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以下简称<条辨>)一书,在理论上考据<内经>,勤求古训,远循仲景之法,推崇天士之论,对温病证治造诣颇深,不少精辟见解多为后世温病学家所引用,在历代温病理论书籍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关于<条辨>在继承和发展叶学方面的成就,已有不少文章论述,笔者不揣浅陋,仅就<条辨>在羽翼伤寒方面的内容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王方  顾星 《中医药导报》2006,12(3):11-12
文章从体质与发病、体质因素与疾病的传变、体质与治疗、体质与病后调理等方面对《伤寒论》与《温病条辨》的体质思想的异同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对体质学说客观地、规范地研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急性热病,祖国医学称为“外感热病”,经过历代医家的实践,总结而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当疾病出现寒证的病理过程的,称之为“伤寒”,相反地,若出现热证的病理过程时,则名之为“温病”,构成“外感热病”的两个辨证治疗纲领。从明、清开始,数百年间的学术争鸣,形成了伤寒、温病的  相似文献   

4.
伤寒与温病均起源于《内经》,而后历代医家在《内经》基础上,对病因学、证候学、治疗学等认识皆有较大进展。其中张仲景《伤寒论》系统地总结了一套理、法、方、药规律,从而奠定了祖国医学治疗热性病的基础。而温病学说肇始于《内经》、《难经》和《伤寒论》,到了清代,叶、吴、薛、王等集其大成,使祖国医学对外感病的认识治疗有了长足发展。伤寒与温病二者病因不同,但病理变化及治法方面却异中有同,伤寒按六经辨证,温病按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虽然名义不同,但都是针对临床证候体征,  相似文献   

5.
神昏是以不省人事,神志昏迷为特征的常见内科急症,中医历代所述之“昏迷”、“昏蒙”、“昏厥”、“谵昏”等,均属神昏范畴.无论外感病或内伤疾病,皆可致清窍闭塞,神明失守,发为神昏.  相似文献   

6.
张琦  华浩明 《吉林中医药》2010,30(5):435-438
《温病条辨》157首汤剂及《伤寒论》98首汤剂的用量存在一定的规律,汤剂的药物组成味数、使用药物分类、药物用量、日服用次数及日服用总量等方面都暗含汤剂用量的内涵。《温病条辨》汤剂与《伤寒论》汤剂进行比较后,发现《温病条辨》汤剂的平均药味及煎服法与《伤寒论》汤剂一脉相承,差异较小,在方剂的药物来源分类、方剂的重量及目服用量方面则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谈《温病条辨》对《伤寒论》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军 《河南中医》2007,27(4):9-10
吴瑭在著述《温病条辨》时,受到了《伤寒论》的巨大影响。“近师承于叶氏,而远追踪于仲景。”“其处方也,一遵《内经》,效法仲祖。”这种影响不是对《伤寒论》的简单模仿,而是系统地继承,并在继承中加以发展。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三焦辨证是对六经辨证的继承和发展;二、“救津液”思想是对《伤寒论》“存津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三、遣方用药是对《伤寒论》经方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温病条辨》是温病学派大家吴鞠通的重要著作,对温病学说理论基础的建立和临床疗效的提高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其中,《温病条辨》对承气汤的运用充分体现了温病下法的特色,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伤寒论》承气下法的基础上,以《温病条辨》12个承气汤方为代表的温病承气下法继承了《伤寒论》的理论精神,并在扶正祛邪、固护津液等方面有了深入的阐述和发挥,充分体现了《温病条辨》对《伤寒论》承气下法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方在《温病条辨》中的运用与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总结并分析《伤寒论》方在《温病条辩》中的应用情况,认为吴鞠通从三个方面灵活运用和发展了经方:1、依证依法灵活应用经方;2、扩大了经方的应用范围;3、巧用经方化裁新方。既开拓了灵活运用经方的思路,又在经方的基础上创立了许多有效的新方。  相似文献   

10.
邹雯 《江西中医药》2006,37(1):13-14
三承气汤皆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吴瑭云:“承气者,承顺胃气也。”即承顺其失降的胃气,以恢复其主降的功能。“故承气汤通胃结、救胃阴乃系承胃腑本来下降之气。因其能攻下腑实、泄热救阴、承顺胃气,使塞者通、闭者畅而得名。”  相似文献   

11.
《温病条辨》在辨证方法、预后传变、治则治法、组方用药等方面继承了《伤寒论》的相关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有温病特色的学术体系,具体体现在:1)三焦六经,相须为用;2)立足伤寒,发展传变;3)传承治则,沿用治法;4)巧用经方,创制新方。两者存在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通过对《伤寒论》与《温病条辨》的比较与分析,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伤寒理论与温病理论在外感病辨证方面的一脉相承性与独具特色性,从而更加全面的认识外感病以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2.
对《伤寒论》与《温病条辨》保津思想统一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与《温病条辨》为伤寒与温病学派的代表作之一。对两书从保津之重要、过汗易伤津、清热以保津、攻下以存津、养阴以生津等5个方面探讨其保津思想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3.
14.
刘月  罗云  谭婷  廖正根  杨明 《中草药》2020,51(24):6405-6413
煎煮时间对于保证中药汤剂临床疗效和中成药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古至今,中药汤剂煎煮终点的判断一直是困扰人们的技术难题。对中医药典籍《伤寒论》和《温病条辨》中汤剂的煎煮时间及其煎煮终点的判断经验进行了整理,发现其具有一定的规律,认为影响煎煮时间的因素主要有病证、方剂功效、药物药性、药材性状等;通过对其总结,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初步阐明传统中药汤剂煎煮终点的判断方法,以期能为中药汤剂煎煮时间及现代中药制剂的提取工艺寻求合理的科学依据,为保证中药汤剂临床疗效和中药制剂的质量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杨晓凤 《山西中医》2010,26(5):57-58
吴鞠通《温病条辨》中提出的三焦辨证,阐述了温病的演变规律,明确了温病的病位及病性,提出了相应的治法方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三焦辨证与张仲景六经辨证对照有一纵一横之妙,与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结合有相辅相成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思茵  温玉  马晓峰 《河南中医》2016,(12):2047-2050
《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中解表药的运用具有以下特点:1《伤寒论》在用药上以发散风寒为主,有少量发散风热药的运用,主要治疗外感风寒表证,用药主张辛温发汗解表。2与《伤寒论》相比,《金匮要略》亦重视使用桂枝、生姜、麻黄等药,又增加了防风、菊花、大豆黄卷的使用;扩大了解表药的运用范围,用于治+疗各种内伤杂病。3《温病条辨》沿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对麻黄、生姜等药的运用,但《温病条辨》更善于辛凉解表,共运用9种发散风热药。《温病条辨》在辛温解表药中增加了香薷与荆芥的运用。《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中清热药的运用具有以下特点:1《伤寒论》以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为主。其中用以治疗里热实证的药较多见。2与《伤寒论》相比,《金匮要略》除以上药物运用外,还增强了清热解毒药、清热凉血药以及清虚热药的运用,以治疗各种内伤杂病。3《温病条辨》中延续了《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清热泻火药和清热燥湿药的运用,还加重了清热解毒药、清热凉血药的比重。《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中补虚药的运用具有以下特点:1《伤寒论》以补气药为主,兼用少量补血药。2《金匮要略》补气药的运用与《伤寒论》基本相似,增加了黄芪的应用,并且加重了丸剂的应用,重视使用蜂蜜。妇科病独立三篇,重用补血药,增加了补阳的紫石英及补阴的麦冬、百合等药的运用,增加了补虚药的运用种类。3《温病条辨》用药延续了《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补气、补血、补阳药的运用,增加了杜仲、菟丝子等补阳药。此外,丰富了补阴药的运用,如沙参、麦冬等。温热邪气易伤阴液,故增加了滋阴药。  相似文献   

17.
"咳"为外感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内经》提出了"五脏六腑咳"的观点."三焦辨证"是吴鞠通在《内经》三焦理论基础上所创立的辨治温热疾病的方法,其所论述的上中下三焦分别与五脏相对应.《伤寒论》以"六经"为纲,五脏为目论述疾病.本文以"三焦"为纲,六经、脏腑为目,论述《伤寒论》中感受寒邪,上犯太阳、中及太阴、下入少阴所引起的咳...  相似文献   

18.
刘艳  郑志勇 《中医杂志》2006,47(7):543-543
疳证是由于喂养不当,或其他疾病的影响,致使脾胃功能受损,气血耗伤而逐渐形成的慢性病证,以形体消瘦,面黄发枯,精神委靡或烦躁,饮食异常为特征。小儿疳证又称疳疾,疳积,五疳,诸疳等,也是儿科常见病症。清·吴鞠通在《温病条辨·疳疾论》篇中首次将本病治法作了总结。1病机方面吴鞠通指出:父母唯恐小儿饥渴,常给予过量饮食,小儿自己不知饥饱,每遇美食多吃不厌,加之小儿脾胃消化功能尚不健全,导致食滞胃停,脾气因而郁滞,脾不能运化水谷精微,胃不能输布津液,困聚于内,生为水湿,湿聚中焦气机不利,出现腹部胀满;气血受阻,不能输布四末,日久可致肢…  相似文献   

19.
《温病条辨》创立了温病三焦辨证的理论,详论了温病的病因病机,证治方药,尤其立辛凉解表,清暑解表,化湿解表,润燥解表等法,使解表一法更有针对性,在温病初起使用甚多,实用价值颇高。然该书解表之法分散零乱,学者不易系统掌握,故将其整理归纳为九法,分述如下。辛凉解表风温初起,邪袭于表,卫气被郁,开合失司,肺气失宣,故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自汗,咳嗽,口渴,舌苔薄白,脉不缓不紧而动数,用辛凉平剂银翘散,辛以解表,凉以胜热。如果发热,口渴的症状比较轻微,应当减轻银翘散内药物的剂量,即“余证悉减者,减其制。”如属“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  相似文献   

20.
浅谈《温病条辨》之用辛凉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天士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温病条辨》中云:“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即谓温热之邪由口鼻而入,自上而下,先病始于太阴肺经。故治肺乃为首。肺主皮毛、司呼吸,为气之主。其病则为卫分表证,或为肺经本脏病。临床上的表现,往往有以卫分表证为主,或以肺气不宣为主,或以肺热津伤为主等不同类型。温病初起,邪犯肺卫,肺是初起阶段的病变重心,以及这时温热之邪最易逆传心包,根据这一特点,吴鞠通确立病位在上焦心肺当用轻清之品,以宣肺达邪,透热外出的治疗措施,并将其概括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据此他在《温病条辨》上焦篇中以辛凉平剂银翘散、辛凉轻剂桑菊饮、辛凉重剂白虎汤3方治之。他破旧俗,创立新学说,对温病的认识和推动温病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温病条辨》是祖国医学论洽外感温热病的专著,今已被誉为经典著作之一。仅就书中辛凉平、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