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抗肿瘤血管生成的靶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惠锦林 《现代肿瘤医学》2006,14(12):1636-1639
血管生成与肿瘤生长、浸润密切相关,同时,新生血管又提供了肿瘤细胞的转移通道,是促进转移的重要途径。因此,血管内皮增殖相关的因子可以作为肿瘤治疗的分子靶点。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均证实了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因子,能够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诱导细胞凋亡。针对肿瘤血管生成为靶点的治疗研究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有前景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已成为各种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虽然部分患者受益,但所伴发的高血压往往阻碍了药物的选择。尽管临床上关于抗血管靶向药物相关性高血压高危人群、发病机制、预防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目前仍缺乏专业的诊疗指南。本文旨在将相关临床研究的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供临床工作者参考,以便实现对抗血管靶向药物相关高血压的全程规范化管理,最终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范围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尽管各种肝癌治疗方法,如根治性外科切除、肝脏移植、局部消融治疗、动脉化疗栓塞、放疗、系统性化疗等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临床疗效欠佳、5年生存率低的问题。近10年来,随着对肝癌基础研究的深入,肝癌发生发展信号转导通路的明确,以索拉非尼(Sorafenib)为代表的分子靶向药物在进展期肝癌治疗中日益受到重视并广泛应用,延长了进展期肝癌的生存时间,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就肝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以下简称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中90%为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在欧美国家,肝癌已是第5位常见的恶性肿瘤;而中国、蒙古以及东南亚地区的发病率最高,达到98.9/10万人。我国是肝癌大国,也是全球肝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在常见肿瘤中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在可导致HCC的多项危险因素中,HBV、HCV感染和酒精分别依次位列前三位。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黄曲霉素、环境污染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我国肝癌发病率仍呈上升势头。  相似文献   

5.
分子靶向抗血管生成药物使越来越多的肺癌患者在临床试验和真实世界研究中受益,多种抗血管生成药物已被批准用于晚期肺癌的临床治疗,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肺癌治疗方式之一。然而,与抗血管生成治疗相关的潜在心脏和血管不良反应可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治疗药物减量甚至停药,并因此影响抗肿瘤治疗效果。高血压(hypertension,HTN)、左心室功能减低、血栓栓塞和出血是抗血管生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最常见的心脏和血管不良反应。因此,患者心脏、血管基线状况和相关并发症的临床评估相当重要,可用于确认风险等级,帮助制定相关风险预防计划。  相似文献   

6.
血管靶向及抗血管生成联合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的生长必须依赖足够的血供,切断肿瘤的血供则可抑制肿瘤生长,甚至造成肿瘤细胞坏死。以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为靶点,从而影响肿瘤血供的治疗方法是近几十年来肿瘤学研究中一个相当热门的领域。其治疗作用具有:①高效性,一根血管可供应较多的肿瘤细胞,药物易于到达作用部位;②广谱性,肿瘤都需要血供;③不易耐药,内皮细胞不易发生突变等优点。具体又分为血管靶向和抗血管生成两种策略,前者针对已有的肿瘤血管,后者着眼于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长。二者既有区别又联系紧密,有时难于完全区分。  相似文献   

7.
随着精准靶向治疗的不断发展,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在治疗晚期癌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发生肾脏损伤等不良反应,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主要就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导致肾脏损伤的机制及肾脏损伤与预后潜在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高不下,传统的手术和化疗等治疗手段对于晚期胃癌的疗效较差。针对HER-2 阳性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取得了一定成功,但由于胃癌患者中HER-2 阳性率极低,因此获益患者数量有限。胃癌的血管生成及其相关通路对胃癌的转移、复发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针对其关键分子的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为提高晚期胃癌疗效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包括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kinase inhibitor,TKI)、单克隆抗体以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等几类,尽管一些TKI的疗效尚不尽如人意,但阿帕替尼和雷莫芦单抗等一系列临床研究表明,抗血管靶向治疗是改善晚期胃癌治疗新的希望。未来可通过二代测序技术探索新的分子靶点,并联合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以及更为精准的个体化治疗进一步改善晚期胃癌抗血管靶向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血管生成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抗血管生成肿瘤治疗逐渐成为一种有前景的肿瘤治疗方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因其在血管生成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治疗靶点。多种以VEGF及其通路为靶点的药物已经在临床中广泛用于结肠癌、非小细胞肺癌、晚期肾癌、肝癌、乳腺癌的治疗。高血压是VEGF抑制剂最常见的心血管副作用,但其引起高血压的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明确,与之相关的有内皮功能紊乱、NO释放减少、微血管网稀疏、内皮素-1水平的上调等。本文着重讨论VEGF作为抗血管生成靶点的肿瘤治疗作用、VEGF抑制剂引起高血压的分子机制以及此类药物引起高血压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0.
肝癌是最常见、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公认的肝癌非手术治疗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TACE在阻断肿瘤组织血供的同时,也增加了肿瘤血管再生及形成侧支循环的风险。新生血管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抗血管生成药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增殖,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本文就TACE联合抗血管生成药治疗肝癌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胃液pH(potential hydrogen)是影响小分子靶向药物(small molecular targeted drugs, SMTD)在体内溶解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抑酸药物(antiacid drugs, AD)可通过改变胃内pH来影响一部分SMTD的溶解度,药物溶解度高,则药物吸收较好,反之若溶解度低,则药物吸收较差。为探讨AD对SMTD体内吸收的作用关系,该文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并整理。通过整理可知,达沙替尼、厄洛替尼、吉非替尼、拉帕替尼和尼洛替尼受到AD的影响较为显著,提示临床应重视AD对SMTD吸收的影响,以避免降低SMTD的吸收和疗效。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已成为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标准一线治疗.全文从抗Her-2治疗药物-PI3K/AKT/mTOR通路中的抑制剂,抗血管生成治疗药物,针对BR-CA1/2突变的PARP抑制剂,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和6(CDK4/6)抑制剂几个方面就当前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岩舒在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需实施肝动脉插管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2名,随机分成治疗组42名,对照组40名。治疗组在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全程给予岩舒静脉滴注,对照组仅实施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存率、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24月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肝区疼痛、腹胀、乏力、发热等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有较大缓解(P<0.05)。治疗组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且对肝功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中静脉注射岩舒,可保护肝功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谦  李强 《中国肿瘤临床》2006,33(11):654-657
介入治疗被认为是原发性肝癌非手术疗法中的首选方法。肝癌介入治疗可分为经皮经血管治疗技术和经皮非血管治疗技术,主要为经肝动脉途径化疗栓塞和影像导向下的消融治疗。介入治疗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合理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治疗效果,对部分原发性肝癌非常有效。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要综合灵活应用,也可以作为肝脏外科手术的辅助治疗方法,建立一个合理的治疗程式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119例PHC和非肝脏恶性肿瘤和肝良性占位变82例血清HBV感染结果。表明在PH-C和其他疾病的HBV感染标志的阳性率分别是:e抗体60.5%和24.4%,HBsAg63.0%和17.1%,抗HBc为78.2%和24.4%,抗HBs 5%和14.6%,HBeAg11.8%和8.5%,HBV总暴露率91.6%和32.9%,其中e抗体,抗HBc,HBV总暴露率PHC组显著地高于对照组。抗HBs则相反。资料表明e抗体阳性率随病情的进展,肿块的增大而增高。提示e抗体的存在与癌细胞的增殖,肝细胞的癌变有关。它作为HBV感染标志之一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6.
金龙胶囊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金龙胶囊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作用.方法:224例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金龙胶囊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组(治疗组116例)及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组(对照组108例),观察治疗后6个月、1、2、3年疗效、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2、3年生存率为77.6%、47.4%、19.8%,对照组为64.8%、34.3%、10.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金龙胶囊可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7.
50 例原发性肝癌血清多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方法 应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诊断系统,观察50例PHC、13例其他恶性肿瘤患者、43例炎症性疾病患者以及220例正常对照的血清AFP、CA19—9、CA125、CEA、CA242的阳性表达率。结果 PHC组AFP、CA19—9、CA125、CEA、CA242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6%、42%、38%、24%、18%,该5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阳性栓出率可达96.00%。结论 联合检测AFP、CA19—9、CA125、CEA、CA242等肿瘤标志物,有利于提高PHC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iency of single application of lobaplatin in tran-scatheter 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 (TACE) for patients with a 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who were unable or unwilling toundergo surgery. Methods: 173 patients with 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diagnosed by imaging or pathology were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and respectively treated with lobaplatin and pirarubicinhydrochloride as chemotherapeutic drugs for TACE. The amount of iodipin was regulated according to thetumor number and size, and then gelatin sponge or polyvinyl alcohol particles were applied for embolisms. Theefficiency of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with reference to survival time and therapeutic response.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ingle lobaplatin as chemotherapy drug) was superior to control group (singlepirarubicin hydrochloride as chemotherapy drug) in the aspects of survival time and therapeutic response, with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s: Single lobaplatin can be as a chemotherapy drug in TACE and has betterefficiency in the aspects of mean survival time and therapeutic response, deserving to be popularized in the clinic.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无手术指征肝癌患者单纯肝动脉栓塞化疗与在肝动脉栓塞化疗基础上行电化学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无手术指征的肝癌患者 59例 ,随机分为单纯肝动脉栓塞化疗组 (化疗组 )和肝动脉栓塞化疗加电化学治疗组 (化疗 电疗组 ) ,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近期疗效。结果 :在肝动脉栓塞化疗基础上行电化学治疗在肿瘤缩小、肝区疼痛消失方面优于单纯肝动脉栓塞化疗。结论 :无手术指征肝癌患者在肝动脉栓塞化疗的基础上行电化学治疗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住院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敏  王延风  徐海燕 《中国肿瘤》2016,25(6):438-441
[目的]探讨影响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住院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住院死亡患者的资料,从性别、年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门静脉癌栓、Child-Pugh分级等方面研究影响患者死亡的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2.0月.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肿瘤治疗方式、门静脉癌栓、ECOG评分及Child-Pugh分级与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预后相关.[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门静脉癌栓、Child-Pugh分级是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