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模拟微重力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微丝骨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模拟微重力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形态及微丝骨架的影响。方法利用回转器模拟微重力,将原代培养的HUVEC分为回转组和静止对照组,培养72h,相差显微镜观察两组细胞的形态;电镜观察微丝(microfilament,MF)的形态分布。结果静止培养的细胞贴壁良好,形态规则,微丝在细胞核及细胞膜的周围多呈束状分布,回转组的细胞贴壁不好且微丝排列紊乱、微丝变短,微丝松散、稀少而且不成束排列。结论模拟微重力情况下细胞形态有所改变,微丝骨架分布的有序性降低。  相似文献   

2.
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真核细胞内都含有大量的微纤维、微丝和相互连接的各种蛋白质,这些成分现统称为“细胞骨架”(Cytoskeleton)。细胞骨架对细胞外形的维持,细胞的运动和胞内各种细胞器及细胞核的排列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其中与红细胞的形态及其它机械特性密切相关的各种蛋白质通常分布在近细胞膜的10nm 范围内,它们相互连接形成骨骼样网状结构以支持红细胞膜的双脂层骨架,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培养细胞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光学切片的方法。探讨肝癌细胞纤维肌动蛋白(F-actin)的空间结构。方法:采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光学切片技术结合异硫酸氢荧光素-鬼笔环肽(FTTC-phalloidin)标记纤维肌动蛋白和碘化丙啶(PI)标记细胞核的荧光探针双重标记技术对肝癌细胞纤维肌动蛋白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图像分析。结果:肝癌细胞内纤维肌动蛋白微丝形成束状纤维。粗壮而密集,平行排列或纵横交错成网状贯穿整个细胞和细胞突起。结论:(1)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的光学切片技术结合FTTC-phalloidin和PI荧光探针双重标记技术是观察和分析细胞骨架系统三维立体结构的良好方法;(2)肝癌细胞内纤维肌动蛋白微丝粗壮、形成束状或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从鸡砂囊平滑肌中提取肌动蛋白抗原及抗肌动蛋白血清的制备,并用自制抗血清应用于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观察体外培养的5种正常细胞和3种肿瘤细胞株内的微丝结构。观察结果提示正常细胞中微丝的数量、分布,形态与细胞的不同时相、运动和形态变化有关。含肌动蛋白的微丝可呈现直纤维状的线型荧光或呈弥散的颗粒状荧光。肿瘤细胞内微丝的数量略有减少,排列稀疏,在细胞浆内分布不均匀。与正常细胞间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买霞  陈莉  徐瑞成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5,14(2):93-95,F002
【目的】探讨微丝在4种不同细胞内的形态分布。【方法】体外培养人胃低分化粘液腺癌(MGC80 3)细胞系、人肝癌(SMMC772 1)细胞系、原代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和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 ;用考马斯亮蓝显示四种细胞内的微丝,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微丝分布的状态。【结果】MGC80 3细胞系和人肝癌SMMC772 1细胞系内,微丝较细且均匀分布,原代培养的HSF和MSC细胞内微丝较为粗大,分布不均匀。【结论】微丝分布与细胞的粘附状态和细胞形态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6胶质瘤细胞与侵袭性相关的骨架构筑特点。方法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对C6胶质瘤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的骨架成分进行成像及比较分析,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种细胞F-actin的荧光强度。结果C6胶质瘤细胞的三种骨架成分呈网架结构,以核为中心向外周放射,边界不齐、毛糙,此外,微丝发达密集,中间丝呈高度网络结构。星形胶质细胞三种骨架成分呈网架结构,但细胞边界整齐,微丝稀疏,中间丝发达密集,呈栏栅状排列。C6胶质瘤细胞内F-actin的荧光强度(202.54±11.06)明显强于星形胶质细胞内F-actin的荧光强度(62.64±10.23),P<0.01。结论C6胶质瘤细胞骨架呈网架结构,边界不齐、毛糙,微丝发达密集,中间丝呈高度网络结构,可能均与侵袭性相关的特征结构表现,C6胶质瘤细胞含有丰富的F-actin与侵袭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6胶质瘤细胞与侵袭性相关的骨架构筑特点。方法 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对C6胶质瘤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的骨架成分进行成像及比较分析,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种细胞F-actin的荧光强度。结果 C6胶质瘤细胞的三种骨架成分呈网架结构,以核为中心向外周放射,边界不齐、毛糙,此外,微丝发达密集,中间丝呈高度网络结构。星形胶质细胞三种骨架成分呈网架结构,但细胞边界整齐,微丝稀疏,中间丝发达密集,呈栏栅状排列。C6胶质瘤细胞内F-actin的荧光强度明显强于星形胶质细胞内F-actin的荧光强度,p<0.01。结论 C6胶质瘤细胞骨架呈网架结构,边界不齐、毛糙,微丝发达密集,中间丝呈高度网络结构,可能均与侵袭性相关的特征结构表现, C6胶质瘤细胞含有丰富的F-actin与侵袭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中间丝(Intermediate Filaments,IF)是真核细胞内的蛋白性丝状结构,在电镜下其直径为8~10mm,介于微丝与微管之间而得名。它们广泛地分布于各种细胞内,特别是在核周与细胞连接点上,与微丝微管—起构成细胞骨架。中间丝是细胞骨架及细胞成分中最为稳定的部分,当用高、低离了强度溶液或非离子去垢剂溶解细胞蛋白、离心去除后,中间丝仍为不溶部分,易于分离。它由多肽所组成,但各种中间丝多肽的分子量差别极大,从40~200KD不等。近年在细胞生物学中的一项重大成就是阐明了中间丝可分成五大类,一种细胞类型主要含有一种中间丝,如(1)上皮型细胞含有细胞角蛋白(分子量4D~65KD);(2)肌肉型细胞含有结蛋白(51KD);(3)间质型细胞含有波形蛋白(55KD);(4)神经胶质细胞含有胶质纤维酸性蛋白(50KD);(5)神经细胞含有神经微丝蛋白(70、140、210KD)。可见它们在细胞内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型特异性。进一步研究发现,细胞内的中间丝在细胞恶变时,仍保留其表达能力,因而可用于低分化肿瘤的组织起源的判断,成为组织肿瘤标志物之一,在肿瘤病理学中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原代培养脊髓神经元NF—H表达及免疫电镜的分布,为神经丝结构异常所致的神经疾病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神经细胞培养技术、免疫组织化学与免疫电镜技术,进行原代培养脊髓神经元的神经丝蛋白NF—H的表达,并用图像分析仪对NF—H表达进行了定量分析测定。结果:原代培养脊髓神经元中,神经丝蛋白的NF—H的表达,随细胞发育的逐渐成熟呈日趋上升趋势。免疫电镜观察可见神经丝蛋白呈电子密度高的丝絮状沉淀,均匀分布在细胞质中,在突起中呈束状排列。结论:神经丝蛋白的NF—H表达的增加,伴随着神经元的发育初期到成熟的形态结构变化,与培养时间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睾丸支持细胞内中间丝(IFs)的分布结果表明:IFs主要集中于细胞核周围,杂乱排列成网,并自核周区向周围胞质内广泛伸展,联系多种细胞器,并与邻近支持细胞细胞膜处桥粒样结构、外质特化结构,与邻近生精细胞细胞膜处半桥粒样结构等相联系。提示支持细胞内IFs是以核周为中心,联系胞质、胞膜多种结构的精细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11.
1 IntroductionVitaminB6,awatersolubleandlowtoxicnutrient ,hasbeenwidelyadministratedinclinictreatmentandaddedtohealthfood .Asaresult ,patientsandevenhealthpeoplehaveahighpossibilitytoingestexcessivepyridoxinewhichhastoxiceffectstotestisandneuronofratandh…  相似文献   

12.
采用锥刺涂墨法,观察22例足月死胎。结果表明:腹膜分裂线不仅存在,而且相对恒定。通常,壁腹膜分裂线主要呈横行环绕腹壁走行,但在腹下区却呈纵行或扇形走向。内脏分裂线较为复杂,有斜行,弧行或环行走向。某些脏器存在不同走向的分裂线混杂区。腹膜分裂线由腹膜下结缔组织中按张力方向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束所形成。认为:张力方向和腹膜下血管的走向会影响分裂线的方向,而腹膜下肌纤维排列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分裂线的方向,但不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小鼠睾丸内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生物素—抗生物素蛋白DCS体系(biotin-avidin DCS system)间接免疫荧光新技术,以176小鼠抗人A431细胞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McAb进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小鼠睾丸内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的研究。在体实验结果显示,小鼠睾丸曲细精管的精原细胞和支持细胞内可见斑点状荧光,其它各级生精细胞均未见荧光。离体实验结果显示,体外培养的小鼠支持细胞内有相当强的荧光。证明精原细胞和支持细胞是表皮生长因子的靶细胞。  相似文献   

14.
睾丸FasL+Sertoli细胞的制备及功能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简化大鼠睾丸支持细胞分离培养方法,获取高成活率、高数量、高表达的Fas配体阳性支持细胞。方法 取2~3周龄大小的Wistar雄性大鼠.应用胶原酶、胰蛋白酶及脱氧核糖核酸酶消化制备大鼠睾丸支持细胞,体外与活性淋巴细胞共同培养,了解其对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用不同方法进行形态学观察、鉴定,免疫组化检测Fas配体和卵泡刺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进一步鉴定睾丸支持细胞。结果 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的分离培养中,支持细胞存活率在90%以上.并有明显的Fas配体表达。支持细胞可杀伤与之共同培养的活性淋巴细胞。结论 本法提高了支持细胞的获取量,获取的对活性淋巴细胞具有的杀伤作用的Fas配体阳性睾丸支持细胞可以作为联合移植的供体,发挥其局部免疫豁免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细胞外基质对离体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利用组成细胞外基质的两种糖蛋白──纤维粘连蛋白和层粘连蛋白,以及来源于肝、肺组织的两种生物基质,在体外研究了细胞外基质对大鼠支持细胞的贴壁和铺展及形态的影响。结果证明两种糖蛋白均能促进支持细胞的贴壁和铺展。来源于肺组织的生物基质能在体外保留体内支持细胞的柱状细胞形态,而来自肝组织的生物基质则没有这种特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正常星形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瘤细胞系SWO-38的细胞骨架的区别。方法分别用光镜和电镜观察正常 星形胶质细胞和SWO-38的细胞骨架。结果和结论两种方法都很清晰地显示出微管和微丝。正常星形胶质细胞微管和 微丝发达,属丰满型;粗大的张力纤维贯穿细胞全长,接近平行分布,偶见交叉呈“Z”形状。而SWO-38细胞的微管则明显 减少,属稀疏型;细胞中仅见少量纤细的张力纤维,多数微丝束形成点状或树根状肌动蛋白小体,微管和微丝呈收缩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体内外研究脂膜微囊(LCM)承载紫杉醇(Taxol)治疗大鼠颅内C6胶质瘤的机制。方法:体外实验应用紫杉醇-脂膜微囊 (Taxol-LCM)或单用LCM处理 C6细胞系,采用免疫荧光显微镜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LCM在肿瘤细胞内的分布特点,用药前后肿瘤细胞形态的改变和细胞内超微结构的变化,动态观察LCM进入细胞的全过程;体内实验建立大鼠C6胶质瘤动物模型12只,成瘤大鼠分为4组:注射LCM-Taxol组、注射LCM组、注射Taxol组及载瘤动物组,每组取一只在最后一次尾静脉注射相应药物后处死,获取大鼠脑组织标本,进行油红O染色,观察LCM在肿瘤位点分布的特点;同时观察不同处理组大鼠的生存期。结果:体外实验表明,Taxol可结合于LCM并被胶质瘤细胞内吞,起到很强的的杀伤肿瘤细胞作用。其内吞过程为LCM先结合于细胞膜表面,后在细胞内重新分布,最终被细胞浆内的酸性成分所降解。体内油红O染色显示,注射LCM-Taxol组肿瘤区域有LCM聚集,胶质瘤明显坏死;而注射LCM组,肿瘤区域有LCM出现,但肿瘤区域无明显坏死;注射Taxol组及载瘤动物组肿瘤区域无明显坏死;生存期结果示,Taxol-LCM组生存期明显长于其他3组,而与其他3组生存期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LCM可承载Taxol在体内外起到杀伤胶质瘤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靶向微泡破坏对体外培养大鼠支持细胞的影响.方法:分离与培养大鼠支持细胞,制作细胞悬液,添加0.01ml微泡造影剂后即行超声辐照,超声辐照时间为60s,输出声强为0.5W/cm~2,频率为1MHz,分别取照射后5min,2、6、12、24h作为分组时间点,在各时间点及进行波形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测定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以及细胞计数.结果:超声联合微泡可以降低支持细胞内波形蛋白的表达,引起细胞内早期MDA含量可逆性升高,SOD活性下降,后期(24h)MDA含量恢复正常,SOD活性升高,而支持细胞的存活不受影响.结论:超声靶向微泡破坏支持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引起可逆性损伤,通过降低支持细胞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从而开放血睾丸屏障,继而影响生精细胞功能,为男性避孕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低氧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形态结构与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低氧对体外培养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的影响.方法 应用大鼠睾丸支持细胞与生精细胞共培养系统,观察低氧条件下支持细胞的存活数,考马斯亮蓝染色后细胞骨架变化以及生精细胞脱落数.结果 在低氧条件下,支持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支持细胞细胞骨架出现松弛、回缩等现象;脱落生精细胞数随低氧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有明显时间-效应关系.结论 低氧可引起大鼠睾丸支持细胞形态结构及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Globally, 180 million people suffer from diabetes mellitus. Islet transplantation is believed to be an almost ideal therapy for insulin-dependent patients. How to maintain the viability and the function of isolated human islets is a challenge in clinical practice. Sertoli cells are considered ‘nurse cells’in the seminiferous tubules and have been used in cell graft protocols for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and diabetes in many studies. Many researchers have used immature murine testes as the primarily source of Sertoli cells in islet transplantation because they are easily purified. Mature human Sertoli cells have been seldom investigated.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developed a method for the isolation and culture of Sertoli cells derived from adult human testes, and investigated their effects on the function of allogeneic islets when they were cultured together in vitro.Methods Adult Sertoli cells were prepared successfully by two-step enzyme digestion with trypsin, collagenase and hyaluronidase. They were identified by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activity was determined by MTT colorimetry over a 28-day culture time in vitro. A glucose-stimulated insulin secretion test was performed to detect the effects of Sertoli cells on allogeneic islets’ function when they were co-cultured for 21 days in vitro.Results In cultured cells, mature human Sertoli cells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90% of total cells. The activity of Sertoli cells reached 95% and they remained highly cytoactive for a long time in vitro (P&gt;0.05). Compared with the islets cultured alone, the co-cultured islets with allogeneic Sertoli cells maintained higher sensitivity to glucose stimulation for the duration of the experiment (P&lt;0.01).Conclusions A method of isolation and culture of Sertoli cells from adult testes has been established. Sertoli cells could enhance allogeneic islets’ function when they were co-cultured in vitro. They could be a helper cell in islet transplantation. Chin Med J 2005; 118(22):1857-18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