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评价99mTc-DAPA肾动态显像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疗效的预测价值。 方法对45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共54条经皮肾腔内血管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re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PTRAS),分别于术前2周内和术后6个月进行99mTc-DAPA肾动态显像,利用Gates法测定患侧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压。根据术前GFR测定结果,将患肾功能分为GFRⅠ级(GFR≥30 ml/min)、GFRⅡ级(15 ml/min≤GFR<30 ml/min)和GFRⅢ级(GFR<15 ml/min)。分析患者术前术后患侧肾(分肾)GFR、肾血流灌注、术前与术后血压、服用降压药种类和剂量的变化、血清肌酐变化。 结果术后GFR改善较为明显,尤其GFRⅠ级、GFRⅡ级,肾血流灌注增加,明显高于GFRⅢ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FRⅠ级、GFRⅡ级患者术后控制血压有效例数高于GFRⅢ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收缩压由(165±18)mmHg降至(138±12)mmHg,舒张压由(100±12)mmHg降至(88±8)mmHg,降压药种类、剂量较术前减少。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患者血清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治疗效果好于双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99mTc-DAPA肾动态显像术前术后的检查结果GFR可用于客观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的疗效,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therosclerotic renal artery stenosis,ARAS)的PTRAS疗效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肾动脉支架置入(PTRAS)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在我院进行PTRAS手术的ARAS患者31例,均为单侧肾动脉狭窄。患者随访12个月,观察PTRAS的成功率,以及血压、降压药种类的变化;应用肾动态显像评估分肾肾小球滤过率(SKGFR)的变化。 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无手术严重并发症。术后3、6、12个月随访,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降压药种类较术前均明显降低,血肌酐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术后3、6、12个月支架侧的SKGFR、总GFR较术前明显升高,而非支架侧SKGFR与术前无明显变化。将支架侧术前SKGFR的值以20 ml/min为界,将患者分为两组,SKGFR≥20 ml/min共15例,SKGFR< 20 ml/min共16例,分析两组术前、术后SKGFR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术前SKGFR≥20 ml/min的患者:支架置入术前、术后3~12个月支架侧的SK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术前SKGFR<20 ml/min的患者,术后3~12个月支架侧的SKGFR较术前均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PTRAS治疗ARAS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低。支架侧的分肾功能明显改善,肾动脉狭窄侧的SKGFR越小,其术后肾功能改善的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 ,及经皮肾动脉球囊成形术 (PTRA)加支架术的疗效。方法 对连续 2 0 0例接受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的患者用Judkins右冠脉造影导管作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或腹主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进行肾动脉造影 ,并对其中 7例肾动脉严重狭窄 (狭窄直径≥ 85 % )患者的 8支狭窄血管行PTRA加支架术 ,所有病变均为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结果  2 0 0例受检者中 ,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 10 .5 % (2 1例 ) ;其中 ,99例冠状动脉心脏病 (冠心病 )患者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 19.2 % (19例 )。 8支狭窄肾动脉手术的技术成功率达 10 0 % ,随访 3~ 9个月 ,71.4 %的患者血压易于控制 ,其中 3例复查肾动脉造影未见再狭窄。结论 对冠脉有病变的高血压患者 ,在行冠脉造影的同时 ,有必要加做肾动脉造影 ,有助于肾动脉狭窄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避免发生肾功能衰竭。PTRA加支架术是目前治疗肾动脉狭窄的首选方法 ,具有安全、简便、有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支架成形术治疗肾动脉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支架成形术治疗肾动脉狭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 15例 ,肾动脉狭窄病变血管 15支 (13例 ,89% ) ,闭塞病变血管 2支 (11% )并肾功能衰竭。其中 ,双侧肾动脉受累 2例。狭窄病例中 ,治疗前狭窄程度为 6 0 %~ 90 %。共植入支架 16枚。术后观察患者状况及血管造影随访结果。结果 技术成功率 10 0 % ,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 6~ 15个月 ,显示临床治愈 4例(2 6 % ) ,改善 9例 (6 0 % ) ,无效 2例 (13% ) ,临床总有效率 86 %。收缩压由术前平均 (2 7.12± 3.0 9)kPa降至术后随访平均 (18.6 2± 3.12 )kPa ,舒张压由术前平均 (17.73± 1.92 )kPa降为术后平均 (11.12± 2 .4 3)kPa(P <0 .0 5 )。术后肾功能保持稳定者 9例 (6 0 % ) ,明显好转者 5例 (33% ) ,继续恶化者 1例 (6 % )。造影复查 1例 (6 .7% ) ,于术后 6个月出现支架内再狭窄 (约狭窄 70 % ) ,经支架内球囊扩张后 ,随访 2次血管造影其再狭窄程度稳定在 2 0 %左右。结论 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肾动脉狭窄 ,临床疗效显著 ;闭塞病例支架成形治疗的成功 ,为介入治疗此病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皮肾动脉支架置入术(PTRAS)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长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6年5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行肾动脉造影明确诊断ARAS的19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入优化药物组(n=78)和药物联合PTRAS组(n=119)。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术后的血压水平,术后的肾功能指标,以及终点事件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药物联合PTRAS组年龄、肾小球滤过率、低密度脂蛋白及既往冠心病史比例均低于优化药物组,入院收缩压、入院舒张压及既往高血压史、单侧肾动脉狭窄比例均高于优化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3天和术后6、12、36、60个月的收缩压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3天和术后6、12、36、60个月的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优化药物组比较,药物联合PTRAS组舒张压在术后6、12、60个月时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同观察时间收缩压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3天、12个月、36个月的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滤过率与基线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1.73 m^(2))、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双侧肾动脉狭窄、肾动脉最重狭窄程度增加是优化药物组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糖尿病史、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双侧肾动脉狭窄、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升高是药物联合PTRAS组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优化药物治疗和药物联合PTRAS治疗均可有效改善ARAS患者血压;与优化药物治疗比较,联合PTRAS不能明显改善肾功能及减少终点事件发生;肾动脉狭窄程度较重为ARAS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肾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RAS)中,应用栓子保护装置(EPD)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73例重度肾动脉狭窄患者行RAS,其中14例(17条肾动脉)术中使用EPD。所有73例在术前及术后1周均行肾功能检查。结果 14例使用EPD的患者,肾动脉支架置入及EPD使用均取得成功。支架释放前肾动脉的直径狭窄率为80.1%±9.0%,置入后为6.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22,P〈0.01)。回收的EPD滤网中,2例肉眼观察、9例显微镜下观察,均可见脱落的胆固醇碎片。结论 EPD能有效预防或减少远端栓塞事件的发生,在RAS中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郝芳  张芯  张晓宁  陈少伯 《武警医学》2023,(11):949-953
目的 探讨单侧肾动脉狭窄支架治疗后血压变化情况及核素肾动态显像总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8-01至2023-01在武警特色医学中心接受经皮单侧肾动脉支架置入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支架置入前和支架置入后6个月行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定GFR,所有患者于术前和术后6个月检测SCr和Cys-C水平,采用不同GFR计算公式同步计算GFR,与核素肾动态显像进行对比分析。所有患者在支架置入后均完成6个月随访,并观察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40例患者在肾动脉支架治疗后6个月,24 h动态血压检测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使用降压药种类减少。支架治疗前核素肾动态显像GFR为(61.38±5.72) ml/min,支架治疗后6个月,核素肾动态显像GFR为(70.07±6.53) ml/min,和治疗前比较,GFR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定的GFR,与采用MDRD公式、CKD-EPISCr公式和CKD-EPICys C公式计算的GFR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KD-EPICys C公式计算的GFR与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定的GFR差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肾动脉狭窄应用血管内支架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5例肾移植术后肾动脉狭窄的病人,经股动脉或腋动脉入路行狭窄肾动脉的球囊扩张加支架置入。结果:5例行球囊扩张并同时置入血管内支架的病人治疗后血压恢复正常,肾功能正常。经近5年的随访,1例病人术后9个月出现移植肾动脉再狭窄,给予球囊扩张,血流基本恢复,血压正常。结论:球囊扩张并血管内支架置入术仍然是移植肾动脉狭窄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术后再狭窄的预防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在小儿肾盂积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诊断小儿肾盂积水的临床价值。方法常规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方法,15分钟后静脉注射速尿,共检查肾盂积水患儿45例,其中7例作手术前后比较。定量分析指标包括:肾血流灌注率(BPR),高峰摄取率(PUR),半排泄时间(T1/2)。结果①BPR随积水程度加重而明显下降,重度积水为168%±68%,中度积水为351%±69%,轻度积水为406%±92%。PUR在重度积水时为216%±129%。②7例患儿中6例术后BPR明显升高。术前、术后T1/2分别为413±204和229±119分钟。术后T1/2明显改善。结论①BPR可正确反映肾盂积水和肾功能受损程度,两者呈正相关;②术后肾功能改善情况和速尿介入能正确判断集尿系统有无梗阻存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ARAS)患者行经皮肾动脉支架术(PTRAS)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2月至2015年2月行PTRAS治疗的172例ARAS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术期和随访情况,分析PTRAS治疗ARAS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术前比较,术后72 h及远期随访,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同性别患者中,男性患者术后72 h血压、远期随访血压和女性患者术后72 h血压较术前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女性患者远期随访血压与术前比较无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RAS术后,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发生率为9.9%(17/1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和糖尿病是术后发生对比剂诱导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随访121例患者中,全因死亡11例(9.1%)。结论 PTRAS治疗的ARAS在术后72 h及远期随访期间,PTRAS可以有效改善ARAS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且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involvement of vertebral and basilar arteries by atherosclerosis is not accessible to surgical treatment. We report a case of major basilar artery stricture responsible for haemodynamic strokes treated successfully by percutaneous dilatation.  相似文献   

13.
颈动脉狭窄的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治疗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8  
目的评价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对颈动脉狭窄并发脑梗死病例的治疗效果。材料与方法7例颈动脉狭窄所致的缺血性脑神经功能障碍患者接受血管内支架成形治疗,术中选用Gianturco-Roubin球囊膨胀式金属支架。结果在7例患者的血管造影中发现:6例颈内动脉狭窄和1例颞浅动脉闭塞。在6例颈内动脉狭窄病例中,包括4例局限性狭窄,1例血管完全性闭塞,1例多节段性狭窄。本组7例中6例接受内支架成形手术,成功置入支架6枚;术后其神经功能症状得到满意恢复,在1~30个月的随访观察中,无一例再发生脑梗死。结论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可解除颈动脉狭窄所致的血流循环障碍,有效地预防由此引起的缺血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14.
移植肾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的介入治疗。方法35例TRAS患者从肾移植到出现肾动脉狭窄症状平均6.9个月(3~18个月),记录经皮血管成形术(PTA)前后血压变化和血肌酐水平。经对侧股动脉或左肱动脉入路,使用普通球囊导管(5F,直径4~6mm,长度20~30mm)和微球囊导管(2.6F,直径3mm,长度36mm)分别对35例TRAS行PTA术,其中11例放置支架。结果35例TRAS患者共行46次PTA(行1次PTA20例,2次12例,3次3例),其中26次经对侧股动脉,20次经左肱动脉穿刺插管。PTA治疗前肾动脉狭窄率为75%~98%,PTA后狭窄率降为10%~30%。PTA前收缩压150~210mmHg(1mmHg=0.133kPa),平均170mmHg,舒张压90~145mmHg,平均120mmHg;PTA后收缩压降为100~190mmHS,平均135mmHg,舒张压降为80~125mmHg,平均85mmHg。首次PTA后再狭窄率39%,再次PTA后狭窄率15%。46次PTA共使用普通球囊导管26个,微球囊导管20个。11枚支架8枚为自膨式支架,3枚为球囊扩张式。术后随访3~60个月(平均23个月)。35例中最终治愈11例,改善15例,好转7例,无效2例。除1例肱动脉入路发生术后穿刺点血肿外无其他并发症。结论TRAS的PTA治疗安全有效,配合肱动脉入路和微球囊导管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合理选用支架能降低再狭窄率。  相似文献   

15.
介入治疗移植肾动脉狭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的介入治疗。方法21例TRAS患者从肾移植到出现肾动脉狭窄症状平均6.6个月(3~15个月),记录经皮血管成形术(PTA)前后血压变化和肌酐水平。经对侧股动脉或左肱动脉入路,使用普通球囊导管(5F,直径4~6mm,长度20~30mm)和微球囊导管(2.6F,直径3mm,长度36mm)分别对21例TRAS行PTA术,其中5例放置支架。结果21例TRAS患者共行32次PTA(行1次PTA13例,2次5例,3次3例),其中22次经对侧股动脉,10次经左肱动脉穿刺插管。PTA治疗前肾动脉狭窄率为79%~97%,PTA后狭窄率降为10%~30%。PTA前收缩压150~210mmHg(1mmHg=0.133kPa),平均170mmHg,舒张压90~145mmHg,平均120mmHg;PTA后收缩压降为100~190mmHg,平均135mmHg,舒张压降为80~125mmHg,平均85mmHg。首次PTA后再狭窄率38%,再次PTA后狭窄率14%。32次PTA共使用普通球囊导管25个,微球囊导管7个。5个支架4个为自膨式支架,1个为球囊扩张式。术后随访3~60个月(平均23个月)。21例中最终治愈6例,改善8例,好转5例,无效2例。除1例肱动脉入路发生术后穿刺点血肿外无其他并发症。结论TRAS的PTA治疗安全有效,配合肱动脉入路和微球囊导管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合理选用支架能降低再狭窄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必要性和可靠性.方法 选取82例曾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ARAS患者行肾动脉MSCTA,将所获得的图像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法重建、容积重建和表面阴影遮盖法重建,将结果与DS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MSCTA发现狭...  相似文献   

17.
经肱动脉肾动脉支架置入术技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总结经肱动脉途径肾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可行性及方法、技巧.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5年1月8例肾动脉狭窄患者,均经术前影像学评价后决定采用经肱动脉途径肾动脉支架置入,支架置入时,根据患者体型大小分别使用猪尾导管及长鞘定位技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血压以及肾功能变化.结果 8例患者全部为单侧肾动脉狭窄,均成功实施经肱动脉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其中,7例采用长鞘定位技术,1例体型较大者采用猪尾导管定位技术.无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经过6个月随访,疗效满意.结论 对于传统股动脉入路困难或无法经股动脉操作的情况,经肱动脉肾动脉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