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胺碘酮与培哚普利联合应用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及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的影响。方法将79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采用培哚普利联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39例仅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2组患者用药后复律情况及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情况。结果观察组24 h转复率为65%,给药半年后窦性心律维持率为92%,治疗后半年左心房内径值为(36.48±2.52)mm,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72h转复率为85%,1周转复率为97%,用药后1 a窦性心律维持率为8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 a左心房内径为(37.05±2.66)mm,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胺碘酮及培哚普利能够显著提高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转复率及转复后1 a窦性心律维持率,同时能够降低心房内径扩大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五参顺脉胶囊联合低剂量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PAF)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P波离散度(Pd),左房内径(LA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选择经iv胺碘酮转复后的PAF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单独口服低剂量胺碘酮;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五参顺脉胶囊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结果:两组患者维护窦律治疗后15 d,1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无显著差异;维护窦律治疗后6,12个月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85.1%,80.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1.1%,57.8%)(均P<0.05);维护窦律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的最大P波时限(Pmax)为(105.5±8.6)ms,低于对照组的(109.6±9.3)ms,Pd为(39.5±8.6)ms,低于对照组(43.4±9.2)ms,LAD为(32.6±2.9)mm,低于对照组的(34.0±3.4)mm(均P<0.05);治疗组LVEF为(48.3±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0±7.5)%(P<0.05)。五参顺脉胶囊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五参顺脉胶囊联合低剂量胺碘酮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效果良好,优于单用胺碘酮,显著缩短最大P波时限和P波离散度,缩小左房内径,提高左室射血分数,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胺腆酮在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6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转复窦性心律后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恢复窦性心律后,口服胺碘酮,治疗组加用阿他伐他汀,疗程为18个月。结果 12个月、18个月时,治疗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分别为80.6%、77.4%,明显高于对照组(63.3%、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胺腆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优于单用胺碘酮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养心定悸胶囊治疗伴长RR间期的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1日—2018年6月1日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的104例伴长RR间期的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2组均给予改善心功能、稳定心率在内的规范化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养心定悸胶囊,6粒/次,2次/d。观察2组患者治疗12周后症状、心率、RR间期、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N端前脑钠肽(NT-proBNP)]及心率变异性指标[窦性心率RR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窦性相邻RR间期之差>50 ms的计数占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的变化,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88.5%(46/52)和75.0%(39/52),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24 h总心搏次数、心率及长RR间歇次数均显著少于治疗前,最长间歇时间均显著短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最长间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长RR间歇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的LVEF及均心率变异性各指标显著高于治疗前,LVEDD、LAD及NT-proBN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的变化都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心定悸胶囊辅助治疗可明显改善伴长RR间期的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有效稳定心率,缩短长间歇,改善心功能,调节心率变异性,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氯沙坦对阵发性房颤复律后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的效果。方法将170例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2组,小剂量联合组98例给予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氯沙坦治疗,常规剂量联合组72例给予常规剂量胺碘酮联合氯沙坦治疗。观察2组治疗6个月和1年后的血压、心率、转复维持有效率及左心房最大容积(LAESV)、左心房最小容积(LAEDV)、左房内径(LAD)和左房射血分数(LAEF),统计治疗1年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小剂量联合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常规剂量联合组(P均0.05),2组转复维持有效率、LAD、LAESV、LAEDV、LA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年后,小剂量联合组舒张压、收缩压、LAD、LAESV、LAEDV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联合组(P均0.05),转复维持有效率、LAEF均明显高于常规剂量联合组(P均0.05);常规剂量联合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小剂量联合组(P0.05)。结论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氯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患者可减轻患者心脏负荷,可更好地维持阵发性房颤复律后心律,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李逢春  佟晶洁  郝伟  马振 《陕西中医》2008,29(7):839-840
目的:评价稳心颗粒和胺碘酮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长期疗效。方法:将6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采用稳心颗粒(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加胺碘酮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以及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左心房内径。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81.25%,对照组的为56.7%,治疗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左心房内径(35.02±1.55mm),明显小于对照组(36.56±1.42mm)(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抑制左心房的扩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给予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房颤复发情况、窦性心律维持情况和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房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窦性心律维持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室内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房颤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房颤复发,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氯沙坦与胺碘酮联合应用对老年患者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持续性房颤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应用胺碘酮口服治疗,治疗组32例应用胺碘酮+氯沙坦口服治疗,观察2组的复律成功率及治疗后12个月内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并测量复律成功即刻、复律后12个月的左心房直径。结果治疗组复律成功率(68%)明显高于对照组(41%),P<0.05,治疗9个月后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12个月左心房直径(3.53±0.17)cm小于对照组((3.72±0.25)cm),P<0.05。结论氯沙坦能有效改善胺碘酮对老年患者持续性房颤的转复率及窦性心律维持率,并能抑制左心房的扩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颗粒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例心功能Ⅱ~Ⅲ级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100例在此基础上予益气化瘀颗粒,对照组100例予安慰剂。2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对2组中医气虚血瘀证候疗效进行比较,评价2组安全性。结果 2组治疗后心功能Ⅰ级及Ⅲ级者所占比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Ⅰ级及Ⅲ级者所占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LVEF值<30%者、30%~40%者及>45%者所占比率与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LVEF值30%~40%者、>45%者所占比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气虚血瘀证候总有效率91.7%,对照组53.2%,2组中医气虚血瘀证候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中医气虚血瘀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化瘀颗粒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对窦性心律维持、左房功能的影响。方法2017年6月-2018年4月收治的92例PAF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根据实际情况常规给予抗心房颤动治疗,同时口服缬沙坦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参松养心胶囊。均治疗12周后评估疗效与安全性。对比两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窦性心律维持有效率及治疗后3个月PAF发作持续时间、心室率、左房功能及血清指标改善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窦性心律维持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3个月PAF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心室率明显降低(P<0.05),而治疗组PAF发作持续时间、心室率明显较对照组短、低(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左房内径(LAD)明显小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缬沙坦可提高PAF的临床治疗疗效,利于窦性心律维持、左房功能及血清指标改善,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1例确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0例)予强心复脉合剂口服,对照组(81例)予阿托品口服,疗程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的临床症状、24h动态心电图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4h动态心电图:治疗组和对照组心率提高总有效率分别为92%和36%,24h平均心率分别增加10次/min和4次/min,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LVEF: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明显改善心功能的作用(P〈0.01)。结论强心复脉合剂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心率和改善心功能,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高血压病伴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对左房内径、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52例高血压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加用曲美他嗪组,每组26例,均服药1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左心房内径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结果两组间一般资料相似,随访12个月后,曲美他嗪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大于常规治疗组,但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曲美他嗪组左房内径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小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改善心肌代谢,抑制炎症反应及左房重构,对预防阵发性房颤的复发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磊  李艳 《河北中医》2012,34(7):973-974,978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胶囊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心功能Ⅱ、Ⅲ级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80例加益气化瘀胶囊,对照组80例予安慰剂胶囊,2组均治疗2个月。统计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变化及下肢水肿发生情况,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率(LVEF>40%),进行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59%,对照组总有效率48.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心功能分级、下肢水肿发生率及LVEF正常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1,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P<0.05)。2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益气化瘀胶囊可明显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顾春雷  刘冰  张书永  冯鹏坤  孔令琴 《河北中医》2010,32(10):1537-1539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心功能及血清尿酸的影响。方法将8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芪苈强心胶囊,2组疗程均为15d。观察2组中医证候疗效、心功能疗效、心功能和血清尿酸水平变化。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心功能疗效均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LVEF、心输出量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尿酸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尿酸水平低于对组(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治疗CHF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并能降低血清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15.
赵磊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11):2586-2587
目的:评价益气活血方对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相同西药治疗的基础,配合口服益气活血方治疗,4周后,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及心功能分级,并测定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脑钠肽(BNP)值。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VEF及BNP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改善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188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曲美他嗪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每日3次口服;联合治疗组在曲美他嗪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2粒,每日3次口服,治疗3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min步行距离及治疗前后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P-选择素及BNP浓度的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更明显,总有效率90.63%,治疗后LVEF明显提高,LVEDd、CRP、ET-1、P-选择素及血浆BN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与曲美他嗪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冠心病病人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浆BNP浓度,减少心脏事件,可作为冠心病心力衰竭的长期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影响。方法将78例CABG术后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9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参麦注射液治疗。2组均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左室收缩功能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心排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峰)、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峰)及E/A值]及心功能变化情况,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且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LVEDD、LAD、CO、LVEF、E峰、A峰、E/A及心功能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参麦注射液可明显改善CABG术后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全真一气汤联合西药治疗心肾阳虚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肾阳虚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全真一气汤。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心功能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及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心功能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80.00%,组间心功能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改善气短、浮肿症状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余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CI、SI、LVEF、LVEDD、FS、tei指数、E/A比值变化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CI、SI、LVEF、E/A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真一气汤联合西药治疗心肾阳虚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满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缓解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丁来标  孔青  杜雅洁 《河北中医》2010,32(9):1390-1392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糖尿病心肌病(DCM)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3例DCM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22例加服芪苈强心胶囊,对照组21例加服贝那普利。2组均治疗2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最大充盈速度(E峰)、舒张晚期最大充盈速度(A峰)和E/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后优于治疗前;2组治疗后LVEF、E峰和E/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芪苈强心胶囊对DCM心功能不全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心力衰竭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