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移植放射性物质辐射处理异种神经后去神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将^60Co辐照先期处理后的兔胫神经移植于大白鼠的坐骨神经。术后4,8,12,16周分别取术侧的腓肠肌,用乙酰胆碱酯酶(AchE)组织化学方法显示神经终末及运动终板。术后4周出现较弱的AchE阳性反应;术后8,12,16周的AchE阳性反应是棕红色或棕灰色沉淀,分布较规则,结合镀银的切片上还见神经纤维与AchE阳性部位相连,呈典型的“爪状分枝”。结果提示:异种神经经^60Co辐照先期处理后再移植,  相似文献   

2.
异种神经移植后去神经支配骨骼肌运动终板的再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复冰冻、融解的成年狗神经移植至成年兔的胫神经,用9/0无损伤缝合线将兔胫神经的近、远断端与植入的狗神经缝合。异种神经移植术后7、15、31周兔的腓肠肌AchE呈阳性反应,孵育液加iso-OMPA后亦观察到上述结果,孵育液不加底物或加毒扁豆碱和移植神经未经冰冻、融解处理的对照组AchE为阴性。AchE结合镀银染色切片中可见再生神经终末与运动终板相连,表明先期处理的异种神经移植后,宿主的再生神经纤维  相似文献   

3.
放射性物质辐射后的异种神经移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将经~(60)Co辐射、长8mm的成年狗的胫神经移植于纯种成年新西兰兔的胫神经。术后4、8、10、12周可见再生神经纤维通过近端吻合部长入移植神经,继而越过远端吻合部向远段胫神经延伸,移植神经和远段胫神经内的再生有髓和无髓纤维成束集聚或散在分布,再生轴突被Schwann细胞包绕。8周后的腓肠肌AChE阳性,AChE结合镀银染色的切片上可见再生神经终末与银颗粒覆盖的AChE阳性部位——运动终板相连。各存活期的移植神经和远段胫神经均未见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相似文献   

4.
背景:骨骼肌去神经支配后出现肌萎缩和收缩功能的丧失,肌纤维发生与萎缩相关的一系列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的变化。近年来随着技术水平及理论研究的进展,治疗效果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仍未达到满意的效果。 目的:总结并讨论近年来有关去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治疗新进展,为肌肉功能的恢复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0/2010)和Medline数据库(2000/2010),检索词分别为“去神经支配,骨骼肌,肌萎缩,治疗”和“denervated,skeletal muscles,atrophy,treatment”。共检索到135篇文章,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30篇文章,从物理治疗、神经修复和植入、细胞移植、药物、基因和中药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 结果与结论:近年来去神经支配骨骼肌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这些方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骨骼肌萎缩,在一段时间内维持肌肉的生理功能。目前研究随着去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机制的阐明,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异种神经移植后的周围神经再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丁文龙  刘德民 《解剖学报》1992,23(3):230-234
  相似文献   

6.
不同方法处理异种神经移植后再生神经纤维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德明  温蔚 《解剖学杂志》1998,21(6):481-484
探讨没方法先期处理对异种神经移植后神经再的影响。方法将兔的胫神经,分别经反复冻融,或^60Co辐射,或刀豆球蛋白A灌注先期处理后移植至大的从地骨神经;或末经径处理移植后服用雷公藤甲素。  相似文献   

7.
大鼠心肌梗塞后梗塞区胆碱能神经支配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梗塞区胆碱能神经支配的变化。方法:实验用20只大鼠,以组织化学Karnovsky-Roots法显示胆碱能神经纤维。应用多功能图像分析仪测定梗塞区胆碱能神经纤维密度。结果:大鼠心肌梗塞后4天,梗塞区胆碱能神经纤维密度显著下降;梗塞后14天,梗塞区胆碱能神经纤维完全消失;梗塞后120天,心肌梗塞区的部分区域出现胆碱能神经纤维,结论:大鼠心肌梗塞后14天,梗塞区发生完全的去胆碱能神经支配,120天后部分区域出现胆碱能神经再支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梗死后,梗死灶边缘区乙酰胆碱酯酶(AChE)阳性神经纤维密度的变化,探讨AChE阳性神经纤维的再支配过程。方法:实验用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应用Kamovsky--Roots法和电镜组化技术,显示左心室梗死周围区1、2、12周AChE阳性神经纤维的密度变化。结果:①AMI后1、2周左心室梗死边缘区的AChE阳性神经纤维密度降低(P〈0.05),②12周后梗死边缘区的AChE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升高,接近对照组。③电镜下见AChE阳性反应物以散在颗粒形式出现于肌间神经纤维走行处。结论: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12周,梗死周围区的存活心肌出现了神经再支配。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和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联合应用对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移植后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本研究将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GF治疗组、GM1治疗组、NGF+GM1联合治疗组,选取兔胫神经进行化学萃取,形成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桥接大鼠10mm坐骨神经缺损,移植前分别用等渗盐水(NS)、NGF液、GM1液或NGF+GM1液浸泡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术后各组大鼠术侧小腿肌内分别注射NS液、NGF液、GM1液或NGF+GM1液。术后4、8周行大体观察并用神经电生理、肌湿重、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测定神经纤维再生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显示:在同一时间点,NGF+GM1联合治疗组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恢复率、小腿腓肠肌复合动作电位波幅恢复率、小腿三头肌湿重恢复率均优于单独用药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NGF+GM1联合治疗组有大量再生有髓神经纤维顺畅地通过远端吻合口。本研究结果提示联合应用NGF和GM1可明显促进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移植后的神经纤维再生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雷公藤甲素对异种神经移植后神经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丁文龙  刘德明  温蔚 《解剖学报》1999,(1):31-34,I009
目的 探讨雷公藤甲素对异种神经移植后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将日本大耳兔的神经移植于Wistar大鼠坐骨神经后,宿主服用雷公藤甲素。结果 大鼠存活4、8、12、16、24周,可见再生神经纤维长入移植神经并向远段坐骨神经生长。移植神经和远段神经内的再生神经纤维中有髓纤维和无髓纤维兼有之,大部分再生神经纤维聚集成束。术后12周的腓肠肌AChE呈阳性,并可见再生神经纤维与运动终板相连。12周以后的爪部皮下  相似文献   

11.
异种神经移植后再生神经纤维的HRP逆行运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成年青紫蓝兔一侧胫神经于Guo窝上部切除5mm,移植入8mm长,经反复冰冻,融解5次的成年狗胫神经,将兔胫神经的近,远断端与植入的狗神经缝合。术后2、3、4、5、6周,将HRP注入距远端吻合部15mm处的远段胫神经,动物存活4天。于神经移植术后4、5、6周,在兔的L7,S1.2脊髓前角观察到HRP记细胞。  相似文献   

12.
Ia类传入神经纤维在腓肠肌神经终支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武钢  徐达传 《解剖学杂志》2000,23(4):320-323
目的:探讨Ia类传入神经纤维在腓肠肌神经终支内的分布。方法:对人腓肠肌内侧头神经肌支的终支进行Karnovsky乙酰胆碱脂酶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人腓肠肌内侧头神经三终支内,大直径有髓神经纤维分为酶反应阴性和阳性两类。三终支内所含酶应阴性的大直径有髓神经纤维抽样结果显示,三支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人腓肠肌内侧头神经终支内各类纤维在横断面上呈散在分布,未见集中趋势,在腓肠肌内侧头神经肌支的三终支内,  相似文献   

13.
用PAP法,初步研究含P物质(SP)神经纤维在大鼠皮肤、骨骼肌及小肠中分布情况,结果为含SP的肽能神经纤维在皮肤及皮下组织中广泛分布.真皮乳头、毛囊和毛乳头等都有SP肽能神经纤维、常沿血管分布.SP肽能神经纤维在骨骼肌中较少,常沿肌间隙分布,有的分布至肌膜.SP肽能神经纤维在小肠分布很丰富,在肠壁各层组成相当复杂的网络.肠绒毛中还有许多含SP的细胞.  相似文献   

14.
比较冷冻和化学固定后骨骼肌超微结构的不同特征。方法:蟾蜍缝匠肌经常规化学固定以及超低温快速冷冻固定、冷冻置换后,透射电镜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冷冻固定后,缝匠肌基膜仅仅由电子密度高的一层组成;横小管为圆形;终池内含有电子密度高的环形物,终池膜上存在一排线状电子密度高的蛋白颗粒。化学固定后,缝匠肌基膜由两层组成:一层电子密度低,另一层电子密度高;横小管为扁平状或哑铃状;终池内仅有一些散在的电子密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光镜酶组化,电镜和RIAs技术,对给予外源性雄激素的大鼠骨骼肌纤维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观察。结果表明,服用雄激素可使骨骼肌纤维构成比发生转变,长期作用后,对骨骼肌各型纤维的超微结构有较大的不良现象。因此,我们认为运动员为提高运动成绩而服用雄激素的危害远远超过其可能的益处。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利用大鼠坐骨神经钳夹损伤模型,观察了电针(A组)、直流刺激器(B组)及双向平衡电脉冲刺激器(C组)对神经损伤后自残及神经再生的影响,D组为对照。结果:(1)术后17d,C组的右后足趾自残率为13%,而A、B及D组分别为46%、53%及80%,C组的自残率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01);(2)右侧屈肌反射阈:当刺激强度为35±5V(C组)、45±5V(A和B组)时,可引出短潜伏期(45~150ms)的A类及长潜伏期(125~525ms)C类传入纤维反应,而当刺激强度增至65±5V时,于D组仅见长潜伏期(190~600ms)的C类传入纤维反应;(3)术后17d脊神经节的标记细胞百分享分别为11.1%(C组)、5.7%(B组)、5.2%(A组)及1.1%(D组);脊髓前角的标记细胞百分率分别为16.6%(C组)、8.1%(8组)、7.4%(A组)及1.9%(D组)。上述结果表明:双向平衡电脉冲刺激器在抑制神经损伤后自残及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等方面具有更显著的生理功效。  相似文献   

17.
用CT-HRP逆行追踪法及ChAT单克隆抗体的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了新生大鼠骨骼肌提取液(ME,20~50kD)对钳夹大鼠坐骨神经所致的腰骶部脊髓腹角和背根节神经细胞溃变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注射ME实验组的脊髓腹角运动神经元和背根节细胞的存活均数与注射盐水的对照组相比,其比值为6:0,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骨骼肌提取液(20~50kD)对脊髓腹角运动神经元和背根节感觉神经细胞的演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恢复常不尽如人意,原因之一是周围神经损伤会导致一定数量的神经元胞体死亡。对于感觉神经元胞体的退变死亡,于损伤局部连续施用神经生长因子即可取得较好的保护效应,但对于运动神经元胞体的损伤性死亡,目前尚无一种有效的保护因子。作者从失神经支配肌肉能诱导其邻近的正常运动神经纤维发芽生长这一现象受到启发,研究了失神经支配肌肉提取液(DME)对周围神经损伤所导致的运动神经无胞体死亡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用失去神经支配后5d的骨骼肌制成的提取液最具运动神经元营养活性。经乳鼠坐骨神经损伤实验模型检测,这种自制的DME能保护87.6%的脊髓腰段前角运动神经元在坐骨神经损伤后一个月继续存活,而正常骨骼肌提取液的保护率仅为37.3%。如不加以保护,则神经元胞体的存活率仅为8%。本研究结果提示骨骼肌的失神经支配可能会引起肌肉的某些代谢的改变,从而合成和分泌一些靶源性运动神经营养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