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总结5例婴幼儿主动脉缩窄手术治疗的体会。方法 5例婴幼儿主动脉缩窄均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和室间隔缺损。手术采用正中切口,在深低温停循环或选择性脑灌注下手术,切除缩窄的主动脉段,行主动脉端端或端侧吻合。结果5例均治愈出院,随访6~20月无不良反应。结论婴幼儿主动脉缩窄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70~1981年11年中共进行15例广泛性小肠切除,其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5~78岁。14例为肠系膜根部扭转,1例为坏死性小肠炎。术中保留小肠的总长度最短22cm,最长200cm。全部病例均为坏死肠袢一期切除吻合(其中有4例合并回盲部右半结肠切除或旷置术,有1例为空肠远端8cm肠段一期倒转空回肠对端吻合术)。有2例因术后并发营养障碍分别于术后3月左右进行二期小肠成形术(1例为空肠远端肠袢圈吻合,另1例为空肠远端肠段倒转吻合术)。手术效果:本组15例中3例死于术后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主动脉缩窄的价值和预后评估。方法回顾分析了本院19例主动脉缩窄胎儿的CDFI声像图特点及随访跟踪检查CDFI声像图变化情况。结果19例主动脉缩窄胎儿中,12例合并心内畸形,其中3例伴室间隔缺损,2例合并右心室双出口,2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动脉导管瘤样扩张,1例大动脉完全转位,1例单心室,1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1例合并复杂心内畸形;2例合并心外畸形,其中1例合并胸腹水,1例伴足内翻;5例为单纯性主动脉缩窄,其中1例误诊为主动脉弓离断,2例随诊狭窄程度加重,2例漏诊胎儿出生后检出,后经手术矫治,预后良好。结论产前超声诊断对胎儿主动脉缩窄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结肠并发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结肠癌合并肠梗阻老年患者74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和合并疾病。均采用手术治疗:14例一期行右半结肠切除、回肠降结肠吻合术;4例行横结肠一期切除、升结肠降结肠吻合术;26例患者行一期左半结肠切除、降结肠直肠吻合术;16例患者行左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及直肠造瘘术;10例患者行横结肠造瘘联合二期左半结肠切除术;4例患者行Hartmann术。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患者中,切除病变肠管后,术中实施解除顺行灌洗。结果 74例患者均切口愈合出院,住院时间为22~54d,平均住院时间为(33.6±6.8)d;其中发生吻合口瘘例,经引流处理后愈合;6例发生切口感染患者,定期换药后伤口愈合;住院期间合并肺病感染1例,出现腹腔感染2例,对患者实施抗感染治疗后治愈。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早期正确诊断、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掌握好手术适应证是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临床资料我院自1978年9月至1985年11月共收治3例局限性主动脉缩窄病人。女2例,男1例;年龄17~25岁。1例在全麻浅低温下施行缩窄切除,对端吻合;2例因伴有动脉导管未闭,采用浅低温左心转流下手术,其中1例切除缩窄段行对端吻合术,另1例因缩窄局限一侧,采用纵形切开,应用菱形心包涤纶片加宽。均恢复良好,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6.
牛波  张嵬  刘晓程 《天津医药》2008,36(1):70-71
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the aorta,CoA)是指先天性降主动脉狭窄,其发生部位常位于峡部,常合并其他心内畸形,如动脉导管未闭、房缺和室缺等。笔者总结我院一期手术矫治主动脉缩窄及其合并心内畸形10例患者,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升主动脉+主动脉弓替换+远端硬象鼻置入术"在"急性主动脉夹层"救治中的临床经验。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13例急性主动脉夹层(Standford A/B)患者实施升主动脉+主动脉弓替换+远端硬象鼻置入术,手术均在全麻深低温停循环顺行性脑灌注下完成,均采用胸正中切口,手术先行升主动脉替换/Bentall手术,然后行硬象鼻支架弓降部置入,最后以直筒人工血管或四分支人工血管吻合于远近人工血管之间,形成弓部替换,弓顶开窗与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形成分流。结果13例中,1例死亡,12例患者观察2~24个月,无死亡及再手术病例。结论升主动脉+主动脉弓替换+远端硬象鼻置入术能有效救治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生命,是治疗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诊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急诊手术的手术时机、术式选择及术中灌洗方法。结果 28例术中灌洗后一期切除吻合术,5例行结肠造瘘术,二期手术切除;1例行Hartmann术;2例行永久性结肠造瘘术。切口感染2例;吻合口瘘1例,为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患者;腹腔感染2例,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行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是可行的,合理的围术期处理,术中彻底的结肠减压及灌洗,术中留置肛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主动脉缩窄占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发病率的5%~10%,主要合并的畸形有室间隔缺损及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1],在致死性先心病中检出率仅次于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居第2位[2].目前认为,除非其合并畸形是限制性、有自发闭合的可能之外,均需要一期手术根治[3].本科收治1例主动脉缩窄合并巨大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患儿,现将手术经过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  相似文献   

10.
主动脉缩窄占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发病率的5%~10%,主要合并的畸形有室间隔缺损及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1],在致死性先心病中检出率仅次于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居第2位[2].目前认为,除非其合并畸形是限制性、有自发闭合的可能之外,均需要一期手术根治[3].本科收治1例主动脉缩窄合并巨大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患儿,现将手术经过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对左半大肠癌合并急性梗阻患者,观察实施一期切除吻合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左半大肠癌合并急性梗阻患者166例。针对所有患者实施一期肿瘤切除吻合术,观察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166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确诊为癌肿晚期,无法对其实施一期切除吻合术,转为实施单纯结肠造口,有2例患者实施急诊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治疗,10例患者实施经腹直肠癌切除、近端造口、远端封闭手术(Hartmann手术)治疗,剩余的150例患者实施一期肿瘤切除吻合术进行治疗。完成手术后因呼吸衰竭死亡患者2例,其余患者最终全部痊愈出院,临床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其中6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经有效治疗后,最终痊愈。结论对左半大肠癌合并急性梗阻患者实施一期肿瘤切除吻合术治疗,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外科手术治疗急性梗阻性结肠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急性梗阻性结肠癌的疗效。方法对惠州市惠阳区人民医院2006年12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46例急性梗阻性结肠癌患者,40例行气管插管循环紧闭式静脉复合麻醉,6例行连续硬膜外腔麻醉。右半结肠癌伴急性结肠梗阻均行右半结肠切除、回肠横结肠一期吻合术;左半结肠癌伴结肠梗阻的一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术和Hartmann手术。结果本组46例中行右半结肠切除、回肠横结肠一期吻合术14例,无一例并发吻合口瘘;左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27例,发生吻合口瘘3例。切口感染4例占8.7%,无切口裂开。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急性梗阻性结肠癌的有效方式之一,且合理的术式选择对急性梗阻性结肠癌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the aorta,CoA)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主动脉疾病,分为导管前型(婴儿型)和导管后型(成人型)两型。先天性主动脉缩窄最常见的心内合并畸形是室间隔缺损,少见的合并畸形有心室双出口、大动脉转位等心脏复杂畸形。目前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唯一有效治疗方法是手术,但是手术方法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均较为复杂。我院2004年1月~2008年6月共收治主动脉缩窄合并室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5例,经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主动脉窄缩(coarctation,CoA)是一种先天性主动脉畸形,其发病率占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第四位。常见的主动脉缩窄发生在动脉韧带或导管附近,缩窄远近端的侧支循环为其明显特征。CoA常伴有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室间隔缺损等。未治疗的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系统性高血压、冠心病、主动脉夹层破裂、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一般当缩窄上下动脉压力差≥20mmHg(1mmHg=0.133kPa)时就需要积极的治疗,且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与手术年龄呈正相关。主动脉缩窄矫治术是治疗主动脉缩窄的必须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病例的外科处理原则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至2008年收治的86例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病例,结合近年国内,外文献,综合评价其外科处理方法。结果右半结肠梗30例,全部行一期切除吻合术;其余56例低位梗阻患者中38例行一期切除吻合,4例行Miles术,9例行Dixon手术,2例行Hatmann术,2例行单纯遣口术,1例行短路加造口术。术后12例出现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5例,切口感染5例,腹腔感染2例,切口裂开2例,吻合口瘘1例,均经积极治疗好转出院。死亡2例,病死率为8.3%,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结直肠癌并急性结肠梗阻的处理要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和肿瘤的局部情况来进行综合判定。适应证掌握恰当。一期肿瘤切除和吻合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经验。方法对我院2004年至2010年收治的47例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外科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右半结肠梗阻病例19例,行一期切除吻合术18例,无肠瘘发生,1例行短路手术;左半结肠梗阻28例,行一期切除吻合者17例,行Hartmann术者6例,行短路手术2例,行横结肠造瘘3例,术后左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者并发吻合口瘘1例。结论经过积极术前准备和适当的术中处理,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贲门癌手术方式的探讨(附106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84年6月~1997年12月共施行贲门癌手术1069例,现对责门癌的手术方式探讨如下。临床资料1069例中男性915例,女性154例,男女比例为5.9:1;年龄27~82岁,平均59.4岁。1069例中肿瘤切除965例,切除率90.3%,其中根治性切除821例,144例属姑息性切除。386例行胃近端大部分切除,食管胃端端吻合术;534例行端侧吻合术;全胃切除45例。所有病例均采用左胸后外侧切口,72例延伸为左胸腹联合切口。手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9%(18/965)。按手术后30天内计算,切除死亡率为0.8%(8/965)。术后病理检查:腺癌919例,鳞癌30例,…  相似文献   

18.
<正>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aorta,CoA)是指先天性降主动脉狭窄,常发生在左锁骨下动脉远端和动脉导管邻接处。常合并其它先天性心脏病如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二瓣畸形、室间隔缺损和二尖瓣病变[1]。由于近心端缩窄的主动脉管腔突然变细而导致上半身高血压,心脏后负荷增加,继发左心室肥厚、劳损,甚至出现左心衰竭。另外,由于部分主动脉管腔缩窄导致远心端血流减少,血压降低甚至测不到,下半  相似文献   

19.
主动脉缩窄(CoA)是指主动脉弓降部与动脉导管或导管韧带附着点连接处远端之间主动脉的先天性狭窄。95%以上缩窄位于主动脉弓远段与胸降主动脉连接处。外科手术风险较大,单纯性CoA手术死亡率为2%~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10%。自1982年Singer等首先试行球囊扩张以来,CoA逐步成为介入治疗对象。随着高压球囊导管和血管内支架的问世,介入治疗已成为CoA的首选治疗方式。CoA介入治疗有球囊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两种方式,本文综述其现状和进展。  相似文献   

20.
主动脉缩窄是一种先天性主动脉血管畸形,约占先天性血管畸形的5%~8%[1].病变通常发生于主动脉峡部,手术治疗是矫正畸形的有效途径.术后正确、有效的护理可以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提高生存率.2003年2月至2006年7月我院对21例主动脉缩窄并畸形病人实行了矫正手术,现将其术后回到重症监护室(ICU)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