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黄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为研究大黄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兔髂动脉中膜层进行体外血管平滑肌细胞(SMC)培养及氚标记胸苷掺入技术,探讨了中药纯品——大黄素对兔髂动脉正常动脉组SMC、动脉硬化并球囊损伤后培养的SMC增殖情况。结果表明:大黄素可抑制SMC增殖,其主要抑制细胞由G0期向S期转化,且抑制作用为剂量依赖性,对动脉硬化并球囊损伤组抑制作用大于对正常细胞作用。本实验为临床可能应用该药抑制SMC增殖,预防动脉介入性治疗后再狭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平滑肌细胞NO的变化及其与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讨高血压病(EH)患者一氧化氮(NO)浓度变化特点与高血压病发病的特点,本研究以复合胶元酶法分离培养EH患者和血压正常者(NT)离体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检测细胞培养液的NO含量和VSMC的一氧化氮含量(NOS)的活性,观察EH患者动脉VSMC分泌NO的特点,结果显示:(1)EH组VSMC的NO含量和NOS活性均显著于低于NT组(P〈0.01);(2)EH患者和NTVSMC的NO含量和NS  相似文献   

3.
以培养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对照大鼠(WKY)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为模型,动态观察了精氨酸加压素(AVP)的对动脉VSMC的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一氧化氮(NO)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SHR动脉VSMC的NOS活性,NO含量明显低于WKY(P〈0.05);AVP对SHR动脉VSMC的NOS活性,NO合 有显著促进效应,同一浓度AVP作用下SHR及WKY动脉,VSMC,WKY  相似文献   

4.
联胺诱导内皮细胞PDGF─BB和bFGF表达及其条件培养基对平滑肌细胞增生活性的研究夏春枝,邓仲端,李丽珠,翟智玲(武汉同济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430030)正常动脉壁内环境的稳定依赖于动脉壁细胞之间特别是内皮细胞(EC)和平滑肌细胞(SMC)之间...  相似文献   

5.
李雪  赵连友 《心功能杂志》1999,11(4):217-219
目的:探讨在基础状态下高血压病患者(EH)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一氧化氮合酶(NOS)和一氧化氮(NO)的变化特点及其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血压正常者(NT)及EH患者的肠纱膜动脉进行分离培养,对比观察NT和EH组的动脉VSMC的NOS活性、NO含量、细胞计数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研究EH患者动脉VSMC的NOS-NO系统的变化与细胞增殖的关系。结果:(1)在基础状态下,E组动脉VS  相似文献   

6.
病毒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近年来逐步受到人们重视,本文以培养的猪主动脉平滑肌细胞(SMC)为对象,观察了单纯疱疹Ⅱ型病毒(HSV-Ⅱ)感染对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及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HSV─Ⅱ感染主动脉平滑肌细胞48─72h后,会引起SMC出现细胞病变,并且呈滴度依赖性释放乳酸脱氢酶,在高滴度时甚至呈现溶细胞病变。提示长期潜伏存在的疱疹病毒可能作为一种局部损害因子。造成动脉壁平滑肌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在兔髂动脉平滑肌细胞的表达马晓莉,黄文英,佘铭鹏,李晓惠,常文兰,笪冀平,吕凤英,李秀云(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病理科,北京100037)平滑肌细胞(SMC)从中膜向内膜迁移以及在中膜和内膜的增生在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成形术...  相似文献   

8.
人胚胎主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表型与原癌基因c-sis基因表达关系的研究李朝红,李秀芝,杨和平,龙治峰,朱淑媛,张新华(衡阳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衡阳421001)平滑肌细胞(SMC)分化、增殖在血管正常发生及动脉粥佯硬化(As)发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素影响血管成形术后动脉平滑肌细胞(SMC)增生的机理。方法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行血管成形术;观察肝素对体外兔髂动脉SMC的增生、细胞周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表达等的影响。结果肝素能抑制SMC的增生,并具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肝素阻止SMC进入S期,也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肝素能抑制TGF-β1和bFGF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表达;在培养的兔髂动脉SMC中EGFRmRNA的表达呈阴性。结论肝素抑制培养的兔髂动脉SMC的增生与抑制TGF-β1和bFGFmRNA的表达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以培养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对照大鼠(WKY)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为模型,动态观察了精氨酸加压素(AVP)对动脉VSMC的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一氧化氮(NO)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SHR动脉VSMC的NOS活性、NO含量明显低于WKY(P<0.05);AVP对SHR动脉VSMC的NOS活性、NO合成具有显著促进效应;同一浓度AVP作用于SHR及WKY动脉VSMC,WKY的NOS活性及NO含量显著高于SHR(P<0.01);AVP作用后,动脉VSMC的NOS活性与NO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提示SHR动脉VSMC的NOS-NO系统可能功能不良;AVP可能通过NOS-NO途径参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淋巴细胞和高脂对平滑肌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胡京红,王淑华,卢泳才,刘晓青(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近年来,有人证实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中有不等量淋巴细胞存在;还有人发现人颈总动脉As斑块中有部分平滑肌细胞(SMC)出现异常HLA-DR抗原...  相似文献   

12.
微量内毒素促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的实验研究姜志胜,周元芳,杨永宗(衡阳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衡阳421001)在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过程中,动脉壁平滑肌细胞(SMC)增殖的作用十分重要。本文采用H3-TdR掺入法及细胞计数法观察了微量内毒素对培养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细胞水平研究高血压病人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ASMC)的生长特性和体外血管活性物质对ASMC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应用复合酶法进行高血压病人ASMC分离,并用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HILGF-I)干预以观察人ASMC的增殖情况。结果经低浓度的HILGF-I作用,高血压病人ASMC呈典型的“谷”与“峰”样生长,经历了10多个月传代培养至35代。发现该细胞生长分裂活性活跃,与人胎儿脐动脉增殖活性相似。结论复合酶法能使高血压病人的ASMC的静止期缩短,传代后生长特征稳定性强,高血压病人体外培养ASMC的增殖有赖于HILGF-1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卒中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与常压(Wistar)大鼠基底动脉(BA)和尾动脉(CA)平滑肌收缩装置对Ca2+敏感性(以pCa50表示)的差异。方法采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膜化学高通透技术并结合细胞钙钳制技术,使上述血管肌条(环)平滑肌细胞膜具有高通透性,并使胞内Ca2+固定于一定水平,然后制作神经鞘氨醇(sphingosine)预温浴后的肌条(环)pCa-张力曲线,比较SHRsp和Wistar大鼠BA和CA平滑肌在不同处理时的pCa50值。结果不论SHRsp或Wis-tar大鼠,BA平滑肌收缩装置对Ca2+的敏感性均高于CA(P<0.005)。SHPsp的BA和CA平滑肌收缩装置对Ca2+的敏感性均高于Wistar大鼠的相应血管(P<0.005)。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Sphingosine可使SHRspCA平滑肌pCa-张力曲线右移,但不能使SHRspCA平滑肌pCa-张力曲线右移,甚至轻微左移。结论SHRspBA和CA平滑肌收缩装置对Ca2+的敏感性均高于Wistar大鼠,PKC在这种Ca2+敏感性变化中所起的作用在BA和CA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在基础状态下高血压病患者(EH)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一氧化氮合酶(NOS)和一氧化氮(NO)的变化特点及其对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血压正常者(NT)及EH 患者的肠系膜动脉进行分离培养,对比观察NT组和EH 组的动脉VSMC的NOS活性、NO含量、细胞计数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研究EH 患者动脉VSMC的NOS-NO系统的变化与细胞增殖的关系。结果:①在基础状态下,EH组动脉VSMC的NOS活性和NO含量较NT组明显降低(P< 0.05)。②EH组动脉VSMC的细胞数量明显高于NT组(P< 0.05)。③EH组S期百分率和细胞增殖指数(PI)明显高于NT组(P< 0.05),EH组G0/G1 期百分率较NT组明显降低(P< 0.05)。④NT组和EH组的NOS活性和NO含量与PI均呈负相关。结论:EH患者动脉VSMC存在着NOS-NO系统功能低下;NO具有抑制VSMC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动脉平滑肌细胞(ASMC)的增生受白细胞介素(ILs)的影响。IL-2低浓度时可促进ASMC的增生,高浓度时可抑制ASMC的增生,呈双相效应。IL-1、IL-6可以促进ASMC的增殖,IL-8可以促进ASMC的迁移,IL-4可抑制ASMC增生。当然,ILs之间,ILs与生长因了及其他相关因素之间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从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高血压病(EH)患者一氧化氮(NO)浓度变化特点与高血压病发病的关系,本研究以复合胶元酶法分离培养EH患者和血压正常者(NT)离体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检测细胞培养液的NO含量和VSMC的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观察EH患者动脉VSMC分泌NO的特点。结果显示:①EH组VSMC的NO含量和NOS活性均显著低于NT组(P<0.01);②EH患者和NTVSMC的NO含量和NOS活性随培养时间延长均显著地增加(P<0.01);③EH患者和NT的NO含量随NOS活性增强而增加,并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表明EH患者VSMC的NOS-NO系统可能存在功能或结构的异常,并参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腺苷及腺嘌呤衍生物对冠脉收缩和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杨小毅,涂玉林,万载阳,黄红林,杨永宗(衡阳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衡阳421001)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在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中起关键作用,许多血管活性物质对VSMC增殖均有不同程度的调...  相似文献   

19.
水蛭素对培养的兔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动脉的中膜平滑肌细胞(SMC)向内膜移行和增殖是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的主要原因。为探讨水蛭素预防再狭窄的可能性,本文观察了水蛭素对培养的兔胸主动脉SMC增殖的影响。方法:用4只兔的胸主动脉SMC传代培养(5~6代),将水蛭素(1~25μg/ml)加入SMC培养液中,于1、2、3天后进行细胞计数并于6小时后测定氚-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参入的放射性强度每分钟次数(cpm)值。求出各组均数及标准差,采用方差分析及q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浓度组的水蛭素均抑制SMC的增殖及对3H-TdR的摄取,且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P<0.05或P<0.01。结论:水蛭素抑制培养的兔动脉SMC的增殖,这为水蛭素可能用于预防以SMC增殖为基础的再狭窄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反义核苷酸对平滑肌细胞(SMC)及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本实验对兔髂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行血管成形术;应用Northern印迹杂交和RT-PCR方法观察反义核苷酸对体外兔髂动脉SMC增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反义核苷酸抑制SMC增生,并呈浓度依赖性;反义核苷酸抑制TGF-β1和bFGFmRNA表达;阳离子脂质体能明显增强反义核苷酸的上述作用。在培养的兔髂动脉SMC中EGFRmRNA表达阴性。结论:反义核苷酸抑制兔髂动脉SMC增生与抑制TGF-β1和bFGFmRNA表达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