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成人病毒性脑炎后遗症期继发性癫痫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在长海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诊断为成人病毒性脑炎患者122例,分析一般情况、癫痫发作频率、意识障碍程度、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发热以及脑电图、头颅MRI和(或)CT、脑脊液、病原学等辅助检查结果,分析病毒性脑炎后遗症期继发性癫痫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 122例成人病毒性脑炎患者,26例(21.3%)在平均随访(4.01±1.84)个月后出现继发性癫痫,最终14例(53.8%)发展为难治性癫痫。脑炎急性期癫痫反复发作、癫痫持续状态、昏迷、局灶性脑电图异常、大脑皮质损害、脑脊液单纯疱疹病毒检测阳性为脑炎后遗症期继发性癫痫的危险因素。病毒性脑炎急性期出现癫痫反复发作或癫痫持续状态时易发展为难治性癫痫。结论病毒性脑炎后遗症期继发性癫痫的发生与脑炎急性期癫痫反复发作、癫痫持续状态密切相关。昏迷、局灶性脑电图异常、大脑皮质损害、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可促进脑炎后遗症期继发性癫痫。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脑炎急性期继发癫痫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病毒性脑炎、脑膜炎、脑膜脑炎在急性期或恢复期,甚至后遗症期均可发生癫痫。脑损伤是癫痫的外因,颅内炎症是较为常见的脑损伤因素。癫痫是脑炎的常见并发症。脑炎后癫痫若不及时控制,不仅可加重原发病脑炎的不可逆性损伤,还可导致多系统损害。因此,分析脑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防止癫痫的发生,对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收治的62例资料完整的病毒性脑炎住院期间继发癫痫患者的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急性期临床病理特征对继发癫痫的发生、控制情况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回顾性分析其继发性癫痫控制情况,运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价患儿预后,对急性期临床病理特征(包括临床表现、病毒学、脑电监测、影像学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癫痫控制差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①共纳入50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经1.5年以上随访,继发癫痫58例(11.46%)。②Logistic回归分析示急性期反复抽搐发作(标准偏回归系数=3.602)、脑电监测到临床发作(标准偏回归系数=3.061)、癫痫持续状态(标准偏回归系数=2.711)、精神行为性格改变(标准偏回归系数=1.850)为病毒性脑炎患儿继发癫痫的危险因素。③继发性癫痫患儿中40例控制好(74.07%),其中37例(92.5%)使用≤2种抗癫痫药物;logistic回归分析未提示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患儿癫痫控制差的危险因素。④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示24例预后不良(41.38%),主要表现为智力运动落后(20例,83.33%)。单因素分析提示急性期癫痫持续状态在继发性癫痫患儿不同预后组间存在差异(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未提示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期精神行为性格改变、多次抽搐发作、癫痫持续状态、脑电监测到临床发作是儿童病毒性脑炎继发性癫痫的危险因素,但急性期的临床病理特征与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临床控制差和临床预后不良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后遗症期继发癫痫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的27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资料,按照患儿后遗症期是否出现癫痫发作症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找出儿童病毒性脑炎后遗症期发生癫痫的危险因素。结果:276例患儿中有47例(17.0%)发生了继发癫痫,病毒性脑炎起病到发生癫痫间隔0~11个月,其中43例(91.5%)出现在发病后6个月以内,平均间隔(3.2±1.4)个月。18例患儿最终进展为难治性癫痫,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期癫痫发作频繁、惊厥持续时间长、癫痫持续状态、昏迷、急性期脑电图中重度异常、MRI异常信号灶、脑脊液单纯疱疹病毒(HSV)阳性7个因素为后遗症期发生癫痫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期癫痫发作频繁、惊厥持续时间长、癫痫持续状态、昏迷、急性期EEG重度异常、MRI异常信号灶、脑脊液HSV阳性7个因素为后遗症期发生癫痫的危险因素,故而,临床上应重视上述因素的预警作用,对存在危险因素的患儿及早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尽可能减少儿童病毒性脑炎后遗症期癫痫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急性病毒性脑炎、脑膜炎、脑膜脑炎在急性期或恢复期,甚至后遗症期均可发生癫痫.脑损伤是癫痫的外因,颅内炎症是较为常见的脑损伤因素.癫痫是脑炎的常见并发症[1].脑炎后癫痫若不及时控制,不仅可加重原发病脑炎的不可逆性损伤,还可导致多系统损害.因此,分析脑炎继发癫癎的临床特点,防止癫痫的发生,对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收治的62例资料完整的病毒性脑炎住院期间继发癫痫患者的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并发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内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的90例临床资料完整的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临床特征与心律失常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对各危险因素与心律失常发生情况之间的相关性使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进行分析。结果:90例中有4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出现心律失常65例次,发生率46.7%(42/90),包括各类早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窦性心动过缓或过速、一度或二度房室传导阻滞(Ⅰ度或Ⅱ度AVB)等。单因素分析显示:频繁抽搐(抽搐反复发作时间超过3 d)、意识障碍、低年龄、心肌肌钙蛋白(cTnI)升高、低血钾与病毒性脑炎并发心律失常相关联(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频繁抽搐、心肌肌钙蛋白Ⅰ升高与病毒性脑炎并发心律失常显著独立相关(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频繁抽搐与心律失常发生呈正相关(r=0.250,P=0.027),心肌肌钙蛋白I与心律失常发生呈正相关(r=0.382,P=0.001)。结论:频繁抽搐、心肌肌钙蛋白Ⅰ升高是病毒性脑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病毒性脑炎患儿癫痫发作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4月~2022年3月收治的27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建模集(n=180)与验证集(n=90)。依据是否有癫痫发作,分为发作组与未发作组。利用建模集数据分析癫痫发作的因素,并利用R软件建立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利用验证集数据对构建的模型效能进行验证。结果 癫痫发作发生率为16.00%,建模集和验证集分别为16.11%、15.56%;发作组昏迷、脑膜刺激征、大脑皮质受累、颅内压升高、脑电图异常占比均高于未发作组(P<0.05),且前者发热患儿的发热时程长于后者(P<0.05),热峰高于后者(P<0.05),且上述均为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P<0.05);基于昏迷、发热时程、热峰、脑膜刺激征、大脑皮质受累、颅内压升高、脑电图异常构建癫痫发作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且效能良好,校正与标准曲线拟合度良好;列线图模型预测癫痫发作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9,灵敏度为85.71%,特异度为88.16%。结论昏迷、发热时程、热峰、脑膜刺激征、大脑皮质受累、颅内压升高、脑电图异常均是病...  相似文献   

8.
张明华 《四川医学》2003,24(2):136-136
我院儿科 1998年 1月~ 1999年 12月间 ,共收治病毒性脑炎 (以下简称病脑 ) 72例 ,其中痫样发作型 5 6例 ,现就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72例中 ,抽搐发作 5 6例 ,男 30例 ,女2 6例 ,年龄 6个月~ 3岁 2 0例 ,~ 7岁 30例 ,~ 12岁 6例。抽搐时间 2 0min~ 3d ,发展为癫痫持续状态 3例。其中 36例做脑电图检查异常 ,16例做腰穿符合病脑诊断 ,14例检查电解质 8例伴有低钠血症。1 2 治疗 :①病因治疗 :用青霉素、病毒唑抗感染。②止惊 :安定每次 0 2~ 0 5mg/kg ,静推 ,苯巴比妥钠每次5~ 8mg/kg ,肌注交…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临床仪器检查,探讨儿童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9年至2010年收治的30例单纯手足口病患儿及30例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相关仪器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 (1)临床表现: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多有发热(66.7%)、脉搏异常(20.0%)、血压异常(26.7%)及神经系统异常临床表现(70.0%)(与单纯手足口病组比较,χ2=23.25、6.67、9.23和32.31,P均〈0.01)。(2)实验室检查: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常表现为白细胞〔(11.42±3.34)×109/L〕及血糖〔(6.34±1.65)mmoL/L〕高于单纯手足口病组(t=14.24及13.39,P均〈0.01)。(3)临床仪器检查: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易出现脑电图(70.0%)、心电图(30.0%)及X线胸片(70.0%)异常(与单纯手足口病组比较,χ2=32.31、10.59和32.31,P均〈0.01)。结论单纯手足口病患儿多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而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除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斑丘疹、疱疹外,还有体温、脉搏、血压、神经系统异常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异常。  相似文献   

10.
11.
孙洪清  骆成榆 《上海医学》2000,23(11):670-671
目的 为了探讨各种危险因素对重型乙型脑炎的影响,为今后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对18项可能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 单因素示年龄〉60岁者,有出血者,有循环衰竭者预后差,用呼吸机的病人预后也差。多因素示有昏迷者,有循环衰竭者预后差。结论 重型乙型脑炎患者年龄〉60岁者,有昏迷、出血者,循环衰竭者和用呼吸机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电图监测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病情及预后的评估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头颅影像学、急性及恢复期脑电图。结果本组患儿男性(40例)多于女性(17例),7、8、10月份高发。患儿均伴有发热。急性期头颅CT均未见异常,89.5%的患儿同期行MRI检查,6例异常。急性期脑电图异常主要为全导联广泛弥漫性高波幅θ波或δ波;恢复期脑电图异常主要为受累部位的棘慢综合波和棘波。结论病毒性脑炎症状多样,均有发热表现。急性期头颅MRI检查比头颅CT检查灵敏度高。脑电图背景越慢,病情越重,脑电图异常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脑电图监测对病毒性脑炎急性期病情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成年和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的异同。方法:收集1993年2月~2003年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住院的55例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成人和儿童患者.对其临床和实验室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5例患者中,儿童组22例,成人组33例,儿童组病毒性脑炎患者临床症状中的抽搐、意识障碍和腹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成人组(P=0.0122、P=0.0079、P=0.0703);而头痛的发生率则明显低于成人组(P=0.0013)。其他临床体征如巴宾斯基征等、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和成年病毒性脑炎患者的部分临床症状不同,而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多无显著区别,提示成人和儿童发生病毒性脑炎的病理生理机制相同。  相似文献   

14.
脑电图在儿童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怡  杨健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2):1554-1555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对儿童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及评价疾病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日本光电16导脑电图仪对住院的145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脑电图检查及临床分析评估。结果:145例中134例异常,异常率为92.4%,异常脑电图均为多灶性或弥漫性中高波幅及慢波增多,α波节律减弱或消失,部分可见棘波、尖波、棘慢波。结论:脑电图是监测早期脑功能变化及病理变化较为敏感的指标,并对判定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甘欢欢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1):73-74,76,161
目的探讨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1年6月入住我院并接受治疗的病毒性脑炎患者76例,其中男41例,女35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检测以及动态脑电图检测方案进行病毒性脑炎的诊断。结果应用常规检查方案,76例患者中共检查出异常患者70例,占总患者数的92.1%,其中16例脑脊液异常,11例白细胞数目偏高,25例氯化物含量偏低,9例脑脊液压力偏高,15例MR检查异常。常规检查漏诊6例,占总患者数的7.9%。单独应用动态脑电图检测方案,76例患者中共检查出异常患者75例,占总患者数的98.7%,漏诊1例,占总患者数的1.3%。所有患者均按照病毒性脑炎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后30 d有65例患者的脑电图、MR、头颅CT表现正常,其余11例患者均明显好转。结论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相对于传统方法准确率高、节省诊断时间、方便快捷、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武晓芳 《安徽医学》2015,36(6):712-714
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 SE)的相关危险因素情况。方法选取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9例癫痫患者,将79例SE患者作为SE组,未发生SE 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同时分析两组患者颅脑损伤、病毒性脑炎急性期、脑血管病等情况,对SE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颅脑损伤、病毒性脑炎急性期、脑血管病、不规则服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家族史、脑皮质发育异常、CO中毒或者酒精中毒、颅内占位病变、发热、脑血管畸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通过logistic 回归分析,颅脑损伤、病毒性脑炎急性期、脑血管病、不规则服药为SE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结论颅脑损伤、病毒性脑炎急性期、脑血管病、不规则服药是SE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时规避SE的相关危险因素,对于临床治疗和提高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廖础欣 《吉林医学》2010,31(18):2792-2793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05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被随机分为试验组(n=54)和对照组(n=51),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加用病毒唑治疗,试验组加用更昔洛韦治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1%,痊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3%,痊愈率为74.5%。试验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结合常综合治疗应用于病毒性脑炎的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脑电图对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对疾病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对60例确诊病毒性脑炎病例行脑电图、头颅CT、脑脊液检查,并对结果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电图异常率为86.7%,头颅CT异常率为25.0%,脑脊液异常率为58.3%,采用配对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脑电图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病情轻重和预后呈平行关系。结论:脑电图检查简便易行,没有创伤及副作用,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判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疗效及预后等方面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精神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病毒性脑炎5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索以精神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7例以精神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病毒性脑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单看精神症状难与功能性精神障碍鉴别,极易误诊,尽早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加强支持疗法,畏以适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预后较好,结论:动态观察病人有无意识障碍,智能下降、大小便失禁、神经系统体征变化及脑脊液是否异常、脑电图是否存弥漫性改变等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