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了解肥胖人群日常饮食规律和生活习惯,发现与肥胖发生密切相关的生活方式。方法选择肥胖与消瘦人群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方式了解调查者饮食规律、生活习惯,分析肥胖与消瘦人群在饮食规律和生活习惯方面的差异。结果肥胖发生的主要年龄在25~35岁;肥胖者的吃饭速度比消瘦者快;肥胖者喜食动物性食品;生活存在压力有促使女性发生肥胖的倾向;肥胖者性格外向型较消瘦者多;晚睡早起类型的男性肥胖者比男性消瘦者多。结论肥胖人群与消瘦人群相比生活习惯和饮食规律存在一定的差异,提示生活方式也是肥胖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评价单纯性肥胖儿童饮食与生活习惯特点,为预防和纠正肥胖儿童不良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问卷调查153例单纯性肥胖儿童的饮食与生活方式及习惯,并与68名正常儿童进行比较.结果 肥胖儿童9种不良饮食习惯报告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肥胖儿童每天看电视和玩计算机时间、睡眠时间分别为(2.56± 1.01) (11.56±2.32)h,明显多于对照儿童的(1.23±0.23)(8.38± 1.2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72,10.61,P值均<0.01);肥胖儿童的每周体育活动时间和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分别为(2.11±1.24) (2.15±1.11)h,少于对照组的(6.41±1.67) (4.19±1.43)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29,11.50,P值均<0.01).结论 不良饮食与静坐少动的生活习惯在单纯性肥胖儿童中普遍存在.应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减少儿童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开封市初中学生单纯性肥胖人群对肥胖相关知识的普及程度。方法 2013年9月至11月在开封市初中学生单纯性肥胖人群中抽取600例进行问卷调查,分析600例单纯性肥胖学生对肥胖知识的了解状况。结果 600例单纯性肥胖学生人群对单纯性肥胖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肥胖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关系、并发症等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均较低;单纯性肥胖学生人群对增加运动量和控制饮食来预防肥胖的知晓率较高,但对预防肥胖健康教育具体内容知晓率较低,对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饮食和进食能量密度较低的饮食预防肥胖知晓率较低分别为26.00%和2.33%。结论单纯性肥胖学生对肥胖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和掌握程度较低,相关人员应加大对肥胖相关知识的普及程度和宣传力度,倡导学生科学的生活方式,这样能够有效降低肥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肥胖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超重和肥胖人群的减重治疗日益受到关注。生活方式干预是治疗肥胖的基石。本文从临床试验出发,分析了近年来在饮食、吸烟、饮酒、体力活动及睡眠等生活习惯方面进行干预对成人单纯性肥胖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湖北省中老年人群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与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超重与肥胖人群防治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横断面调查湖北省10个县市35岁以上人群超重与肥胖病的流行情况及生活习惯等。结果湖北省35岁以上人群超重与肥胖标化患病率为4.4%,男性和女性分别为30.2%和29.6%,农村、城镇、城市分别为26.7%、29.7%和31.9%;超重肥胖率在女性、城市人群中为高;超重肥胖率随饮食消费增高而上升;超重肥胖组相关慢性病患病率除糖尿病外均高于非超重肥胖组。结论湖北省中老年超重肥胖现状不容乐观,超重肥胖现患率与性别、年龄、区域和饮食消费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对社区超重、肥胖居民体重的影响。方法将北京市朝阳区左家庄社区166名超重、肥胖居民随机分为干预组(83例)和对照组(83例),对干预组实施为期半年的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每周一次健康教育、饮食与运动行为干预,记录膳食日记等,在干预前后进行体格检查、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检查干预组和对照组体质指数(BMI)、腰围、体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以上指标在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通过健康教育、饮食管理等长期、规律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可以帮助居民建立健康的饮食与生活习惯,有效地降低超重和肥胖居民的体重,从而达到减少慢性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肥胖儿童心理行为特征的配对调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通过对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心理行为、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调查 ,探讨儿童肥胖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 抽取肥胖儿及健康儿童各 1 2 0名 ,采用自行设计的《青少年健康与行为调查表》 ,调查两者的家庭、社会状况、生活习惯及心理行为特征。结果 肥胖儿在反映体育行为、饮食行为、看电视时间、对肥胖的自我意识方面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结论 不良生活方式和个人行为模式是导致儿童肥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有效开展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病防治工作,了解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和生活习惯状况,提倡科学的饮食生活方式,傈障人民身体健康。方法:对社区40岁以上居民进行健康体检建立档案及进行相关因素调查。结果:该社区人群文化层次低,缺乏自我防护意识,生活方式不科学。结论:开展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健康干预、健康促进、提倡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目前该社区已成为全国九亿农民健康教育示范基地、杭州市卫生村、文明村。  相似文献   

9.
薛鹏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6):674-675
目的 了解肥胖大学生与非肥胖大学生在饮食及生活习惯上的不同,为改善肥胖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和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淮北师范大学141名非肥胖大学生和134名肥胖大学生进行饮食及生活习惯调查.结果 肥胖大学生与非肥胖大学生比较,偏食、挑食的情况比较严重(P<0.01),在脂肪类食物、甜食、零食的摄入上,显著高于非肥胖大学生(P<0.01),且存在每餐进食过量的情况.生活习惯上,肥胖大学生与非肥胖大学生比较存在着长时间睡眠(P<0.01 )和久坐(P<0.05)的习惯.结论 肥胖大学生在饮食及生活习惯上存在不合理的情况,提示可能是导致其肥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区0~6岁营养性疾病儿童喂养及饮食行为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儿童 良好饮食行为习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21年11月—2023年4月在金山区妇幼保健所儿童保健门诊就诊并被诊断为营 养性疾病的儿童为调查对象,对其家长现场发放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 287份,采用 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 果:287名儿童6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为47.04%,混合喂养率为28.22%,6月辅食添加率为63.76%。饮食行为量表得分小于中 位数3分的维度有挑食、食物响应、不良饮食习惯、过饱响应、外因性进食、情绪性进食。儿童不良进食习惯、过饱响应、 情绪性进食、主动进食能力与低体重、生长迟缓、消瘦、肥胖的发生有关,挑食与低体重、消瘦、肥胖的发生有关。饮食行 为与超重、贫血发生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儿童性别、年龄、孕周、胎数、出生体重、6月内喂养方式、 进餐时间、断母乳时间、父母亲BMI、食物过敏与多种营养性疾病发生有关。结论:医务工作者应加强对家长进行喂养知识 的健康宣教力度,改善儿童不良的饮食行为,尽最大限度降低儿童营养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李慧  徐桂华 《中国校医》2014,(6):421-423
目的调查高校内大学生的生活习惯状况和自感健康状况。方法本研究采用以学校人群为基础的现况研究调查,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南京高校的在校学生。结果生活习惯调查结果显示,95%以上的学生饮食和作息都是较规律的,但男女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体育锻炼情况不容乐观,有固定的体育锻炼者仅占37.11%,且女生中几乎不参加体育锻炼者显著多于男生。大学生总体自感健康状况良好,作息不规律、锻炼不规律以及肥胖等均是导致大学生自感健康状况不佳的危险因素。结论目前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尚可,但体育锻炼情况不理想,作息不规律、体育锻炼不规律均可能是影响大学生健康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王福彦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6):1971-1972
目的了解台州市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进行整群随机抽样,调查台州市35周岁以上的常住人口。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吸烟、饮酒、高血压家族史、生活习惯、运动情况、既往史并进行血压测量。结果台州市35周岁以上人群高血压2007年患病率为27.18%(男性29.4%,女性25.5%),发病的危险因素有吸烟、饮酒等个人生活方式。结论高血压在台州市35周岁以上人群中常见,其患病与家族史、体型超重、生活方式行为、饮食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湖南平江县医保人员肥胖的流行情况,探讨肥胖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现况研究方法,在平江县抽取3092名医保人员进行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和身高、体重测量。结果该人群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分别为30.1%和4.1%;肥胖患病率在各年龄组间差别显著;肥胖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工作类型和体育锻炼。结论被调查人群的肥胖患病率较高,其危险因素多与生活方式和习惯有关,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应是肥胖预防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单纯性肥胖是我们学校卫生工作“六病”监测项目之一,为了解单纯性肥胖学生的饮食行为方式,探讨单纯性肥胖的原因,指导学生的合理膳食,预防单纯性肥胖,对我县直属中小学的单纯性肥胖学生饮食行为,生活方式进行此项调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城市老龄化居民肥胖现患率及控制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以WHO全球老龄化与成人健康研究(SAGE)家庭及个人问卷调查、体格测量资料为基础,采用SPSS13.0做统计学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用多因素Log istics回归分析。结果:婺城区城市老龄化居民超重与肥胖患病率为34.03%和8.54%;中心性肥胖率男性为55.26%,女性为49.02%,随年龄增大,中心性肥胖率下降;年龄、静坐时间是肥胖主要危险因素,超重与肥胖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不同的BM I指数,高血压患病率不同。结论:婺城区城市老龄化居民超重与肥胖患病率处于较高的水平,而超重与肥胖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最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老龄化人群中,要创建生活规律、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心情舒畅的生活环境,增加老年人活动场所和文体活动机会,减少静坐时间,以控制老龄化人群超重与肥胖的患病率,减少其他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成都市城乡居民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及规律锻炼、控油、控盐的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2440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成都市城乡居民超重和肥胖率分别是24.05%、5.97%,超重与肥胖比值为4.03:1。调查人群规律锻炼率为49.22%。居民规律锻炼率主城区(52.88%)高于近郊区县(45.48%);女性(55.36%)高于男性(42.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对象中控油、控盐行为人群比率分别为44.52%和41.92%,郊县区高于主城区,地区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成都市居民具备一定的健康意识及健康行为能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开展对居民防控肥胖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发病率,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本科2013年5月由某事业单位组织的2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问卷对其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发病率及生活习惯与疾病认知情况调查。结果 210例体检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46.67%)、肥胖(45.24%)、高血脂(32.86%)、高血糖(18.10%);体检者对生活习惯及疾病知识不了解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戒烟限酒(64.76%)、健康膳食(62.38%)、自我锻炼(61.43%)、心血管病知识(53.81%)。结论不良生活习惯是体检者发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重要原因,护理人员应加强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提高其疾病认知水平与自我保健能力,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从而保障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8.
窦鏐琰  桂立辉 《中国校医》2018,32(7):488-490
目的 了解新乡市某高校大学生肥胖相关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的情况,为提高大学生健康状况水平、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参考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全校新生入学体检中随机抽取40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新乡市某高校大一新生健康知识较为缺乏,平均得分为(3.71±1.55)分,体质量超标及肥胖组与对照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体质量超标及肥胖组体型自我评价与BMI一致性的正确率为56.7%,对照组体型自我评价与BMI一致性的正确率为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健康相关态度方面,体质量超标及肥胖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健康相关行为方面,体质量超标肥胖组吃油炸食品的频率、吃饭速度、运动强度、运动量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某高校新生总体健康知识知晓率普遍偏低,存在较多不良饮食行为习惯。对体质量超标肥胖大学生加强健康知识宣教的同时注重体质正常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增设健康教育课程积极开展各项课外活动,督促体质量超标肥胖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体质量超标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学龄前单纯性肥胖儿童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研究其肥胖的原因,为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延安市3所幼儿园的学龄前肥胖儿童(肥胖组)和体重正常儿童(对照组)各62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取得相关资料。结果肥胖组儿童家族中患肥胖症、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者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肥胖组儿童摄入主食量大,爱食肉类、奶制品、甜食、油炸类食品,爱吃零食、运动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除与遗传因素有关外,不良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学龄儿童单纯肥胖症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影响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体格测量方法在2348名儿童中筛选单纯肥胖儿童。通过问卷方式对肥胖儿童和对照儿童的饮食和生活行为等进行调查。结果:单纯肥胖儿童在进餐速度、食欲好、爱吃零食、爱吃油重食物、课余体育活动和睡眠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食欲好、喜食油重食物、吃零食、活动时间和父母体质指数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结论:应加强对于有家族史的肥胖高危儿童的生为干预,预防单纯性肥胖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