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冲穴为足厥阴肝经之输穴、原穴,具有疏肝理气、益肝明目、舒筋通络的功效,为临床常用腧穴。笔者谨守异病同治原则,以太冲穴为主,灵活配用他穴,用于治疗皮肤、乳腺、内分泌等疾病获得较好疗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2.
笔者经临床摸索实践 ,辨证灵活运用太冲穴疗效颇佳 ,报道如下。1 目偏视陈某 ,男 ,6 1岁 ,工人 ,1 997年 9月 5日就诊。患者 1 5天前因“多发性脑梗塞”住院治疗 ,现遗留两眼向左斜视 ,眼球固定不转 ,视右侧物体需以颈部转动来代偿 ,兼头晕、口苦、舌红 ,苔薄黄 ,脉弦数。辨证为肝风内动而致筋脉拘急 ,取穴太冲、阳陵泉 ,得气后平补平泻 ,留针 30min ,中间运针 2次 ,每日 1次 ,连续治疗两次痊愈 ,并巩固治疗 1周未见复发。2 眩晕安某 ,男 ,35岁 ,农民 ,因头晕住院 ,血压 2 2 /1 6kPa,既往高血压病史 1 0年 ,3年前曾患脑出血 ,内科诊…  相似文献   

3.
<正>.列缺(LU7)属手太阴肺经穴,该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任脉。在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拇短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1])。其主治广泛,临床常用,现总结如下。1操作列缺穴的操作~([2]),或针或灸,多以沿拇长展肌腱沟向肘侧或腕侧斜刺或平刺为主,灸3~7壮。临床针刺时,最好使患者仰卧,坐位极易晕针,前臂伸直于体侧或屈曲于腹部,手背向上;常规消毒后向肘  相似文献   

4.
独穴疗法临证举隅梁树艺(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医院针灸科,361006)1呃逆武××,男,26岁,公司职员。1994年12月15日就诊。主诉:无明显诱因呃道2天,每分钟约7~8次,声音洪亮有力。昨日经他医诊治,服药(药物不祥)未见好转。查:舌红苔浊略黄,脉...  相似文献   

5.
水沟穴,又称人中穴,因喻穴处犹如涕水之沟渠而得名,为督脉要穴,明代徐风的《针灸大全》列其为十三鬼穴之首,名曰"鬼宫"。至于其定位,《针灸甲乙经》云:"水沟,在鼻柱下人中,督脉、手足阳明之会,直唇取之。"《腧穴学》规定其在人中沟上1/3与中1/3交点处。而穴位解剖表明,水沟穴在口轮匝肌中,有上唇动、静脉,还布有眶下神经支、面神经支及丰富的神经末梢。该穴临床多用于急症,具有疏利腰脊、醒神开窍、降气和胃、通经活络、安神定志之功效,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他穴配伍应用。若临证施术得当,配伍确切,多收神效。现根据笔者临床验案举隅如下。  相似文献   

6.
段延萍  周杰  张茹心 《陕西中医》2006,27(2):217-218
1失眠刘某,男,43岁,部门经理。2004年3月6日初诊,主诉失眠半年余。半年来,每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12点甚至1~2点方可入睡,且多梦纷纭,每晚睡眠不足4h。曾服安定,因怕成瘾又停用,后又服用“柏子养心丸”、“天王补心丹”效果不显。因睡眠不足,患者神疲乏力,面色不华,饮食尚可,大  相似文献   

7.
太冲穴临床运用举隅南京市建邺医院(210004)胡倩关键词太冲穴针刺面瘫呃逆偏头痛太冲穴为肝经之原穴,足厥阴经所注为“输”,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在拇长伸肌腱的外缘,具有“平肝、理血、通络”之效。根据“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肝经诸...  相似文献   

8.
9.
太冲穴为足厥阴肝经的输穴、原穴.本穴不仅治疗肝胆表里脏腑病症,而且对经脉循行部位的很多病症均有一定疗效.如:头脑部之巅顶痛、眩晕、神志症、惊痫、口眼歪斜、唇颊肿胀,颈咽喉部之咽喉痛、瘿、嘘干口渴、消渴等,以及乳痈、胁痛、腹中雷鸣、呕逆不食、泄痢、小肠庙、泌尿系病、月经病、辜丸病、腰痛、膝股内侧痛、足跗肿、下肢屡痹等皆可选用.  相似文献   

10.
11.
太冲穴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冲穴为足厥阴肝经腧穴,首见<灵枢·本输>,为肝经原穴,又是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之一.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约当行间穴直上2寸,正坐或仰卧取之.在(足母)长伸肌腱的外侧缘,有足背静脉网及第一跖骨背侧动脉;并有腓深神经的跖背伸神经,深层为胫神经的足底内侧神经.笔者在临床中应用该穴治疗多种疾病,均获得较好的疗效,今不揣浅陋,兹举5则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胡债 《中国针灸》1997,17(7):398-398
太冲穴临床运用举隅胡倩(南京市建邺医院针灸科,江苏210004)太冲穴为足厥阴肝经的原穴,具有平肝、理血、通络之效,根据“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肝经诸疾取用大冲有其独到之功,临床用之常取捷效,现举验案如下。1治火谭××,女,45岁,1993年11...  相似文献   

13.
功力捻手穴疗法方法简便,疗效奇特,称为宫廷捻穴疗法。笔者为清代光绪御医赵雷兰的第三代传人,经20余年临床实践,应用本法治疗数百例疑难病症,疗效甚佳,且愈后不易复发,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患者仰卧,四肢放松,伸出手掌(男左女右),医者坐于患者旁,左手扶持...  相似文献   

14.
复溜穴滋阴补肾作用临证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非 《国医论坛》2001,16(1):37-38
复溜穴出自《灵枢·本输》篇 ,是足少阴肾经之经金穴 ,位于太溪穴上 2寸。究其字义 ,复是重返与轮回之意 ;溜 ,本通流 ,水流貌。复溜即以肾经循行至太溪绕踝回转之后 ,复直流向上而得名。肾多虚证 ,“虚则补其母”,而复溜为肾经之母穴 ,故取本穴多行补法 ,具有滋阴补肾之功效。笔者长期师从著名针灸专家李世珍教授 ,随其采用复溜穴为主 ,精当配穴治疗一些与肾阴不足有关的病证 ,效如桴鼓 ,兹举例介绍如下。1 失眠包某 ,女 ,2 2岁 ,1 998年 7月 1 6日初诊。主诉 :入寐困难 ,甚则彻夜不寐 1年。患者系去年大学毕业前 ,因熬夜用脑过度而得。每…  相似文献   

15.
临证举隅     
1.神经性呕吐汤×,女,45岁,农民。患者素有胃痛史2年余。1星期前因情志刺激致胃痛加重,呕吐频频,经钡餐 X 线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诊断为神经性呕吐。1星期来食入即吐,胸胁胀痛,时叹息。经本院门诊对症治疗,病情无缓解,遂介绍来本科针灸。刻诊患者呕吐不消化食物,胁痛嗳气,烦躁不安,舌红苔薄腻,脉弦。症为肝气犯胃,气逆作呕,故疏肝和胃,降逆止呕,取中脘、内关、足三里、太冲穴,用泻法,留针30分钟,出针后嘱服粳米汤1碗。次日2诊呕吐已止,胁痛、叹息全无。为巩固疗效,又针1次,诸恙悉除。按该患者因情志不畅,肝气不舒,横逆  相似文献   

16.
王剑发  王亚楠 《中国针灸》1997,17(7):432-432
针刺太冲穴治疗疑难病症举隅王剑发,王亚楠,苗卫平(山东德州医学科学研究所,253016)太冲穴,别名大冲,为足厥阴肝经腧穴,笔者在临床中,常“泻”刺本穴治疗一些疑难病症,每获良效,现举例如下。1摇头症韩××.女.67岁。德州一中家属,1994年3月初...  相似文献   

17.
王卫  徐立 《四川中医》2003,21(12):86-86
以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常用对穴为主,治疗肝郁气滞所致的病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针刺太冲穴治疗疑难病症举隅山东省德州医学科学研究所(253016)王剑发王亚楠苗卫平王桂英关键词太冲穴针刺疗法太冲穴,别名大冲,为足厥阴肝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注,既是本经原穴,又是俞土穴。笔者在临床中,针刺本穴治疗一些杂症,每获良效,现举例如下。1顽...  相似文献   

19.
桂枝汤是《伤寒论》治疗太阳中风之方,药物组成: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炙)。用于治疗太阳中风之表虚证。笔者取其本方的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作用,治疗其它疾病,收效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咳嗽 患者,女,42岁。患者1年前患感冒后出现咳嗽,经治疗后症状消失,此后隔月均出现咳嗽,一般持续10多天,甚者咳至脸色发青,夜不能寐。5天前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自服川贝枇杷露后不见好转。今见咳嗽无痰,喉咙发痒,胸口憋闷,脸色发青,夜不能寐,无发热恶寒,二便调。舌淡红,苔白,脉弦浮。此乃风寒外侵,内引伏邪,肺气失宣。治宜解表驱邪、宣肺理气,予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减,处方:桂枝15g,厚朴10g,白芍15g,生姜10g,甘草5g,大枣10g,桔梗10g,瓜蒌10g,杏仁10g。日l剂,水煎服。服药3剂,仍有微咳,原方再服3剂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