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省临床免疫学实验室质量控制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全面了解湖南省临床免疫学实验室质量控制总体情况。方法对2005~2006年度全省临床免疫学实验室室间质评、室内质控图表以及所用仪器、方法、试剂进行总结分析,同时采用现场检测的方式了解实验室情况。结果全省临床免疫学室间质量评价各项目检测符合率维持在较高水平,除抗-HBc-IgM外,其余平均在90%以上;常规ELISA检测变异系数(CV)有77.6%的实验室能控制在15%以内。现场检测成绩低于常规室间质量评价成绩。结论临床免疫学实验室应进一步加强质量控制工作,加强实验室人员培训,提高质控意识,制定出适合自己实验室的质控方法与规则;同时选择高质量的试剂,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利用血液分析室间质量评价剩余质控品作室内质量控制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盲法对剩余室间质控品(混合液)按日常室内质控方法进行测定,所得数据输入EXCEL表格或CLInet Lab IQC网络版后以求得标准差、变异系数。结果封存至室间质评结果回馈后再作比较。结果室内质控变异系数与室间质评的偏倚值呈高度吻合。结论本法测得的室内质控结果更真实反映实验室实际测量水平,同时为室内质控规则的选择、提升室间比对能力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室间质量评价不满意项目结果的偏倚和室内质量控制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使室内质量控制在检测和控制实验室常规工作精密度的同时,更好地检测其准确度的改变情况,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方法采用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活动评价标准,对2009~2011年共6次54项参加卫生部全国特殊蛋白室间质量评价不满意项目(能力比对验证成绩小于80%)的偏倚和室内质控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5个不合格项目存在较大偏倚,分析偏倚过大的主要原因是室内质控变异较大,存在基质效应及线性问题。改进后再次检测室间质控品,检测结果较为满意。结论当室间质评回报结果出现当前性能解释不满意项目时,对整个检测系统进行分析,特别是室内质控的分析,处理后重新检测室间质控品结果,能找出原因,解决问题,更好地做好室间质评和室内质控工作,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全血细胞计数室间质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室间质评结果,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保证临床实验室检测的准确可靠。[方法]根据我室的质量保证制度,从实验室内(书写误差、技术问题、方法学问题)和实验室外(室间质控品问题、质控评价问题及经调查后无法解释的因素)分析一次全血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不理想室间质评成绩的原因。[结果]该次不理想室间质评成绩的原因在实验室外。[结论]对每一次的室间质评成绩加以分析和总结是实验室质量保证和提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实验室结果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十分重要。室内质控确保实验室室内测定质量的一致性,而室间质评则提供将实验室测定情况与一室间和客观标准进行回顾性比较的数据。室间质评在质量保证中对室内质控有一补充作用。发放质控品考核是国内外检验室间质评的常用方法,其目的是回顾性地了解各实验室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评价各实验室的检验能力,为此卫生部临检  相似文献   

6.
生化室间质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室间质评结果,加强实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探讨室间质评对实验室质量管理的作用。方法将室间质评的结果与靶值进行对比分析,绘制散点图,求出回归方程,代入变异指数得分VIS公式(│X-T│/T)×100/CCV<150,计算出该项目可能出控的靶值范围,利用回归直线找出常规工作前存在的系统误差。结果利用回归直线对校准曲线纠正后,排除了常规室内质控所不能发现的系统误差。结论对室间质评进行分析,有利于检验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是现代实验室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近十年来,我国各级医院检验人员在质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推动了检验质量的提高,从各实验室的室内和室间质评成绩中也反映出他们的检测水平.但日常工作中也会遇见室内和室间质控情况的不一致性.如某项目同日同批操作,室间质评VIS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东省采供血机构血液检验室间质评总体情况,增加各实验室间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分析2003~2004年全省采供血机构各次室间质评结果。结果随着试剂质量的提高、每次质评后的小结以及对室内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视,各项目检测符合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其中梅毒特异性试验检测符合率有较大提高。但仍然存在HBsAg检测中弱阳性样本漏检、梅毒血清学检测非特异方法检出率较低的问题。结论实验室应进一步加强室内质控工作,加强人员培训,同时选择高质量的试剂,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建立血站血液检验质量控制体系,保证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在实验室内正确应用。方法对本血站实验室常规试验的每次室内质控规范化,定期分析室内质控曲线;并积极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全国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安徽省采供血系统检测能力验证、安徽省临床检验中心及中国国际输血感染预防和控制中心(CITIC)室间质评。结果 2016年本室血液检验室内质控结果全部在控制范围内;参加的安徽省临检中心室间质评2次结果为合格、安徽省采供血系统检测能力验证结果定性结果满分、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全国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3次全部满意或100%、中国国际输血感染预防和控制(CITIC)室间质评3次全部合格。结论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能够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同时根据室间质评反馈的结果可以有效评价本检测实验室有无系统性误差的存在,对于提高血液检测水平,保证检测结果的科学、有效,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我省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临床血液专业质量控制与检验结果相互认可的现状及可行性。方法采用质控管理现状调查、室内质控(IQC)和室间质评(EQA)PT得分成绩等资料作为评价依据。结果在用的血液分析仪有37种型号、试剂有23种.使用统一质控品的实验室约占50%。IQC统计资料表明,临床血液4个项目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较大.特别是血小板误差很大;近两年各地市EQA成绩虽有提高但仍有20%左右不合格实验室。结论目前尚不具备在县级以上医院间广泛开展临床血液学检验结果相互认可的基础。但是.通过强化质量控制措施(统一校准、统一室内质控品、统一质控规则)和在联网实时监控的条件下,是可以进行区域性临床血液学检验结果相互认可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我省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临床血液专业质量控制与检验结果相互认可的现状及可行性。方法采用质控管理现状调查、室内质控(IQC)和室间质评(EQA)PT得分成绩等资料作为评价依据。结果在用的血液分析仪有37种型号、试剂有23种.使用统一质控品的实验室约占50%。IQC统计资料表明,临床血液4个项目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较大.特别是血小板误差很大;近两年各地市EQA成绩虽有提高但仍有20%左右不合格实验室。结论目前尚不具备在县级以上医院间广泛开展临床血液学检验结果相互认可的基础。但是.通过强化质量控制措施(统一校准、统一室内质控品、统一质控规则)和在联网实时监控的条件下,是可以进行区域性临床血液学检验结果相互认可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回顾10年的实验室室间质评情况,总结质控工作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加强质量控制,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方法对1998-2007年度参加血站系统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室的室间质评反馈结果进行统计总结分析。结果参加国家级的室问质评符合率是98.6%;省级室间质评符合率是99.5%。结论个别项目的检测存在漏检。要保证血液的质量,要继续加强在职检验人员特别是新参加工作人员的理论及技术培训,要提高检验人员质控意识,制定出适合自己实验室的质控方法与规则,同时选择高质量的试剂。只有建立在完善的质量管理基础之上,规范室内质控工作,才能向临床提供安全的血液。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广东省采供血机构实验室总体情况。方法对2003-2004年度全省采供血机构各次室间质评、室内质控结果,以及所用仪器、试剂进行总结,同时采用现场调查、发调查表以及电话联系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实验室情况。结果各项目检测符合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常规ELISA检测中变异系数(CV)降到14%左右,但仍存在同一科室质控知识掌握情况参差不齐的问题。结论实验室应进一步加强室内质控工作。将实验室常规ELISA检测中变异系数降到15%以下,为更多的实验室选用更有效、直观的控制方法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凝血试验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发现试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提高检测的精密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省检验中心组织1年1次的室间质量评价(EQA)活动;现场调查实验室现状、试验的规范化、室内质控(IQC)的开展情况。结果参加室间质控的单位逐次增加,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g)成绩有所提高;全自动仪器测定的成绩明显优于半自动仪器;配套试剂明显优于非配套试剂;室内质控开展较差。结论加强人员培训,加强试验的规范化和室内质控,建立标准化操作规程和建立实验室各仪器的正常值范围是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serum retinol-binding protein 4,sRPB4)和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urine retinol-binding protein 4,uRPB4)在实验室开展情况和检测质量现状。方法通过网络平台下发调查问卷,实验室在线填写并申请参加室间质量评价调查活动。分析sRBP4和uRBP4开展情况,包括试剂、校准品、室内质控等。按合格评价标准:靶值±30%,统计sRBP4和uRBP4的检测质量。结果 46.9%(205/455)的实验室正在开展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 4,RPB4)检测,并以检测sRBP4居多;国产试剂和配套校准品占95%(195/205)以上;22%(45/205)的实验室没有室内质控;67%(138/205)的实验室既没参加室间质量评价也没进行室间比对。参与sRBP4室间质评调查实验室数为89,回报数78,及格率79.5%(62/78)。参与uRBP4室间质评调查实验室数为71,回报数49,及格率24.5%(12/49)。结论 RBP4检测在我国已有一定市场,市售试剂需要针对检测特异性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有必要开展相关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以监督该指标的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全血细胞计数的室间质评结果成绩的回顾性分析,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管理水平。方法选取2010~2015年全血细胞计数项目的反馈结果,分析不满意的结果及各项目的偏倚情况。结果2010~2015年连续6年的成绩合格,各单项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历年的平均偏倚相对稳定。血细胞比容(Hct )项目的4次室间质评最大偏倚及平均偏倚出现了逐次偏大的趋势,提示该项目可能出现系统误差。结论重视人员培训,仪器设备的管理,加强文件的执行和室内质控工作,利用参加室间质评的反馈结果提高实验室的检测水平及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175家医院PT、APTT、Fg质量控制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凝血试验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发现试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提高检测的精密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省检验中心组织1年1次的室间质量评价(EQA)活动;现场调查实验室现状、试验的规范化、室内质控(IQC)的开展情况。结果参加室间质控的单位逐次增加,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g)成绩有所提高;全自动仪器测定的成绩明显优于半自动仪器;配套试剂明显优于非配套试剂;室内质控开展较差。结论加强人员培训,加强试验的规范化和室内质控,建立标准化操作规程和建立实验室各仪器的正常值范围是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8.
血液质控物在临床实验室中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血液质控物在不同状态下的使用情况,做到合理应用。方法分别选择单一控制品、全血质控物及新鲜全血分别在山东省临床血液学检验室间质量评价、同一实验室内不同仪器上测定并进行统计观察。结果单一控制品用于全省临床血液学检验室间质评时给定值与未分组统计值差异较小;将全血控制品按仪器分组在全省临床血液学检验的室间质评中取得较好的结果,全血质控物应在开瓶一周内使用;应用定值的新鲜全血可以减小不同仪器间的差异。结论全血质控物应用于临床血液学检验室间质评应根据仪器分组,而单一控质品不需要分组,定值的新鲜血可以用于不同仪器间的比对。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上海地区2014至2015年4次室间质量评价(简称室间质评)和2015年1次飞行检查结果的分析,了解上海地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项目测定结果的整体情况,并为Cys C项目后续的室间质评计划和质控品的选择提供改进的依据。方法室间质评的质控品均来自英国朗道实验诊断有限公司的血清基质质控物,飞行检查调查品由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生化室自制的血清样本与上海北加生化试剂有限公司的血清样本组成,质控品浓度的覆盖范围为0.7~9.0 mg/L。室间质评结果统计以中位数为靶值,飞行检查调查结果采用一级参考物质传递赋值和以中位数为靶值2种方法统计。根据试剂品牌分国产试剂组、进口试剂组及其他试剂组,对各组结果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合格判断标准为靶值±25%,最后计算每组和总体变异系数(CV),以及每组和总体合格率。结果 2014年2次室间质评和2015年飞行检查结果的总CV和分组CV大部分在15%~20%之间,但2014年第2次室间质评的高浓度样本(6.3、8.9 mg/L)CV均超过25%,国产试剂组和进口试剂组CV无明显差异;进口试剂合格率均超过90%,整体高于国产试剂,其中日本希森美康公司试剂测定结果普遍高于其他进口试剂品牌,国产试剂组在样本浓度为6.0 mg/L时,合格率最低,均不超过80%。2015年2次室间质评的质控品只有2个浓度,分别为0.7 mg/L与3.4 mg/L,2015年室间质评的总CV、分组CV和合格率均明显高于2014年室间质评和飞行检查,CV均在10%以内,合格率均在95%以上,但是第1次室间质评时,进口试剂积水(日本一化)在样本浓度(低值)为0.7 mg/L时检测值出现了集体低于下限的情况,导致该浓度样本进口试剂组只有68%的合格率。飞行检查5个血清样本结果采用一级参考物质传递赋值和以中位数为靶值2种方法统计比较,靶值和合格率除了浓度(低值)为0.7 mg/L的样本有差异,其余4个样本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尽管2015年室间质评结果的CV和合格率明显优于2014年,但2015年飞行检查结果与2014年室间质评结果一致。此外,因2015年的质控品浓度单一,故2015年室间质评结果不一定反映了Cys C项目测定的真实情况。综合2014至2015年室间质评结果分析,后续室间质评质控品浓度应控制在0.7~5.0 mg/L之间。  相似文献   

20.
临床生化分析过程之外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提到生化质量控制大家自然想到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这两个概念 ,室内质控是用质控品与临床样品一起测定 ,观察质控品的分析误差 ,建立一个较精密和敏感的控制程序 ,可及时发现因技术操作、试剂和仪器性能改变等引起的误差 ,使各项分析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室间质评则是通过对统一发放的质控品进行测定评价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可比性。近年来 ,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普遍应用 ,大大提高了临床生化分析的精密度 ,使分析的批内和批间变异明显下降 ,由于方法学的改进和标准品质量的提高 ,测定的准确度也有了很大提高。在实际工作 ,我们体会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