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发病过程中,以肝肾阴虚、瘀阻肝络为基本病机,属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病位可涉及肝、胆、脾、胃、肾等。邢练军教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重在滋补肝肾、活血化瘀,同时注重顾护脾胃、调畅气机,佐以清利之法,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以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此文讨论的病例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医无肝硬化这个病名,但在中医文献中,此病多包括在黄疸、积聚、和鼓胀中。中医认为此病病因多为酒食不节、情志所伤、血吸虫感染以及其他疾病转变。病机为肝、脾、肾三脏受病,气、血、水相互瘀积。常见证型:气滞血瘀,肝(脾)胃不和,湿热蕴结,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此文讨论病例应属肝胃不和型,治宜疏肝健脾、益气和胃。现就该病例的诊治情况及对此病的初浅认知进行分述。  相似文献   

3.
从膝骨性关节炎病因、证候表现等审辨其病机,认为肾虚是重要发病基础,痰瘀凝滞是其发病的重要病因病机,肾虚痰瘀胶着阻络贯穿于该病始终,亦即膝骨性关节炎缠绵难愈之关键因机。临证治疗应悉加辨证,紧切病机,精准灵融,补肾壮骨以治其本,化痰祛瘀以治其标,补肾、化痰、祛瘀三法并用,互助互用,是该病辨治的重要治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张玮教授运用补虚化瘀法辨治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门诊、收集病例,分析总结张玮教授运用补虚化瘀法辨治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经验。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瘀血阻络征象,气虚血瘀为病机关键,补虚化瘀为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5.
虚、邪、痰、瘀在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发生、发展及病理改变中具有重要作用。正气亏虚是RA发生的内因,为病之本;邪气盛是RA发病的外因,为病之标;痰瘀阻络是内外因综合因素作用后的病机转归。辨治中常以扶正祛邪、缓急止痛、标本兼顾,活血祛瘀、豁痰通络立法,将扶正固本贯穿于RA治疗始终。运用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根据感邪性质之轻重缓急分期、联合用药,体现中西医合参、优势互补,达到有效缓解病情并阻止病情进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从3个方面阐述了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证的证治思路。认为寒热并调是主要治疗原则;温经散寒、养阴清热、祛风除湿通络是具体方法;辨位、辨性、辨量、辨势、兼顾标本、综合论治贯穿证治的全过程。从治则、治法、方药、增效、防变等方面提出了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7.
论类风湿关节炎证治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痹证论治首见于《内经》,其方证创立于《伤寒论》,经历代医家临床实践,到今天的《中医内科学》,痹证论治的一般规律为医者所认识。类风湿关节炎的证治特点具有痹证证治的一般规律,又有其自身特殊性。笔者认为,在类风湿关节炎的诊疗过程中,既要掌握运用隶属关系的共性规律,又要掌握运用其自身规律,在辨病的前提下讨论其辨证治疗,可使中医治疗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介绍张玮教授运用补虚化瘀法辨治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经验。认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瘀血阻络征象,气虚血瘀为病机关键,补虚化瘀为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基本治法。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9.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中医"痹症"范畴。历代医家共同认识到其发病机制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刘喜德教授结合中医经典理论依据和临床实践经验,认为类风湿关节炎基本病因病机为寒热错杂、痰瘀互结;并根据其病因病机制定出温经清化的治疗大法。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证用药以轻灵平和、顾护脾胃为主,随症加减为辅。特别善用虫药,治疗顽痰痹阻日久所见诸证屡获奇效。附录临床典型医案一则,遣方用药充分体现刘教授临证用药之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0.
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综述中医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概况。各种辨治方法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提出痹证(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机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结合《黄帝内经》的认识,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病机证素的分析,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形成致痹因子,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条件;致痹因子乘虚侵入人体聚合,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决定因素。根据致痹因子-荣卫较量模型,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依据,以此判定致痹因子积聚部位与程度,据此将本病分为起病期、发病期、发作期、高峰期4个时期,并确立相应的治法和用药。  相似文献   

12.
介绍何东仪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五种方法。认为:类风湿关节炎乃本虚标实之证,治当求本以补先天之肾;活血化瘀、通络开痹之法应贯穿病程始终;顾护脾胃、未病先防;同时注重内外合治,配合秦氏消痹膏及关节养生操等外治、体育疗法;并擅用对药祛除病邪,深入探索有毒抗风湿中药雷公藤的药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与"络病"密切相关,"虚""邪""瘀"三者多相互为证,其常见病因为络脉空虚、寒湿客络、湿毒壅络、痰瘀阻络4种。从"络"辨治类风湿关节炎,随疾病进展将其分为络脉空虚,寒湿入络证;肝肾亏虚,湿毒壅络证;气血亏虚,痰瘀阻络证。扶正祛邪为总体原则,温经通络、利湿清络、补气养络、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14.
陈凤  张伟  杨公涛 《世界中医药》2023,(8):1122-1125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肺间质病变早期以肺泡炎症反应为主,晚期可进展为肺纤维化,预后极差,患者常因呼吸衰竭死亡。中医药在改善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方面疗效显著。“寒包火”证在肺系疾病中尤为常见,既往所述“寒包火”理论,认为其寒热邪气多属实邪,病机多为外寒侵袭,内火郁结的实证病理状态,但实践发现既往概念不足以涵盖临床方证。现总结前人经验和临床实践,以内火不同性质分为虚火和实火,且提出虚火实火之间存在动态转化和相互兼夹的独特状态。结合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特点,发现风寒湿等外邪侵袭为发病原因;皮痹不已内舍于肺为发病路径;外邪侵袭,营卫不调,诸邪郁而化火,终致五脏皆伤,虚火内生,阴阳俱损为病机演变过程。治疗上应视其病位病性,以早期散寒祛湿、调和营卫,中期顺气降火、逐瘀化痰,晚期达滋温引,攻补兼施为主要治则,动态辨治,截断疾病发展,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中医神志病专业人才十分匮乏,成为阻碍中医药防治特色与优势的主要因素,因此大力加强中医神志病学教育教学实践与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神志疾病独特的发病特点、证候特征,在教学实践中强调以症状为核心的中医神志病学临床教学辨治思维,注重"以症求因"案例式教学与中医神志病学课程特点的契合性,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神志病临床辨治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神志病临床辨治思维。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特征、治疗情况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诊断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19例患者的中医证候、临床表现、实验室特征、治疗情况及预后。结果: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主要为女性,男∶女为2∶17,湿滞血瘀7例(36.84%),湿热蕴结5例(26.32%)。以乏力、黄疸、皮肤瘙痒为主要表现,合并骨质疏松3例(15.79%),类风湿关节炎1例(5.26%),消化道出血5例(26.3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6例(31.58%),肝性脑病1例(5.26%)。抗线粒体抗体(AMA)及AMA-M2亚型阳性率达94.7%,抗核抗体(ANA)阳性率达47.4%,89.47%患者ALP升高。84.21%患者胆红素升高,以DBIL为主。19例患者西医以熊去氧胆汁酸作为基础药物,联合保肝降酶药物,中医治以健脾清热、化湿行瘀为主。11例患者病情改善,4例病情控制不理想,2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结论: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特点可为临床诊治该病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7.
类风湿关节炎是现代难治风湿免疫病之一,《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中应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中风历节病"对现代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重要启示。临床研究表明,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确切,其组方特点符合中医对类风湿关节炎正虚邪实病机特点的认识,组方过程中扶正祛邪药物同用配伍得当,同时不忘扶脾缓急止痛,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现代医学证实,为后世医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组方用药提供了准绳。  相似文献   

18.
李光耀  周艳华  何彦春  邓志军  张宜  钟明  廖川 《中医药导报》2019,25(18):126-128,134
介绍周祖山运用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经验。周祖山认为雷公藤是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良药,但不是万能药,更不是神药。临床运用雷公藤重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注重内外合治、综合治疗,提倡辨人群使用雷公藤,并重视对常见副反应的预防处理,收到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一、六经病(三阳三阴) 《伤寒论》原著之“目次”,原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辩厥阴病脉证并治”等。称“六病”而并未称“六经”。“六经”字眼为后人所改用。考《伤寒论》“六病”所论述之六大证候群,是指病者在病理生理状态时所呈现之证  相似文献   

20.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刘晓玲教授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认为本病是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肝肾亏虚,脾胃失养,阴阳气血失调,正气不固,复感风、寒、湿、热等外邪,内外因相合而导致,其中正虚是RA发病的内在因素,邪侵是致病的重要条件。临证时刘教授善用经方辨治RA,并配合饮食调护、功能锻炼和心理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体现了中医治疗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