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对“脾主升清”溯源澄流 ,指出萌芽于《黄帝内经》 ,初步发展于金元 ,临床丰富于明清 ,系统归纳于现代。“脾主升清”源于阳气升发与脾气散精之论。东垣详述其理 ,明清医家繁衍于临床 ,为其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认为 ,金元时 ,张元素开“补脾气佐风药”之先河 ;李东桓创“补中气升清阳”之大法。明清时 ,医家颇有发挥 ,喻嘉言详病机阐发升清 ,张景岳治重危力主升举 ,黄元御阐经旨纵论升降 ,叶天士重胃阴不忘升脾 ,张锡纯论大气巧升拟升陷  相似文献   

2.
问:何谓“脾气主升”?其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怎样? 答:脾气主升,是对脾的气化功能而言,它突出了脾主“升清”和升举内脏的生理功能特点。脾主运化而“散精”,将水谷精微上输于肺及肺脉,再转输以营养周身,即脾主“升清”的作用。若脾气虚,“升清”不及,则头  相似文献   

3.
脾主升津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脾主升清,乃脾之特性,古今书籍对“清”之诠释,皆指精微物质而言,然脾之升清是其运化职能的一部分表现,脾主运化则赅括运化水谷精微及运化水湿二方面,脾主升清实已寓有脾主升津之意。何以言脾主升津?《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相似文献   

4.
脾胃同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升胃降,生化气血,滋长精气,被称为“后天之本”,历代医家颇为重视。郭晖主任对脾胃病的辨治颇具心得。临床实践中,滋补脾气,增益脾阴,合理调节气机的升降,脾胃不和,必先开胃,对药运用,加强疗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5.
刘亮  石岩 《吉林中医药》2009,29(5):385-386
金元四大医学名家之一李果所著《脾胃论》论述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理论。他认为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一升一降,相辅相成,为精气升降之枢纽。在治疗上主张温补脾阳,升提脾气,被后世称为“补土派”的创始人。其论述脾胃总与元气和阳气升发联系起来,治疗上并非仅着眼于补脾,而是用小量的升发之药培补升发元气。耗散结构理论很好地阐释了升发元气与补脾的关系,从而在科学理论中给中医找到了更多的旁证,也在研究中医用药方法上给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王少平 《光明中医》2004,19(3):15-15
通过临床观察,脾虚也是糖尿病病机的根本,糖尿病从脾辨治,临床效果显著,现作以下探讨,就正于先贤。1 理论探讨脾居于中焦,主运化升清,统摄血液,主肌肉四肢,为后天之本,气血津液生化之源。通过脾气的健运而实现,尤其是在运化升清,即“散精”方面,脾气的作用更为重要。《素问·经脉别论篇》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只有脾气健运,饮食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与运输的功能才能旺盛,这样精微才能得以输布,脏腑机体才能得以滋养;脾除运化饮食精微、运化水湿,与肺、肾共同维持体内气血水液的平衡,如…  相似文献   

7.
合方集     
第二部分分析一配伍分析 (一)参附先天肾也,后天脾也,脾肾互根为生命之源泉。故脾虚不治必责于肾,肾虚不治必求于脾。大汗肢冷,下利不止,脉微欲绝,此脾肾阳气虚寒欲脱也,急宜并进补气壮阳之法,以顾其先后二天。人参稟土气独厚,所以补后天之气也;附子乃纯阳之品,所以壮肾中之阳也,肾阳壮则后天之气有以生,脾气长则先天之气有以资,但得先后天之未绝,虽存一息,犹能挽垂危于万一也。 (二)参芪脾主气而宜升,脾气健则四肢便捷,虚则四股怠而无力,脾气升则语言清爽,不升则气弱语言无力,气虚者补之,不升者升之,补之升之,参芪正合其拍,人参得黄芪既能补气,又能升清,此治脾气虚弱之法也。  相似文献   

8.
升脾疏肝法治疗胃下垂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珂 《江西中医药》2002,33(6):52-53
胃下垂表现为胃脘痞满、疼痛 ,尤以进食后为甚 ,嗳气 ,纳差 ,消瘦 ,并常伴有夜寐不安、忧郁等症 ,属中医“胃缓”范畴。世人治疗胃下垂 ,多采用东垣补中益气汤。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用补中升提法或有不效者 ,甚至反见脘腹胀满加重 ,而将升脾与疏肝两法相结合 ,则疗效颇佳。1 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 ,脾主升清 ,脾气上升可以维持内脏位置之恒定而不下垂。肝的疏泄功能是脾胃疏通畅达、脾升胃降的一个重要条件。其疏 ,可使气的运行通而不滞 ;其泄 ,可使气散而不郁。肝主藏血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全赖阴血的濡养作用。所以 ,脾气上升 ,肝气条畅 ,…  相似文献   

9.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见于《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这一理论告诫我们,临床治疗肝病时,无论肝脏虚实,时时要兼顾脾胃,应用“实脾”法。这是治疗肝病的1条重要原则,为临床治疗肝病所遵循。然而,由于对“实脾”之法,历来存在不同的看法,许多医家认为,“实脾”就是补脾,即用甘味之药补益脾胃之意,所以,多把它用于慢性肝病的治疗中,限制了“实脾”法在急性肝炎(简称急肝)的应用。笔者认为,中医脾的正常功能是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主为胃行其津液。所谓“实脾”就是使脾的这些功能恢复正常,即脾的正常功能为实。脾若…  相似文献   

10.
冉青珍  路洁  路喜善 《中医杂志》2012,53(11):920-922
气机升降理论源自《黄帝内经》,被后世医家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后世李东垣与傅青主分别对其进行了发挥.浅析升降理论在历代妇科医籍中的应用规律如下:①木郁达之,具体包括疏肝以升阳除湿止带,疏肝以升阳补脾助孕.②陷者举之,具体包括升举脾气摄血止崩,升举脾肾之气以治阴挺.③高者抑之,具体包括泻下热结以通经,平冲降逆以治恶阻.  相似文献   

11.
【歌诀】补脾之王推白术,专入脾胃甘温苦。燥湿利水补中土,安胎止汗痹痞除。【释义】中药治疗脾虚首选白术。白术专入脾、胃之经,为健脾补气第一要药。白术味苦能燥,善于燥湿健脾;又白术长于补脾气,脾气健旺,则脾之运化功能旺盛,中焦得补,水湿自然得利;又脾主升提,故其能治疗脾气虚弱,胎儿不得养引起的胎动不安。  相似文献   

12.
<正> 脾居中焦主运化升清,胃主受纳和降,二者互为表里。而倒经是临床常见病,与脾胃密切相关,脾统血,脾气健运,血液在脉道内则生生不息,正常运行。脾的升清运化功能正常与否,又与胃气的盛衰密切相关。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脾气主升,胃气主降,一升一降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若饮食不节,脾胃虚弱,情志失调,劳倦过度,寒邪客胃都能导致脾胃功能紊乱,胃失和降,气血化源不足,脾气受阻,脾失健运,则面色  相似文献   

13.
气机下陷,是较为常见的病理变化,多在气虚的基础上出现。表现为气的升举固托无力而出现头晕、耳鸣、目眩、神疲、气短、乏力、久泻、失禁、坠胀、滑脱及多种脏器下垂等证侯。对于气陷的病机认识,从古至今的医家大多从脾立论,认为脾主升清,脾气健旺,气机才能升达而不下陷,故又常把气陷称为“脾气下陷”或“中气下陷”。诚然,气陷与脾的关系甚为密切,但就此认为气陷仅与脾有关则未免过于狭隘,也与临床实际多有不合。笔者认为,气陷不仅与脾有关,而且与肝肾功能失调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升清降浊”理论,结合小儿积滞的病因病机,阐述了升清降浊法可通过运脾、补脾以升清,升脾气、和降胃气、降肺气以降浊的方式,来调理脾胃气机,恢复脾胃功能,从而治疗小儿积滞。此法应用于小儿积滞的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愈后良好,值得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1,14(5):1069-1069
最早提出“脾统血”一词的是明代医家薛已,其后的医家运用补脾摄血法治疗一些血性疾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当今的中医院校统编教材中,脾主统血是指统摄血液在经脉中流行,防止溢出脉外。脾气虚弱会导致多种出血,称为脾不统血。古今医家均指出脾不统血会导致出血。为深入探讨中医脾主统血的理论,搞清脾气虚证凝血状态,我们选择纤溶系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脾胃二者,相互关连,紧密配合,又各有专司不可不知。李东垣以补土派著称于世,其《脾胃论》重点阐述了脾脏,以补益升举为治,但用药偏于温燥。明清以晚之医家多有习用此者,惟对胃腑特点及治疗,则较少探究。现择其要略述之:胃主纳食,以清导降浊为功;脾主运化,以转输升清为用。故不纳不降,甚或逆上者,过在阳明;不运不升,甚至陷下者,咎在太阴。脾之不运不升,多缘阳气  相似文献   

17.
按照传统的中医藏象理论,脾有"主升清、主运化、主统血"三大生理功能。其中,脾统血被描述为具有统摄血液于经脉之中循行,并防止其溢于脉外的功能。通过文献研究和临床实践,针对脾统血理论提出了以下见解:1)脾脏功能具有内在关联性:脾主运化有赖以脾气的推动;主升清有赖于脾气的升发;主统血有赖于脾气的固摄,并指出运化是升清的前提、升清是统血的基础、统血是升清运化的结局。2)主统血理论具有独立性:脾统血生理功能可用"脾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常态运行,而不溢出脉外"描述;与之对应的"脾不统血"病理特性是指脾气亏虚不能统摄血液所表现的证候。主要表现应当描述为:"在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食少便溏,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弱等脾气虚基础上,并见慢性出血,如便血、尿血、肌衄、齿衄,妇女可见月经过多、崩漏等"。3)脾主统血理论具有拓展性:狭义的脾统血是指脾脏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之中循行,而不溢出脉外的生理功能;广义的脾统血应当包括生血、行血、止血、裹血四种生理与病理变化过程。拓展的脾统血理论认为,生血为统血之本,行血为统血之道,裹血为统血之枢,止血为统血之果。  相似文献   

18.
《灵枢·脉度》篇云:“心气通干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似乎味觉由心与脾所主,但笔者认为味觉由脾所主而非心所主。从生理上讲,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主升清,清阳上奉,开窍于口,直接接触、感知五味。心主神志,对于味仅是“知觉”或“记忆”,而不是“感觉”,因此不能推演出心主味觉的结果。何况《素问·灵兰秘舆论》又有明文:“脾胃者仓厚之官,五味出焉”。《难经·四十九难》云:“何以知饮食劳倦得之?然,当喜苦味也……何以言之?脾主味”。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孙福立等通过实验指…  相似文献   

19.
“脾主运化,肺主行水”,人体水湿的运化得益于脾之升清,肺之布散。若脾虚失运,则水湿停聚成痰,上贮于肺器之中,肺气闭阻,不雾精微,则脉道不利,易生瘀血,痰瘀混杂于肺,日久化生成结节。故基于“塞因塞用”这一核心治疗思想,提出治疗肺结节以“培补脾土”为主要治法,配合宣肺、化痰等手段,标本同治,以达到消散结节的最终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20.
补脾升阳与慢性肾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 脾虚与慢性肾炎的关系慢性肾炎属于中医水肿病的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说明脾在本病形成及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且主升清,若脾气虚弱或功能失调,则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气血,而殃成水湿,泛溢于肌肤致浮肿,失于升清,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精微下注则腹胀便溏、蛋白尿等。又临床上常常脾病及肾,肾病及脾而脾肾同病。根据脾肾互相滋养之理论,补肾可以实脾,那么调补脾胃同样可以达到强肾的目的,故临床从脾论治慢性肾炎常获满意疗效。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