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南海区2000—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提出麻疹控制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运用Excel200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南海区2000—2005年共报告麻疹44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73/10万;流动人口年平均发病率为6.37/10万;常住人口年平均发病率为1.70/10万。发病以流动人口为主。流动人口发病占总发病的74.83%。年龄分布以学龄前儿童和成人为主,同时〈8月龄婴儿发病为8.98%。病例中有免疫史者占11.01%,无免疫史者占30.11%,免疫史不详者占58.88%。麻疹发病季节以3.7月为发病高峰期,其中5月发病最高。结论人口的频繁流动使麻疹控制工作难度日趋加大,免疫空白及免疫失败人群的自然积累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加大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力度,高覆盖率的常规免疫结合加强免疫和有效的疾病监测系统是控制麻疹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武恩平  刘灵芝  张燕 《中国热带医学》2006,6(3):433-433,564
目的 分析郑州市2004-2005年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几种急性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趋势,为修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郑州市2004-2005年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的流行情况和预防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郑州市2004与2005年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风疹的发病率分别为6.28%/10万、34.19/10万和4.38/10万与22,17/10万、16.86/10万和2.07/10万。流行性腮腺炎、风疹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局部地区和个别年龄段发病显著上升。结论 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及时对适龄儿童进行麻疹疫苗复种,并有计划的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消除免疫空白,以达到迅速控制麻疹,是控制麻疹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2017-2018年绵阳市麻疹、风疹的流行特征,为疾病防控和免疫规划提供依据和对策。方法采用抗体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17-2018年绵阳市277例麻疹、风疹疑似病例的血清按照《麻疹诊断标准》和《风疹诊断标准》要求,检测麻疹Ig M抗体和风疹Ig M抗体。结果 277份标本中麻疹Ig M抗体阳性37份,阳性率13. 36%,风疹Ig M抗体阳性9份,阳性率3. 25%。麻疹阳性病例主要集中在8月龄~2岁组,也有成人病例报告。麻疹阳性集中在春夏两季,6月是麻疹发病高峰,有明显季节分布。麻疹阳性病例主要分布在涪城区和江油市。结论两年来小年龄组依然是麻疹、风疹病毒感染的主要人群,成人麻疹、风疹感染应重视。在加强接种率的同时,应做好成人疫苗补种工作。春夏两季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避免暴发疫情。加强医生对麻疹、风疹的诊断水平,提高公众对麻疹、风疹病毒的认识,同时加强实验室监测是控制消除麻疹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4.
南通市1990~2000年麻疹流行情况及预防控制策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南通市麻疹流行特征 ,探讨流行因素及预防控制策略。方法 :收集 1990~ 2 0 0 0年麻疹疫情资料和麻疹监测资料 ,进行圆形分布等统计分析。结果 :报告麻疹 2 5 0 3例 ,年平均发病率为 2 .92 /10万 ,除 2 0 0 0年疫情有所波动外 ,流行强度呈下降趋势。平均发病高峰日为 4月 2 8日 ,流行年则明显提前。年龄分布上呈现“双相移位” ,尤其成人发病比例上升明显。此外 ,流动人口发病显著增多是近年出现的麻疹流行新特征。结论 :要进一步控制麻疹流行 ,应在保持麻疹疫苗高覆盖率的基础上 ,建立健全麻疹监测网络 ,并在 1~ 14岁儿童中开展强化免疫活动。同时 ,针对麻疹流行新特征 ,将强化免疫范围扩大到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  相似文献   

5.
陈庆 《实用全科医学》2008,6(8):849-850
麻疹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随着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和预防接种的深入开展,麻疹的发病与死亡大幅度减少。为加大麻疹控制力度,我国卫生部于1997年和2006年分别发布了《加速麻疹控制规划指南》和《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以期到2012年基本消除麻疹。但消除麻疹工作仍存在一定困难,如疫情回升、免疫失败、免疫空白、流动人口、母传抗体消失提前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林口县十年间麻疹流行的原因。方法 对林口县10年麻疹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我县1997—2005年麻疹疫情一直呈散发状态,2006年麻疹出现局部爆发;且病例年龄向两端集中发病的现象;麻疹的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4、5月份是发病的高发季节;爆发点均处于林口县中心乡镇。结论 通过分析林口县10年的麻疹发病情况,特别针对2006年麻疹疫情所暴露的问题,今后应注意的是本次麻疹的局部爆发原因初步认为是由医院内感染引起的麻疹爆发流行,医疗单位消毒隔离措施不完善,对传染源缺乏管理,使易感人群发病。提示我们在保持高水平麻疹疫苗常规免疫的同时应关注〈8月龄和〉15岁人群的免疫状况,抓好医院内感染的控制,做好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中原区麻疹流行特点和麻疹监测系统运行状况,为进一步加速麻疹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区2000-2003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0-2003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279例,确诊病例101例。麻疹发病以散发和暴发并存,散发为主;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以3.6月份为发病高峰,占75.25%:0—6岁年龄组以及≥15岁年龄组为发病高峰,分别占55.00%和38.61%:流动人口发病占62.38%。结论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开展针对MV预防接种是控制麻疹的基础,加强麻疹监测,提高监测质量,是加速麻疹控制的关键,同时应加强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管理,提高流动儿童麻疹接种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06-2012年南昌市麻疹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南昌市麻疹疫情监测系统报告的数据,对2006-2012年麻疹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2年南昌市共报告麻疹病例884例,年均发病率为2.73/10万,其中2006年发病率最高,为10.47/10万。全年均有发病,以4~5月为发病高峰。流动人口较多的县区发病率较高。发病以6~8月龄儿童最多,成人发病也有增多的趋势。结论应加强对流动人口免疫规划工作的管理,适时开展成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进一步加强麻疹的监测控制,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南海区2006—2009年麻疹流行病特征,提出麻疹控制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运用Excel200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南海区2006~2009年共报告麻疹117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5.46/10万。发病年龄分布以学龄前儿童和成人为主。病例中学龄前儿童占61.64%,成人占27.62%。麻疹发病季节以4-9月为发病高峰期。结论人口的频繁流动使南海区麻疹控制工作难度加大,免疫空白及免疫失败人群的自然积累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加大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力度,高覆盖率的常规免疫结合加强免疫和有效的疾病监测系统是控制麻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麻疹是传染性极强的疾病,也是我国重点控制和消灭的急性传染病之一.、我国自1965年在儿童广泛接种麻疹疫苗以来,发病率明显下降.近年来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多,造成计划免疫的漏洞,致使麻疹的发病率有增多的趋势.现将本院1999年1月至2003年11月儿科、传染科及西华师大校医院诊治的共102例麻疹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王肃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4):110-111
目的了解郑州市二七区2006—2008年重点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病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08年二七区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报告系统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二七区2006~2008年共报告呼吸道传染病3595例,年均发病率为189.61/10万,肺结核、麻疹发病率呈逐年下降之势,流行性腮腺炎、风疹发病率表现为明显上升趋势。结论加大二七区儿童免疫规划工作力度,加强对流动儿童的管理,尽快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免疫工作,降低可免疫性传染病的发生。接受“DOTS”治疗是对结核病诊治和管理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银川市5种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的季节分布规律,探索研究方法,摸清集中趋势,为制定监测与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集中度分析方法对银川市2004-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猩红热和肺结核等5种呼吸道传染病季节分布变化趋势,并与常规线状曲线图分析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风疹的发病时间具有很强的季节性,高发于4~6月;麻疹发病有较强的季节性,4~5月多发;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也存在一定季节性,猩红热5~6月、流行性腮腺炎5~7月发生相对较多;肺结核发病全年分布较均匀,季节性不明显。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较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更具季节性集中趋势。结论应用集中趋势数据化测算,摸清了银川市麻疹等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季节性特征,对在季节高峰前全面做好防控准备工作,以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发病率,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龙岗区的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控制策略。方法对2005。2012年龙岗区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2012年,龙岗区共计报告麻疹病例3659例,病例主要发生在布吉、龙岗(49.17%)等外来人口集中的街道;4~8月(70.07%)为发病高峰季节;以散居儿童(50.59%)发病为主;免疫人群占报告麻疹病例比重呈年度下降趋势;大部分免疫人群报告病例无免疫史或免疫接种史不详,th计占达MV免疫月龄病例报告总数的59.85%。结论麻疹高发病率可能与麻疹疫苗免疫的低覆盖率及人口流动有关,免疫空白病例仍然是发病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海珠区2007-2010年麻疹、风疹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广州市海珠区2007-2010年麻疹、风疹流行特征,为麻疹、风疹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辖区内2007-2010年的麻疹、风疹病例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辖区内2007-2010年间麻疹年平均发病率为15.61/10万;风疹年平均发病率为2.57/10万.麻疹病例多集中在婴幼儿及中青年人群;风疹病例以10~25岁青少年为主,且麻疹、风疹的病例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结论 要达到消除麻疹、控制风疹发病率的目标,应继续做好计划免疫工作,提高免疫覆盖率,严密监测,预防暴发.  相似文献   

15.
四种呼吸道传染病单中心10年回顾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10年来我院收治的主要呼吸道传染病: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点,为疾病控制和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96年1月至2006年4月我院收治的以上4种疾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总计入选病例1480例,其中麻疹808例、风疹159例、流行性腮腺炎388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25例.麻疹于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和2005年1月至2006年4月存在两个发病高峰.发病年龄较集中于18~35岁;风疹于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病例数较多,以18~25岁的集体生活人群多发;流行性腮腺炎各年病例数及全年病例分布较均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散发为主,患者主要是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除流行性腮腺炎无明显季节性外,其他3种疾病均多发于3~5月份.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4种疾病的疗效和预后均良好.结论 目前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且呈现新的特点,采取必要措施进一步降低发病率、控制暴发性流行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解洛阳市涧西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麻疹监测系统运转状况。方法对2005-2006年麻疹监测和预防接种资料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涧西区2005-2006年共报告疑似麻疹病例247例,较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218例)多13·30%,其中诊断麻疹152例。麻疹发病有明显春未夏初季节高峰。疑似麻疹病例的及时报告、及时调查、合格血清标本采集率分别为69·44%、78·29%。2005-2006年麻疹减毒活疫苗(MV)常规免疫,强化免疫的报告接种均(90%。结论接种MV是控制麻疹的基础,适时开展MV强化免疫,消除免疫空白,提高麻疹监测质量是加速控制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营山县健康人群麻疹、风疹、腮腺炎抗体水平,评价疫苗接种效果和人群免疫状况,为制定免疫规划策略和相应传染病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分<1岁、1岁~、3岁~、5岁~、7岁~、15岁~、≥20岁7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随机抽取30人作为监测对象,共210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麻疹IgG、风疹IgG、腮腺炎IgG。结果:共检测210份血清标本,麻疹IgG阳性率为86.19%,风疹IgG阳性率为80.48%,腮腺炎IgG阳性率为63.81%。结论:营山县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水平1岁以上年龄组人群均达到《预防接种规范》要求的85%免疫成功率指标,建立了有效免疫屏障。风疹IgG抗体和腮腺炎IgG抗体水平较低,不足以达到有效免疫屏障,提示我们要加强风疹、腮腺炎接种率和接种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描述与分析黔南州2010~2012年免疫规划疫苗针对呼吸道传染病报告发生数与变化趋势,为辖区的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效果提供评价依据。方法:收集全州2010~2012年免疫规划疫苗针对呼吸道传染病疫情资料和专题调查报告,应用流行病学方法与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和统计处理。结果:2010—2012年三年间,黔南州共报告发生4种免疫规划疫苗针对呼吸道传染病3294例,年平均发病率26.14/10万。按照发病数及年均发病率依次为流行性腮腺炎2898例,23.00/10万;风疹377例,2.99/10万;麻疹18例0.14/10万;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例,0.007/10万。各年间发病报告数差别较大,显示不同年份发生强度不尽相同,但总的趋势呈递减走向。结论:黔南州免疫规划疫苗针对4种呼吸道传染病的控制效果不同。麻疹的病例报告率三年间波动范围仅限于0.12/10万-0.17/10万之间,流行类型为散在发生,发生数呈逐年小幅递减。流行性腮腺炎与风疹病例报告率三年间波动范围在14.00/10万-36.38/10万之间,流行类型常以暴发出现,各年间发生数变化很大,控制效果较差。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三年间仅在散居儿童中发生1例,控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