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董列军 《中医正骨》2012,24(4):75-76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的影响.方法:依照运动量从小到大、循序渐进的原则,以不引起患者疲劳和加重患膝疼痛为度,为22例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制定术后康复护理计划,指导患者进行规范、有效的术后康复锻炼,观察康复护理对手术疗效的影响.结果:本组22例28膝,术后1周参照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优21膝,良5膝,可2膝.术后2周,置换膝关节主动活动度90°~105°,中位数99°;被动活动度100° ~ 120°,中位数112°.术后6个月,所有置换关节稳定性、活动度及下肢肌力均恢复良好,患者可恢复正常生活.无关节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规范、系统的术后康复护理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口老龄化,膝关节疾患对人们健康和生活的影响日趋明显,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已经成为治疗多种膝关节病变效果比较肯定的方法。随着关节置换技术的开展,术后康复治疗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成为获得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TKA术后康复治疗35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后自体血回输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择80例行单侧初次TKA患者随机分为自体血回输组与常规引流组各40例;记录术后6h、24h引流量、输血量、术后24h血红蛋白值及并发症等。结果:自体血回输组6h引流量、24h引流量分别为(415.4±198.5)ml、(606.5±210.9)ml,常规引流组为(345.1±136.7)ml、(506.2±227.1)ml。输血总量分别为(1.5±1.3)μ、(2.2±1.3)μ。术后24h血红蛋白值分别为(96.7±9.7)g/dl、(95.0±1.3)g/dl。结论:自体血回输是一种操作简单方便安全的医疗技术,有利于维持术后较高的血红蛋白值,明显减少异体输血量,掌握自体血回输的使用方法及护理要点,能够有效的降低由于护理不当导致的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王宇  康斯文  孟妲 《中医正骨》2013,(12):84-85
目的:探讨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对32例接受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积极、系统的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男11例,女21例;年龄58~83岁,中位数72.5岁;膝骨关节炎13例,股骨头坏死5例,股骨颈骨折1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3例.观察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32例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13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住院时间14~28 d,中位数19.5 d;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结论:对接受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取积极、系统的预防护理措施,有利于预防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存自体输血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和疗效分析。方法:自2001年11月~2004年1月,对56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进行了预存自体输血。采血前、后第4天检测血红蛋白(HGB)、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结果:预存自体血22400ml,平均400ml。42例(75%)患者无需输异体血顺利度过围手术期,14例(25%)患者补充异体血360ml,平均257ml。而同期未做预存自体输血者输异体血平均560ml。没有发生与预存自体输血相关的并发症。结论:预存自体输血简便、经济、安全、有效。多数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基本上依靠预存自体输血能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6.
徐伟青 《中医正骨》2012,24(9):73-74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2008年9月至2011年1月,采用术前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和术后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等措施,规范护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26例 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 ~12个月,中位数7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切口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参照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9膝,良7膝,中1膝,差1膝.结论:科学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可以提高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7.
翟伟韬  戴号  王凌椿 《河北中医》2012,34(12):1835-1837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在僵硬膝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关节活动度恢复中的应用。方法将50例(59膝)僵硬膝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行TKA。对照组25例(30膝)TKA术后予常规关节恢复锻炼,治疗组25例(29膝)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按摩配合针刺改善股四头肌肌力。观察2组患者TKA术后膝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1、4、12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2组治疗后膝关节活动度及股四头肌肌力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手法应用于僵硬膝TKA术后患者,可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沙宇  王必胜  车向东  卢正楷  贺毅 《中医正骨》2012,24(10):44-45,48
目的:探讨影响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活动度的医源性因素。方法:1995年10月至2010年10月,对256例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男122例156膝,女134例186膝。年龄46~78岁,中位数69岁。双侧膝关节置换86例,单侧膝关节置换170例。原发病:骨性关节炎212例,类风湿关节炎26例,痛风性关节炎6例,强直性脊柱炎12例。术前膝关节屈曲畸形程度:0°~10°者161例,11°~20°者49例,21°~90°者29例,其中僵硬膝关节18例,术前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15°~55°;术前膝关节无屈曲畸形17例。合并症:膝内翻畸形189例,内翻畸形6°~20°,中位数13°;膝外翻畸形21例,外翻畸形6°~11°,中位数9°;抑郁症3例。术后随访观察患膝关节活动范围、HSS膝关节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56例患者手术时间80~156 min,中位数89 min。术后引流量492~932 mL,中位数532 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64个月,中位数30个月。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0°~60°者11例14膝,61°~95°者23例35膝,96°~135°者222例293膝。161例HSS膝关节评分由术前(48.8±3.6)分升至术后(94.8±2.4)分,49例HSS膝关节评分由术前(41.5±3.9)分升至术后(93.2±2.7)分,29例HSS膝关节评分由术前(32.7±5.2)分升至术后(85.1±4.3)分,17例HSS膝关节评分由术前(50.2±4.6)分升至术后(96.8±2.7)分。26例37膝表现为5°~20°的伸膝迟滞。7例9膝出现切口感染,但感染未波及关节腔;2膝经换药后切口愈合,5膝行扩创缝合术后切口愈合,2膝行局部皮瓣转移术后切口愈合。结论:不恰当的手术技术、假体选择、术后制动、患者选择及不系统的围手术期康复治疗,均会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在围手术期管理中,应注意避免这些医源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沈陵  罗漫丽 《中医正骨》2014,(4):316-317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疼痛护理措施。方法: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采用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及特殊护理措施,对32例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术后系统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患者的疼痛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均为6个月。均未出现膝关节僵硬和运动功能障碍。2例患者服用塞来昔布胶囊后出现轻微恶心、呕吐症状,未进行特殊治疗。术后3 d、7 d、14 d的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3.1±1.2)分、(1.8±0.8)分、(0.9±0.7)分。结论: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能够早期进行康复锻炼,有助于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潘涛  季卫锋  马镇川  厉驹  童培建 《中医正骨》2010,22(10):45-45,47
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非感染性发热在临床较常见。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笔者采用四妙散加味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患者3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治疗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spontaneous osteonecrosis of the knee,SONK)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3月至2016年5月,采用UKA治疗SONK患者28例(30膝)。男6例,女22例。年龄55~73岁,中位数66岁。身高153~178 cm,中位数161 cm。体质量47~80 kg,中位数55 kg。根据Aglietti分期,Ⅲ期4膝、Ⅳ期16膝、Ⅴ期10膝。病程2个月至3年,中位数7个月。测量膝关节屈曲度、股胫角,采用牛津大学膝关节评分(Oxford knee score,OKS)标准评价疗效,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8年,中位数5年。膝关节屈曲度,术前64°~114°,中位数104°;末次随访时98°~128°,中位数115°。股胫角,术前175°~181°,中位数178°;末次随访时172°~177°,中位数174°。OKS评分,术前28~42分,中位数38分;末次随访时13~25分,中位数17分。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随访期内未进行过二次手术治疗。结论:UKA治疗SONK,中短期效果良好、安全性较高,但是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李禄  孙波  刘世珑 《中医正骨》2012,24(1):40-42,45
行全髋关节置换及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后常存在隐性失血,轻者导致患者机体功能恢复速度减慢,严重者可致手术失败.术后对失血量估计不准确,对严重贫血的患者没有给予及时的输血治疗,会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精神萎靡不振,这不仅影响术后的功能锻炼,也不利于疾病恢复.本文就全髋关节置换及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等方面做一综述,以期为今后的相关临床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石优宏  蔡桦 《中医正骨》2011,23(12):69-72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用人工生物材料替代已有明显病损的膝关节表面的骨与软骨,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纠正畸形、恢复与改善膝关节功能的目的[1]。TKA术后对患者影响最大的就是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和疼痛问题。若术后早期康复功能锻炼不得当,就会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现就中医推拿在TKA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通痹胶囊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0例接受TK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5例予术后第1天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通痹胶囊。2组均连续治疗14天。比较2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红细胞沉降率(ESR)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比较2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治疗后D-D、PT、APTT、PLT、ESR、hs-CRP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 FIB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D-D、FIB、PLT、ESR、hs-CRP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PT、APTT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35例,DVT发生1例(2.86%);对照组35例,DVT发生5例(14.29%)。治疗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1%(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持续被动运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88例,男58例,女30例。年龄45~72岁,中位数55岁。单侧80例,双侧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1例,类风湿关节炎23例,创伤性骨关节炎4例。病程3~13个月,中位数8个月。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持续被动运动联合常规康复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方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7 d、14 d评价并比较2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并采用Judet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价总体疗效。结果:①膝关节活动度评分。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膝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时间效应[治疗组:(12.23±2.27)分,(39.99±3.87)分,(99.24±4.86)分,对照组:(14.29±1.07)分,(30.04±3.96)分,(70.14±4.28)分,F=16.816,P=0.039];2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评分的组间差异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t=-0.222,P=0.000),除治疗前以外(t=0.689,P=0.084),治疗开始后7 d、14 d治疗组的膝关节活动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0.763,P=0.000;t=-0.148, P=0.000);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10.254,P=0.024)。②总体疗效。治疗组优36例、良5例、可1例,对照组优2例、良13例、可17例、差14例。治疗组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Z=-2.670,P=0.024)。结论:持续被动运动可以有效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活动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严重的膝关节畸形患者和特殊疾病膝关节畸形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难度较大,对手术技术的要求较高。膝关节周围截骨术、单髁置换术等膝关节手术失败的患者,由于原手术切口、内植物的存在及术后骨性标志变化等因素,其全膝关节置换术也较复杂。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现关节活动受限、关节不稳、骨缺损、深部感染、伸膝装置破坏等并发症,或出现活动衬垫型假体聚乙烯垫脱出,需要行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术时,处理起来亦相当棘手。不同限制程度的膝关节假体的出现及计算机导航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复杂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疗效,但仍要求术者具有丰富的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经验,术前充分认识患膝情况和患者的病理特点及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对膝关节假体的选择和手术操作工具的应用非常熟悉,采取正确的手术策略,才能保证手术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异体输血是传统常用输血模式,然而常出现输血差错、传播传染病、免疫反应等同种异体输血并发症,因此在临床使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自体输血是近年来临床逐渐推广使用的输血方法,能够有效预防上述现象。本文作者在查阅大量临床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异体输血以及自体输血在临床中应用情况,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膝关节僵硬是影响全膝置换术后疗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引起术后膝关节僵硬的因素很多,临床处理也较为棘手。自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我们共施行全膝关节置换术1188例(采用Tornier公司的后方稳定型假体),手术均由同一主刀医生(Philippe Neyret)完成。其中56例术后出现关节僵硬,根据引起僵硬的原因分别采用麻醉下手法松解、关节镜下松解、切开松解和关节翻修等方法处理,获满意效果。为总结经验,现作回顾性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隐性失血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采用基础护理、高负压引流护理、患肢护理等措施规范护理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50例,男8例,女42例;年龄58 ~76岁,中位数62岁;骨性关节炎38例,类风湿关节炎4例,创伤性关节炎8例.观察其围手术期隐性失血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中止血带使用时间30 ~70min,手术总失血量为(650±180)mL,隐性失血量为(250±130)mL.1例患者术后4h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2例患者因引流不畅导致膝关节重度肿胀,大腿后侧和小腿出现瘀斑.结论: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取规范的基础护理、高负压引流护理和患肢护理,可以减少隐性出血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孟琴秋 《中医正骨》2009,21(2):77-78
随着人工关节设计的不断完善及人工关节材料的改进,全膝关节置换术为老年病人严重膝关节病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但老年患者各方面机能衰退,肢体功能恢复缓慢,早期康复训练可提高手术疗效及术后的生活质量,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自2005年4月至2008年3月,笔者对13例重度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运用康复训练程序进行阶段性的训练,其关节稳定程度,活动范围恢复良好,可正常生活和工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