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双合谷穴配面部浅刺治疗贝尔面瘫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刺双合谷穴配面部浅刺治疗面瘫的疗效。方法:将60例面瘫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急性期采用针刺双合谷穴,1周后配面部浅刺治疗;对照组30例,急性期采用针刺对侧合谷穴,1周后配合面部浅刺治疗;3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3周后,治疗组25例痊愈,对照组17例痊愈;4周后,治疗组30例痊愈,对照组23例痊愈。结论:针刺双合谷穴配面部浅刺治疗面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红外热像观察针刺对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肢体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宇  石学敏 《天津中医》2002,19(6):30-32
目的:通过红外热像观察针刺对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肢体温度的影响,以探索其作用机理。方法:87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采用针刺,西药,中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肢体温度的变化。结果:针刺组治疗前后患者肢体温度的升高幅度优于西药组及中西药组合组(P<0.05或P<0.01),经治疗后针刺组患者肢体温度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临床效果较其他两组有明显差异。结论:针刺对多发性大动脉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刺对多发性大动脉炎肢体温度影响的红外热像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程宇  石学敏 《中国针灸》2003,23(9):506-508
目的通过红外热像观察针刺对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肢体温度的影响,探索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针刺、西药、中药治疗,其中针刺组取人迎、极泉、太渊心俞、膈俞、脾俞、肾俞、风池、完骨、天柱针刺治疗;西药组用地巴唑静脉注射;中药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注射.同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肢体温度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针刺组患者肢体温度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P<0.05),且临床效果优于其他两组.  相似文献   

4.
针刺合谷穴治疗牙痛3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两年来单纯采用针刺合谷穴治疗牙痛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介绍如下 :1 治疗方法取合谷穴——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 ,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2 具体操作患者坐位或平卧位 ,取对侧合谷穴 ,常规消毒 ,针尖略向上斜刺 0 .16~ 0 .2 4 cm,先捻转弱刺激 2~3分钟 ,然后上下提插轻导 10分钟左右 ,再以强刺激大幅度捻转 1分钟 ,如患者感到有强烈的酸麻胀感向上臂传导为佳。3 疗效观察笔者观察患者 38例 ,针刺后立即止痛者 32例 ,减轻者 6例 ,显效 32例 ,有效 38例。4 体会牙痛为临床上常见的症状 ,其原因有牙齿本身、牙周组织附近组织疾病引…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红外热像观察针刺对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肢体温度的影响,以探索其作用机理.方法87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采用针刺、西药、中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肢体温度的变化.结果针刺组治疗前后患者肢体温度的升高幅度优于西药组及中西药结合组(P<0.05或P<0.01),经治疗后针刺组患者肢体温度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临床效果较其他两组有明显差异.结论针刺对多发性大动脉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刺合谷穴治疗经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近几年采用针刺合谷穴治疗经迟 ,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患者年龄 2 0~ 2 5岁 1 0例 ,2 6~30岁 1 1例 ,31~ 40岁 9例。月经推迟小于 2星期 8例 ,月经推迟 2星期 1 4例 ,月经推迟大于 2星期 8例。2 .治疗方法 取双侧合谷穴 ,于月经前 3d~ 5d采用平补平泻法针刺之 ,连针 3~ 5次。3.治疗结果 显效 1 6例 ,有效 1 4例。按 月经延期血瘀者多见 ,常规泻血海、归来、气海等穴以行气活血 ,血虚者用补法并灸。笔者受《神应经》:孕妇不宜针 ;合谷 ,别名虎口 ,且能治经闭的启示 ,尝试用针刺合谷穴治疗经迟 ,收到行气活血之功效针刺合谷穴治…  相似文献   

7.
8.
针刺治疗难治性面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北中医杂志》2002,24(3):46-46
面瘫的最佳康复时间为发病后 2 6周。由于各种原因 ,错失最佳的康复时机 ,或因面神经损害较重而导致面瘫迁延难愈者 ,称之为难治性面瘫。笔者采用电针配合梅花针治疗难治性面瘫 ,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5 0例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男性 2 1例 ,女性 2 9例 ,年龄为 16 6 5岁。病程最短者 2个月 ,最长者 2年。部分患者经肌电图检查神经部分有损伤。2 治疗方法选穴 :患侧阳白、攒竹、四白、地仓、颊车、下关 ,健侧合谷。电针 :选穴刺入后 ,通电 ,采用疏密波 ,治疗时间为 2 0分钟。梅花针 :叩刺面颊部、额部、嘴唇四周和眼睑部 ,手法宜…  相似文献   

9.
捻转补泻手法针刺效应的红外热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平  关卫 《天津中医》2002,19(1):80-80
  相似文献   

10.
笔者于2002年~2004年在吉布提援外医疗期间,采用针刺疗法治疗面瘫6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针刺治疗面瘫10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治疗面瘫106例疗效观察213371江苏溧阳南渡中心卫生院戴果福笔者从1990年至1995年共诊治周围性面瘫10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06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55例。年龄最小13月,最大88岁。病程在1月...  相似文献   

12.
针刺治疗面瘫38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瘫是指面部或左右一侧瘫痪,以病侧面部肌肉松驰,纵缓不收,口眼歪向健侧为主症被称为“口眼喎斜”。也有因瘫侧口角恢复缓慢而称为“口喎”;又有因中风病出现中枢性面瘫者,面上部表情肌群并不瘫,皱额、蹙眉、闭眼动作均无障碍,仅以人中沟平坦变浅连同口角下垂,歪向健侧为主症,亦称为“口喎”。两者在治疗时宜加鉴别。笔者以中医辨证论治为原则,和针灸理论及经络学说为指导,应用针刺疗法治疗面瘫385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385例中,男171例,约占总数44.41%,女214例,约占总数55.…  相似文献   

13.
笔者用针刺治疗面瘫89例,疗效满意,现报导如下。1 一般资料 治疗面瘫89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42例,年龄最大的60岁,最小的15岁,青壮年居多,病程最长二月余,最短一天,以一周内为多。  相似文献   

14.
15.
针刺合谷穴治疗急性腰扭伤11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刺合谷穴治疗急性腰扭伤110例熊修安(湖北省武汉市第二医院430014)急性腰扭伤俗称“闪腰”、“岔气”。当人体搬重物或弯腰姿势不当,负荷过重,均可造成腰部肌肉、韧带筋膜的损伤,疼痛部位多在腰骶、骶髋关节。针灸治疗该病方法较多,本人在工作中采用合谷...  相似文献   

16.
针刺治疗面瘫的体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针刺治疗面瘫的体会青岛骨伤医院(266021)位孟元宫子超关键词面瘫针刺疗法面瘫亦称周围性面神经炎,多因受风或受凉而突然起病。现将治疗本病的体会简述于下。1针刺治疗时间急性期(5天以内)一般不宜针刺,尤其不宜电针治疗。因此时神经正处在急性炎症水肿期,...  相似文献   

17.
针刺配合按摩治疗面瘫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用针刺配合按摩的方法治疗面瘫50例,收效满意,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 共100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19~73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半年.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病程最短1 2小时,最长1年.临床表现为一侧额纹消失或变浅;一侧鼻唇沟消失或变浅;人中沟歪向健侧;患者眼睑闭合不全,口角歪向健侧;部分患者耳部周围疼痛.  相似文献   

18.
针刺合谷穴治疗呃逆的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呃逆为临床常见多发病症,除易见于有因可查的疾病外,饮食、饥饿或偶感风寒等均可引发。近年来,笔采用针刺合谷穴的方法治疗本病,获得了较好疗效,现就针刺合谷穴治疗呃逆的作用机理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9.
针刺治疗外伤性面瘫2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利  杨传恭  刘红利 《中国针灸》2000,20(8):469-470
采用针刺疗法治疗外伤性面瘫29例,均为中颅底骨折所致。结果:治愈21例,有效5例,无效3例。由此可以看出,针刺疗法可做为一种非神经离断的外伤性面瘫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对面瘫患者行针刺加中药内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5年10月期间确诊为面瘫的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经过联合治疗后,House-Brackmann面神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0分72分),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6%,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面瘫患者采用针刺联合中药内服的治疗方法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较之单纯的针刺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