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肩锁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对肩锁关节脱位,既往多采用肩锁固定带固定患肩,因固定时间长,预后欠佳.我们于2000年7月~2003年3月,应用德国Link公司生产的肩锁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17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应用肩锁关节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了更好地处理肩锁关节脱位,使患尽快和最大程度康复。方法:应用肩锁关节钢板手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14例,同时注重损伤机制的针对性分析和软组织的修复。结果:内固定物不仅能稳定肩锁关节,而且对脱位能保持持续复位状态,同时允许损伤结构得以重建。另外,还能最大程度恢复肩锁关节的运动功能。结论:肩锁关节钢板较张力带钢丝更宜于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相似文献   

4.
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进展谭富生肩锁关节脱位是易被忽略的脱位之一,传统治疗多以非手术治疗为主,近年来在探索损伤机制,损伤分类等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外较多作者在治疗上有一些改进。兹就以下问题作一介绍。(1~11)1解剖肩锁关节(Acromio-Clavicu...  相似文献   

5.
肩锁关节脱位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治平 《中国骨伤》1992,5(4):24-24
肩锁关节脱位在临床上不少见。自1986年起采用弹性绷带合理有效外固定,能早期功能锻炼,效果好。供同道们研究。  相似文献   

6.
手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8年6月~2007年3月,我院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62例,效果满意。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本组62例,男38例,女24例,年龄19~65岁。左侧22例,右侧40例,均为急性闭合性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石膏外固定方法在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中的有效性.方法:改良石膏外固定肩锁关节脱位.结果:本组均获随访,时间2-10个月,优23例,良2例.结论:改良石膏外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是可靠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庄天光  庄夏衍 《中国骨伤》2004,17(4):239-239
我们自1995年11月-2002年11月采用中医传统正骨手法复位结合肩腋肘连环“∞”字绷带环绕加压并逐渐加紧外固定力法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患者15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重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目的:对15例重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7治疗进行治疗,方法:15例全部为Allman分型中的Ⅲ型损伤,其中有11例切除纤维软骨盘,7例修复锁韧带,3例加用一枚松质骨螺钉固定于锁骨与喙空间,肩锁韧带全部修复,用两枚克氏针交叉固定于肩锁关节。结果:经10个月-6年的随访。疗效评价按Karlsson分类A级为12例,B级3例,病人均重返原工作岗位,有10例喙锁间隙软组织钙化,但对病人肩关节活动并无影响,结论:对重度肩锁关工锐位的病人应尽早手术治疗。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纤维软骨盘是否切除和喙锁韧带是否修复对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重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很多,对于AlmanⅢ°的完全性脱位〔1〕,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手术治疗〔2〕。而各种手术方法的结果和疗效各家报告不一。至今还没有一种肯定的手术方法能适用于所有Ⅲ°损伤病人,各种手术方法均可能遗留疼痛、功能障碍、残余畸形等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1.
带调节托双髋外展60°支架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髋脱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院自1995年9月,在参考天津医院戴祥麒等设计的蛙式支架基础上改良与制作了一种带调节托双髋外展60°支架,共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髋脱位101例,130个髋,年龄为9个月~4岁,随访时间2年2个月~6年5个月,平均3年10个月,优良率96.7%,股骨头坏死率3.2%。本支架通过调节托的设计和使用,双髋外展60°固定使髋脱位复位及固定更符合生理要求。其特点是:(1)较其他支具操作简便;(2)复位成功率高;(3)患儿可带架自由坐卧、爬行,使头臼保持良好的刺激与生长;(4)头坏死率低。  相似文献   

12.
赵勇  董福慧 《中国骨伤》2011,24(3):183-185
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常见的肩部运动损伤,约占全身关节脱位的3.2%[1]。由于肩锁关节的特殊解剖特点,对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其治疗方法有上百种之多。  相似文献   

13.
肩锁关节脱位治疗方法的选择与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4种不同方法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本组146例,肩锁关节脱位按Allman分型:Ⅰ度脱位33例,Ⅱ度脱位67例,Ⅲ度脱位46例。采用4种方法治疗:保守治疗(Ⅰ度脱位33例,Ⅱ度脱位26例),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Ⅱ度脱位32例),切开复位克氏针“8”字钢丝固定修复肩锁韧带及关节囊(Ⅱ度脱位9例,Ⅲ度脱位18例)、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固定修复肩锁韧带、关节囊、喙锁韧带及喙肩韧带移位(Ⅲ度脱位28例)。以上分别为A、B、C及D组。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1.2个月),按Karlsson评分标准,A组优39例,良19例,差1例;B组优19例,良11例,差2例;C组优15例,良12例;D组优19例,良9例。除二例Ⅱ度脱位在电镜透视下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患者,克氏针外滑、脱位复发外,其余均无脱位复发、断针、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术前正确判断肩锁关节脱位的类型,根据具体分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能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可调式股骨颈骨折外固定器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65例股骨颈骨折的治疗.较详细地介绍了可调式股骨颈骨折处外固定器的特点;可调节的范围大,灵活性高,满足了临床上多角度调节的需要。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方法简单、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肩锁关节骨折脱位的内固定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对Ⅲ型及以上的肩锁关节骨折脱位采用手术治疗已基本达成共识[1,2].总结我院从1986年1月至2001年12月的此类病例,由于固定方式不同,其预后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翼异型钢板在肩锁关节脱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11例新鲜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按Allman分类Ⅱ°7例,Ⅲ°4例,均采用双翼异型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7个月)。结果按Karlsson评分标准,优10例,良1例,未出现松动、感染、断钉等合并症。结论双翼异型钢板适用于肩锁关节半脱位及完全脱位,术前检查时应特别重视是否有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7.
陈栋  杨迪生  朱国庆 《中国骨伤》2003,16(12):705-707
目的探讨喙锁拉力螺钉加张力带固定术式对中青年和老年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本组Tossy分类Ⅲ级肩锁关节脱位43例,其中男28例,女15例;年龄27~71岁,平均42岁.所有病例采用喙锁拉力螺钉结合张力带钢丝固定术治疗,分为中青年组(小于60岁)24例,老年组(大于60岁)19例,平均随访2.7年,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并分别与Phillips和Bragin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疼痛与肌力方面,中青年组、老年组与Phillips的结果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在畸形发生率上,中青年组结果优于Bragin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老年组活动度与满意度两项的结果比中青年组及Phillips的结果差,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青年患者采用本手术方式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老年患者并不适合该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韩立平  渠立振 《中国骨伤》2006,19(2):108-108
肩锁关节脱位有各种治疗方法,对Allman Ⅲ型的完全性脱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手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较多,临床报道疗效不一。我科自2000年至2004年问采用喙锁间环扎钢丝加克氏针固定治疗重度肩锁关节脱位65例,疗效优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锁骨远端截骨喙肩韧带内移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忠  庞伟 《中国骨伤》2003,16(12):734-734
自1991年,我们通过锁骨远端截骨喙肩韧带内移治疗肩关节脱位2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21~49岁,平均35.4岁.左侧6例,右侧14例.撞伤5例,摔伤15例,病程2 h~5 d,平均7.5 h.症状体征:患者均有伤部疼痛,锁骨远端阶梯样隆起,按压有浮动感,X线片显示锁骨远端向上翘起,距喙突距离较正常平均增加16 mm,肩锁关节脱位按Allman分类法,均为Ⅲ度脱位.……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dissociation may not be a common injury, yet it may cause limitations in activity. Types IV, V, and VI dissociations need operative repair. In this study, a simple technique is advocated to reduce and maintain reduction of the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using no. 5 nonabsorbable suture material while the resutured coracoclavicular (CC) ligament he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