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心型肺癌螺旋CT的诊断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放射科诊治的中心型肺癌患者影像学和临床资料。结果80例中心型肺癌患者临床分期和螺旋CT分期结果无明显差异,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和螺旋CT征象结果无明显差异,P〉O.05。结论螺旋CT作为一种无创、精确的诊断中央型肺癌的方法,可判断肺癌侵犯肺动脉的侵犯方式、途径和范围,对选择手术方式有一定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阐述成人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CT检查的影像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成人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的CT检查资料。其中女性19例,男性10例。平均年龄41岁(19~55)。胸片(25例)中观察纵隔轮廓的异常、心脏的大小及肺血管情况。胸部CT中阅读异位引流静脉的位置、大小及所流入的心腔;正常肺静脉位置存在肺静脉与否;心脏大小及形状;肺血管情况。结果79%(23/29)的病人有一异常的左上肺叶静脉连接到永存的左垂直静脉,其中5%(1/23)病人有一左上肺叶静脉在正常位置。17%(5/29)的病人有一异常的右上肺叶静脉引流入上腔静脉,其中60%(3/5)的病人1支右上肺叶静脉也在正常位置。1例(3%,1/29)病人有一异常的右下肺叶静脉引流入肝脏上方的下腔静脉。胸片结果:64%(15/25)的病人左侧纵隔轮廓异常,8%(2/25)的病人右侧纵隔轮廓异常。24%的病人(6/25)心影增大。CT结果:48%的病人(14/29)心影增大,31%(9/29)的病人右心房扩大,31%(9/29)的病人右心室扩大,14%(4/29)的病人肺动脉增宽。结论,成人异位引流肺静脉常源于左上肺叶,鲜有女性病人合并房间隔缺损。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评价中央型肺癌与肺动脉、上腔静脉及肺静脉的影像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显示中央型肺癌与肺动脉、上腔静脉及肺静脉的关系。方法分析2008年1月~2010年3月经查痰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病理证实的40例中央型肺癌。经CT平扫加增强扫描后运用多平面重建技术(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技术等后处理方法观察肿瘤与肺动脉、上腔静脉及肺静脉的关系。结果 30例(占75%)直接侵犯肺动脉主干的管壁形成局部充盈缺损并不同程度的压迫肺动脉;5例(占12.5%)肿瘤包绕肺动脉生长,肺动脉管壁光滑无充盈缺损。3例(占7.5%)直接侵犯上腔静脉形成瘤栓;2例(占5%)肿瘤侵犯肺动脉及肺静脉形成瘤栓。结论 MSCT后处理技术可较好地显示中央型肺癌与肺动脉、上腔静脉及肺静脉的关系。结合临床病史,认真把握MSCT特点对中央型肺癌的诊断及肿块区肺血管的侵犯情况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资料与方法2004年6月-2008年4月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直径≤3cm的周围型肺癌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40—75岁,主要症状:20例直径为≤2cm大小,无症状,体检发现,咳嗽痰中带血丝20例,胸痛和胸闷10例。所选择病例均作常规CT扫描,病灶层面加扫薄层。28例做了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肺静脉异位引流的CT征象,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静脉异位引流中的价值.方法 对12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超声心动图和手术结果对照.所有病例均行多平面重建和容积再现等三维重建.12例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10例有手术结果,2例行心血管造影.结果 在10例有手术结果的病例中,心上型7例,心内型2例,心下型1例.多层螺旋CT对异位引流静脉均给出定位和定性诊断,超声心动网仅诊断5例.2例心血管造影,1例异位引流静脉行程显示不清.结论 多层螺旋CT结合三维重建是一种诊断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无创、准确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心型肺癌的术前分期对于指导治疗,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螺旋CT在中心型肺癌TNM分期中的术前评价方面已进行了相关研究。为此对螺旋CT在中心型肺癌术前分期中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分析CT用于中心型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收治的中心型肺癌患者共138例,收治年限均在2013年8月—2015年2月之间,将138例患者通过抽号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69例.其中一组患者使用MRI影像技术检查,称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使用CT技术检查,称为观察组.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确诊率.结果 观察组中心型肺癌患者的确诊率为94.20%(65/69),明显优于对照组中心型肺癌患者(P<0.05).结论 针对中心型肺癌患者,在临床上使用CT进行诊断,确诊率较高,可有效减少误诊情况,值得广泛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央型肺癌的CT诊断特征,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中央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CT检查特征.结果本组54例患者CT检查均呈现两种表现即:间接征象(包括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不张)和直接征象.结论CT检查对于中央型肺癌的早期病变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癌肿的术前分期及治疗方案的制定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将螺旋CT血管成像(SCTA)技术应用于肺动脉成像,初步探讨肺血管成像的技术方法及中心型肺癌侵犯中央肺动脉(Cancerous invasion of central pulmonary arteries CICPA)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具有中央肺动脉受侵征象(CICPA)的中心型肺癌50例进行螺旋CT肺血管成像(SCTPA),扫描层厚3mm,螺距1.5.重建间隔1.0-2.0mm,对比剂注射速度3ml/s。结果:50例均能直观显示肺动脉的改变,其中,34例CPA有明显行径改变,表现为CPA的僵直、移位等。45例CPA有管径狭窄,管腔呈管柱状向心性狭窄。12倒CPA狭窄程度较重则可见外周血管的数量比对侧明显减少,延伸范围缩小。结论:SCTPA在判断中心型肺癌侵犯中央肺动脉的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诊断在心源性肺水肿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临床确诊为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CT资料,考察CT诊断在心源性肺水肿中的应用。结果:少量胸腔积液51例(98%),肺门及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模糊50例(96.1%),肺血重新分布50例(96.1%),肺小叶间隔增厚48例(92.3%),渗出病灶分布于两肺中内带及背段的11例(21.1%),病灶弥漫分布2例(3.8%),心脏外形增大52例(100%)。结论:心源性肺水肿有特征性的CT表现,可正确诊断心源性肺水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多排CT血管成像描述肺静脉解剖特征的有效性,为射频消融术前观察肺静脉解剖构筑提供一种实用的影像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0例因房颤和心肌缺血症状接受多排CT增强心血管成像检查患者的影像数据。图像重建在工作站上使用三维容积再现和多平面重建方法完成,由两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分别对肺静脉数量和左心房开口引流特征进行评价并达成共识。结果:22例(73.3%)有典型的右上叶肺静脉、右下叶肺静脉、左上叶肺静脉和左下叶肺静脉4个心房开口,右中叶肺静脉汇入到右上叶肺静脉。8例(26.6%)存在解剖变异,其中6例(20%)具有独立心房开口的副肺静脉(5例显示1支右中肺静脉,1例显示2支右中肺静脉),2例(6.7%)左肺静脉共干,形成一个大的心房开口。结论:肺静脉数量和汇合方式有较多的变异,多排CT肺静脉成像是观察肺静脉解剖特征和变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肺炎性结节和肺癌性结节的CT表现进行研究,以便提高CT对结节性病变的准确性.方法 用CT引导对结节病变的活检,术后病理及临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肺炎性结节30例,肺癌性结节15例.肺炎性结节呈不规则形状约占60%,圆形或类圆形约40%,病灶边缘模糊或部分清楚的约占58%,边界清晰约占42%,病灶密度欠均匀约占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取出病灶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18例肺穿刺病例,分析如何选择活检的最佳层面、进针点及进针深度和角度,抽吸或切割病变组织后送检。结果细胞和(或)组织病理检查报告,肺部恶性肿瘤12例,结核3例,炎性3例,无一例局部出血、气胸、咯血等。结论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操作简单、准确性高,并发症少,实用性高,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肺栓塞的CT表现及其误诊原因。方法本组收集2002~2006年经CT增强扫描及肺动脉造影证实为肺动脉栓塞患者7例,所有患者皆行CT平扫加增强检查,1例行DSA。结果CT平扫初始诊断为肺炎2例、结核2例、慢支伴局限性肺气肿3例、肿瘤3例;CT平扫有价值的表现为局部肺血管纹理明显变细、稀少,肺动脉高压及肺动脉主干内低或高密度改变,增强扫描发现肺动脉栓子。结论导致误诊的原因包括:对肺叶、段性渗出和实变影未及时做二期增强扫捕;诊断未充分结合临床表现;增强扫描方法不当;对系列影像片未做合理分析,未认识cT平扫一些栓塞征象等。 相似文献
17.
非血管介入的开展在目前已广泛运用于全身各部位,T引导下的肺部穿刺活检由于其易行、效果显著而最为普及.在穿刺过程中,T扫描的参数设置、病灶定位的准确性及CT透视的参数设置都与穿刺能否成功,同时也和受检病人及穿刺医生的射线防护密切相关[1].本研究就我们在肺部穿刺活检扫描时的简易定位器的自制和使用,扫描及透视相关参数的调整设置作了一些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探讨CT在周围型小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3月-2012年1月收治48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CT、X线检查,所有患者均为≤2em的周围型小肺癌表现,对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并与患者的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X线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2.9%(35/48),CT检查的符合率为1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周围型小肺癌患者进行CT检查诊断符合率高,使用HRCT可清楚地显示患者病灶内部的结构和边缘形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