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白术药材的质量评价和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GC-MS分析宁夏苦豆子不同部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苦豆子不同部位的挥发油成分,并比较各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乙醚萃取所得部分通过GC-MS分析;根据所得色谱保留时间和纯质谱,在质谱库中进行相似性检索,实现对组分的鉴定,同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其相对含量。结果从苦豆子的种子、根、叶和茎中分别得到30、12、15、12个挥发油成分,种子中以酚类和萜类化合物为主要成分,根、叶和茎都以酯类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结论苦豆子不同部位挥发油的成分组成和含量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木香药材中挥发油的含量和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7批不同产地木香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对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获得各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药材中挥发油含量分别为0.8%~2.1%,从挥发油中共鉴定了46种化学成分,不同产地木香挥发油的主要成分组成均为内酯类、萜类化合物,但相对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用该方法能为木香药材的质量鉴别提供较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徐长卿药材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挥发油成分含量及其组成差异。方法采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油成分。结果徐长卿地下部分挥发油成分种类要少于地上部分,但其丹皮酚与苯乙酮类成分含量要远远高于地上部分。结论徐长卿的主要有效部位是地下部分根及根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挥发油中极性和非极性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特征图谱分析方法,分析比较4个产地挥发油中极性和非极性成分特征图谱中特征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异同点。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A)-水(B)60:40,梯度洗脱[0~30min,40%B→10%B;30~40min,10%B→10%B]:流速为1.0mL/min,柱温30℃;非极性成分特征图谱检测波长255nm,极性成分特征图谱检测波长205nm。结果挥发油中极性和非极性成分的HPLC特征图谱分析方法考察结果良好。4个产地挥发油中极性和非极性成分特征图谱与共有模式之间相似度≥0.996。4个产地挥发油中极性和非极性成分特征图谱及共有模式之间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相对标准偏差(RSD)≤0.89%,相对峰面积RSD为21%~79%。4个产地挥发油中极性和非极性成分特征图谱中特征峰的峰面积占总峰面积为97.65%~98.30%。浙江、安徽、湖南产地挥发油中极性和非极性成分特征图谱及共有模式之间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RSD≤2.19%,相对峰面积RSD≤2.39%;与河北的进行比较,相对保留时间RSD≤1.68%,相对峰面积RSD5.6%~68%。结论本研究建立挥发油中极性和非极性成分的HPLC特征图谱分析方法简单、稳定可靠。4个产地挥发油中极性和非极性成分的特征图谱的整体相似度较高,特征成分的种类相近,但其含量差异明显。浙江、安徽、湖南产地白术挥发油中极性和非极性成分的特征图谱中的特征成分的种类及其相对含量相近;河北的与之相比,特征峰的种类相近,但含量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主成分分析确定北细辛的最佳采收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不同生长发育期北细辛中挥发油的形成和积累,以确定北细辛根的最佳采收期。方法:用气相色谱的方法测定北细辛根的不同样品中挥发油的含量,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不同生长发育期采集的北细辛中挥发油的积累具有一定规律。结论:兼顾不同的挥发油的含量因素,北细辛的采收期以9月中旬为最佳。  相似文献   

16.
广藿香的两个化学型及产地与采收期对其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的广藿香挥发油主要成分的含量,为广藿香物种和道地性与品质评价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GC/MS联用技术。结果 吴川、遂溪、雷州和万宁产广藿香含油率较广州和高要产高4~6倍。牌香类的挥发油中均含有较多量的广藿香酮;琼香类的挥发油中不含或含较少量的广藿香酮,但含较多量的广藿香醇。不同采收期的广藿香挥发油从7月至11月呈增加趋势。结论 根据挥发油成分的不同,将不同产地的广藿香分为2个化学型,即广藿香酮型(牌香类)和广藿香醇型(琼香类),此与基因分析结果(matK和18S rRNA序列)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地耳草挥发性成分的HS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地耳草中挥发性成分。方法:用HSGC—MS技术分离和鉴定地耳草中挥发性成分,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质量分数。结果:初步鉴定出54种化合物,不同产地地耳草中挥发性成分有一定差异。结论:为地耳草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8.
薄荷不同组分对小鼠急性毒性实验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薄荷全组分、水提组分、挥发油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 .方法 分别制备薄荷全组分、水提组分和挥发油,按照经典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方法,进行薄荷不同组分的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比较研究,试验数据用公斤体重法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最大耐受量(MTD)和最大给药量(MLD),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毒副反应情况.结果 测得薄荷挥发油LD50为5.9777%相当于(1.4895 mL· kg-1·d-1),95%的可信限为(5.4291~ 6.5807)%相当于(1.3508~ 1.6407)mL· kg-1·d-1;水提组分MTD值按含生药量计算分别为64.0 g·kg-1·d-1,相当于临床70 kg人每公斤体重日用量的746.7倍;全组分MLD值按含生药量计算分别为24.36 g·kg-1·d-1,相当于临床70 kg人每公斤体重日用量的284.2倍.结论 薄荷不同组分对小鼠急性毒性强度为:薄荷挥发油>薄荷水提组分>薄荷全组分,其毒性成分与中毒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通过对薄荷不同组分急性毒性的比较,为薄荷的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