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补充维生素D对其胰岛素抵抗产生的影响。方法:将随机抽取的120例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为所有孕妇提供饮食指导及健康宣教,对照组孕妇餐前接受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孕妇联合应用维生素D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标及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h PG)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FPG及2h PG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25–(OH)D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HOMA–IR、FINS水平低于对照组,HOMA–β及25–(OH)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补充维生素D能够使其胰岛素抵抗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还能够降低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血清尿酸与血糖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11926例体检人员,进行血清尿酸(UA),空腹血糖(FP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测定。按性别分为高尿酸(HUA)组和非HUA组,比较两组血糖血脂分布差异,计算血尿酸与血糖血脂的相关系数,进行Logisitc回归分析。结果:HUA组的FPG,LDL,TC,TG中位数均高于非HUA组,HUA组HDL中位数低于HUA组(P<0.05);FPG,HDL,LDL,TC,TG与HUA有显著关联。趋势检验显示男性HDL,TC,TG与HUA危险度存在趋势性(P<0.05),女性HDL水平与HUA危险性存在趋势性。结论:高尿酸血症和血糖血脂显著相关,与HUA相关性最密切依次为TG,HDL;随着HDL的增高,患HUA危险性有降低趋势;男性随着TC、TG水平增高,患HUA危险性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的关系。方法:采用乳胶凝集比浊法测定120例CI急性期和恢复期患者血清hs-CRP,比较急性脑梗死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血清含量的差异并和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程度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期CI血清的hs-CRP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恢复期CI(P均<0.01),恢复期CI血清hs-CRP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严重程度急性脑梗死患者之间hs-CRP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hs-CRP水平与NIHSS评分有显著相关性(r=0.89,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病变程度与炎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和探讨老年性腔隙性脑梗死(LI)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经核磁共振扫描证实的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抽取静脉血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C/HDL-C比值、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测量血压,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LI组的TC及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LT组的TC/HDL-C为4.40±1.28,对照组为3.77±0.83,LI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LI组的TG及HDL-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LI的危险因素有TC/HDL-C、LDL-C及收缩压。结论:血脂水平与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相关性,TC/HDL-C、LDL-C、收缩压及血糖是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发生和发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深圳市体检人群血清总25–羟基维生素D与糖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3月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体检的体检者600例,按照不同空腹血糖(FPG)水平分成2型糖尿病(T2DM)组(FPG≥7.0 mmol·L-1),空腹血糖受损(IFG)组(6.1 mmol·L-1≤FPG≤7.0 mmol·L-1)、正常糖耐量(NGT)组、每组各200例,分别进行血清总25–羟基维生素D、血脂等生化指标测定,探讨血清总25–羟基维生素D与糖代谢的相关性。结果:各组间血清总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总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最高的为NGT组,最低的为T2DM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及空腹血糖受损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而血清总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则为保护因素。结论:血清总25–羟基维生素D属于糖代谢异常的一种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研究血脂与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检测对冠心病(CHD)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广州市越秀区洪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CHD患者89例作为CHD组,同期8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25–(OH)D、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甘油三酯(TG)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HD组患者的TG、TC、LDL–C水平同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而25–(OH)D、HDL–C水平同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患者的血清25–(OH)D同TG、TC、LDL–C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52、–0.236、–0.249,P0.05);同HDL–C呈正相关(r值为0.287,P0.05)。结论:患者血清25–(OH)D水平的降低以及脂代谢异常同CHD密切相关,对CHD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LPA、hs-CRP与2型糖尿病及其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42例作为DACI组,2型糖尿病且无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患者41例作为T2DM组,门诊健康体检者4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入选者于入院后空腹取血检测血浆LPA、血清hs-CR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TC、TG、LDL-C、HDL-C水平。结果 DACI组LPA、hs-CRP水平高于T2DM组和正常对照组;T2DM组LPA、hs-C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DACI组各因素相关分析显示LPA与HbA1c(r=0.352,P<0.01)、hs-CRP(r=0.239,P<0.05)、TG(r=0.319,P<0.01)呈正相关,与FBG、TC、LDL-C及HDL-C无相关关系(P均>0.05);hs-CRP与TG(r=0.387,P<0.01)成正相关,与FBG、HbA1c、TC、LDL-C及HDL-C均无相关关系(P均>0.05)。结论 LPA、hs-CRP测定对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变具有重要意义。LPA与HbA1c水平有关,并与体内炎症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及血脂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在广州市越秀区中医医院确诊的84例老年ACS患者,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和非ST抬高心肌梗死(MI)组各42例,另选取40例非冠心病老年人为对照组(N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上述研究对象的血清25–(OH)D水平,同时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水平以及Gensini评分,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别。结果:(1)与NC组比较,ACS组的血清25–(OH)D水平明显下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Gensini评分)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UA组相比,MI组的血清25–(OH)D水平显著下降,Gensini评分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ACS组的TG、TC和LDL–C水平显著高于NC组,而HDL–C水平显著低于N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组的TG、TC和LDL–C水平显著高于UA组,而HDL–C水平显著低于U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25–(OH)D和血脂水平与老年ACS的严重程度有关,且血清25–(OH)D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狭窄程度有关,血清25–(OH)D和血脂水平可能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运动结合灵芝多糖干预对糖尿病大鼠血脂的影响。方法:将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糖尿病安静组(D)、糖尿病服药组(DG)、糖尿病运动组(DS)和糖尿病运动+服药组(DSG),每组8只,除C组外,其余各组采用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D组、DG组大鼠不运动,正常笼内生活,DS组和DSG组进行持续5周的跑台运动,DG组和DSG组同时每日灌胃灵芝多糖200 mg/kg,建模前及建模6周后测定大鼠血糖、血脂及糖化血清蛋白(GSP)。结果:糖尿病各组与正常对照组(C)相比体质量增加量均显著减少,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含量显著升高;运动及灵芝多糖干预后,与D组相比,DS、DG及DSG组体质量均明显增加;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显著下降,尤其以DSG组更明显。与C组相比,D组TG、LDL显著升高(P<0.01),TC有增高趋势,但不显著,HDL显著降低(P<0.01);经运动及灵芝多糖干预后,与D组相比,DG组TC、LDL明显降低(P<0.05),TG有降低趋势,HDL有升高趋势,但未达显著水平;DS组TC、TG显著降低(P<0.05),LDL有降低趋势,HDL有升高趋势,但未达显著水平;DSG组TG、TC、LDL显著降低(P<0.01),HDL明显升高(P<0.05)。结论:对STZ所致糖尿病大鼠施以运动及灵芝多糖双重干预后,发现运动结合灵芝多糖在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同时有明显降低血脂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证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脑梗死病灶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拜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脑复康片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智活血汤加减口服。2组治疗时间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hs-CRP、NSE水平与脑梗死病灶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2组血清hs-CRP、NSE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P<0.01),观察组2项指标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脑梗死病灶大小较治疗前缩小(P<0.05,P<0.01),观察组脑梗死病灶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证能更明显缩小脑梗死病灶,并能降低血清hs-CRP、NSE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天麻熄风口服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脂和血压影响。方法将181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0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9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天麻熄风口服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变化,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40%,对照组总有效率72.2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TC、TG、LDL-C、HDL-C及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明显。结论天麻熄风口服液能显著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和降低血压,促进脑梗死功能恢复,治疗急性期脑梗死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孟庆革 《河北中医》2010,32(8):1268-1270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的血脂、血糖及预后的差异。方法将1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68例、非糖尿病脑梗死组46例及一过性血糖升高脑梗死组38例,对3组头颅CT检查结果、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空腹血糖(FPG)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非糖尿病脑梗死组较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和一过性血糖升高组患者脑梗死面积小(P0.05);非糖尿病脑梗死组TC、TG、HDL-C、LDL-C、VLDL-C和FPG水平均较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一过性血糖升高脑梗死组低(P0.05);非糖尿病脑梗死组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程度较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一过性血糖升高脑梗死组低(P0.05)。结论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的疗效及预后较非糖尿病脑梗死组差,其不良预后与高血糖有关。  相似文献   

13.
韩新玲  翟章锁 《河北中医》2009,31(12):1771-1773
目的观察糖脂双平汤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0例口服糖脂双平汤治疗,对照组82例口服辛伐他汀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敏感指数(sI)的改变。结果2组治疗后TC、TG及LDL—C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治疗前后H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2组治疗后T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2组治疗后H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治疗组治疗后FPG、FINS较治疗前下降(P〈0.05),SI较治疗前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FINS较治疗前下降(P〈0.05)。2组治疗后FPG、S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糖脂双平汤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的TC、TG、LDL—C,同时升高HDL—C,可明显降低FINS,改善高胰岛素血症,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升高sI,使胰岛素抵抗(IR)减轻,同时亦能进一步降低FPG,糖代谢进一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张红斌  张晓群  张晓明  赵明  孙萍 《河北中医》2013,(12):1912-1915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对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慢血流(CSF)患者脑循环影响.间接证实他汀类药物对CSF的疗效。方法将60例CSF患者于冠脉造影术后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检测治疗前后基础临床情况,大脑左、右中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情况,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CSF患者体质量指数、血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红细胞沉降率、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等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左、右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片可明显改善冠脉慢血流患者脑循环血流速度,间接表明他汀类药物可能改善冠脉慢血流患者的冠脉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高敏C 反应蛋白(hs-CRP)与冠状动脉疾病的关系.方法 151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心肌酶、肌钙蛋白、心电图结果分成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另选择5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NT-proBNP、hs-CRP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NT-proBNP、hs-CRP含量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对照组(P均〈0.05),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存在炎性反应,血NT-proBNP和hs-CRP水平可提示冠心病的危险程度,对辅助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恩必普(NBP)对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8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恩必普200mg,每日4次1:2服。第14天、第21天、第28天时评定两组总疗效,采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Bathel指数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分别在确诊后24h内和治疗7d、14d、28d时测定血清hs—CRP,另选40名健康体检者检测血清hs-CRP为正常组。结果治疗组14d、21d、28d的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NIHS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纽治疗后7d、14d、28d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Bathel指数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组,治疗组、对照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7d、14d后,治疗组hs—CRP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恩必普可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早期应用恩必普可以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浓度,减轻炎症反应,对改善脑梗死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涤痰汤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涤痰汤加减的汤药口服,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变化。结果:①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9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INS、ISI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涤痰汤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并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山楂降脂丸治疗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恢复期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恢复期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0例单纯采用西医方法治疗,即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调控血糖、降压及改善心肌供血等治疗。治疗组9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山楂降脂丸治疗。2组均治疗6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L)水平变化情况及治疗前后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刚性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TC、TG、LDL-L、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刚性指数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山楂降脂丸能改善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症状、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荷芪散治疗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1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89例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8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荷芪散,观察12周,记录治疗前后腹围、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血糖(T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胰岛素、C肽、甲状腺素、瘦素、脂联素及肿瘤坏死因子。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腹围、BMI、SBP、TG、LDL、腹血浆葡萄糖水平(FPG)、餐后2h血糖(2hPG)、瘦素、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均有显著改善(P〈0.01),而治疗组的腹围、BMI、TC、LDL、FPG、2hPG、餐后2h胰岛素(2hINS)、脂联素、瘦素、肿瘤坏死因子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使用荷芪散治疗代谢综合征对调整糖脂代谢、改善胰岛素和瘦素抵抗、纠正慢性炎症状态等方面可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150例ACS住院病人,随机分为3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予瑞舒伐他汀5 mg,每晚1次顿服;B组予瑞舒伐他汀10 mg,每晚1次顿服;C组予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顿服.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第4周、8周抽血检测血hs-CRP,观察其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前3组间血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治疗4周后A组、C组病人血hs-CRP水平较治疗前略下降(P&gt;0.05),B组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lt;0.05);服药8周后3组hs-CRP水平较前均明显下降(P&lt;0.05),B组较A组、C组下降明显(P&lt;0.05).结论 10 mg/d瑞舒伐他汀降低ACS病人hs-CRP的效果更明显,从而提示此剂量瑞舒伐他汀可能更有效地控制ACS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