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梅花入骨丹总黄酮是从龙须藤的藤中提取的总黄酮类成分,我们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梅花入骨丹总黄酮干预48 h后的SW1353细胞活性,旨在研究梅花入骨丹总黄酮对SW1353细胞活性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梅花入骨丹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药材梅花入骨丹采自福建永春县城郊,经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杨成梓教授鉴定为羊蹄甲属植物龙须藤Bauhinia championi (Benth.)Benth的藤.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槲皮素对人软骨肉瘤细胞(SW1353)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与显微镜观察50、100、200、400 μmol/L浓度的槲皮素溶液作用于SW1353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结果 加药48 h后,随着槲皮素浓度的增高,对SW1353增殖的抑制作用增强,具有显著的浓度依赖性.结论 槲皮素可促进人软骨肉瘤细胞凋亡,具有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测定梅花入骨丹中没食子酸和槲皮素的含量. 方法用HPLC法,以SinoChromC18(4.6 mm×250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溶液,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55nm,柱温为30℃,梯度洗脱. 结果没食子酸在0.162~3.24μg,槲皮素在0.002052~0.041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人肝癌HepG2和Huh7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干性、β-catenin转录活性以及AKT/GSK3β/β-catenin信号 通路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0 g/mL、200 g/mL、400 μg/mL、800 μg/mL苦参碱对 人肝癌HepG2 和Huh7 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荧光定量PCR分析0 g/mL、200 g/mL、400 μg/mL、800 μg/mL 苦参碱对人肝癌 HepG2 和Huh7 细胞干性基因CD90、EpCAM(上皮细胞粘附分子)和CD133 mRNA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 0 g/mL、200 g/mL、400 μg/mL、800 μg/mL 苦参碱对人肝癌HepG2 和Huh7 细胞内β-catenin 转录活性,Western blotting 检测 0 g/mL、400 μg/mL、800 μg/mL苦参碱对人肝癌HepG2和Huh7细胞内AKT(蛋白激酶B)、GSK-3β和β-catenin及其相应磷酸化 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MTT实验结果显示,苦参碱呈时间-浓度依赖性地抑制肝癌HepG2 和Huh7 细胞的增殖,处理24、 48、72 h 对HepG2 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依次为2369、1565、909.1 μg/mL,对Huh7 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依次为1355、781.8、 612.8 μg/mL。苦参碱浓度依赖性地抑制肝癌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400 μg/mL、800 μg/mL苦参碱能够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 克隆形成能力(P<0.01,P<0.001),200 g/mL、400 μg/mL、800 μg/mL苦参碱能够显著抑制Huh7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P<0.05,P<0.01, P<0.001)。苦参碱能够显著肝癌细胞内CD90、EpCAM和CD133 等干细胞标志物mRNA的表达,其中400 μg/mL、800 μg/mL 苦参碱能够显著抑制HepG2细胞中CD90(P<0.01,P<0.001)、EpCAM(P<0.05,P<0.01)和CD133(P<0.01,P<0.01)mRNA的表 达,400 μg/mL、800 μg/mL苦参碱能够显著抑制Huh7细胞中CD90(P<0.01,P<0.01)、EpCAM(P<0.05,P<0.01)和CD133(P<0.01, P<0.01)mRNA的表达。同时400 μg/mL、800 μg/mL苦参碱显著抑制HepG2细胞(P<0.001,P<0.001)和Huh7细胞(P<0.01,P<0.001) 内β-catenin的转录活性。研究结果显示400 μg/mL、800 μg/mL苦参碱能够显著降低HepG2和Huh7细胞内β-catenin和磷酸化 的AKT和GSK-3β蛋白水平,增加β-catenin的磷酸化水平。结论苦参碱可抑制肝癌HepG2和Huh7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以及 肝癌干性基因CD90、EpCAM和CD133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KT/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从而降低β-catenin的转录 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二烯丙基二硫对结肠癌SW480细胞系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二烯丙基二硫(DADS)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系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细胞培养,用MTT法、集落形成试验进行观察,体内移植瘤抑制试验采用裸鼠移植瘤模型。结果用不同浓度DADS(30μg/mL,40μg/mL,50μg/mL,60μg/mL,70μg/mL)处理SW480细胞48小时后,测得细胞生长抑制率为23.8%、43.7%、49.7%、60.9%、66.0%,该药的I%约为50μg/mL;用不同浓度DADS(20μg/mL,30μg/mL,40μg/mL,50μg/mL)处理SW480细胞lO天后,集落形成抑制率为48.7%、56.5%、61.6%、76.2%,IC50为20—30μg/mL之间;以30mg/kgDADS对SW480细胞裸鼠移植瘤进行实验,测得瘤重抑制率为62.86%,电镜检查可见结肠癌SW480细胞有早期凋亡改变。结论DADS对结肠癌SW480细胞系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半枝莲多糖SBP-2A 对小鼠肝癌H2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肝癌H22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阳性对照组(黄芪多糖200μg/mL)、低剂量治疗组(半枝莲多糖SBP-2A50μg/mL)、中剂量治疗组(半枝莲多糖SBP-2A100μg/mL)、高剂量治疗组(半枝莲多糖SBP-2A200μg/mL)。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HE染色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各组细胞B 细胞淋巴瘤2基因(B cell lymphoma 2gene,Bcl-2)、BCL2关联X 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低、中、高剂量治疗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增加。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均较阴性对照组出现一定程度的凋亡形态特征,且高剂量治疗组最为明显。高剂量治疗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及低、中剂量治疗组(P<0.05)。低、中、高剂量治疗组Bax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治疗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 半枝莲多糖SBP-2A 可显著抑制小鼠肝癌H22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从而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抗人非小细胞肺癌单克隆抗体(单抗)NJ488-1对肺腺癌的体内外抑制作用。方法:将人肺腺癌细胞SPC-A1分别与不同浓度(0、200、400、800、1 600、2 000μg/ml)的单抗NJ488-1在双层琼脂中共同培养2周,计算克隆形成率、抑制率;建立人肺癌移植瘤动物模型,腹腔注射不同剂量(200、400、800μg)单抗或生理盐水,作为单抗组和对照组,测量肿瘤体积,3周后处死小鼠,称量肿瘤湿重,计算抑瘤率;400μg/ml单抗与SPC-A1细胞作用24、48 h后,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中,200μg/ml单抗作用SPC-A1细胞2周后克隆抑制率为23.4%,400μg/ml达62.5%,800μg/ml及以上浓度抑制率达100%;裸鼠移植瘤实验,400、800μg单抗组平均肿瘤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04,P=0.003);4组小鼠平均瘤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其中400、800μg单抗组平均瘤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32,P=0.015),200μg和800μg单抗组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48),200、400、...  相似文献   

8.
牛大力多糖对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的双向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牛大力(Millettia Speciosa Champ.)提取纯化多糖,流式细胞术检测多糖对刀豆蛋白A(Con A)刺激引起的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牛大力多糖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机制,为临床用牛大力治疗多种慢性疾病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提取、纯化牛大力多糖,利用CFDA-SE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多糖对Con A刺激引起的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终浓度为160μg/mL、800μg/mL、4 mg/mL、20 mg/mL的多糖对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抑制,而终浓度为5、25、50、125μg/mL的多糖对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起促进作用,剂量依赖关系不明显。结论牛大力多糖对小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呈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雅娜  张铃  林炜 《西部医学》2020,51(2):33-35
目的探索半枝莲对人结肠癌细胞株SW62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0、12.5、25、50、75μg/mL)的半枝莲氯仿极性部位提取物(ECSB)干预SW620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活力,DAPI染色观察SW620细胞的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SW620细胞的周期,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W620细胞中PCNA、Survivin的表达。结果ECSB显著抑制了SW620细胞的活力(P<0.01),并呈剂量性依赖;DAPI染色显示ECSB处理SW620细胞24 h后出现明显的细胞核固缩,核碎裂形成,提示ECSB促进SW620细胞的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在50μg/mL ECSB干预SW620细胞48 h后,S期明显增高,提示ECSB抑制SW620细胞的增殖;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各浓度的ECSB均能显著抑制SW620细胞的PCNA表达,75μg/mL ECSB能显著抑制SW620细胞的Survivin表达。结论 ECSB促进人结肠癌细胞株SW620的凋亡,抑制其增殖,其可能机制是通过下调PCNA、Survivin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铁皮石斛多糖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MPP+损伤模型组、铁皮石斛多糖组(50、100、200和400 μg/mL)。MPP+损伤模型组细胞用含10 μmol/L MPP+的培养基处理细胞24 h;铁皮石斛多糖组细胞用含50、100、200和400 μg/mL铁皮石斛多糖的培养基预处理2 h后,再加入MPP+(10 μmol/L)处理细胞24 h;对照组细胞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处理。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检测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PP+处理显著降低了PC12细胞的存活率,显著升高了细胞培养液中LDH的水平和细胞中MDA的含量,显著降低了细胞中SOD的活性(均P<0.05);与损伤模型组比较,200和400 μg/mL铁皮石斛多糖组PC12细胞的存活率显著升高,细胞培养液中LDH的活性和细胞中MDA的含量显著升高,细胞中SOD的活性显著降低(均P<0.05)。 结论 铁皮石斛多糖抑制了MPP+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铁皮石斛多糖抑制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梅花入骨丹多糖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测定梅花入骨丹多糖含量. 方法 采用苯酚-硫酸法. 结果 本法建立的标准曲线为Y=8.1249X-0.0067(r2=0.9991),检测波长为490 nm,多糖含量为2.98%,平均回收率为99.15%,RSD为1.73%(n=5). 结论 此方法 简便可行,重现性较好,可作为梅花入骨丹的质量评价依据,为合理开发该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梅花入骨丹多糖中蛋白含量的测定方法. 方法 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梅花入骨丹多糖,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含量,比较Sevage法、木瓜蛋白酶-Sevge法、三氯乙酸- Sevage法、三氯乙酸-正丁醇法脱蛋白的效果. 结果 Sevage法、木瓜蛋白酶-Sevage法、三氯乙酸-Sevage法、三氯乙酸-正丁醇法蛋白去除率分别为46.21%、71.43%、81.12%、88.11%,多糖损失率分别为33.73%、18.51%、43.40%、28.15%. 结论 木瓜蛋白酶- Sevage法脱蛋白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离鉴定梅花入骨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药典记载的提取方法提取梅花入骨丹的挥发油,经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梅花入骨丹中共分离出78个峰,通过与软件中的质谱标准谱图库比较鉴定出其中的24种化合物。结论本研究为梅花入骨丹的物质基础研究和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优选分离纯化龙须藤中4种多甲氧基黄酮的大孔吸附树脂及相应的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5,6,7,5'-四甲氧基-3',4'-亚甲二氧基黄酮(PMF1)、5,6,7,3',4',5'-六甲氧基黄酮(PMF2)、5,6,7,3',4'-五甲氧基黄酮(PMF3)和5,7,3',4',5'-五甲氧基黄酮(PMF4)的质量分数,考察树脂类型、上样吸附速率、乙醇体积分数、洗脱剂用量等参数,优选出最佳的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结果 NKA型大孔树脂用于分离纯化龙须藤中4种多甲氧基黄酮的效果较好,其最佳纯化工艺参数为:上样液生药浓度0.66 g/mL,吸附速率为2 BV/h,以5 BV蒸馏水和8 BV的35%乙醇洗脱杂质,然后用75%乙醇10 BV洗脱.收集75%乙醇洗脱液,烘干,所得固体样品中4种多甲氧基黄酮的总质量分数为35.98%.结论 NKA型大孔树脂可用于龙须藤中多甲氧基黄酮的富集,优选得到的纯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龙须藤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大鼠滑膜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模型,观察大鼠足趾肿胀度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TNF-α、IL-6、IL-8的含量。结果龙须藤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抑制大鼠足趾肿胀及滑膜组织中TNF-α、IL-6及IL-8的表达。结论龙须藤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是降低滑膜组织中TNF-α、IL-6、IL-8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龙须藤中以芦丁为指标的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方法正交试验法对龙须藤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以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提取次数、料液比为因素,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进行试验。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60%(体积分数)乙醇溶液,提取时间3 h,提取次数3次,乙醇用量10倍,提取率为7.426%。结论本实验结果可靠,方法简便,适合于该药材的批量提取。  相似文献   

19.
黎药材海南牛耳枫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鼠灌胃给药海南牛耳枫提取物后槲皮素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LC-MS/MS法,测定灌胃给药后大鼠血浆中槲皮素的浓度变化,用DAS2.0药动学软件处理,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鼠灌胃给药海南牛耳枫提取物后槲皮素在大鼠体内动力学参数为Tmax=(0.195±0.155)h,Cmax=(35.00±15.30)ng/ml,AUC0-t=(66.82±21.77)ng/(ml·h),t1/2=(5.736±2.513)h。结论该法选择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药材及制剂中槲皮素的体内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