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有关甲状旁腺的定位检查已有多种无损伤性显象方法,其中99mTCSestamibi有较多的优点,如甲状分腺摄取率比甲状腺多,消失速度也慢,较少分散活力,剂量容易测算,故特别有益于甲状旁腺的定位。作者比较201TI与99mTc在定位原发性甲旁亢(HPT)中肿大甲状旁腺的作用。选择39例病人,男11例,女28例,均证实为HPT,并进行了手术,其血清钙平均为2.75±0.17mmol/L,血清完整甲状旁腺激素平均为122±14.8pmol/以正常值为1.0~5.0Pmol/L。26例的血清钙<285mmol/L,列为轻度异常。每一病人均作20’TI和99”TC闪烁显象:(l…  相似文献   

2.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并发症,SHPT患者甲状旁腺呈非对称性增大并伴有结节形成,甲状旁腺组织中Ca^2+敏感受体基因、维生素D受体基因有异常表达.SHPT可致患者出现骨痛、骨骼畸形、甲状旁腺激素和碱性磷酸酶水平增高、骨纤维囊性变、弥漫性脱钙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胸骨畸形、压缩性骨折、心脏瓣膜钙化等。对于存在甲状旁腺激素显著增高、甲状旁腺增大、纤维性骨炎或高度骨代谢运转以及内科治疗无效等情况者杠般建议行外科治疗。甲状旁腺全切前臂自体移植对晚期肾性SHPT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的关键是要切除所有的甲状旁腺,使用质地柔软的弥漫性增生的组织进行移植。切除的甲状旁腺数一般为2-4枚,若有多余腺体,应在初次手术时切除。术后应进行钙替代治疗。甲状旁腺切除前臂自体移植可显著改善SHPT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化参数。持续性和复发性HPT的发生率一般为0-10%。持续性HPT的主要原因为纵隔甲状旁腺,复发的原因常为前臂自体移植物增生、多余腺体、剩余增生腺体、周围组织中旁腺组织的种植、旁腺癌的转移等。为防止术后发生持续性或复发性HPT.在初次手术时要切除所有的腺体以及胸腺舌,手术后应定期随访。根据患者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核素及影像学检查可诊断移植物依赖性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甲状旁腺全切除(PTX)加自体前臂移植术治疗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例接受PTX加自体前臂移植术的患者资料,包括术前B超定位与手术切除的甲状旁腺定位的关系,以及术前后血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钙磷、红细胞比容(Hct)、甘油三酯、透析充分性(Kt/V、UUR)的变化。结果 11例患者术中所切除的甲状旁腺结节与术前B超定位完全一致,1例患者在手术探查中新发现1个较小的约0.5 cm3甲状旁腺结节。术后血钙、磷及其乘积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各时间点(1周、1、3、6、12个月)血iPTH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甘油三酯[(1.78±0.61)mmol/L]较术前[(2.07±0.47)mmol/L]明显下降,Hct (0.31±0.06)较术前(0.26±0.05)明显提高;透析充分性Kt/V、UUR(1.668±0.173、0.696±0.041)较术前(1.567±0.195、0.667±0.054)升高,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旁腺全切除加自体前臂移植能有效治疗SHPT,可以改善患者的贫血及脂质代谢紊乱,提高部分患者的透析耐受性而改善透析充分性。术前颈部甲状旁腺B超定位指导手术是可行的方法之一。避免术后复发的关键是做到真正的甲状旁腺全切除及选取适量的弥漫增生的甲状旁腺行自体前臂移植。  相似文献   

4.
甲旁亢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多达90%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在维持透析期间继发了甲努力,由于血钙降低刺激甲状分腺激素(PTH)释放和甲状旁腺增生所致。在某些情况,肾功能经药物治疗已恢复正常甚或肾移植后甲状分腺增生不见复旧,甲旁亢症依然存在,Goar称此为第三类甲旁亢,1964年McPhaul首次报道经甲状旁腺大部切除获得成功治疗。BirminghamAlabama大学于1968~1997年曾施行肾移植4344次(390例病人),其中38例需行甲状分腺切除术,对上述病例进行重点分析。结果(-)发病率在4344次肾移植中,发生第三类甲旁亢38冽,每一次移植和…  相似文献   

5.
为了估价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贫血的作用,作者从三个透析中心汇集98例长期接受血透析者,其中18例曾做甲状旁腺切除,进行观察。患者:96例患者,男60例、女36例。年龄15~73岁(平均48.3±1.5)。研究时,全部均用twinCoil人工肾,每周透析15小时持续3~113月(平均  相似文献   

6.
肾囊内胰岛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报道了肾囊内胰岛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患者6例,其中2例停用胰岛素治疗,2例中1例停用胰岛素至今已36个月。另4例每日胰岛素用量也大为减少。全部6例患空腹历浆C-肽水平由移植前的0.184±0.06pmol/ml升至移植后的1.094±0.13pmol/ml。  相似文献   

7.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以下简称甲旁亢)手术效果极好,90%以上息者的血钙正常;但在平均15年后,11%患者仍有血清PTH持续升高,为了阐明后者的意义,作者研究了82例散发型甲状旁腺腺瘤(PA)病人手术后情况,计女61例,男对例,平均年龄63±13岁,平均血清钙2.74±0.18mmol/L,切除的腺瘤平均重6.70g(0.10~9.80g),伴随病有高血压乃例、心血管疾病22例、肾石症17例、心理障碍10例、溃疡病10例、糖尿病8例、骨折7例、病风4例和胰腺炎2例。70%病人有神经肌肉症状。切除的PA均经病理证实,均作骨密度以及生化测定。结果(一)术后…  相似文献   

8.
静吸复合全麻用于剖宫产手术报道较少。自1990年3月至2001年3月期间,本院对住院手术病人中硬膜外麻醉禁忌而需急诊剖宫产手术者施行静吸复合全麻3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足月孕妇32例,妊娠38+3~41+6周,平均(39.5±2.1)周。初产妇25例,经产妇7例。年龄21~38岁,平均(25.3±3.6)岁。体重46~73kg,平均(56.5±6.7)kg。ASAI-Ⅱ级。其中脊柱严重畸形6例,血小板低且有明显出血倾向16例(血小板(35~50)×109/L7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告应用改良胰液空肠引流式胰、十二指肠及肾同期联合移植(SPK)的外科技术治疗35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的近期效果。方法2000年6月-2006年1月,35例胰岛素依赖的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接受SPK,移植胰的外分泌采用空肠内引流,不作Roux-en-Y型吻合。移植肾平均冷缺血时间为(6.92±2.17)h,移植胰平均冷缺血时间为(9.65±2.02)h。术后早期采用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及皮质激素预防排斥反应,同时以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或抗CD25单克隆抗体诱导治疗。结果围手术期患者存活率达97.1%(34/35),存活病例全部停用胰岛素,平均停用胰岛素时间为(8.3±4.5)d,空腹血糖恢复正常时间为(13.4±8.9)d。术后3周口服糖耐量试验、胰岛素和C肽释放试验显示移植胰功能完全正常。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为(9.3±7.0)d。肾功能延迟恢复(DGF)5例,血肌酐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为(58.2±16.8)d,其余30例血肌酐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为(7.7±5.4)d。术后主要外科并发症为移植胰伤口感染、胰十二指肠-空肠出血和移植肾周围出血。3例(8.6%)因并发症再次手术,未发生与胰液引流术式相关的并发症如胰漏、肠漏、腹腔脓肿及肠梗阻等。结论SPK是治疗1型和部分2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的有效方法;改进的胰液空肠引流术式(不作Roux-en-Y吻合)有助于降低胰液空肠引流术式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有关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HPT)对于骨折的作用仍有争议.在HPT病例,经绝期后的妇女占1/3.作者研究了1987~1992年间46名患有HPT的经绝期后妇女骨折的发生率,并与44名年龄、体重、身高与HPT组相似的经绝期妇女作了比较.HPT组骨析的发生率为48%(22/46),对照组为25%(11/44).HPT组共有36处骨折,6例有2处以上骨折.对照组共13处骨折,仅1例为多发性骨折.虽然两组发生骨折时的平均年龄相似,但HPT组有25%的骨折发生在经绝期前,而对照组有62%的骨折发生在经绝期前.HPT组有50%的妇女身高缩短,对照组仅27%,提示HPT组椎体压缩性骨折发生率高.HPT组36处骨折仅3处(8%)是由严重创伤所致,均发生在经绝期前.而对照组13处骨折有7处(54%)是严重创伤所致.两组的骨折大多发生在四肢骨骼.HPT组发生初次骨折的年龄为54岁,对照组为47岁.HPT组发生初次骨折平均是在诊断和治疗HPT前11年,仅1例病人是在作甲状旁腺切除术后的随访期内发生骨折.  相似文献   

11.
三类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 (简称三类甲旁亢 )约发生于肾移植后 2 %病例 ,其中 30 %由单一或两个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腺体所致 ,其机制是继发于肾功能衰竭后血清钙磷长期改变 ,它可引起病理骨折、关节病、肾结石、精神改变、肌乏力、溃疡病和胰腺炎等 ,治疗以甲状旁腺大部切除或全切除加自体甲状旁腺移植。一般认为甲状旁腺是由增生所致 ,但 2 9%的病变局限一、二个腺体。为了证实切除单一或两个腺瘤同样可以获得长期治愈结果 ,作者分析 ,Wisconsin大学医院于1984~ 2 0 0 1年所施行的 3995例肾移植病人 ,其中 71例系移植后甲旁亢而需颈部探查…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两年多时间内对10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非透析患者应用新型纯碳酸钙制剂——999纳米钙治疗,旨在为临床防治慢性肾功能不全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甲旁亢)提供可行的治疗措施。 对象与方法 1.对象:入选病例为本院1997年1月~1999年 11月住院和门诊患者,男74例,女26例;年龄19-70岁,平均(43.3 ± 9.8)岁;病程1-12年,平均(4 7± 1. 2)年。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 63例,慢性肾盂肾炎27例,高血压肾动脉硬化5例,多囊肾3例,痛风性肾病2例。血清肌酐(Scr)177.3-6…  相似文献   

13.
自体皮与猪皮相间移植治疗深度烧伤创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临床资料1998年1月-1999年12月,共施行新鲜猪皮与自体小皮片相间移植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21.9岁。植皮创面选择以手术面积(创面面积加取皮面积)大于15%、小于45%为标准。用于切痴创面12例,肉芽创面旧例。烧伤总面积30%-70%,成人平均(50.5。26.0)%,Ⅲ度面积(30.9±14. 5)%TBSA;小儿平均(43. 0±21.9)%,Ⅲ度面积(23.1±8.7)%TBSA。19例成人共使用猪皮25次,平均相间移植面积为(18.6±8.7)%;11例小儿共使用…  相似文献   

14.
梁晚益  唐辉  张琼  刘旭盛  黄跃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5,22(12):1430-1432,i0019
目的探讨转内皮生长抑制素(ES)基因角朊细胞移植对烧伤深Ⅱ°创面愈合及瘢痕增生的影响。方法将人体皮肤移植于裸鼠并造成深Ⅱ°烧伤创面。实验分为对照组(11只)、单纯角朊细胞移植组及转ES基因角朊细胞移植组(各10只)。对照组不行细胞移植,创面自行愈合;单纯角朊细胞移植组创面移植培养人角朊细胞;转基因移植组移植转ES基因角朊细胞。观察各组裸鼠创面愈合特点、瘢痕增生情况,并对愈合区组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检测愈合区皮肤组织ES 蛋白表达、I、Ⅲ型前胶原含量。结果转基因移植组裸鼠创面愈合时间(13±5)d与单纯移植组 (14±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短于对照组[(25±7)d,P<0.01]。对照组裸鼠创面愈合后瘢痕增生明显,伤后100 d厚度≥0.22 cm,单纯移植组瘢痕增生厚度≥0.17 cm,转基因移植组仅有轻度瘢痕增生,愈合区皮肤组织ES蛋白检测阳性。单纯移植组、转基因移植组愈合区组织前胶原I含量(65.3±8.5)μg/g,(61.4±7.0)μg/g、前胶原I/前胶原Ⅲ比例(0.66±0.15,0.57± 0.13)明显低于对照组(1.51±0.37,P<0.01),而前胶原Ⅲ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转ES基因移植既可加速创面封闭,又能抑制愈合后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SHPT)患者甲状旁腺(PT)的病理改变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分析SHPT患者的PT病理改变,比较不同病理改变间患者性别、年龄、透析龄、体重指数、血钙(Ca^2+)、血磷(P^3-)、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的差异。结果在26例SHPT患者的PT病理改变中,PT弥漫性增生11例(42.3%)、结节性增生6例(23.1%)、腺瘤9例(34.6%)。PT弥漫性增生患者的透析龄(70.54±46.69)个月,血Ca^2+(2.37±0.19)mmol/L。PT结节样增生和腺瘤患者的透析龄(107.33±43.73)个月,血Ca^2+(2.67±0.23)mmol/L。PT结节样增生和腺瘤患者的透析龄、血Ca^2+明显高于PT弥漫性增生的患者(P〈0.05)。结论SHPT的PT以弥漫性增生为主;PT结节样增生和腺瘤患者的透析龄、血Ca^2+明显高于PT弥漫性增生患者。  相似文献   

16.
应用非类固醇抗炎药物(NSAID)可造成严重的肾功能衰竭。55例微小病变型非炎性肾小球病(MCG)中有5例发病与服NSAD有关,5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7.4±11岁,从治疗前至出观蛋白尿应用NSAID6.9±6.4月,3例出现大量蛋白尿(11.3±10.2g/24小时)和水肿,另外2例是非肾病性蛋白尿(<3 g/24小时),2例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停服NSAID20.4±16天,全部病人达到完全缓解,80%病人在15天内缓解,2例急性肾功能不全者在停药后2周肾功能恢复正常,5例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寻找能早期评估表浅膀胱癌术后行卡介苗(BCG)免疫治疗效果的精确指标。方法:分别采用CTLL-3H-TdR掺入法及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32例表浅膀胱癌术后行BCG膀胱灌注者尿液中白细胞介素2(IL-2)及肿瘤坏死因子(TNF)含量。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26~67个月,平均43.5个月。32例中有6例复发(18.7%),复发患者灌注后尿液中IL-2及TNF含量分别为(14.34±6.83)u/ml及(78.63±37.45)ng/L,未复发患者IL-21、TNF含量分别为(21.41±9.23)u/ml及(106.76±49.13)ng/L,复发与未复发患者间IL-2、TNF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P<0.01和<0.05)。结论:测定尿液中IL-2及TNF含量对判断表浅膀胱癌术后BCG灌注治疗的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 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肾功能不全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多见,如处理不慎,将危及生命。我院就1988年~1999年底20例病人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0例,年龄58~83岁,病史1~11年,血尿素氮32.1±6.93mmol/L,血肌酐123.6±176.8μmol/L。以急性尿潴留入院者12例,并发有膀胱结石者6例,有血尿者4例。前列腺Ⅱ°增大者12例,Ⅲ°增大者8例,伴有不同程度贫血者14例,有心电图异常者12例,气管炎肺气肿者6例,高血压者6例。20例患者行肾图检查提示均有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B超检查13例有不同程度肾积水情况。入院后,  相似文献   

19.
单肺移植术治疗重度肺气肿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总结单肺移植治疗重度肺气肿的早期临床结果和经验体会。方法 2003年1月至 2004年9月,6例重度肺气肿病人施行同种异体单肺移植术,其中右侧单肺移植4例,左侧单肺移植2 例。6例均为男性,年龄51-63岁,平均54.2岁。术前均有呼吸困难史5-23年,气急分级4级。术前肺功能检查示FEV1(0.69±0.36)L,占预计值(23.3±12.9)%。PaO2(62.5±6.5)mm Hg(1/mm Hg=0.133 kPa),PaCO2(41.4±14.9)mm Hg,6 min行走试验(6 MMT)为(51.5±18.0)m,术前平均肺动脉压(30±6) mm Hg。术后均采用三联免疫抑制剂。结果 4例术后并发曲霉菌感染,2例术后并发严重肺部感染,1 例术后36 h出现再灌注性肺水肿,1例术后7 d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6例术后分别已生存24、19、14、 10、9、4个月,目前生活自理,活动良好。术后2个月复查,PaO2均>80 mm Hg,较术前提高37.6%,除1 例外,FEV1较术前提高165.2%。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平均发生1.2次。结论单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气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阐明胰腺导管癌的组织发生与K-ras突变和正常上皮,粘液细胞增生(MCH)和癌的粘液类型的关系,作者分析了新医科大学病理一科的一组资料:74例实质型(浸润性)癌(SC)病人的手术标本(男43例,女对例,平均年龄66.0±8.4岁),23例导管扩张型(导管内或浸润型)癌(DC)病人的手术标本(男15例,女8例,平均年龄66.1±12.5岁),另将24例正常胰腺标本(男12例,女12例,平均年龄66.7±12.3岁)作为对照组。全部标本用10%福尔马林固定,连续切成4mm之切片,石腊包埋。作组织化学染色,正常导管上皮,MCH区域和癌分为磺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