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富硒灵芝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中血脂、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栓素 B2(TXB2)和 6-酮-前列腺素 F1α(6-keto-PGF1α)活性的影响,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VitD3及喂养高脂饲料方法复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富硒灵芝高剂量组、富硒灵芝低剂量组、血脂康阳性药对照组.测定各组大鼠血中血脂、NO、ET-1、TXB2、6-keto-PGF1α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富硒灵芝可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TC、TG、LDL-C、ET-1、TXB2水平,升高HDL-C 、NO、6-keto-PGF1α水平.结论:富硒灵芝能调节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脂质代谢异常,并对内皮细胞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红曲-植物甾醇酯复方制剂调血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珺彦  刘小杰 《中草药》2011,42(11):2296-2299
目的探讨红曲-植物甾醇酯复方制剂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血脂康胶囊阳性对照组及红曲-植物甾醇酯复方制剂低、中、高剂量(0.167、0.333、1.0 g/kg)组。各组大鼠在喂饲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模型的同时,ig给予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45 d,观察试药对模型大鼠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影响。结果给药45 d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G、TC和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血脂康胶囊组TG、TC和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红曲-植物甾醇酯复方制剂低剂量组大鼠血清TG、TC和LDL-C水平有所降低(P<0.05),中、高剂量组血清TG、TC和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血脂康胶囊和红曲-植物甾醇酯复方制剂各剂量组大鼠血清HDL-C无明显变化。结论红曲-植物甾醇酯复方制剂具有调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 Astragalus,PA)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免疫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体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喂普通饲料,其他各组喂饲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各组按规定预防给药40 d后,测定血清血脂水平、免疫功能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 PA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二醛(MDA)(P<0.05),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抗氧化能力(T-AOC)、巯基(SH)、一氧化氮(NO)、胸腺指数及脾指数(P<0.05)。结论 PA能有效预防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脂代谢紊乱,改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其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电针丰隆穴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ATP结合盒转运子A1 (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 ABCA1)、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PPARα)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2只SPF级SD大鼠制备高脂血症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及治疗对照组,每组8只,另选取8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及治疗对照组大鼠进行电针丰隆穴治疗,每天1次,连续治疗30天。模型组、治疗组大鼠干预期间予高脂饲料,正常对照组、对照组及治疗对照组予普通饲料。检测各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含量, 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ABCA1、PPARα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C、LDL C水平升高,肝脏组织ABCA1、PPARα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P<0.05),而TG和HDL-C变化不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大鼠TC、LDL-C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及治疗对照组大鼠ABCA1、PPARα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对照组PPARα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对照组大鼠TC、LDL-C水平降低, ABCA1、PPARα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TG和HDL-C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电针丰隆穴能够明显下调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中TC、LDL-C水平,上调肝脏ABCA1、PPARα的基因表达,从而促进由其介导的胆固醇逆转运,对高脂血症具有一定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对高脂血症小鼠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清洁级昆明小鼠1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各40只,针刺组和药物组各20只。除正常组外采用高脂饮食饲料喂养制备高脂血症小鼠模型。造模第15天检测正常及造模动物各20只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时针刺组开始电针双侧"丰隆""曲池""三阴交"穴10 min,每日1次,连续干预10 d;药物组灌服辛伐他汀,每日1次,连续10 d。治疗结束后检测各组血清TC、TG、LDL-C、HDL-C及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第15天,模型组小鼠血清TG、TC、LDL-C含量均高于正常组(P<0.05),HDL-C含量低于正常组(P<0.01)。治疗10 d后,针刺组、药物组小鼠血清TG、TC、LDL-C以及MDA、ET含量均低于模型组,血清HDL-C、NO含量以及SOD活力高于模型组(P<0.05,P<0.01),且针刺组的改善作用优于药物组(P<0.05,P<0.01)。结论:针刺治疗能够调节高脂血症小鼠血脂代谢,抵抗脂质过氧化,并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罗布麻叶总黄酮(TFA)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脂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5 mg·kg-1)及TFA低、中、高剂量组(26、52、104 mg·kg-1),每组8只。以高脂饲料喂养4周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大鼠在造模同时予以相应药物连续灌胃给药,每天1次,给药体积为10 mL·kg-1,对照组和模型组予以等量0.5%CMC-Na溶液。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血清和肝组织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一氧化氮(NO)水平,计算血脂综合指数(LDL-C/HDL-C)及动脉硬化指数(AI);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血管紧张素-II(Ang-II)、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肝组织脂肪变性明显,血清和肝脏的TC、TG、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HDL-C、NO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LDL-C/HDL-C、AI指数明显升高(P<0.01),血清Ang-II、VCAM-1及MD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血清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TFA各剂量组大鼠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明显降低,TFA高剂量组大鼠血清和肝脏组织的TC、TG、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HDL-C、NO水平显著升高(P<0.01),LDL-C/HDL-C及AI指数明显下降(P<0.01),血清Ang-II、VCAM-1及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血清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结论罗布麻叶总黄酮对高脂血症大鼠有明显的降血脂和降肝脂作用,能减轻高血脂导致的血管内皮损伤和改善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实现对血脂代谢的调节。  相似文献   

7.
翟永治 《山西中医》2013,29(7):21+31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配合西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脂血症患者1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8.70%;对照组有效率为89.61%,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治疗组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血浆TC、TG和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浆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用于高脂血症的辅助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疗效,有助于血脂水平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山楂叶总黄酮对高脂血症大鼠血管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宇杰  王春民  党晓伟  左彦珍 《中草药》2007,38(11):1687-1690
目的探讨山楂叶总黄酮(FHL)对高脂血症大鼠血管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维生素D3加脂肪乳剂造成大鼠高脂血症模型,观察离体血管舒张及收缩反应,同时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NO和内皮素(ET)的量。结果FHL可明显降低血清TC、TG和LDL-C的量,提高HDL-C与TC比值。FHL可增强大鼠离体血管舒张及收缩反应,且可使血清NO的量升高,ET的量降低。结论FHL具有调血脂作用,对高脂血症所致大鼠血管功能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对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增加NO,减少ET合成、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9.
海带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的调节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海带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雌性Wistar大鼠40只,应用高脂饲料喂养方法建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海带粉饲料喂养干预治疗2周。生化法检测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脂蛋白酯酶(LPL)和肝脂酶(HL)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水平和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活性。结果:经海带干预治疗后,动物血清TG、TC和LDL水平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HDL水平显著升高(P<0.05)。海带治疗组动物血清和肝组织中LPL和HL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而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海带治疗组动物肝组织HMG-CoA的含量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而HMG-CR的活性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且HMG-CR活性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海带可能通过增强LPL、HL和HMG-CR的活性,影响TG、TC、LDL和HDL等组分的代谢,发挥调节血脂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健脾通腑泄浊针法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及血管内皮保护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饲料喂养制备高脂血症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电针组针刺丰隆、曲池、三阴交穴,在双侧丰隆、曲池穴加用韩式电针仪,以灌服辛伐他汀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 第15天模型组小鼠血清TG、TC、LLD-C均高于正常组,HDL-C含量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提示造模成功.健脾通腑泄浊针法针刺结束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TG、TC、LDL-C、ET含量降低,HDL-C、NO含量提高.结论 健脾通腑泄浊针法具有较好的调节血脂代谢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蔡辉  袁爱红 《河北中医》2010,32(9):1404-1406
目的观察针刺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一氧化氮(NO)含量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的影响。方法 将2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治疗组和正常组各9只。正常组予普通饲料,模型组和针刺组均予高脂饲料。喂养16周后治疗组施以针刺疗法,每日1次,6 d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1 d,连续治疗4个疗程;模型组和正常组均未给予治疗措施。针刺干预4个疗程后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NO的含量及MPO活力。结果模型组TG、TC及LDL-C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治疗组TG、TC及LDL-C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模型组NO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治疗组NO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血清MPO活力明显高于正常组和治疗组(P0.01)。结论高脂饮食能够增加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针刺能够降低血脂,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机体氧化应激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万安霞  俞昌琪 《吉林中医药》2013,(10):1041-1042
目的观察高脂血症大鼠用葡猕汤治疗前后血清中TC、rig的水平,初探葡猕汤调节血脂的情况。方法将5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葡猕汤组[8g/(kg·d)]、复方葡猕汤组[11g/(kg·d)]和辛伐他汀组[1ms/(kg·d)],共5组,每组11只,观察6周。脂肪乳剂灌胃[10mL/(ks.d)],2周及药物治疗4周后分别检测大鼠血清中TC、TG的含量。结果模型复制成功,葡猕汤组的TC、TG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葡猕汤明显降低血脂,有调节高脂血症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降脂及改善氧化应激、炎症对内皮功能的损伤机制。方法 35只刚断乳的SD雄性大鼠经高脂喂养12周后,根据体重随机分为淫羊藿总黄酮大剂量组(9只)和淫羊藿总黄酮小剂量组(9只)和高脂组(8只),干预4周后检测空腹总胆固醇(TG)、三酰甘油(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一氧化氮(NO)、髓过氧化物酶(MPO)并设普食对照组(9只)。结果高脂组TG、TC、MPO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淫羊藿总黄酮组TG、TC明显下降;模型组血清NO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淫羊藿总黄酮组(P〈0.05或P〈0.01)。血清MPO水平淫羊藿总黄酮组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淫羊藿总黄酮大剂量组较小剂量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血清NO和MPO可能介入高脂饮食氧化应激损伤血管内皮。淫羊藿总黄酮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改善高脂饮食造成的氧化应激增加所致的内皮损伤,该作用可能通过提高NO水平,降低MPO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舒血通络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脂、腹主动脉壁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致炎症细胞的比例、一氧化氮(NO)影响。方法采用维生素D3连续灌胃3d,标准饲料喂养9周,造成AS模型。观察舒血通络胶囊对AS大鼠血脂、腹主动脉壁AngⅡ致炎症细胞的比例、血清中NO含量的影响。结果舒血通络胶囊可以显著降低AS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模型组大鼠腹主动脉壁中AngⅡ致炎症性细胞的比例较空白组、方药组明显升高(P〈0.05);方药组大鼠血清中NO含量较空白组、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舒血通络胶囊抗AS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AS大鼠血管壁AngⅡ的生成、升高血清中NO的含量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何金波  王超 《河北中医》2012,34(6):812-815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血脂及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通心络胶囊,另选6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组。治疗2个月。检测3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血压及血清ET-1、NO、NOS水平变化情况,测定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及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EI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收缩压、舒张压及ET-1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NO、NOS水平及EDD、EID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FPG、2 h PG、HbAlc、TG及ET-1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NO、NOS水平及EDD、EID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与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收缩压、舒张压、ET-1、NO、NOS、EDD及EID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血管内皮功能紊乱,通心络胶囊可通过影响ET-1、NO及NOS的释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电针“丰隆”穴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喂基础饲料)、模型组(喂高脂饲料)、电针组(喂高脂饲料+电针“丰隆”)、西药组(喂高脂饲料+普伐他汀钠灌胃)。检测各组大鼠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以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变化。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TC、TG、LDL-C、ET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5),HDL-C、NO和CGRP水平明显降低(P〈0.05)。②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电针组大鼠体重、TC、TG、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1),NO和CGRP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5)。③与电针组比较,西药组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ET水平降低但两组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①电针组和西药组均对高脂血症大鼠TC、TG、LDL-C、N0以及CGRP具有较好的良性调节作用,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ET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舒康合剂对马杉肾炎(MGN)白兔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40只新西兰种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肾舒康组及雷公藤多苷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白兔均经耳缘静脉注射羊抗兔肾血清2 mL,30 min 1次,连续6次,复制白兔MGN模型。造模成功后第1 d,肾舒康组予肾舒康合剂10 mL/(kg.d)(含生药8.16 g)、雷公藤多苷组予雷公藤多苷混悬液10 mL/(kg.d)(含原药5mg)灌胃给药,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等容积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4周。于给药4周末观察各组白兔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肾舒康组及雷公藤多苷组TC、TG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P<0.05)。肾舒康组和雷公藤多苷组TC、TG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肾舒康组TC、TG稍高于雷公藤多苷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舒康合剂能明显降低TC、TG,改善MGN白兔的高脂血症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使用改良高脂饲料建立稳定的高脂血症动物模型进行评价。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普通高脂饲料组(普通组)、脂肪乳组和改良高脂饲料组(改良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普通组、改良组、脂肪乳组分别给予普通高脂饲料、改良高脂饲料、脂肪乳喂养,制备高脂血症模型。于造模第11天、第31天分别采血检测大鼠血脂4项指标;观察比较第31天各组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脂肪乳组、普通组和改良组SD大鼠造模第11天、第31天血脂4项指标结果显示TC、TG、LDL-C升高(P〈0.01或P〈0.05),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TC、TG、LDL—C较普通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脂肪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模型组肝细胞均出现了脂肪样变性。结论:采用改良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能解决大鼠厌食和死亡的问题、建立稳定的高脂血症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丹参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血清瘦素及Ghrelin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建立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并用丹参进行干预治疗4周,观察药物对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TG、TC水平,及血清瘦素、Ghrelin水平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丹参治疗组大鼠肝脏组织TG、TC的水平显著降低(P〈0.01),同时血清瘦素水平下降,Ghrelin水平升高(P〈0.05)。结论:丹参可以明显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肝脏脂肪沉积,其机制可能与改善瘦素抵抗及升高血清Ghrelin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血三七水煎液抗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连续喂养8周,制备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然后将模型大鼠分为模型组,血脂康胶囊(0.12 g/kg)组,血三七水煎液低、中、高剂量(含生药5、10、15 g/kg)组,1次/d,连续给药4周后,检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素(ET)、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栓素B2(TXB2),以及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可以降低TC、TG、LDL-C、AI和TXB2水平,升高HDL-C、NO、6-keto-PGF1α水平,CRP、TNF-α、IL-6、IL-8水平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血三七水煎液可以抑制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同时降低血脂水平,其作用可能与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