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T肝硬度分级评估肝储备功能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T肝硬度分级评估肝癌术前肝储备功能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研究原发性肝癌手术病人术前肝脏双期增强CT59例。术前确定肝硬度分级,与术后病理肝纤维化分级、临床肝功能分级、术前术后生化指标变化曲线和生存率进行级间差异性分析。结果 CT分级 1级与 2、3级之间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值分别为 4.9881和 5.4286,Ρ<0.05); CT分级之间的术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前白蛋白(PAB)水平峰值或谷底或 20d后的时间区段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分级与病理肝纤维化分级相关系数r=0.77(Ρ<0. 0001),与C-P分级的相关系数r=0.46(Ρ=0. 0011)。结论 肝硬度CT分级可以作为临床肝癌术前评估肝储备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测量保留肝容积率评估肝癌术前肝储备功能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原发性肝癌手术病人59例。所有病人均行肝脏双期增强CT扫描。术前用CT测量保留肝容积率,与术后切除容积和生存率进行级间差异性分析。结果保留肝容积率≤50%和>50%之间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81,P<0·05);而肝切除率≤50%和>50%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54,P>0·05)。结论保留肝容积率可以作为临床肝癌术前评估肝储备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lular carcinoma,HCC)占原发性肝癌的90%.大部分患者都有肝硬化病史和不同程度肝储备功能下降.根治性切除肿瘤是获得较好疗效的关键.但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发生仍是肝脏外科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术前合理评估肝脏储备功能,避免过度切除肝实质,是预防术后肝功能衰竭的主要措施之一.在CT基础上,肝脏CT灌注成像(CTP)的开发应用,在显示肝脏形态学的同时量化分析其生理功能的变化,对术前评估患者肝储备功能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ARFI)技术评估肝脏纤维化和肝占位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肝占位患者112例(肝占位组),健康志愿者34例(对照组),采用ARFI技术测量患者肝实质硬度(LS)值;采用吲哚氰绿(ICG)排泄实验记录ICG 15分钟滞留率(ICG-15R)和ICG血浆清除速率(ICG-K);采用Metavir分期对肝纤维化进行病理分期.LS值与肝纤维化分期、ICG-15R、ICG-K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肝脏占位组与对照组、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患者及肝纤维化各病理分期之间的LS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肝纤维化病理分期为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计算LS值对肝占位患者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效能.结果:LS值与肝脏病理分期呈显著正相关(r=0.823,P<0.001),并且LS值在评估不同分期纤维化时均有较高的特异度和敏感度;LS值与ICG-15R呈显著正相关(r=0.716,P<0.001),与ICG-K呈显著负相关(r=-0.717,P<0.001).肝占位组LS值为(1.78±0.48) m/s,对照组LS值为(1.19±0.11) 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非手术患者LS值为(2.49±0.27)m/s,手术患者LS值为(1.49±0.37) 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纤维化各病理分期之间的L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3.226,P<0.001).结论:ARFI技术通过测量LS值能对肝纤维化进行量化分析,同时可有效评估肝占位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为临床提供一种简单、无创的肝纤维化程度和术前肝储备功能的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标准残肝体积分数(SFLVR)补充Child-Pugh分级形成的肝储备功能评分系统Child-Pugh~(new)在评估原发孤立性大肝癌患者肝储备功能中的可行性,并与Child-Pugh分级对比分析。方法选择自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接受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原发孤立性大肝癌患者60例,分别于治疗前以Child-Pugh分级与Child-Pugh~(new)评分系统评估肝储备功能,并于治疗后1~4个月内以Child-Pugh分级为标准评价患者肝功能情况。比较两种评估方法预测大肝癌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肝功能代偿情况的准确率。结果 Child-Pugh分级预测治疗后肝功能代偿良好准确率为80.0%(40/50),Child-Pugh~(new)评分系统预测治疗后肝功能代偿良好准确率为97.4%(3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分级预测治疗后肝功能轻度代偿不良准确率为50.0%(5/10),Child-Pugh~(new)评分系统预测治疗后肝功能轻度代偿不良准确率为93.8%(1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肝功能分级下降患者较肝功能分级不变患者的SFLVR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ild-Pugh~(new)评分系统较Child-Pugh分级能更全面评价原发性大肝癌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前肝储备功能,SFLVR为肝功能储备较敏感指标,能够提高肝储备功能评价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CT分级评估肝癌介入治疗肝储备功能及预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硬化CT分级评估肝癌介入治疗肝储备功能及预后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研究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肝脏双期增强CT扫描.术前行肝硬化CT分级,并与术后肝功能生化指标变化及生存时间等指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CT分级Ⅰ、Ⅱ、Ⅲ、Ⅳ级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3个月、14个月、5个月和2个月,Ⅰ级和Ⅱ级合并组与Ⅲ级和Ⅳ级之间有显著差异,经log-rank检验,3条生存曲线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786,P<0.000),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的变化率各CT分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生存分析法进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发现导管位置和CT分级与生存时间关系最密切,且CT分级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CT分级越高,生存时间越短,硬化CT分级在介入手术前对评估肝脏储备功能和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前瞻性研究术前MDCT评估术后残肝体积对肝切除手术的影响.方法:拟行肝切除患者27例,行4排螺旋CT增强扫描,3D模式测量残肝体积和切除肝脏体积,计算残肝体积与体表面积标化的肝体积比较,切除肝脏MDCT测量体积与术后即刻水测法肝体积行线性相关回归分析.结果:25例(25/27)行肝大部切除术,其中行右半肝切除术20例,左半肝切除术4例,肝Ⅳ、Ⅴ、Ⅷ三段联合切除术1例.术后平均残肝体积(461.7±176)cm3,相对术后残肝标化比(42±16)%,1例患者相对残肝标化比小于35%,临床放弃了手术;另一例术中发现肝门淋巴结转移,放弃手术改为动脉插管化疗.所有病例围手术期均未发生肝功能衰竭.结论:4排螺旋CT术前测量术后残脏体积,能够作为指导临床正确实施肝切除以及避免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8.
手术是治疗肝癌的有效手段,准确评价肝储备功能对于临床治疗中在最佳疗效和最小风险之间取得平衡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肝储备功能的评价方法较多,但均不够理想。本文介绍了功能 CT 术前评估肝储备功能的价值及特点,并论证其与肝癌手术风险的关系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吲哚氰绿(ICG)15、Child-Pugh评分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为金标准,评估Gd-EOB-DTPA增强MRI定量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纳入15例肝脏肿瘤患者及12例肝功能正常志愿者.所有受试者在术前(4周内)均进行了Gd-EOB-DTPA增强MRI检查、ICG清除试验、Child-Pugh评分及MELD评分,以肝细胞摄取率(HUI)作为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指标.采用Spearmanrank相关检验分析HUI与ICG15、Child-Pugh评分及MELD评分的相关性.结果:HUI与ICG15呈负相关(r=-0.718,P=0.003);HUI与Child-Pugh评分呈负相关(r=-0.663,P=0.007);HUI与MELD评分呈负相关(r=-0.711,P=0.003).12例小肝癌患者不同部位(肝左叶、右叶、尾叶)的HU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EOB-DTPA增强MRI可以定量评估肝脏储备功能,并且能对不同叶段的肝脏储备功能进行分别描述.  相似文献   

10.
肝脏切除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预防重于治疗。那么,肝脏切除术前,充分准确地估计肝储备功能,是预防术后肝功能衰竭的主要条件之一[1] ,也是肝脏外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试图简要综述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肝储备功能的判断方法,重点综述肝脏形态学改变与肝储备功能关系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1.
活体肝移植后小肝综合征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活体肝移植后小肝综合征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3例小肝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结果 3例均有高胆红素血症,2例出现顽固性腹水,最终2例死亡,1例治愈.结论 小肝综合征是活体肝移植术后严重并发症,其诊断和处理较困难;术前CT评估并不能绝对避免小肝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D-山梨醇肝脏清除率法和超声多普勒法相结合评估肝储备功能的可行性.方法分别给30名研究对象(肝硬化患者及非肝硬化者)静脉稳态滴注D-山梨醇注射液,用酶分光光度法测量其血浆浓度和尿液浓度,据药代动力学公式得出D-山梨醇肝脏清除率;结合超声多普勒所测肝静脉总血流量,计算肝内分流量(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肝硬化组肝内分流量(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D-山梨醇肝脏清除率法可反映肝功能性血流量,结合超声多普勒测定肝总血流量可推测肝内分流量(率),它是评估肝储备功能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用吲哚氰绿潴留率(ICGR15)评估原发性肝癌(HCC)患者介入化疗栓塞前肝储备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43例HCC患者介入化疗栓塞前测定ICGR15,并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Child—Pugh评分。根据介入化疗栓塞后肝脏功能损伤程度及恢复情况将患者分为肝功能轻度损伤组(M组)和肝功能重度损伤组(S组)。分析介入化疗栓塞后3组间ICGR15改变的差异。结果介入化疗栓塞后3组间ICGR15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化疗栓塞前不同的Child—Pugh分级间ICGR15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hild—Pugh分级相比,ICGR15能更准确地评估介入化疗栓塞前肝储备功能;  相似文献   

14.
潘恒  吴剑波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10):1328-1329
目的探讨肝切除与肝再生和肝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8例肝部分切除患者,术前和术后分别行CT扫描。术前应用CT测量全肝体积和病灶肝体积,并计算肝切除率;术后再测量肝体积,计算术后不同时间肝再生率。同时术前和术后检查肝脏功能。结果肝切除率与肝再生率呈负相关,即肝切除率愈大,肝再生程度愈低。结论肝切除率与肝功能呈正相关,即肝切除率愈大,肝功能受损愈严重。  相似文献   

15.
肝门区胆管癌是过去不易诊断、难以治疗的疾病,近年来,外科手术的进步使其根治术成为可能.现代影像技术如超声、CT,尤其是磁共振成像可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和准确的术前评估,对肝门区胆管癌病人的手术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临床Ch ild-pug h分级为标准,应用256层CT全肝灌注扫描对肝硬化患者行段性功能储备评估。方法:20例无明显肝脏疾患的患者及23例肝硬化患者均行全肝灌注检查,得到肝脏灌注图像,分别测量肝脏各段灌注参数: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HPP)、肝总灌注量(TLP)、肝动脉灌注指数(HAPI)以及门静脉灌注指数(HPPI)。对正常组及肝硬化组行肝段性灌注测量,对肝脏各段血流灌注参数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肝脏各段间HAP、HPP、TLP、HAPI、HPPI均无统计学差异,HAP:HPP=1/3~1/4;Ch ild-pug h A级H A P、T LP存在段间差异(P<0.05),H A P:H PP=1/2~1/3;Ch ild-pug h B级H A P存在段间差异(P<0.05),HAP:HPP=1/2~1/3;Child-pugh C级各灌注参数均存在段间差异(P<0.05),HAP:HPP=2/1~2/3。正常组与肝硬化各组间比较:除Ⅱ、Ⅲ段HAP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外,Ⅰ-Ⅷ段各灌注参数均存在部分组间差异(P<0.05),Ⅰ-Ⅷ段HPP肝硬化各组与正常组均有统计学差异,随着肝功能受损程度的加重,肝脏各段HAP、HAPI值呈上升趋势,HPP、TLP、HPPI值呈下降趋势,肝动脉与门静脉系统血供比例逐渐增大。结论:256层CT全肝灌注模式可用于直观定量反映肝硬化肝脏各段血流灌注特征,对肝脏储备功能分段评估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MRCP在肝门部胆管癌术前分型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进行术前分型的可行性及其在临床术前评估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参照Bismuth分型法,对33例经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进行术前分型,并与手术探查结果及术式相对照。借助MRCP图像测量病变上缘至肝内胆管二级分支之间扩张的胆管长度,同时观察肝门部胆管汇合方式,并且与术中胆肠吻合方式对照。结果 (1)MRCP对肝门部胆管癌术前分型准确性达97%。Ⅰ+Ⅱ型与Ⅲb型和Ⅲa型之间手术切除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Ⅳ型的手术切除率明显低于Ⅰ+Ⅱ型及Ⅲb型(P<0.05)。(2)Ⅰ+Ⅱ型手术切除率高,MRCP示病灶上缘至肝内胆管二级分支之间扩张胆管长度在0.5—1cm之间。(3)17例显示了肝门部胆管解剖及变异情况,其中右后叶肝管汇人肝总管及右后叶肝管汇人左肝管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结论 (1)MRCP可对肝门部胆管癌进行较准确的术前Bismuth分型,且对临床外科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2)依据MRCP图像对肝门部胆管癌病灶上方可游离胆管长度的测量可作为术前评估胆肠吻合可能性的可靠依据。(3)术前MRCP显示的肝门部胆管汇合方式对临床手术的成功具有重要作用,可提示临床避免术中误伤胆管。  相似文献   

18.
肝脏切除术前正确评估肝癌病人的肝储备功能对预防术后肝衰竭具有重要意义,CT可结合肝脏形态学和功能学测量参数来综合评估肝脏储备功能.就CT对肝癌手术风险预测的研究现状和相关技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肝静脉型Budd-Chiari综合征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肝静脉型Budd Chiari综合征介入治疗方法选择和疗效的评估。方法  36例肝静脉型Budd Chiari综合征患者 ,肝功能Child分级 :A级 9例 ,B级 2 1例 ,C级 6例。术前常规行腹部彩超检查及胃镜检查 ,31例患者行CT扫描及肝脏血管重建。介入治疗方法 :经颈静脉 (股静脉 ) 下腔静脉途径行肝静脉 (或副肝静脉 )开通 ;经皮经肝穿刺肝静脉途径行肝静脉开通 ;经颈静脉行肝内门 腔静脉支架分流术 (改良式TIPS)。术中常规行肝静脉、门静脉造影和测压和下腔静脉造影 ,术后给予护肝、抗感染及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抗凝治疗。结果  19例患者行肝静脉球囊扩张术 ,其中 14例患者扩张后置入网状内支架共 18枚。 5例患者经股静脉穿刺行副肝静脉球囊扩张术 ,其中 4例患者扩张后共置入网状内支架 4枚。 2 4例患者术后肝静脉 (或副肝静脉 )压力均明显降低 ,术前肝静脉 (或副肝静脉 )压力为 (37.4± 5 .2 )cmH2 O(2 6 .3~ 5 2 .5cmH2 O) ,PTA或内支架置入术后即刻降为 (2 1.4± 4 .6 )cmH2 O(12 .4~ 31.2cmH2 O) (T =12 .34,P <0 .0 1)。 12例患者行改良式TIPS术 ,分流前门静脉主干压力为 (4 5 .2± 3.5 )cmH2 O ,分流后降至 (2 0 .4± 4 .1)cmH2 O。结论 肝静脉型Budd Chiari综合征可根据肝静脉闭塞和肝内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建立动物精准肝切除模型来评估射频消融肝蒂毁损联合肝动脉阻断在精准肝切除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健康广西巴马小型猪6头,每头动物均选取S3、S5、S6段作为目标肝段,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肝蒂毁损,同时行肝动脉暂时阻断,根据缺血边界完整切除肝段.观察指标为动物术后存活情况、动物肝功能变化、肝段血管血流指标以及肝段门脉、动脉、胆管病理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为0,所有动物术后14d肝功能均恢复正常.所有肝段显色效果明显.射频消融后所有目标肝段门静脉的血流速度为均0,动脉的血流速度为15.1±15.4cm/s,较射频前显著降低(p=0.000);所有保留肝段的门脉及动脉血流速度在射频前、射频后、术后14d无显著变化.连续切片显微观察肝段门脉、动脉及胆管平均毁损长度分别为1.7±0.5、1.4±0.4、1.6±0.4cm.结论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肝蒂毁损联合肝动脉暂时阻断技术安全、可靠,可以更好地消除残存动脉血流对显色效果的影响.为避免损伤邻近肝蒂,电极插入部位距肝蒂分叉处的垂直距离应至少为1.5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