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前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1996,19(5):242-247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易感性基因的定位研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由于NIDDM的致病因素的多样性和临床表现的复杂性,使它的基因定位进展较慢。本文概述了NIDDM的发病机理,对其易感性基因的研究现状,基因定位中常用的方法及其优缺点,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优势与现状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并对其研究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3.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又称Ⅰ型糖尿病,虽早已确定为器官特异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对其发病机制仍不十分了解。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为阐明IDDM发病分子机理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并取得突破性进展。近几年,有关MHC与IDDM易感性相关的资料爆炸性地增加。揭示了人的HLA-DR、DQ单体型及单个等位基因与IDDM易感性的关系以及在自身免疫 相似文献
4.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1990,(3)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者共缺血性心脏病危险性高于普通人群。据报道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中有与血管病变相关的代谢异常。这些异常包括葡萄糖、胰岛素和甘油三脂浓度增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降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者可能有血小板功能和凝血系统异常,并有高血压和超重。 相似文献
5.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NIDDM)又称Ⅱ型糖尿病,是由多基因决定的代谢性疾病。长期以来,人们对由于某些分子缺陷导致高血糖症的本质了解甚少。现代,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离鉴定了在胰岛β细胞和胰岛素靶组织表达的某些基因,发现这些基因结构或表达水平的变化,都与NIDDM的发病密切相关。本文选择性地介绍三种基因:①胰岛淀粉样多肽(islet amyloid polypep- 相似文献
6.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胆结石的血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脂肪代谢异常对胆结石发病的影响.设糖尿病胆石组30例、对照组A单纯糖尿病65例及B单纯胆石组30例.测定血脂四项及血浆胰岛素水平,作比较性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胆石组与A组比较,低密度脂蛋白、血浆胰岛素水平(空腹及餐后2小时)升高.相差显著;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相差显著.与B组比较.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相差显著;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相差显著.提示:脂肪代谢紊乱,特别是脂蛋白代谢异常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的胆结石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一家系五例张学军李朋秋林敏吕月婵先证者男,72岁。因口渴、多饮、多尿22年,左侧肢体无力半年入院。查体:血压22/12kPa(165/90mmHg),慢性病容,双肺无干湿鸣。心率72次/分,节律整齐,无杂音。肝脾未扪及。左上下肢肌... 相似文献
8.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血管病变、感染为糖尿病(DM)常见的并发症。为了观察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 ,探讨其与血管病变、感染的关系 ,我们采用酵母菌花环试验 ,测定了42例NIDDM患者外周血RBC C3bR花环率及RBC ICR花环率。1材料和方法1 .1材料研究对象 :按WHO1985年诊断标准临床确诊为NIDDM的患者42例,年龄31~77岁,病程0.5~21年,所有患者均无酮症酸中毒及心衰。对照组为20例健康体检者 ,年龄30~64岁。主要试剂 :补体致敏及未致敏的冻干YS酵母菌体 ,购自第二军医… 相似文献
9.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功能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对65例NIDDM患者的12项免疫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NIDDM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者更趋明显,提示免疫功能缺陷是糖尿病易患各种感染的重要原因。这种异常改变与患者的长期高血糖状态有密切关系,纠正糖尿病人的糖代谢紊乱可改善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HLA和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35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IDDM)及53名正常人进行了HLA分型。分型试剂由第二届亚洲大洋洲组织相容性专题讨论会提供包括HLA-A、B、C和DR。同时测定了第六条染色体的遗传标志包括GLO、Bf和C2的变异体。 结果发现病人组A11和CW4的表现型频率减低,校正后仍有显著意义。病人组DR3和DRW9表现型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有增高,特别是DRW9校正后仍然有非常显著的意义(校正p值为0.00062)。 我们的结果提示中国人IDDM病人可能存在二个HLA-DR抗原与IDDM相关联。 相似文献
11.
粘附分子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研究表明粘附分子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受淋巴细胞和内皮细胞表面选择性表达的粘附分子所调控的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从血液移行到胰岛可能造成胰岛细胞损伤,导致胰岛炎,进而破坏胰岛β细胞形成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以粘附分子为基础的治疗方法在防治糖尿病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β细胞选择性破坏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细胞因子在其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成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7,20(6):297-301
最近研究表明粘附分子在胰岛素信赖型糖尿病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受淋巴细胞和内皮细胞表面选择性表达的粘附分子所调探的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从血液移动到胰岛可能造成胰岛细胞损伤,导致胰岛炎,进而破坏胰岛β细胞形成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以粘际分子为基础的治疗方法在防治糖尿病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ApoE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血脂水平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ApoE基因对中国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出ApoE基因第4外显子内的292bp片段,继以限制性内切酶HhaⅠ酶解消失,最后行8%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根据电泳带型判断ApoE基因型。共检测了112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ApoE基因型。通过比较不同ApoE基因与血脂水平的关系发现:ApoE基因多态性与TG,HDL-C,ApoA 相似文献
15.
ApoE 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血脂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ApoE基因对中国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出ApoE基因第4外显子内的292bp片段,继以限制性内切酶HhaⅠ酶解消化,最后行8%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根据电泳带型判断ApoE基因型。共检测了112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ApoE基因型。通过比较不同ApoE基因型与血脂水平的关系发现:ApoE基因多态性与TG,HDL-C,ApoAⅠ,ApoB及Lp(a)水平无相关性,而与TC(P=0.0029)及LDL-C(P=0.0021)水平相关,携带ε4等位基因者具有较高的TC及LDL-C水平,而携带ε2等位基因者具有较低的TC及LDL-C水平。 相似文献
16.
17.
对比了22例健胀老华人和62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及合并高血压(NIDDM-HT)时的老年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结果显示:健康老年人,老年NIDDM、老年NIDDM-HT者昼夜血压波动曲线均呈双峰、双谷状,老年人血压昼夜节律是存在的,但减弱;老年NIDDM血压昼夜节律消失;NIDDM-HT时夜间血压下降幅度进一步减小,提示:高龄、糖尿病、高血压均不同程度影响血压昼夜节律,而糖尿病起着主要作用,血压昼夜节律消失提示器官缺血,积极控制糖尿病及合并症以改善组织器官的缺血,是缓解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19.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ACE基因多态性与大、微血管病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NIDDM)患者并发大、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了176例NIDDM患者和50名健康个体ACE基因内含子16插入/缺失多态性。结果对照组与NIDDM组AC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相似(P>0.05);NIDDM患者DD型亚组冠心病、脑梗塞的频率分别为54%和31%,明显高于II型亚组的22%(P<0.01)和14%(P<0.05);NIDDM患者DD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为51%,明显高于II型的31%(P<0.0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及任何证据的微血管病变均按II、DI、DD顺序递增(P>0.05)。结论
ACE基因的D等位基因可增高NIDDM患者并发大、微血管病变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0.
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是胰岛β细胞选择性破坏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致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近期研究表明,免疫功能紊乱参与了β细胞自身免疫损伤。IDDM患者可出现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等免疫细胞的紊乱;细胞因子水平异常与胰岛素分泌及糖尿病病因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