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人文关怀品质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人文关怀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对我院341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我院本科护生人文关怀品质测评量表总分为(112.08±16.65)分,总体得分率为77%。年龄、与老师和父母的关系以及对护理专业的态度对护生人文关怀品质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与老师的关系以及对护理专业的态度为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我院本科护生人文关怀品质处于中等水平,护理教育者可根据其影响因素开展人文关怀教育,提高护生整体人文关怀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护理人文关怀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量表对3个年级480名本科护生进行便利整群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护生人文关怀能力评分为180.31±23.60,护生年龄越小得分越高(P0.01);人文关怀能力自我评价较高者评分高于自我评价较低者(P0.01)。结论:部分本科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仍需提高,学校应加强对护生的人文关怀引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对353名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平均得分为(188.61±18.15)分,与年级、专业思想、性别等有关。结论:本科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较低,应注重其人文关怀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已完成临床实习的全日制本科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关怀护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21名本科护生进行关怀能力调查。结果本科护生关怀能力总得分为(185.48±20.84)分,各维度得分分别为:认知(72.15±10.97)分,勇气(56.30±10.319)分,耐心(57.03±8.656)分。不同性别及是否是独生子女护生的关怀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农村护生的关怀能力高于城市或城镇护生(P<0.05);非常热爱护理专业的护生关怀能力各维度得分均高于一般热爱和不热爱者(P<0.05),认为关怀能力非常重要的护生关怀能力在认知和耐心维度的得分高于一般重要和不重要学生(P<0.05)。结论本科护生的关怀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家庭所在地、护生专业热爱程度及对护理关怀重要性的认识是影响护生关怀能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采用关怀能力评价量表、同龄群体关怀互动量表、组织关怀氛围量表,对福州178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本科实习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同龄群体关怀氛围、是否班干部是影响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因素。建议继续深化人文关怀教学改革,联合临床实习基地,共同打造良好的关怀氛围,促进本科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人文关怀是护理人员核心能力之一,通过对中专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的分析,得出可以从加强师资培训、营造人文素质教育氛围、改善课程体系、专业课上渗透、改革评价体系等多个环节加强对在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本科护生的共情能力、情绪智力水平对其人文关怀能力影响的路径关系,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使用杰弗逊共情量表(护生版)、情绪智力量表和人文关怀能力问卷对上海市1所高校的202名大一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研究表明,共情能力可直接和间接地影响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护理教育者应注重提升本科护生的共情能力和情绪智力,从而提升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实习护生不同实习阶段的人文关怀能力,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Nkongho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对29所学校318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在认知维度与勇气维度的评分均低于国际常模(P<0.01),实习后期耐心维度高于国际常模(P<0.01)。实习后期的护生人文关怀得分高于实习前期的护生(P<0.05)。结论实习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偏低,应引起院校和教学医院的重视,加强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培训。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护理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培养和提高护生护理人文关怀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三年制2016级护生118名、初中起点五年制2014级护生110名为调查对象,采用护理人文关怀能力量表进行调查。结果高职护生护理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得分为(115.69±15.54)分,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学制、与父母的关系、与同学的关系、与家人打电话的频率以及是否热爱护理专业等。结论高职护生护理人文关怀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学校应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加强护理专业人文教育,提高护生护理人文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10.
浅谈本科男护生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莹莹  张光玮 《吉林医学》2011,32(28):6080-6080
<正>在现代护理发展过程中,护理工作一直是以女性为主导的职业[1],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以及护理专业的发展需要,男护士逐渐走向了护理岗位[2]。然而随着男护生逐渐增多,传统观念、社会偏见、专业特点等因素的影响给男护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使其专业观不稳定,对护理职业的认识有较大偏差,在学习及生活中存在较大困难。因此,开展男护  相似文献   

11.
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是其能够很好地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的必要条件.倡导和实施入文关怀是新的医学模式的需要,是人类文明的需要,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环境的需要,更是每个需要提供健康服务的人的需要.唯有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才能使其在护理实践中关注入的生存质量、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关心人的生活环境,自觉的尊重患者的人格和自尊,才能发自内心地关心和爱护患者.  相似文献   

12.
探讨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及学校人文教育的缺乏,着眼现代医学发展需要,提倡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加强人文关怀教育,以适应临床护理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3.
随着以人的身心健康为中心医疗模式的不断深入,整体护理的纵深发展颇感不足.究其原因,与护理人员的人文基础比较薄弱,人文修养相对不足有很大相关性,它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护理质量的提高.因此,提高护士人文修养、体现护理人文关怀,已 成为护理服务水平再上台阶的焦点话题.  相似文献   

14.
"人文"泛指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其本质是以人为本,对人的价值及人的自由和发展的珍视、关注的思想体现.唯有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才能使其在护理实践中关注人的生存质量、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关心人的生活环境,自觉地尊重患者的人格和自尊,才能发自内心地关心和爱护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科男护生职业生涯规划状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东药学院护理学院本科护理专业男生63人,运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1)职业生涯定向:大多数男护生处于职业生涯未定性阶段。(2)专业兴趣:18.3%的男护生认为专业与个人兴趣都很重要,61.7%的男护生认为工作与个人兴趣都很重要。(3)职业认知:大多数男护生对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有一定了解,信息主要来源于父母、亲朋好友、师长及电视、电影、网络。(4)择业情况:71.6%的男护生认为择业与所学专业有关系,且绝大多数男护生对就业有信心,会根据自身专长和兴趣择业。(5)自我规划:51.7%的男护生清楚个人未来5年职业规划,但是了解职生涯规划方法和曾经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男护生均不到一半,63.4%的男护生很有意愿或有意愿进修,绝大多数男护生对自身气质、性格、能力等有所了解。结论本科男护生职业生涯规划总体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职业生涯未定向,专业与个人兴趣不符,就业充满信心但对职业缺乏深入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缺乏。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自己的健康有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整体护理已经成为临床主要护理模式,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为患者提供技术服务,还应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性关怀[1].在护患关系紧张的今天,提倡关怀、关注关怀服务,加强对护生进行护理伦理教育有更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加强男护生人文关怀理念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加强男护生人文关怀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06级本科男护生设为对照组(43名),2007级本科男护生设为试验组(47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操作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大部分男护生充分认可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模式。结论:加强男护生人文关怀教育将对提高男护生人文素质修养、专业思想的稳定及终身发展产生积极的意义,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创设人文关怀教育是否提高护生对人文关怀认知及能力.方法 通过非概率整群抽样,选择本校2016级护理专业大四2个班级共计112名学生纳入研究,一班视为对照组,对其采用传统临床实习带教方法,另一班视为实验组,对其实施人文关怀实习带教方法.教学前后采用关怀能力量表(CAI)评价两组学生人文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吉林省某高校护理学院194名本科、专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整体情况较好,不同性别、教育层次、老师与同学的关心间有明显差异(P值<0.05)。结论:护理教育要达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