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38岁。2个月前因阴道不规则流血刮宫,术后病理示:子宫内膜增生,宫颈息肉。1个月前患者再次阴道流血不止来我院。曾怀孕1次,产子体健。妇科检查:外阴正常,阴道粘膜未见破溃、出血,白带正常,宫颈轻度糜烂;于子宫后方可及一直径约6cm大小质韧包块,与子宫关系密切,表面光滑,活动好,无压痛,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肿瘤标记物CEA、CA125、CA19-9、AFP均在正常范围。阴道彩超:提示盆腔左侧实性占位,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37岁.10余年前起常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伴返酸,进食后明显.无腹痛,呕吐,黄疸,黑便等.未诊治.1周前体检发现右上腹一肿块,无压痛.体检:剑下可及8cm×6 cm大小肿块,囊性感,边界尚清,能推动.血、尿淀粉酶及血糖均正常.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均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27岁,因"无明显诱因不规则阴道出血4个月"就诊,出血量少,色暗红,伴轻微下腹隐痛。超声提示宫腔内稍高回声,内膜息肉不排除;宫颈活组织检查病理提示宫颈高分化内膜样腺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全套均正常,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73(正常参考值范围:0~65)pmol/L,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9-9、CA125、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β均正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飞行人员保胆取石和取息肉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和疗效以及对飞行人员术后复飞影响. 方法 2011年4月-2012年4月的7例飞行人员行腹腔镜下保胆取石和取息肉术.单纯胆囊结石患者4例,其中3例为单发结石,1例为多发胆囊结石;单纯胆囊息肉患者1例,为胆固醇性息肉;胆囊结石合并息肉患者2例,均为胆固醇性息肉.7例患者均行胆囊底部切开取石及取息肉术.胆囊切口采用4-0 prolene缝线连续缝合3例,采用3-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或连续缝合4例.术中使用胆道镜或腹腔镜查看胆囊内结石或息肉是否取净.所有患者术后地面观察1~3个月. 结果 7例保胆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没有1例中转剖腹手术.手术时间80~150 min.术后均恢复顺利.术后住院3~7 d,均治愈出院.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未发现胆囊结石或息肉复发.其中5例患者按时复飞,状况良好.另2例因患其他疾病(分别为血管性头痛及颈椎病)仍在地面观察中. 结论 腹腔镜下保胆取石和取息肉术保留了胆囊及胆囊功能,维护了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针对飞行人员胆囊结石(息肉)患者,有选择性地施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息肉)术有利于飞行人员术后复飞.  相似文献   

5.
患者 女,17岁.左腹部不适伴腹部包块为主诉入院.1周前出现左腹部不适感、恶心、腹胀,无呕吐、腹泻及黄疸.体检:左中上腹部触及约10 cm×7cm大小肿块.生化检查:癌胚抗原(CEA)、CA19-9及血淀粉酶均正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飞行人员保胆取石和取息肉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和疗效以及对空勤人员的术后放飞及飞行状况的影响。方法2011年4月-2012年4月我们完成了6例飞行人员腹腔镜下保胆取石和取息肉术。单纯胆囊结石患者3例,其中2例为单发结石,1例为多发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患者1例,胆囊结石合并息肉患者2例,均为胆固醇性息肉。6例患者均行胆囊底部切开取石及取息肉术。胆囊切口采用4—0 prolene缝线连续缝合2例,采用3-07吸收线间断或连续缝合4例。术中使用胆道镜1例,另5例未用胆道镜,用腹腔镜代替胆道镜查看胆囊内结石或息肉是否取净。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2例。胆囊结石(包括合并胆囊息肉)患者术后服用利胆药物1个月,1例胆囊息肉患者术后未服利胆药物。所有患者术后地面观察3个月。结果6例保胆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没有1例中转剖腹手术。手术时间85~145(95±22)min。术后均恢复顺利。术后住院3-7(5.0±2.0)d,均治愈出院。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4个月,未发现胆囊结石或息肉复发。其中3例患者按时复飞,状况良好。另3例患者地观期尚未结束,目前状况良好,无不适主诉。结论腹腔镜下保胆取石和取息肉术保留了胆囊及胆囊功能,有利于维护飞行人员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只要胆囊大小基本正常、胆囊壁增厚不明显、胆囊功能基本正常,并且患者及家属保胆愿望强烈,均可进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息肉)术。术式以采用胆囊底部切口、可吸收线缝合为好,只要缝合可靠,不必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近期服用利胆药物可能对预防结石复发有益。腹腔镜保胆取石及取息肉术对飞行人员复飞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73岁,因“上腹部疼痛2年”就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钝痛,进食后症状可减轻.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患者无于术、外伤、结核、肝炎病史.血清学肿瘤标志物:AFP连续3次测量均>1050(正常参考值0~10.9)μg/L,实测值9186.0 μg/L;CEA 、CA125和CA19-9均正常.肝炎标志物阴性 考虑原发性肝癌可能.腹部增强CT示:肝实质未见异常;胃小弯侧、肝门区、肝总动脉旁多发肿大淋巴结佯强化,以肝门区为著,大小约3.0 cm×2.1 cm.CT诊断:腹腔多发肿大淋巴结,考虑腹腔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8.
患者 女,22岁.发现盆腔包块2月余.2月前有不全流产史,流出物明确为胎囊.现查彩超示左附件区不均质包块.患者无腹痛、阴道异常排液及月经改变.妇科情况:阴道检查左附件区可触及肿物,无压痛.实验室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系列(CEA、AFP、CA125、CA153、CA19-9)及生殖系列(FSH、LH、PRL、E2、P、T)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27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前胸部疼痛1天就诊。体检: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搏有力,心率78次/min。辅助检查:血、尿常规、AFP、CA125、CA19-9及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均正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布-加综合征患者血清中CA125、CA19-9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2月-2012年1月收治的188例布-加综合征患者血清CA125、CA19-9水平,分析布-加综合征不同亚型之间的差异,并与肝硬化患者和正常体检人群(对照组)血清CA125、CA19-9水平比较.试用ROC分析评价CA19-9、CA125对布-加综合征、肝硬化的诊断价值.结果 布-加综合征组、肝硬化组血清CA125、CA19-9水平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加综合征组与肝硬化组血清CA19-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血清CA1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布-加综合征各分型间的CA125、CA19-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9-9用于诊断布-加综合征的最佳临界值为31.14u/m1,灵敏度为64%,特异度为85.5%.结论 血清CA125和CA19-9在评价布-加综合征患者肝损害程度、判断疾病发展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患者 女,45岁.因体检发现肝脏占位就诊.平素无不适,无肝炎病史.体检:面色灰暗,皮肤无黄染,肝区无叩痛.实验室检查:肝功能、乙肝两对半、肿瘤全套(AFP,CEA,CA199,CA125)均正常.  相似文献   

12.
<正>患者女,50岁。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与进食、体位改变等无关。余无异常。体检:腹软、无明显压痛、反跳痛,未触及明显肿块,肝脾肾未触及,Murphy征阴性,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炎指标、肝肾功能、癌胚抗原均(-)、糖类抗原CA19-9(-)。上腹部超声示胆囊炎并胆囊多发息肉,肝脾、双肾未见异常。CT检查:右侧中下腹右侧结肠后方、右髂骨内上前方可见软组织肿物影,边缘光  相似文献   

13.
男,48岁,中上腹反复不适1年,近2月来出现上腹部隐痛并伴嗳气,无恶心、呕吐,无呕血、黑便,与饮食无明显关系,曾到其他医院消化科就诊并服药,症状无明显改善,遂来本院就诊.实验室检查:粪常规(-),大便隐血(+),小便常规(-),肝肾功能(-),血常规正常,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AFP及CEA均正常.体检:剑突下轻压痛,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心肺(-),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浆中胃泌素、瘦素、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72-4(CA72-4)水平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对胃癌诊断的对比研究.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酶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126例胃癌患者(其中Ⅰ~Ⅱ期32例、Ⅲ期57例和Ⅳ期37例)和60名正常对照者血浆中胃泌素、瘦素、CAi25和CA72-4水平;用13C-UBT测定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阳性率并进行比较性分析.结果 126例胃癌患者血浆中的胃泌素、CA125和CA72-4水平较60名正常对照者均明显升高(t分别为3.125、3.519、3.788,P均<0.01),并随疾病的严重程度而增加;血浆瘦素水平较60名正常对照者明显降低(t=3.524,P<0.01),并随疾病的严重程度不断减少.与正常对照组相比,4种肿瘤标志物中CA72-4水平变化最明显.126例胃癌患者HP感染的阳性率为84.9%,其中,Ⅰ~Ⅱ期、Ⅲ期和Ⅳ期胃癌患者HP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46.9%、89.5%和89.2%;60名正常对照者HP感染的阳性率为15.0%.结论 通过对126例胃癌患者血浆中胃泌素、瘦素、CA125和CA72-4水平的分析表明,血浆中的CA72-4水平诊断胃癌为最佳,其次为瘦素、CA125及胃泌素.因胃癌与HP的关系密切,故尽早使用13C-UBT测定HP感染和治疗HP感染者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比较结直肠息肉患者与结直肠检查未见异常者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分析研究其与结直肠息肉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入选225例结直肠息肉患者和153例同期住院肠镜检查未见异常患者血脂水平、血糖、体重指数.拟探讨与结直肠息肉的相关性.数据处理采用卡方检验或t检验.结果结直肠息肉组高脂血症发生率为50.6%(114/225),高于对照组的34.5%(53/153),(x2值=1.198,P>0.05),其TG、TC、LDL-C、血糖、BMI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3.327、5.256、3.146、3.850、3.666,P=<0.01).不同病理类型息肉组间患者血清TC、TG和LDL-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患者之间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半结肠、直肠高血脂发生率高于右半结肠,左右多发者高于上述二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卡方值=1.469,P=0.480.男性血脂异常高于女性,但无显著差异(x2=0.40 P=0.523)在六个因素中甘油三脂和BMI与结直肠息肉有密切的关系,回归系数为1.006和0.122,甘油三脂和BMID的OR值分别为2.735,和1.129,P<0.01.结论 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与结直肠息肉相关,高TG血症和BMI与结直肠息内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董杰  李爱银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10):1530-1530,1534
患者女,48岁.既往体健,乳腺X线摄影查体发现右乳弥漫性多形性微钙化入院.体检:双乳外形、肤色无异常,双乳临床触诊均为阴性,双乳均未触及明显结节及肿物;无触疼、红肿;无溢液.家族中无乳腺及其他恶性肿瘤病史.实验室检查:常规乳腺肿瘤标记物均为(-),CEA 1.14、CA153 15.26均在正常参考值之内.X线摄影所见:右乳呈弥漫性分布多形性微钙化,部分呈线状、分支状及其他多种形态导管走行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54岁,因“偶发右上腹疼痛8个月”入院.患者于2010年4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疼痛,并伴有右肩背部放射痛,无发热、黄疸.外院胃镜检查未见异常,未作任何治疗.2010年12月再发右上腹痛,行超声检查,结果示:肝右叶多发实质性占位,均考虑原发性肝癌(结节型)可能性大,建议进一步检查;门静脉肝右叶前上段及后下段显示不清,考虑受侵犯可能;肝硬化,脾大.遂来本院就诊.体格检查:血压、血常规、肝功能及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各项检查均正常;肿瘤指标:AFP、CEA、CA19-9均阴性.胃镜检查提示:浅表性胃炎;轻度食管静脉曲张.  相似文献   

18.
尚现章  冯贤松 《武警医学》1998,9(12):689-691
 为探讨胆囊胆汁成分与胆固醇息肉和结石形成的关系,测定了12例胆固醇结石、8例胆固醇息肉和7例非肝胆疾病患者的胆囊胆汁成分.结果显示息肉组和结石组胆固醇浓度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结石组糖蛋白及钙离子浓度明显高于息肉组和正常组,息肉组与正常组pH值接近,均明显低于结石组.提示胆囊胆汁中胆固醇浓度升高是胆固醇息肉和结石形成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1资料患者,男性,59岁,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胀2周。至外院就诊,实验室检查示糖类抗原(carbohydrateantigen,CA)7-24为20.72μ/mL,甲胎蛋白、CA19-9及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均正常,乙肝及丙肝病毒标志物检查均为阴性,上腹部增强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提示肝脏恶性肿瘤,建议进一步检查(无具体影像学资料)。查体:巩膜无黄染,全腹软,  相似文献   

20.
CA125在正常子宫内膜及其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抗原CA125在正常子宫内膜及其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9年12月经分段诊刮或宫腔镜检查获得的子宫内膜标本242例,其中正常增殖期内膜24例,分泌期内膜21例,非功能性子宫内膜息肉24例,单纯型增生过长24例,复杂型增生过长26例,子宫内膜腺癌12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CA125在子宫内膜及其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CA125在子宫内膜及其不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程度不同:分泌期及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组织为弱阳性及中等程度阳性,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功能性息肉、复杂型增生过长组织中等以上阳性率高于单纯性增生过长,三者CA125阳性特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52,P0.05);子宫内膜癌CA125阳性表达在病理Ⅰ、Ⅱ级组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98,P0.05),但在Ⅰ、Ⅱ级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Ⅲ级组织(χ2=11.975,P0.01)。结论 CA125在子宫内膜及其病变组织中的表达与内膜组织的病理演变进程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