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Leber先天性黑矇(Leber congenital amaurosis,LCA)患者血清脂质浓度的变化。

方法:采用回顾性序列病例研究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LCA的患者50例作为LCA组,选取52例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按盲法由专业技术人员测量两组受检者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含量,并对两组受检者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LCA患者50例中,血脂水平异常者占46%,其中低HDL-C血症者占26%,高TG血症者占48%,高TC血症者占17%,混合型高脂血症者占9%。LCA患者血清HDL-C浓度为1.221±0.317mmol/L,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血清TG浓度(1.377±1.171mmol/L)和TC浓度(4.506±0.694mmol/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LDL-C浓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LCA患者血清HDL-C、TG和TC浓度异常变化可能与LCA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2.
陈艳文 《国际眼科杂志》2020,20(11):1946-1949

目的:分析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血清和房水中维生素C、氧化应激产物、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

方法:选取2018-01/2019-12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40例40眼作为观察组,单纯白内障患者40例40眼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血液和房水样本中维生素C、氧化应激产物(丙二醛)、炎症因子(IL-6和IL-8)及VEGF水平的差异。

结果:两组患者血清维生素C水平无差异(P>0.05),但观察组房水维生素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0.6±13.6mg/L vs 27.2±9.9mg/L,P<0.05); 两组患者血清丙二醛水平无差异(P>0.05),但观察组房水丙二醛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2.6±4.6nmol/mL vs 8.0±3.1nmol/mL,P<0.001); 观察组血清和房水IL-6、IL-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 两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无差异(P>0.05),但观察组房水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45.6±20.6pg/mL vs 16.5±4.5pg/mL,P<0.001)。

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与单纯白内障患者相比,虽然血清维生素C、氧化应激产物及VEGF水平相似,但其房水中维生素C、氧化应激产物及VEGF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血清和房水炎症因子水平相比单纯白内障患者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血浆内皮素-1(ET-1)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7-06/10期间我院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0例(病例组)与眼部正常者3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测定并比较两组受试者红细胞免疫功能、血清EPO和血浆ET-1浓度,分析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病例组受试者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81%±2.01% vs 18.06%±3.44%),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7.21±3.49% vs 11.74±2.14%),血清EPO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6.10±5.22 mU/mL vs 22.68±4.06mU/mL),血浆ET-1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70.85±7.16ng/L vs 58.43±5.09ng/L)。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与血清EPO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271,P<0.05),与血浆ET-1浓度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血清EPO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孙晓伟  崔卉  殷晓贝  李根林 《眼科》2015,24(3):183-187
目的分析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primary retinitis pigmentosa,PRP)患者血清中镁、钙、钾、钠及氯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于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PRP患者82例,同期体检中心正常个体99例。方法取患者静脉血,按临床常规血清检测技术,测量PRP患者血清中镁、钙、钾、钠及氯离子的浓度,并按疾病严重程度对PRP进行临床分期,通过与正常对照组的比较,分析PRP患者血清中五种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主要指标血清镁、钙、钾、钠及氯离子浓度。结果与正常组(0.874±0.076 mmol/L)相比,PRP患者血清镁离子浓度(0.845±0.067 mmol/L)明显降低(t=-2.688,P=0.008);而钙离子浓度(PRP患者:2.331±0.086 mmol/L,正常组:2.225±0.092mmol/L)和钾离子浓度(PRP患者:4.104±0.347 mmol/L,正常组:3.897±0.310 mmol/L)明显升高(t=5.672、4.225;P=0.000、0.000)。与正常组相比,早期PRP患者血清中,镁离子浓度(0.830±0.070 mmol/L)明显较低(P=0.001),而钙离子浓度(2.325±0.087 mmol/L)和钾离子浓度(4.040±0.265 mmol/L)明显较高(P=0.000,0.017)。与正常组相比,晚期患者血清中,钙离子浓度(2.337±0.086 mmol/L)和钾离子浓度(4.174±0.411mmol/L)明显较高(P=0.000、0.000)。早期患者血清镁离子浓度较晚期患者明显较低(P=0.044)。结论 PRP患者血清镁、钙、钾离子浓度明显异于正常组,其可能与PRP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血管危险因素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的发生及视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4-06/2018-06于我科就诊的单眼初发NAION患者(NAION组)和与其基本资料匹配的非NAION患者(对照组)各68例68眼,检测两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并进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NAION组患者同时进行视功能检查。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AION组患者Hcy(24.8±13.9μmol/L vs 11.1±8.2μmol/L)、血浆中总胆固醇(4.5±1.0mmol/L vs 3.8±0.7mmol/L)、甘油三酯(2.0±0.9mmol/L vs 1.5±0.5mmol/L)、低密度脂蛋白(2.9±0.8mmol/L vs 2.3±0.5mmol/L)水平均升高(P<0.05),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下降(315.6±214.5pg/mL vs 467.9±198.2pg/mL,P<0.05),但两组患者颈内动脉阻力指数和内径无差异。NAION组患者患眼视野缺损值为16.6±7.5dB,Hcy、维生素B12、叶酸及血脂水平以及是否存在全身疾病均不是NAION视野损害的危险因素,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100波幅和潜伏期峰值均与视野缺损值相关。

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血脂和低维生素B12水平是NAION发生的危险因素,但与NAION的视野损害程度无关; 视觉诱发电位的波幅和潜伏期峰值可一定程度上反映视野损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李钰洁  侯旭  张茜 《国际眼科杂志》2020,20(12):2151-2154

目的:检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房水和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含量,并分析其意义。

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015-12/2016-12在西京医院眼科住院的NVG患者23例及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3例房水及血清中VEGF-A、PDGF、PEDF的含量并定量分析。

结果:NVG患者房水中VEGF-A、PDGF的含量分别为1130.56±69.32、221.95±56.08ng/L,均显著高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组(226.45±37.46、36.25±7.12ng/L)(均P<0.01); NVG患者房水中PEDF的含量为195.69±42.00ng/L,低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组(497.89±12.52ng/L)(P<0.01); NVG组血清中VEGF-A、PDGF及PEDF的含量分别为226.45±37.46、29.57±6.31及13.24±1.76ng/L,均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组(219±34.89、28.28±7.24、12.96±2.08ng/L)无差异(均P>0.05)。NVG患者房水中VEGF-A和PDGF含量呈正相关(r=0.502,P=0.015),而VEGF-A与PEDF含量呈负相关(r=-0.480,P=0.020)。

结论:NVG患者房水中VEGF-A、PDGF的含量显著升高,而PEDF的含量显著降低,且VEGF-A的含量与PDGF含量呈正相关、与PEDF含量呈负相关。联合使用VEGF-A、PDGF抑制剂及PEDF可能为NVG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重组myocilin蛋白对体外培养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患者小梁网细胞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表达及对黏附功能的影响。

方法:体外培养POAG患者小梁网细胞,分别加入含重组myocilin蛋白终浓度为0(对照组)、0.5、1、1.5、2、2.5μg/mL的无血清培养基,运用Western blot、ELISA法分别检测小梁网细胞内和细胞培养液中FN的表达水平; 并运用CCK-8法检测 myocilin蛋白对POAG小梁网细胞黏附的影响。

结果:Western blot检测结果:FN/β-actin比值分别为34.8±0.6、33.4±1.0、28.9±0.8、21.6±0.9、15.9±1.1、11.9±0.8; 0.5μg/mL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2); 1.0、1.5、2、2.5μg/mL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6.131,P<0.05)。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FN浓度为:0.4654±0.0039、0.4596±0.0032、0.4216±0.0037、0.4214±0.0039、0.4043±0.0039、0.3806±0.0071μg/mL; 0.5μg/mL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0); 1.0、1.5、2、2.5μg/mL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6.054,P<0.05)。运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吸光度均值分别为1.9814±0.1624、1.8848±0.0267、1.4895±0.0916、1.4120±0.1087、1.3392±0.1391、1.0310±0.0639; 0.5μg/mL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0); 1、1.5、2、2.5μg/mL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7.818,P<0.05)。

结论:Myocilin蛋白能抑制POAG小梁网细胞FN的表达,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myocilin 蛋白可降低POAG小梁网细胞的黏附能力。  相似文献   


8.
姜勇  李海东 《国际眼科杂志》2019,19(7):1232-1234

目的:探讨原发性双眼翼状胬肉与高脂血症之间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双眼翼状胬肉患者(胬肉组)40例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40例,胬肉组按翼状胬肉分级分为1级(Group1)、2级(Group2)和3级(Group3)。所有研究对象空腹抽静脉血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比较胬肉组与对照组、翼状胬肉分级组间的血脂水平。

结果:胬肉组TC、LDL-C和APOB高于对照组(P=0.024、0.012、0.009); 胬肉组TG高于对照组,HDL-C和APOA1低于对照组,但均无差异(P>0.05)。三组翼状胬肉分级组间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6±0.57、3.40±0.96、3.85±1.16mmol/L,P=0.036),而其余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 Group3组LDL-C高于Group1(P=0.012)。

结论:原发性双眼翼状胬肉与高脂血症之间关系密切,可能是其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印度人群中春季角结膜炎(VKC)患者维生素D水平。

方法:研究共纳入30名非特应性健康儿童和30名VKC儿童。比较两组间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和户外活动时间(P<0.05)。

结果:VKC组血清维生素D平均水平(19.17±10.76 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31.19±9.09 ng/mL)(P=0.0003)。43.33%的患者维生素D缺乏(10~20 ng/mL),而20%的VKC患者严重缺乏(<10 ng/mL)。维生素D的缺乏与VKC的严重程度相关(P<0.02)。VKC组户外时间为1.07±0.76h/每天,健康组户外时间为2.08±0.72h/每天(P<0.0001),与血清25(OH)D3水平显著相关(r=0.478, P<0.001)。

结论:研究表明,VKC患儿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儿童,与户外活动时间有关。VKC的严重程度也与维生素D缺乏的严重程度相关,由此得出维生素D在维持眼表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贾义  张亮亮  夏欢 《国际眼科杂志》2018,18(10):1774-1777

目的:研究锌对半乳糖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HLEC)凋亡的影响。

方法:将培养的SRA01/04细胞系分为六组,对照组、半乳糖处理组、补锌组、补锌联合半乳糖处理组、缺锌组、缺锌联合半乳糖处理组。采用MTT法检测半乳糖对HLEC存活率的影响,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各实验分组细胞核形态和细胞凋亡率水平的变化。

结果:不同浓度半乳糖(0、25、50、75、100、125mmol/L)处理HLEC细胞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0±5.4)%、(97.5±3.2)%、(91.3±5.3)%、(93.4±0.6)%、(86.6±1.4)%和(83.5±0.4)%,与未处理细胞相比,半乳糖浓度为100、125mmol/L时,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显微镜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补锌组的细胞核呈现均一的染色,半乳糖处理组、补锌联合半乳糖处理组、缺锌组和缺锌联合半乳糖处理组中一些细胞的细胞核收缩,表现出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各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5±0.1)%、(7.1±0.2)%、(1.4±0.1)%、(4.4±0.2)%、(5.5±0.2)%和(15.8±0.3)%。与对照组相比,半乳糖处理组、补锌联合半乳糖处理组、缺锌组和缺锌联合半乳糖处理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半乳糖处理组相比,补锌联合半乳糖处理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锌联合半乳糖处理组的细胞凋亡率则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补锌可以保护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抵抗由半乳糖引起的细胞凋亡,可能对白内障的形成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唾液酸浓度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5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54例正常对照,采取外周静脉血后用比色法测量血清唾液酸浓度.对于糖尿病患者采用视网膜血管荧光造影方法判断黄斑区水肿程度.结果:糖尿病患者65例中黄斑水肿22例,无黄斑水肿43例,其中1级水肿10例,2级水肿5例,3级水肿7例.糖尿病患者血清唾液酸浓度为96.56±14.29mmol/L,对照组的血清唾液酸浓度为42.44±17.68mmol/L,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在糖尿病患者组,无黄斑水肿的患者血清唾液酸浓度为86.53±13.39mmol/L,有黄斑水肿的患者中血清唾液酸浓度为110.09±18.81 mmol/L,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唾液酸浓度与黄斑水肿严重程度有显著正相关(r=0.62,P<O.05).结论:血清唾液酸浓度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黄斑水肿时明显升高,并且血清唾液酸浓度越高,黄斑水肿越严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结晶样视网膜变性(Bietticrystallinedystrophy,BCD)患者血清中镁、钙、钾、钠及氯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序列病例研究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BCD患者50例纳入BCD组,另选取99位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按盲法由专业技术人员完成血清离子浓度检测,并分别行BCD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BCD组患者血清中,钙离子和钾离子浓度分别为(2.323±0.092)mmol·L-1和(4.123±0.355)mmol·L-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t=-4.266,P=0.000;t=-4.081,P=0.000);镁离子浓度为(0.845±0.052)mmol·L-1,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镁离子浓度(0.874±0.076)mmol·L-1相比显著下降(t=2.767,P=0,006);钠和氯两种离子血清浓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BCD患者血清中钙离子和钾离子浓度升高,镁离子浓度降低,其可能与BCD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hMSCs)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RPE)低氧高糖培养的细胞共培养模型,研究在与hMSCs共培养条件下低氧及高糖时RPE细胞增殖、凋亡和移行等生物学特征的影响,对糖尿病刺激脉络膜新生血管( CNV)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方法:使用Transwell间接共培养模型。将共培养模型按照培养氧浓度及糖浓度培养基类型分为4组:常氧常糖组(21% O2加5.56mmol/L葡萄糖培养液,A组)、常氧高糖组(21% O2加30mmol/L葡萄糖培养液,B组)、低氧常糖组(5% O2加5.56mmol/L葡萄糖培养液,C组)和低氧高糖组(5% O2加30mmol/L 葡萄糖培养液,D 组)。通过CCK-8检测间接共培养模型在12,24,48 h时RPE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 检测间接共培养模型在24 h 时 RPE细胞的移行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间接共培养模型中24 h时RPE细胞的凋亡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2,24和48 h时, B组(1.61±0.41,1.80±0.34,1.91±0.35)、C 组(1.34±0.46,1.94±0.40,2.14±0.41)及D组(1.98±0.47,2.26±0.42,2.55±0.40)中的细胞增殖能力均较对照组(0.92±0.45,1.27±0.32,1.59±0.41)增强(P<0.05),并且低氧高糖联合作用组增殖能力最强。在24h时,B 组(149.5±9.19)、C 组(140±9.90)、D组(170.5±7.78)较对照组(114.5±7.78)的RPE
  细胞移行能力增强(P<0.05)。而在24h时各组间的凋亡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与hMSCs共培养条件下,低氧及高糖环境促进RPE细胞的增殖和移行,而对其凋亡并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于罡  严宏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1):1927-1930
目的:观察高浓度葡萄糖对离体大鼠晶状体氧化还原系统的影响,探讨硫醇转移酶( Thioltransferase,TTase)在糖尿病性白内障中抗氧化应激的作用。
  方法:用不同浓度葡萄糖(35.5,65.5,95.5 mmol/L葡萄糖组以及相应的甘露醇等渗对照组)体外培养大鼠晶状体7d,动态观察晶状体的混浊情况。测定各组晶状体中TTase、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过氧化氢酶( CAT )的活性,以及氧化型谷胱甘肽( GSSG)与总谷胱甘肽( T-GSH)的比值。
  结果:高糖组晶状体早期就已出现雾状混浊,而对照组保持相对透明;在高糖刺激下, TTase活性增加较正常对照组增加,并在含35.5 mmol/L 葡萄糖的高糖组中最高(1.743±0.20mU/mg protein,P<0.01)。高糖组GSSG/T-GSH比值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加,分别增加2.89倍、2.57倍和2.42倍,其组间互相比较无明显差异,相应等渗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高糖处理组的SOD和CAT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其中 SOD 分别为正常对照的0.71倍、0.52倍和0.49倍(P<0.05),CAT分别为正常对照的0.47倍、0.56倍、0.50倍(P<0.05),不同葡萄糖浓度处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高糖环境激活晶状体内的抗氧化系统,诱导TTase活性增加,GSSG/T-GSH比例增高,CAT, SOD活性下降,晶状体抗氧化能力降低是糖尿病性白内障形成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
杨曼  谭薇  刘畅 《国际眼科杂志》2021,21(11):1848-1854

目的:体外分离新生SD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建立新生SD大鼠RGCs体外原代培养方法及高糖模型。

方法:取15~20只出生1~3d SD大鼠的视网膜组织,分离纯化RGCs进行原代培养。甲苯胺蓝法及免疫荧光细胞染色法进行鉴定。细胞连续培养48~72h后,随机分为6组并分别加入含不同葡萄糖浓度5.5、20、25、30、35、40mmol/L的培养基培养24、48、72h,采用CCK8法及TUNEL凋亡检测法分析各组细胞存活率及凋亡率。

结果:离体纯化原代培养的RGCs具有典型的细胞形态且生长良好,细胞之间呈小片状融合聚集生长,轴突相互交错成网络状,胞体周围可见细胞光晕。甲苯胺蓝着染细胞胞质中可见结构清晰的尼式小体,神经元率达95%以上。RGCs特异性抗体Thy-1、Brn-3a定体外纯化培养细胞,阳性率达90%以上。CCK8检测发现随着时间及葡萄糖浓度的增加,各组细胞的存活率降低; 在不同葡萄糖浓度干预细胞24h时,各分组之间OD值均小于正常对照组,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OD值大小无差异(均P>0.05); 随着时间延长,35、40mmol/L葡萄糖浓度干预RGCs 48h,30、35、40mmol/L干预RGCs 72h时的OD值较正常对照组OD值明显降低(均P<0.05)。TUNEL检测发现随着葡萄糖浓度及时间的增加,RGCs凋亡率增加。其中葡萄糖浓度为30、35、40mmol/L培养RGCs 48、72h后RGCs细胞凋亡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有差异(均P<0.05)。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RGCs体外原代培养方法能获得典型且纯度较高的RGCs,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体外纯化培养的RGCs存活率降低,凋亡率增加。35mmol/L葡萄糖浓度干预RGCs 48h可为有效诱导RGCs建立高糖模型最佳干预浓度及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