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用甘油醛-肝素抗凝全血制做成便携式血糖仪比对试验质控物,并研究其血糖浓度的稳定性。方法 采集肝素抗凝全血,用5%的葡萄糖溶液和甘油醛分别调配成不同葡萄糖浓度水平全血,用生化仪和血糖仪检测各种浓度水平血糖结果变化情况。结果 甘油醛为10 mmol/L且4 ℃保存的标本血糖浓度稳定5 d(P>0.05)。结论 甘油醛终浓度为10 mmol/L的肝素抗凝血在2 ℃~8 ℃保存5 d,其血糖浓度无显著性变化,基质效应小,可以用作不同种类便携式血糖仪比对试验的质控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不同时间、不同血清层对血糖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用一次性管式采皿器采血后放置,自然析出血清(30min),即对上层血清进行测定,在血液离体1、2、5h后分别对不同血清层的血糖进行测定。以3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上层血清中血糖值迅速下降。第1次测定后到血液离体1h再次测定上层血清血糖,相差0.06mmol/L,2h后降低了0.57mmol/L,5h后下降1.42mmol/L;随着时间的延长下层血清中血糖变化是:第1次测定到血液离体2h后下层血清中血糖下降了0.13mmol/L,5h后下降1.02mmol/L:血液离体2h后上下层血清中血糖浓度相差0.44mmol/L,5h后浓度相差为0.40mmol/L。结论利用血清测定血糖,因放置时间不同血糖值迅速下降。因此,测定血糖时采血分离血清后应尽快测定,由于血清上下层血糖分布不均匀在测定时应将血清取出充分摇匀后立即测定才可减少误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5种(A~E)不同品牌血糖仪测量血糖水平的准确性,为制定便携式血糖仪的临床使用管理规范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应用等效性临床试验研究设计,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受试者共230例,采用便携式血糖仪对其测量指端血的血糖浓度,并与静脉血生化血糖值进行比较,计算两种测量结果的相关系数,和测量偏倚。结果:受试者生化血糖值为2.19~19.95mmol/L,平均生化血糖浓度为(6.77±2.65)mmol/L。血糖仪C与生化测量结果的差值均数最小,为0.08mmol/L。血糖仪E与生化测量结果差值的95%置信区间为(一0.87±0.68)mmol/L,差别超出了等效区间(-0.83,0.83)mmol/L范围,不满足临床等效性。其他血糖仪的差值在等效区间内,满足临床等效性。5种血糖仪测量的血糖值与生化测量值之间的测量误差≤±20%或者≤±0.83mmol/L的比例均低于95%。结论:5种血糖仪测量血糖的准确性尚可作为患者日常血糖监测,但准确度有待提高,有必要加强血糖仪准确性的持续性监测。  相似文献   

4.
刘霞  邵建芳  王丽 《浙江预防医学》2007,19(8):66-66,69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孕妇本来没有糖尿病,但在妊娠期间,特别是妊娠中后期出现的糖尿病称之为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50g糖筛查大于等于7.8nmol/L;两次空腹血糖为5.8mmol/L,口服100g葡萄糖后1小时血糖为10.6mmol/L,2小时为9.2mmol/L,3小时为8.1mmol/L。上述4个数据中,若有2个或2个以上数值等于或超过上述数值即可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可以通过对饮食的控制或是使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探讨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结果的差异。方法:选取本社区医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接诊的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分别记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观察两组检测结果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结果:试验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分别为(8.92±1.83)mmol/L和(12.10±2.54)mmol/L,对照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分别为(9.25±1.74)mmol/L和(12.32±2.28)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结果基本一致,但是快速血糖仪操作更加简单方便,便于携带。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静脉滴注木糖醇和葡萄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以期为糖尿病患者静脉载体液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稳定期2型糖尿病患者22例,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分别在试验第1、2、3天上午9:00-11:00匀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00ml、10%木糖醇溶液100ml、5%葡萄糖200ml+胰岛素2.5U,同时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每5min记录1次血糖,比较血糖变化情况。结果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木糖醇和葡萄糖+胰岛素2h及输液结束后1h共180min内血糖平均值分别为(7.74±0.84)mmol/L、(7.83±1.01)mmol/L和(7.84±1.37)mmol/L(P〉0.05),血糖曲线下面积分别为(1429.16±340.79)mmol·min/L、(1449.25±192.28)mmol·min/L和(1447.59±317.94)mmol·min/L(P〉0.05),血糖变异度分别为10.9%、12.88%和17.47%。结论静脉滴注木糖醇后血糖略有下降,对血糖波动性的影响较葡萄糖注射液小。小剂量木糖醇注射液可替代葡萄糖注射液作为稳定期2型糖尿病患者的静脉载体液。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驻马店市某职业人群空腹血糖水平与年龄的关系。方法 对驻马店市企事业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健康体检者9865例进行间卷调查,全面体检及血液生化检查,血糖采用空腹抽血,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糖水平有逐步上升趋势。空腹血糖70岁一组男性(5.49±1.42)mmol/L,女性(5.46±1.42)mmol/L。结论 空腹血糖及高血糖检出率随年龄逐步上升,应预防这一人群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吴春华 《中国卫生产业》2014,(10):180+182-180,182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法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在我院诊治的12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标本用电化学法发光法在东芝全自动生化分析仪TBA-40FR型上对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血糖进行检测。另取1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血糖(9.72±3.81)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优于常规组4.85±0.69mmol/L(P〈0.05);观察组HbAlc(8.13±2.63)%,显著高于对照组(5.21±0.53)%U)〈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bAlc能够有效检测糖尿病的发生,与血糖相比受外界干扰更小,是很好的糖尿病检测指标,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信息化血糖监测系统(IGMS)对医院不同院区间进行血糖管理的应用价值及其准确性与方便性。方法:在医院总部院区建立IGMS,通过局域网连接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对各科室的患者血糖进行信息化管理;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IGMS的智能血糖仪对抽取的5名志愿者5份静脉血样本进行检测对比,检测IGMS智能血糖仪的准确性;采用自制调研问卷对护士进行IGMS使用满意度调查,比较应用IGMS的智能血糖仪与非信息化便携式血糖仪的方便性。结果:医院总部院区56个科室全部完成IGMS安装,共监测11 656例患者血糖,检测血糖171 477次,其中低血糖(血糖<3.9 mmol/L)6 712次,占3.91%;高血糖(血糖>11.1mmo l/L)74 861次,占43.66%。在血糖为3.16 mmol/L时,IGMS的智能血糖仪血糖检测值100%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值±0.83 mmol/L范围内;当血糖浓度≥4.2 mmol/L时,100%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值偏差在±20%范围内。护士对IGMS的智能血糖仪的通知医生快速、记入病历系统方便、获得结果快和修正录入记录方便满意度分别为...  相似文献   

10.
对收治于ICU危重患者的血糖进行监测与控制,针对不同疾病不同原因引起的高血糖、低血糖进行有效及时的监测,合理使用胰岛素,重视低血糖,保持应激性高血糖或低血糖稳定在4.4~6.1mmol/L,糖尿病通酮症酸中毒患者血糖控制在6—10mmol/L,可有效减少危重患者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部分生化指标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120例为脑梗塞组(入院后诊断为代谢综合征);对照组为本院进健康体检者,共计211例。对空腹研究对象采集肘部静脉血,EDTA抗凝,抽血后立即送检,使用西门子生化分析仪分析。结果脑梗塞组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血甘油三酯、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明显增高,分别为[(7. 6±0. 3) mmol/L,(12. 6±2. 8) mmol/L,(6. 2±1. 1) mmol/L,(2. 1±0. 6) mmol/L,(1. 2±0. 4) mmol/L,(2. 9±0. 8) mmol/L,(653. 4±132. 5)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将单因素分析中P <0. 05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脂代谢、尿酸、C-反应蛋白与脑梗死相关。结论血脂代谢、尿酸、C-反应蛋白为脑梗塞伴代谢综合征患者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脑梗塞伴代谢综合征患者应该及早对以上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2.
The aim of our research was to study prevalence of changes in plasma levels of lactate, potassium, glucose, and sodium in relation to alcohol concentration in children hospitalized with acute alcohol intoxication (AAI). Data from 194 under 18-year-old children hospitalized to the two only children's hospital in Estonia over a 2-year period were analyzed. The pediatrician on call filled in a special form on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AAI; a blood sample was drawn for biochemical tests, and a urine sample taken to exclude narcotic intoxication. The most common finding was hyperlactinemia occurring in 66% of the patients (n = 128) followed by hypokalemia (<3.5 mmol/L) in 50% (n = 97), and glucose above of reference value (>6.1 mmol/L) in 40.2% of the children (n = 78). Hypernatremia was present in five children. In conclusion, hyperlactinemia, hypokalemia, and glucose levels above of reference value are common biochemical findings in children hospitalized with acute AAI.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胰腺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糖控制与手术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0年4月共41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胰腺术后患者平均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正常,术后应用胰岛素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术后空腹血糖>8.3 mmol/L的患者死亡率、术后胰漏、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7.0%、23.7%、9.7%、15.1%)显著高于术后空腹血糖≤8.3 mmol/L的患者(2.7%、11.9%、4.0%、6.6%)(P;0.037、P=0.002、P=0.020、P=0.005).术后空腹血糖≤6.1 mmol/L的患者死亡率和术后出血的发生率(6.2%、8.6%)显著高于术后空腹血糖6.1~8.3 mmol/L的患者(0.7%、1.4%)(P=0.023、P=0.011).术后空腹血糖≤6.1 mmol/L的患者发生严重低血糖的情况显著增加(7.4%比0.7%,P=0.009).结论 通过术后持续静脉滴注葡萄糖+普通胰岛素治疗可以有效平稳控制血糖,实现围手术期预定目标下的血糖管理.胰腺手术围手术期的目标血糖定为6.1~8.3 mmol/L是安全合理的,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院内便携式血糖仪实行统一的质量管理,实施一系列质量管理措施,使院内血葡萄糖的检测结果具有可靠性及可比性.方法:实行行政制度化管理,成立管理委员会,采取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手段,实行严格的比对制度以及实施统一的培训工作和考核制度.结果:行政管理和高质量的培训工作可以得到管理层的高度重视,日常质控品的检测可以发现便携式血糖仪及试纸条是否发生变化,室间质量评价两年来葡萄糖和便携式血糖仪PT成绩100%,无失控样本,比对葡萄糖浓度2.8~22.2 mmol/L的7个浓度范围53个样本,全部合格.结论:对院内便携式血糖仪实施一系列的质量管理措施使院内血葡萄糖的检测结果具有可靠性及可比性,取得一定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郭晋平  王博  支海君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846-2848
目的比较血液净化[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和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VVHDF)]及常规治疗在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1年11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例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液净化组11例,分别为CVVH模式6例,CVVHDF模式5例,常规治疗组7例,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乳酸、血pH值、肌酐、尿素氮的变化,患者的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血乳酸、肌酐、尿素氮下降,血pH值上升的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乳酸(mmol/L):CVVH(3.0±1.7)、CVVHDF(3.4±2.1)、常规治疗(7.0±2.8);血肌酐(μmol/L):CVVH(45±12)、CVVHDF(43±8)、常规治疗(82±28);尿素氮(mmol/L):CVVH(4.5±0.9)、CVVHDF(4.2±0.8)、常规治疗(8.4±2.9);pH:CVVH(7.45±0.05)、CVVHDF(7.43±0.02)、常规治疗(7.29±0.06)。血液净化组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净化治疗能有效地清除糖尿病患者体内乳酸,纠正酸中毒,维持内环境稳定,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确定没有诊断糖尿病的AMI病人中糖代谢异常的发病率。方法我院临床诊断或怀疑为AMI患者201例,无糖尿病,血糖<11.1mmol/L,入院后第1天早晨测HbA1C,每天测空腹血糖(FBS)直至出院,出院时做标准的口服葡萄糖(75g)耐量试验(OGTT),3个月后复查HbA1C、FBS、和OGTT。结果入院时平均血糖浓度(6.6±1.4)mmol/L,出院时糖负荷平均2小时血糖浓度(PBS)为(9.1±2.9)mmol/L,35%(65/184)病人为糖耐量减低(IGT),3个月后平均PBS为(9.0±3.0)mmol/L,40%(63/158)病人为IGT。3个月后查出的糖耐量异常(含IGT和DM)的独立预测因素是入院时的HbA1C和出院时的FBS。结论AMI后早期检测FBS,PBS,HbA1C能早期发现病人糖耐量异常,从而早期进行干预,改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SHG)在急性百草枯中毒(APP)及预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采用BeckmanCX-3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极法检测41例APP患者(其中9例痊愈、8例死亡、24例好转)入院时的血清葡萄糖含量,并选22例门诊健康检查者作对照(排除一切与应激反应有关的因素),并比较死亡患者与痊愈者血糖水平间的差异。结果41例APP患者血糖含量(7.32±2.85)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4.314-0.50)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8例死亡者血糖含量(8.70±3.00)mmol/L亦高于9例痊愈者(7.19±2.79)mmol/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1例APP合并SHG者16例,占39%。结论APP时易合并SHG,其血糖水平的高低与APP患者的预后无关,但可作为反映APP患者应激水平强弱一个有用指标,减弱持续过高的应激反应及降低高血糖,可能对病情的恢复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武汉市某高校校园工勤人员5项血液生化指标(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的检测结果,借以反映这个特殊职业人群血液生化指标的健康状况. [方法]用日本制造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831名校园工勤人员(男性365名,女性466名)采取空腹静脉血进行5项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然后对上述5项指标检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受检工勤人员空腹血糖测量值为(5.44 ±0.95)mmol/L,血糖高于正常的检出率为5.90%;胆固醇为(4.75±0.92) mmol/L,胆固醇高于正常的检出率为3.61%;三酰甘油为(1.08±0.91)mmol/L,三酰甘油高于正常的检出率为12.64%;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为(19.30±13.53)U/L,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高于正常的检出率为6.26%;肌酐为(70.33±14.01) μmol/L,肌酐高于正常的检出率为1.69%. [结论]检测结果发现,这些血液生化指标异常情况已蔓延到校园工勤人员,因此不应忽视对这些工勤人员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