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栓素A_2(TXA_2)和前列环素(PGI_2)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我们对伴有和不伴有肺动脉高压的30例缓解期COPD患者血浆中血栓素B_2(TXB_2)及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的含量变化进行了观察,还对7例伴肺动脉高压的COPD患者不同病期的肺动脉平均压(PaP)、血浆TXB_2及6-keto-PGF_(1α).水平作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缓解期COPD患者中,伴肺动脉高压者血浆TXB_2明显增高,6-keto-PGF_(1α)显著下降,TXB_2/6-keto-PGF_(1α)明显增大,与不伴肺动脉高压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均<0.01),而不伴肺动脉高压者的这些指标与正常人的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急性期比较,COPD患者缓解期PaP明显下降,TXB_2亦显著降低,6-keto-PGF_(1α)明显升高,TXB_2/6-keto-PGF_(1α)缩小(P均<0.01);相关分析发现,伴肺动脉高压者PaP与TXB_2呈明显正相关,与6-keto-PGF_(1α)呈负相关(n=28,r=+0.46、-0.39,P均<0.05)  相似文献   

2.
用微量酸滴定法和放免分析法分别对43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各期血清中磷脂酶A_2(PLA_2)活性和血浆中血栓素B_2(TXB_2)和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水平进行了动态检测。结果显示:本病各期PLA_2和TXB_2明显升高,而6-keto-PGF_1α明显下降,上述变化程度与病情高度平行,本病危重型和病的极期变化最明显,并与血小板数量下降和肾功损害相关。初步探讨了PLA与TXB_2-6-keto-PGF_1α平衡间的关系及各自在本病发生、发展过程的病理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制作大鼠原位性肾炎模型,观察血栓素A_2前列环素平衡的变化及与肾小球病理变化的关系。将模型动物随机分成2组,分别腹腔内注射Dazoxiben、蒸馏水,共注射2周。结果显示,大鼠免疫2周后,肾皮质TXB_2升高,6-Keto-PGF_1α降低,尿蛋白量增加。4周后上述改变加重伴血小板聚集强度增大。治疗组大鼠肾皮质TXB_2降低,6-Keto-PGF_1α升高,TXB_2/6-Keto-PGF_1α比值降低,血小板聚集强度减弱,肾小球足突融合部分缓解,GBM中电子致密物有溶解吸收迹象。统计处理提示,尿蛋白与TXB_2呈正相关(r=0.7844),与6-Keto-PGF_1α呈负相关(r=-0.7163)。表明原位性肾炎大鼠肾皮质存在着TXA_2-PGI_2平衡失调,肾小球病理变化与TXA_2-PGI_2平衡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4.
慢性肺心病患者花生四烯酸代谢与血小板功能变化盛春永,高志,王春兰,马元涛慢性肺心病患者可出现花生四烯酸(AA)代谢异常及血小板被激活。我们对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浆中AA代谢终产物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6-k-PGF1α...  相似文献   

5.
消化性溃疡出血时血浆TXB_2和6-酮-PGF_(1α)的变化吕汉文,余新华,李美颖本文测定了消化性溃疡出血后血浆TXB2、PGF1α.的变化。消化性溃疡出血组23例(胃溃疡6例,球部溃疡17例)平均年龄34岁。该组病人选择已出血数天而入院36h且继续...  相似文献   

6.
本文观察常压缺氧24h及1,2,4w(6h/d,6d/w)后大鼠血小板数及聚集率和血浆及肺TXB_2和6-keto-PGF_(1α)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缺氧大鼠血小板数呈先增加、后恢复、再下降,血小板聚集率呈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动态变化。(2)血浆TXB_2和6-keto-PGF_(1α)均明显升高,(3)肺组织6-keto-PGF_(1α)升高早于TXB_2,提示PGI_2参干旱期缺氧肺血管张力调节。(4)缺氧大鼠2周时肺动脉高压达到高峰,右心室明显肥厚,而肺组织TXB_2至缺氧4周后才见增加,表明TXB_2不是缺氧早期肺血管收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哮喘时血浆TXB_2和6-酮-PGF_(1α)的放射免疫测定刘致进为了探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理,我们对正常健康人和支气管哮喘患者发作期、缓解期血浆TXB2和6-酮-PGF1α水平进行了测定。哮喘组 45例,男20例,女25例。年龄18~63岁,平...  相似文献   

8.
肾综合征出血热若干体液因子和肾脏血液动力学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2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体液因子和肾脏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内皮素(ET)、P物质、血栓素B2、6-酮-前列腺Fl α(6-k-PGFlα)及血管紧张素-Ⅱ(AT-Ⅱ)的含量,用放射性核素计算机扫描成像摄影法测定了肾小球过率和肾有效血浆流量,结果发现,HFRS患者从发热期至多尿实期血浆ET、TXB2、AT-Ⅱ均高于下沉水平,而血浆SP则低于下正常水平,6-K-PGFlα除低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拟经验方“活血健骨汤”对实验性激素致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作用。方法选用18只家兔随机分为激素,中药+激素和对照三组实验观察,8周后处死全部动物,分析兔股骨标本的空骨陷窝数,血浆TXB_2、6-Keto-PGF_1α及TXA_2/PGI_2比值指标。结果中药+激素组血浆 TXB_2,TXA_2/PGI_2比值明显低于激素组(219.42±69.22,449.30±119.22,0.93±0.13均P<0.01;6-Keto-PGF_1α明显高于激素组(240.64±86.03,156.55±28.11,P<0.01),接近正常组(16. 41±60. 64,0. 65±0. 15,250. 51±41.70,均 P>0. 05);中药十激素组的股骨头空骨陷窝数明显低于激素组而接近正常组(13±2,21±2,P<0.01;13±2,10±2,P>0.05)。结论活血健骨汤具有调节血浆TXB_2和6-Keto-PGF_1α水平,使TXA_2/PGI_2值趋于正常,同时能减少空骨陷窝数/率的作用,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抑制实验性激素致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相似文献   

10.
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浆TXB2,6—K—PGF1αRI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64例梗阻性黄疸病人(服消炎痛组n=32,未服消炎痛组n=32)手术前后外因浆血栓素A2和前列环素(PGI2)的稳定代谢产物TXB2和6-K-PGF1α浓度2,结果表明,未服消炎痛组术前血浆TXB2、6-K-PGF1α浓度及T/P显著升高,尤以TXB2升高明显(P〈0.01)。术后血浆TXB2、6-K-PGF1α下降,但TXB2仍高于无黄疸组水平,T/P无明显变化(P〉0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蛋白分子水平探讨血管内皮活性因子同系统性硬化病的关系。方法:选择42例SSc病人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浆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采用Griss方法检测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关免疫法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选择素(P-S)。结果;所有SSC患者均存在高ET、TXB2、ICAM-1、P-S血症,存在低NO、6-  相似文献   

12.
用微量酸滴定法和放免分析法分别对43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各期血清中磷脂酶A2(PLA2)活性和血浆中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进行了动态检测。结果显示:本病各期PLA2和TXB2明显升高,而6-keto-PGF1α明显下降;上述变化程度与病情高度平行,本病危重型和病的极期变化最明显,并与血小板数量下降和肾功损害相关。初步探讨了PLA与TXB2-6-  相似文献   

13.
尿毒症及肝肾综合征患者血浆内皮素、TXB_2和6-酮-PGF_(1α)的观察李卫,李嘉强内皮素(ET)是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的强缩血管多肽,在许多伴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内皮素与慢性肾脏疾病的关系受到重视。廿二烷酸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2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体液因子和肾脏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血浆内皮素(ET)、P物质(SP)、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及血管紧张素-Ⅱ(AT-Ⅱ)的含量,用放射性核素计算机扫描成像摄影法(ECT)测定了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肾有效血浆流量(ERPF),结果发现,HFRS患者从发热期至多尿初期血浆ET、TXB2、AT-Ⅱ均高于正常水平,而血浆SP则低于正常水平,6-K-PGF1α除低血压少尿期外其他各期亦都低于正常。GFR与ERPF从发热后期至多尿期均明显下降,及至恢复初期多数重型患者仍未恢复正常。上述结果提示体液因子的平衡失调是造成内脏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因素,如采取适当措施抑制编血管物质的强烈作用,则有利于循环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潘苏彦  朱举 《中国微循环》1999,3(4):219-219
目的观察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服用小剂量阿斯匹林对血中TXB_2、6-K-PGF_(1α)、GMP-140的影响。方法连续服用阿斯匹林50mg/d,两周后抽血检查。结果33例患者治疗前TXB_2、GMP-140水平均高于正常参考值,经治疗后,两者均值虽都有所降低,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P<0.01);治疗前6-K-PGF_(1α)水平较正常参考值为低,治疗后是进一步下降的趋势,但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小剂量阿斯匹林预防和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是不充分的,其对6-K-PGF_(1α)的抑制作用不利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16.
以体外培养的猪主动脉内皮细胞(EC)为模型研究Ilopost对EC抗血栓功能的影响。用放免法、发色底物法测定培养液中6-酮-PGF1α(6-keto-PGF1α),血栓素B2(TXB2)含量,纤溶酶原激活物(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活性及EC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结果表明:Iloprost中以使EC生成6-keto-PGF1α,cAMP含量显著增多,TXB2含量显著减少,并使P  相似文献   

17.
通过4组40只SD系雌性大鼠,人工阻断一氧化氮(NO),研究NO减少对孕鼠体内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的影响。在给晚期妊娠及未妊娠大鼠阻断NO5天后,测其血浆ET、TXB2、6-Keto-PGF1α值。结果妊娠大鼠ET、TXB2、6-Keto-PGF1α值均升高、TXB2/6-Keto-PEF1α比值升高。作为代偿和保护机制,妊娠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猴模型,观察到在ANP过程中TXB2、6keto-PGF1α发生明显的变化,其中TXB2在发病早期(2h)即明显增加达3.5倍,而6-酮-PGF1α在发病早期仅销增高,TXB2/6keto-PGF1α升高达到高峰,增高约4.4倍,这时TXB2/6keto-PGF1α明显降低。在生长抑素治疗组中,ANP猴生存时间延长,自下而上率提高,腹腔内炎症减轻,TXB2、6ke  相似文献   

19.
缬草提取物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了解缬草提取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大耳白种家兔20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室支1h后松解,观察1.5 h。实验组手术前1h,结扎前10min给予缬草提取物100mg/kg(体重)腹腔注射。观察体表标测心电图、心肌SOD:MDA、TXB_2、6-Keto-PGF_1α、TNF-α、IL-β等指标。结果:心电图:结扎后1h,实验组N-ST、ΣST、N.R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5);松解复灌后1.5h,实验组N-ST、ΣST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心肌匀浆:实验组XOD、MDA、TNF-α均低于对照组( P< 0.05);实验组6-Keto-PGF_(1α)/TXB_2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IL-1β略低于对照组,但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结论:缬草提取物有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冠心病微循环中有微血栓者(15例,简称血栓组)及无微血栓者(14例,简称无栓组),在小剂量肝素治疗前后进行了TXB2、6-K-PGF1α测定,并与3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发现:1;冠心病者TXB2、6-K-PGF1α及二者比值(T/6),均较正常人高,差异非常显著(P<0.001);2.血栓组TXB2明显升高,与无栓组差异非常显著(P<0.001),而二组间6-K-PGF1α及T/6无明显差异(P>0.05);3.血栓组治疗后,77.7%微血栓消失,症状缓解,心电图正常或明显好转,血中TXB2也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而6-K-PGP1α及T/6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上述结果表明:1.冠心病微循环中微血栓的形成与其TXB2显著升高密切相关。2.冠心病患者血中TXB2浓度、微血栓与症状及心电图之间关系密切;小剂量肝素对血栓治疗效果明显,冠心病微血栓可作肝素治疗的明确指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