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晨雁 《山东医药》2008,48(5):54-55
对254例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4周后加用乙酰唑胺4周,治疗前后行血压测定、多导睡眠监测(PSG)及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加用乙酰唑胺后OSAS及血压控制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均<0.05).提示对合并OSAS的高血压患者,可于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乙酰唑胺.  相似文献   

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其所导致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对白天嗜睡、打鼾和憋气为主诉的门诊或住院患者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且血压增高达诊断标准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睡眠检测结果中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及睡前、晨起、治疗后的血压进行分析。结果OSAS患者晨起血压较睡前血压增高(P<0.001),并与SaO2呈负相关(P<0.05);SaO2与AHI呈负相关(P<0.05)。体重指数与SaO2呈负相关(P<0.05)与晨起舒张压呈正相关(P<0.05)。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纠正睡眠呼吸暂停6~8周后,晨起血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1)。结论OSAS患者肥胖及反复睡眠呼吸暂停与其高血压具有相关性,因此OSAS高血压是一种继发性高血压,CPAP治疗对这种高血压有效。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在老年人中常见,流行病学调查、动物试验及临床研究均提示OSAS与高血压的关系甚为密切,而老年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主诉症状常不明确,与多种疾病并存,容易与老年人衰老症状相混淆,病情复杂,鉴别诊断困难,易漏误诊,同时治疗效果显著,有必要提高对老年人SAS诊治的认识。现重点介绍老年人OSAS与高血压关系的近年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高福生 《山东医药》2002,42(19):49-5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者常伴有高血压 ,但其动态血压 ,特别是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CPAP)治疗后动态血压的变化少见报道。我们观察了 2 0例重度 OSAS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及 CPAP治疗对血压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OSAS组为 2 0例重度 OSAS患者 ,男 14例 ,女 6例 ,年龄 4 6~ 6 5岁 ,均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 ,1周内未服降压药物。对照组为 2 0例健康查体正常者 ,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 4 5~ 6 4岁 ,无高血压病史。方法 :OSAS组患者于睡眠时给予 CPAP治疗 ,通气压力为 5~ 14 cm H2 O,疗程为 2周。对照组及 O…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特点。方法入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根据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将受试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42例)、高血压合并轻度OSAS组(21例)、高血压合并中、重度OSAS组(27例),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睡眠呼吸状态对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结果高血压合并轻度OSAS组、高血压合并中、重度OSAS组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高血压合并轻度OSAS组血压曲线非杓型所占比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中、重度OSAS组比例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血压合并中、重度OSAS组与高血压合并轻度OSAS组比较血压非杓型所占比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OSAS患者其血压变异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这在合并有中、重度OSAS的患者表现尤其明显,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要注意睡眠状态时血压的变化,早期诊断OSAS并积极有效地治疗。  相似文献   

6.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威  王禹 《中国循环杂志》2006,21(4):317-32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在临床中往往被忽视,未予充分重视。目前,OSAS和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增高,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二者合并的发病率远远超过单一发病率。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OSAS可导致高血压。本文对OSAS与高血压的相关性、OSAS相关高血压的特点、OSAS相关高血压病理生理学机制的最新进展、OSAS的治疗策略以及治疗OSAS对血压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老年高血压患者103例根据多导睡眠仪监测分为单纯高血压组26例、高血压合并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组29例、高血压合并中度0SAS组30例和高血压合并重度OSAS组18例.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睡眠呼吸参数对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结果高血压合并轻度、中度和重度OSAS组昼夜血压曲线呈非杓型的发生率分别为64.29%、76.67%和88.89%,后二组与单纯高血压组(5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认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OSAS严重程度相关,应重视对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的监测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患者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或手术治疗前后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方法 入选高血压患者105例,根据多导睡眠仪监测结果 分为单纯高血压组47例、高血压合并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 36例和高血压合并中、重度OSAS组22例.CPAP或手术治疗前后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治疗前后睡眠呼吸参数与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结果 治疗前单纯高血压组昼夜血压呈非杓型占23.4%,高血压合并轻度和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昼夜血压呈非杓型的分别占47.2%和59.1%.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昼夜血压呈非杓型的比例均有所下降,分别为19.1%.38.9%和45.5%,与治疗前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非杓型血压下降最为明显.结论 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呈非杓型时应考虑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且昼夜血压变化与OSAS严重性相关,CPAP或手术治疗后非杓型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患者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或手术治疗前后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方法入选高血压患者105例,根据多导睡眠仪监测结果分为单纯高血压组47例、高血压合并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组36例和高血压合并中、重度 OSAS 组22例。CPAP 或手术治疗前后行24 h 动态血压监测,比较治疗前后睡眠呼吸参数与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结果治疗前单纯高血压组昼夜血压呈非杓型占23.4%,高血压合并轻度和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昼夜血压呈非杓型的分别占47.2%和59.1%。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昼夜血压呈非杓型的比例均有所下降,分别为19.1%,38.9%和45.5%,与治疗前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非杓型血压下降最为明显。结论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呈非杓型时应考虑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且昼夜血压变化与 OSAS 严重性相关,CPAP 或手术治疗后非杓型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0.
正该文探讨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S)患者短时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在宁波市第一医院心血管科诊治的高血压患者153例,给予多导睡眠呼吸监测及动态血压监测,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将患者分四组:对照组(单纯高血压,41例)、高血压合并轻度OSAS组(36例)、高血压合并中度OSAS组(36例)、高血压合并重度OSAS组(40例)。  相似文献   

11.
《中华高血压杂志》2021,(1):100-100
该文探讨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S)患者短时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在宁波市第一医院心血管科诊治的高血压患者153例,给予多导睡眠呼吸监测及动态血压监测,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将患者分四组:对照组(单纯高血压,41例)、高血压合并轻度OSAS组(36例)、高血压合并中度OSAS组(36例)、高血压合并重度OSAS组(40例)。  相似文献   

12.
朱云  刘萃红 《山东医药》2008,48(23):75-76
选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并高血压患者52例(OSAS组)及非OSAS高血压患者48例,入院后同步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两组均予低盐饮食及培哚普利和(或)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治疗2周,其后OSAS组降压效果差者接受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全天平均血压变化.结果 两组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舒张压(DDBP)及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均无明显差异,OSAS组的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治疗2周后,OSAS组全天平均血压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OSAS组30例药物降压效果欠佳者行CPAP治疗2周后血压显著下降(P<0.05).认为对OSAS并高血压患者单纯药物降压疗效欠佳,辅助CPAP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以睡眠期间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或者低通气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为特点。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OSAS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并且发现OSAS患者常常并发高血压甚至是难治性高血压。本文将OSAS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与治疗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浆内源性一氧化碳(CO)水平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及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自述或家属述有夜间打鼾者115例,进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及24h动态血压检测,根据测定的结果分为对照组、单纯OSAS、单纯高血压组、OSAS合并高血压组。测定各组血浆内源性CO,比较各组血浆CO水平的差异,并分析血浆CO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单纯OSAS组和OSAS合并高血压组血浆CO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睡眠呼吸紊乱指数与CO水平正相关,(β=0.012,P=0.005)。结论 OSAS人群血浆内源性CO水平高于非OSAS人群,血浆内源性CO水平在高血压和非高血压人群间没有差异;血浆内源性CO水平与OSAS夜间低氧正相关,而与血压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高血压及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符合OSAS患者48例作为OSAS组,并分为高血压组(28例)和正常血压组(20例)2个亚组,同期选择无OSAS的高血压患者30例作为单纯高血压组,健康体检者2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均进行整夜睡眠呼吸监测(7 h),并记录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等;空腹血糖(FPG)及空腹胰岛素(FINS)测定,对患者进行24 h的动态血压监测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高血压组患者非杓形血压比例和脉压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OSAS组患者的FPG、FINS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S患者的AHI与FINS和HOMA-IR均呈正相关。结论 OSAS与IR存在独立的相关性,可能通过IR导致并进一步加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情况。方法选取90例有睡眠打鼾的儿童,实施多导睡眠监测并同步进行24 h 动态血压监测。按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OSAS 组(AHI≥5次/h)和对照组(AHI<5次/h),比较两组的临床血压指数值、高血压的发病率和非杓型血压的情况。结果 1)OSAS 组的体质量指数(BMI)、氧减指数(ODI)和睡眠期间血氧饱和度<92%的时间(TST92%)均比对照组高(P<0.05);2)OSAS 组夜间睡眠时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指数,以及白昼的收缩压指数较对照组高(P<0.05);3)OSAS 组的高血压发病率及非杓型血压情况比对照组多(P<0.01)。结论儿童 OSAS 与高血压密切相关,且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血压多呈非杓型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并主动脉夹层(AD)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83例高血压并AD作为试验组,另选80例高血压病病人作为对照组。通过多导睡眠图检查,分析发生OSAS的比例,及OSAS组与非OSAS组间的发病特征。结果高血压并AD组中患OSAS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42.17%vs 20.00%,P0.01)。高血压并AD病人中OSAS组与非OSAS组比较显示,OSAS组病人平均年龄较非OSAS组更小(P0.05),OSAS组男女比例明显比非OSAS组高(P0.01),OSAS组BMI指数较非OSAS组更高(P0.05)。结论高血压并AD病人更易合并OSAS;合并OSAS的AD病人较非OSAS的AD病人年龄更小且肥胖,以男性为主;高血压并OSAS可能是相对年轻男性AD病人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情况.方法 选取90例有睡眠打鼾的儿童,实施多导睡眠监测并同步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按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OSAS组(AHI≥5次/h)和对照组(AHI<5次/h),比较两组的临床血压指数值、高血压的发病率和"非杓型"血压的情况.结果 1)OSAS组的体质量指数(BMI)、氧减指数(ODI)和睡眠期间血氧饱和度<92%的时间(TST92%)均比对照组高(P<0.05),2)OSAS组夜间睡眠时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指数,以及白昼的收缩压指数较对照组高(P<0.05);3)OSAS组的高血压发病率及"非杓型"血压情况比对照组多(P<0.01).结论 儿童OSAS与高血压密切相关,且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血压多呈"非杓型"改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患者短时血压变异性(BPV)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在宁波市第一医院心血管科诊治的153例高血压患者,给予多导睡眠呼吸监测及动态血压监测,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分四组:单纯高血压作为对照组(41例)、高血压合并轻度OSAS组(36例)、高血压合并中度OSAS组(36例)、高血压合并重度OSAS组(40例)。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影响高血压合并OSAS患者短时血压变异性的公因子,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高血压合并OSAS患者短时血压变异性的因素。结果:因子分析纳入可能影响高血压合并OSAS患者短时血压变异性的因素,共提取4个公因子:体重指数、OSAS严重程度相关参数、生活行为习惯、年龄及高血压病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OSAS严重程度与高血压合并OSAS患者夜间收缩压短时血压变异性(nSBPARV)及夜间舒张压短时血压变异性(nDBPARV)均存在相关性(β=0.277,P<0.05;β=0.360,P<0.05),对于高血压合并OSAS患者nSBPARV的影响因素依次为OSAS严重程度>年龄及高血压病程(分别为β=0.277,P<0.05;β=0.225,P<0.05),对于nDBPARV的影响因素依次为OSAS严重程度>体重指数(分别为β=0.360,P<0.05;β=0.187,P<0.05)。高血压合并轻度、中度、重度OSAS组的nSBPARV、nDBPARV均较对照组大;且高血压合并重度OSAS组的nSBPARV、nDBPARV、日间收缩压短时血压变异性均大于对照组、高血压合并轻度、中度OSAS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合并OSAS时容易出现夜间短时血压变异性增加,OSAS严重程度是高血压合并OSAS患者夜间血压短时变异性增加的主要因素,肥胖、年龄及高血压病程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中华高血压杂志》2021,29(5):470-475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慢波睡眠与清晨血压的关系。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首次确诊为OSAS的连续病例90例为研究对象,每例均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将OSAS未合并清晨及夜间高血压者作为对照组(41例),OSAS合并清晨高血压而无夜间高血压者为清晨高血压组(14例),OSAS合并清晨及夜间高血压者为持续高血压组(35例),比较3组间的血压差异。分别观察3组之间的睡眠参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氧减指数、慢波睡眠比例、唤醒指数、睡眠效率等],并分析OSAS患者清晨血压与各睡眠参数(AHI、氧减指数、慢波睡眠比例、唤醒指数、睡眠效率等)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和清晨高血压组相比,持续高血压组的AHI[(39.7±25.1)比(30.1±17.7)、(25.4±16.5)次/h]、唤醒指数[(30.3±20.7)比(22.7±12.6)、(18.8±10.1)次/h]、4%氧减指数[(26.1±18.7)比(19.3±14.2)、(12.9±12.7)次/h]、3%氧减指数[(30.8±18.5)比(25.6±13.7)、(18.4±14.8)次/h]较高,而清晨高血压组与持续高血压组的慢波睡眠比例[(9.1±4.6)%、(11.3±7.4)%比(15.5±7.1)%]较对照组低(均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清晨收缩压与慢波睡眠比例(r=-0.293)、睡眠效率(r=-0.246)呈负相关,与年龄(r=0.235)、夜间血氧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TS90%)(r=0.033)呈正相关(均P0.05)。逐步回归分析提示,年龄和慢波睡眠比例均对清晨收缩压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β值分别为0.212和-0.259,均P0.05)。结论在众多OSAS患者睡眠参数中仅慢波睡眠比例与清晨血压相关,睡眠时慢波睡眠时间较短是清晨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