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片形吸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片形吸虫主要感染牛、羊等反刍动物,但近年来随着诊断水平的提升,人体片形吸虫感染病例报道有所增多.云南省人体片形吸虫病多年来主要以散在病例发生,并出现过暴发流行,已引起高度关注.本文主要就云南省片形吸虫虫种分布和片形吸虫病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道斯氏狸殖吸虫病5例。方法描述分析斯氏狸殖吸虫病5例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治及愈后。结果5病例均有食生螃蟹史,肺吸虫抗体(IgG)均阳性,1例检出斯氏狸殖吸虫幼虫1条(2×2.8mm)。采用吡喹酮、丙硫咪唑治疗斯氏狸殖吸虫病疗效显著,预后良好。结论斯氏狸殖吸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极易造成误诊,流行区应注意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许多地区包括欧洲、亚洲、加勒比海岸地区及南美洲均有人体片吸虫病病例报道。在慢性感染病例中,由于虫种的低繁殖率,即使采用合适的寄生虫学技术通常也难以检测到粪便中的虫卵,因而肝片吸虫病的诊断非常困难。超声检查是一种比较经济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肝片吸虫病流行区。本文系统研究了超声检查用于肝片吸虫感染诊断的价值和通过连续的超声学检查方法研究超声检查对经药物治疗后病人的监  相似文献   

4.
片形吸虫病(fascioliasis)是由片形吸虫(Fasciola spp.),包括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牛羊等经济动物的感染可引起产奶、产肉量降低,劳作能力下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人体片形吸虫病可导致感染者严重的肝、胆病理损伤。片形吸虫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诊断与其它肝胆疾病类似,极易被误诊。目前粪便虫卵病原学检测是最常用的片形吸虫病诊断方法,但存在漏诊、需要专业的镜检人员操作等问题。免疫学诊断技术因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且操作简单易行,近年来已成为片形吸虫病最常用的辅助诊断手段。该文主要综述了片形吸虫病免疫诊断抗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人体巨片形吸虫病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报道18例巨片形吸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治疗效果、防治措施,为流行区制定巨片形吸虫病防治策略及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18例病例进行粪便查虫卵,采用血清ELISA 法检测血清抗体,结合临床对巨片形吸虫病进行分析.结果 18例病例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00%,粪便检出巨片形吸虫虫卵阳性率22.2%,巨片形吸虫病具有高热伴消化道和(或)呼吸道症状、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及绝对值明显增高,肝脏形态学及功能学改变,对三氯苯达唑较敏感.结论 患者感染巨片形吸虫后,机体多系统、器官受损,临床症状重,三氯苯达唑治疗片形吸虫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肝片形吸虫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病,肝片形吸虫主要感染反刍动物及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是一个严重威胁健康、影响经济发展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治疗肝片形吸虫病的药物少、疗效有限。大量研究表明,肝片形吸虫受宿主免疫应答的调控,本文对肝片形吸虫病的发病机制、肝片形吸虫主要参与诱导的几种机体细胞免疫反应及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肝片形吸虫病的临床治疗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7.
依据《卫生标准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体例,编制了《片形吸虫病诊断》(WS/T 566-2017)标准。该标准由6章组成,包括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和鉴别诊断,并包含3个资料性附录(病原学、流行病学与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1个规范性附录(实验室检查)。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国卫通[2017]11号)通告,决定于2018年2月1日正式施行该标准。该标准为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诊断片形吸虫病提供了技术规范,填补了我国片形吸虫病诊断标准的空白。本文结合我国片形吸虫病的流行与诊断的现况,对该标准的主要内容进行解读,以促进新标准的宣传贯彻和实施。  相似文献   

8.
片形吸虫病(fascioliasis)是由片形吸虫(Fasciola spp.)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病,可导致感染者肝、胆病理损伤;牲畜感染引起产奶、产肉量降低,造成经济损失,是影响中国公共卫生和畜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由于其症状与其他肝胆疾病类似,常被误诊。片形吸虫对三氯苯达唑耐药性的出现成为片形吸虫病防治的重大隐患,寻找敏感特异的诊断方法和有效的药物、疫苗成为片形吸虫病防治的重点。本文综述了片形吸虫病流行概况、诊断、药物治疗与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寄生在肝脏胆管内的人兽共患的片形吸虫病,对动物和人体的肝脏造成损害,致生长迟缓、动物死亡、牲畜产量下降。蛋白质组学数据的发展帮助我们了解片形吸虫生物学、片形吸虫病诊断及免疫作用重要因子,为片形吸虫病的防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文综述了片形吸虫排泄分泌蛋白组、体被蛋白组、细胞外囊泡蛋白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片形吸虫病是一种极为罕见的人兽共患病,常常误诊且治疗措施不力。人因感染片形吸虫而致病,该病主要见于非洲、西欧和拉丁美洲。1992年以前,已有10 0多例报道。自从Yoshida等首次报道用硫双二氯酚(bithionol,BTN)成功治疗人片形吸虫病来,该药不仅被用来治疗片形吸虫病,而且还用于并殖吸虫病(肺吸虫病)、后殖吸虫病、裂头绦虫病等治疗。直到1994年,BTN因其副作用被禁止生产,逐渐被吡喹酮(praziquantel,PZQ )所代替。PZQ虽被广泛用于吸虫病的治疗,但治疗片形吸虫病的有效性尚存争议。患者,女,5 6岁,牧民,入院前有4天发热和右侧腹痛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片形吸虫病的临床资料,为片形吸虫病的防治积累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片形吸虫病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实验室资料、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案。结果 11例片形吸虫病患者均来自宾川县州城镇,有家庭聚集现象,以农民为主,青年女性多见。患者均有发热、肝区疼痛、肝大,ALT和AST轻度升高,ALP和GGT明显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RP和免疫球蛋白升高。10例血象高,9例有不同程度的贫血,骨髓培养和血培养阴性,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原学阴性,CT/磁共振成像均提示肝实质内散在多发低密度影,肝占位性病变,AFP及癌胚抗原正常。给予三氯苯达唑驱虫治疗,同时保肝、对症支持治疗,疗效显著。结论 要重视片形吸虫病在大理州宾川县的流行,诊断时要关注流行病学史。该病预防的关键是加强健康宣教,提高居民食品卫生意识,加强牲畜的治疗和放牧管理,防止粪便污染,改善椎实螺孳生环境。  相似文献   

12.
报告肝外肝片形吸虫病1例,该病例因虫体自右眼爬出后经病原学虫体鉴定确诊,给予三氯苯达唑治疗后痊愈。  相似文献   

13.
片形吸虫是家畜尤其是牛、羊体内较为常见的寄生虫,且感染率较高[1-2],人偶尔有感染[3-4].2011年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州城地区人群中暴发流行大片形吸虫病[5-6]后,引起了各级政府、卫生部门的高度关注.目前,当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已将片形吸虫病列为当地重点防治的寄生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片形吸虫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辅助资料、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5例片形吸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并分析其一般情况、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结果 15例片形吸虫病病例呈散在分布,分别来自普洱市(3例)、大理市(6例)、临沧市(5例)、丽江市(1例)。男性4例,女性11例。临床首发症状主要为腹痛(11例)、发热(8例)、腹胀(5例)、乏力(3例)、体质量下降(4例)、纳差(2例)、恶心(2例)、呕吐(2例)等。病程在1 d至2年不等。秋季就诊患者为8例、冬季4例、夏季2例、春季1例。15例行血常规检查, 12例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升高,9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 7例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 7例血小板升高, 6例白细胞升高。15例行肝功能检查,10例碱性磷酸酶升高, 10例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12例行C反应蛋白检测, 6例升高,最高为154 mg/L。12例行血沉检测, 11例升高,最高为120 mm/h。2例患者粪便中找到片形吸虫卵。15例患者ELISA检测血清片形吸虫抗体均为阳性。上腹部CT表现为肝弥漫多发结节灶、斑片状病变,病变不强化或周边轻度强化。腹部超声提示肝不均质回声包块声像。2例患者肝穿刺组织病理检查可见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淋巴细胞、嗜酸性脓肿和局部坏死。1例患者皮肤组织病理检查可见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局部小血管壁内膜增厚。15例患者中有11例辗转至云南多家医院诊治,被误诊为肝脓肿(2例)、肝占位性病变(2例)、胆管癌(2例)、肝癌(1例)、肠炎(1例)、结缔组织病(1例)、嗜酸细菌性肺炎(1例)、腹腔结核(1例)。确诊后15例患者均给予三氯苯达唑10 mg/(kg·d)×2 d治疗,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出院后电话随访6个月, 10例未失访患者预后良好。结论大理及周边地区仍存在人片形吸虫感染,且为散发,以秋冬季多见,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三氯苯达唑治疗片形吸虫病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为首选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5.
正自1921年以来在我国福建出现首例肝片形吸虫病以来,我国明确被诊断为该类疾病的病例只有50余例,并且在这些病例中只有少数记载是为肝巨片吸虫感染。本文通过收集30例肝巨片吸虫病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表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病的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回顾分析了三峡库区首例肝片形吸虫病病例的诊断过程。对患者进行了感染来源的追溯调查,认为该例患者可能因饮用含有囊蚴的水而感染。  相似文献   

17.
在苏联,有关人体片形吸虫病已有数篇报道。在乌兹别克动物片形吸虫病的感染率很高。据的资料介绍,绵羊的平均感染率为35.9%,牛的感染率为66.5%。表明在当地人有感染本病的实际危险。  相似文献   

18.
云南肝片吸虫病首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肝胆管内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在牧区牛、羊等食草动物中感染甚为普遍.人体系偶受感染,病例较少.我国8个省区曾有人体肝片吸虫病病例报告,其中有数据记录者累计152例.迄今云南省尚未见该病记录.作者于2004年5月26日对临床肝胆手术活检标本作病原学鉴定时,发现一肝片吸虫病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 片形吸虫病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由片形科的肝片形吸虫和巨片形吸虫所引起。有关片形吸虫在家畜体内寄生和流行情况,我省迄今未见报道。1985年8月,我们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3个乡共调查耕牛共553头。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材料系采自受检耕牛新鲜粪便,分别用直接涂片法和自然沉淀集卵法(1粪3检)进行粪检。发现虫  相似文献   

20.
肝片形吸虫病是由肝片形吸虫(Fasciolahepatica Linnaeus,1758)寄生所致的一种人兽共患的目然疫源性寄生虫病。1979年朱维忠等报告了湖北省恩施地区4例肝片形吸虫病,嗣后,段帮鼐等1986年又报道了该地区利川市13例。我们于1989年在上述两个发病区进行了中间宿主及终末宿主的调查。一、中间宿主从利川、恩施两市的小溪沟、水塘及稻田中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