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瑞琴  郝海水  田孝弟 《医学争鸣》2009,(18):1817-1817
1对象和方法 选择2007-02/2008-04原发性高血压门诊患者14(男7,女7)例.其中30~39岁1例,40~49岁2例,50~59岁7例,60—70岁4例.病程0.5~20a.经询问病史及各项检查,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阴虚阳亢型)14例;有高血压家族史7例.全部病例均按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1999年高血压诊断分级标准进行分级:高血压1级5例,2级9例,3级0例.降压疗效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高血压病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判定;临床症状改善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显效:舒张压下降10.0mmHg以上并降至正常或虽未降至正常但已≥20.0mmHg,头痛、眩晕、心悸、失眠、五心烦热等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2.
资料与方法 收治高血压病患者106例,均为我院2008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的高血压患者,均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5例,男35例,女20例;年龄46~72岁,平均60.46岁;病程0.5—28年。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是指动脉收缩压(SBP)和(或)舒张压(DBP)升高,常伴有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病变的全身性疾病。年龄超过60岁达高血压诊断标准者(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与一般人相同,为SBP≥40mmHg和(或)DBP≥90mm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为SBP≥140mmHg,DBP〈90mmHg,即为老年高血压。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我国老年期高血压患病率已达38.2%~57.0%。  相似文献   

4.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2月~2008年12月选择一个自然社区作为样本,原发高血压患者102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或)国际高血压联盟(ISH)1999年高血压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男62例,女40例,年龄35~79岁,平均55.0±7.9岁;病程2~36年,平均12.0±9.8年;高血压病1级9例,2级77例,3级16例。  相似文献   

5.
2004年6月~2007年6月,我们对门诊就诊的中青年高血压病196例进行护理干预,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196例,均符合高血压标准,男132例,女64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发病年龄36~41岁,平均38.5岁;有家族性高血压史18例,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是内科常见病与多发病,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为收缩压和(或)舒张压≥140/90mmHg(1mmHg=0.133kPa)。随着我国人均寿命不断延长,老年高血压患病率已达38.2%~57.00/0,其中约50%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收缩压≥140和舒张压〈90mmHg)。本文对28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从而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目标血压。  相似文献   

7.
经过非同日三次测量,成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资料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有1.6亿,2005年卫生部卫生年鉴显示:高血压是我国城市居民患病率最高的疾病,高达5.5%。但其中真正治疗达标的只有8%。高血压病是一个长期逐渐进展的慢性疾病,如不能及时治疗,高血压最终将导致心、脑、肾和血管病变等一系列严重威胁生命与健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老老年高血压是近几年提出的新名词,其诊断与一般成人高血压病的诊断相同,连续3次非同日血压测定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患者,除外假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年龄若≥80岁,则符合老老年高血压诊断[1].高血压危象患者血压急剧升高往往> 200 mmHg/120mmHg[2],临床上具体治疗存在争议[3].我科2005年10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老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56例,临床救治效果满意,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的最常见疾病。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高血压患病率也在逐年增长。它是老年人发生冠心病、脑血管病和肾脏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必须提高对老年高血压病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对340例离休干部高血压病作了;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老年高血压病340例,男290例,女50例。年龄62~86岁,平均69岁。62~刀岁209例(61.5%),71~朋岁124例(365%),大于80岁7例(2%)。老年前期(老前期)高血压129例(38%),老年期高血压211例(62%)。老年期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3例,混合型高血压126例。老年高血压中单纯收缩期高血…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新篇     
1 高血压的定义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是根据我国近年来的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进展,并参考《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高血压协会(1SH)高血压处理指南》及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指南建议而修订的。指南将高血压定义为: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1 mmHg=0.133 kPa),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140~150/90~99mmHg)、2(160~179/100~109mmHg)、3(≥180/110mmHg)级。  相似文献   

11.
胡雪芹 《海南医学》2005,16(10):66-66
所有病例均为我院心内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诊断标准按照中国高血压联盟参考1999年WHO/ISH高血压处理指导而制订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即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非同日三次以上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经病史、体征与实验室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348例患者年龄60~97岁,其中男性217例,占62.4%,女性131例,占37.6%。单纯收缩压增高者201例,占57.8%。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病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长期以来临床在用药和给药方法上做了许多探索。 2 0 0 1- 0 3~ 2 0 0 2 - 0 3,我科采用扬子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马来酸依那普利 (商品名为依苏 )治疗 2 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从本院门诊选择已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2 0例 ,男 12例 ,女 8例。平均年龄 (5 5 5± 9 1)岁。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 ,即收缩压为≥ 18 6kPa(14 0mmHg) ,和 (或 )舒张压≥ 12kPa(90mmHg)。其中 ,高血压Ⅰ期 4例 ,Ⅱ期 13例 ,Ⅲ期 3例。高血压病史 2~ 2 4年。有肾病、肾动脉狭窄、主动脉及…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病 ,其发病机制复杂 ,常合并多种代谢异常 ,作者观察了本科 1998年 3月~ 2 0 0 1年 10月保健门诊和住院的 5 5例老年高血压病人和 4 2例无高血压病的老年人的血糖、血脂、血尿酸、血浆胰岛素等代谢指标 ,以探讨高血压与代谢因素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老年高血压病组 5 5例 ,男 3 7例 ,女 18例。年龄 60~ 86岁 ,平均 ( 68.2± 5 .2 )岁。均符合 1978年WHO高血压诊断标准 ,即收缩压≥ 160mmHg和或舒张压≥ 95mmHg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正常血压对照组 4 2例 ,男 2 3例 ,女 19例。年龄 60~ 82岁 ,…  相似文献   

14.
老年高血压病人80例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世荣 《中外医疗》2009,28(13):107-107
临床上把收缩压≥21.3kPa(1kPa=7.5mmHg),或者舒张压≥12.7kPa(1kPa=7.5mmHg)称为高血压。老年高血压病是发病率极高的常见老年人心身疾病。医学的发展已证明了高血压病除了生物学的遗传因素外,与心理-社会因素有着密切联系。笔者临床护理老年高血压病人8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1.研究对象 青年人高血压病组118例,男85例,女33例,年龄22~45岁,平均37.4岁;同期非青年组135例,男73例,女62例,年龄44~60岁,平均50.4岁。全部病例均符合诊断标准,且无糖尿病、肝、肾及其它心血管疾患。在未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6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16.
邱凯 《医学文选》2001,20(2):193-194
左室肥厚是高血压病最常见的并发病,本文应用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观察高血压病患者眼药前后血压及左室结构变化情况。1对象和方法4.1对象随机选择符合WHO诊断标准的高血压病患者60例,除外继发性高血压及严重的心肺肝肾病患患者,其中46例完成研究。左室肥厚标准: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130g/m2(男)或≥110g/m2(女)。高血压病患者(EH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41~64(50±8)岁。高血压病友室肥厚组(LVH组) 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 44~74(54±7)岁。1.…  相似文献   

17.
杨丽  胡蜀文  刘华丽  唐容  梁祯 《四川医学》2003,24(11):1196-1197
高血压病是导致老年人脑动脉硬化 ,发生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而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缺血性脑中风的重要原因。我们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 5 2例高血压病患者的颈动脉 (CCA)结构和相关血流参数 ,并与健康组 4 5例对照分析 ,探讨该技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改变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应用价值。1 临床资料1 1 研究对象 :按 1978年WHO高血压诊断标准 (收缩压≥ 14 0mmHg及 /或舒张压≥ 90mmHg) ,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 5 2例。其中男 2 7例 ,女 2 5例 ,年龄 6 0~ 80岁 ,平均 6 8岁。病程数月至数年不等。对照组 4 5…  相似文献   

18.
资料与方法 2007年6月~2008年12月急诊收治高血压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30~70岁,平均55岁;病程5—20年,平均7.5年。其中高血压危象14例(46.7%),高血压脑病8例(26.7%),高血压出血1例(3.3%),7例(23,3%)血压急骤升高并发心绞痛。伴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胸痛、心悸、气短、嗜睡或烦躁不安等症状。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高血压的诊断 老年人高血压的诊断是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未服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为老年性高血压,SBP≥140mmHg,DBP〈90mmHg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LSH),约占老年性高血压一半,这种高血压对心血管病的危险性更大。  相似文献   

20.
我国〉65岁人群中高血压病患者占2/3以上,其中7%~16%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即收缩压(SBP)≥140mmHg,舒张压(DBP)〈90mmHg。收缩压与脉压(PP)的升高是ISH患者的主要特征,多项大规模有关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临床试验结果汇总分析表明,SBP每升高10mmHg,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增加0.93倍;PP每升高10mmHg,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增加1.19倍。本组通过对我科2004年2月-2005年2月所收治96例ISH患者的降压治疗,从收缩压与脉压二方面对比观察氨氯地平和贝那普利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