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几十年来,神经外科不断发展;脑成像和生物工程技术的飞跃,帕金森病外科治疗成为现实。脑深部电刺激术(简称DBS手术)是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最先进神经外科方法,是中晚期患者的福音。脑深部电刺激术,类似脑起搏器脑深部电刺激术是一种基于立体定向的技术。它是通过植入脑内的电极向脑深部特定部位持续发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DBS)术中应用电极锁定装置(stimlo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功能神经外科组2008年至2010行双侧DBS手术的帕金森患者18例进行随访,手术疗效和并发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帕金森病进行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的过程中,使用Stimloc可以降低电极移位的风险,并未增加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结论 Stimloc在DBS手术中的应用安全有效,可减少电极移位的发生,避免调整电极产生创伤,是DBS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学工程》2017,(10):1333-1334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DBS)术中电极位置的监测和校准。方法对20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双侧STN DBS治疗,植入40侧电极,通过术中微电极记录(MER)和X线成像进行电极位置的监测和校准。结果所有患者的术后程控效果良好,术后1年,患者的UPDRSⅢ总分在开机未服药状态下明显下降(P<0.05)。结论通过MER和X线成像可以监测到靶点的偏差和电极的移位并实时纠正,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看病案 术前术后,判若两人 若是心脏不能好好工作了,心脏起搏器可以帮上大忙;若是大脑出现故障了,也有脑起搏器来助力. 脑起搏器植入,临床称"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手术",1999年进入我国. 张世忠教授所在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是全国最早开展这项技术的医院之一,多年来,他见证了太多因脑起搏器获益的帕金森病患者.  相似文献   

5.
国际公认深部脑刺激(DBS)是控制帕金森病的最好方法。设计了一种无内置电源的深部脑刺激器,大大减少了治疗帕金森病的费用,并给出此种方法的结构和电路原理及其在大白鼠上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脑深部电刺激(DBS)冶疗帕金森病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具有双侧症状的46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同期双侧丘脑底核(STN)电刺激术治疗,采用MRI扫描结合术中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术前、术后UPDRS运动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全部46例帕金森病患者术后震颤、僵直及行动迟缓均有不同程度改善,UPDRS评分“关”状态平均改评善率为635%;“开”状态平均改善率为26.4%。术后随访1年症状仍有持续性改善,未发现任何严重永久性并发症。结论 脑深部电刺激术可明显改善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是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手术配合和围手术期手术室护士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 0 1 5年4月天津市环湖医院实施的1例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手术室护士的术前访视,包括对患者的术前宣教、心理疏导,及术中器械护士的手术配合、巡回护士对患者安全防护、在台下对手术的一系列配合进行总结。结果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有很大改善,可下地行走且无感染等任何并发症的发生。经术后随访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该手术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患者出院时已经痊愈。结论帕金森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逆行性病,长期用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脑深部电刺激术是目前外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方法。但目前该手术的术后并发症仍不少,需要密切观察及护理。  相似文献   

8.
另类起搏器     
脑起搏器在医学述语上称“脑深部刺激系统(DBS)”,其外形及工作原理与心脏起搏器类同。DBS由植入脑内的刺激电极、埋在胸部皮下的脉冲发生器和皮下导线组成。脑内电极质地柔软,直径1.2mm,电极头端有4个刺激触点,供刺激选用。脉冲发生器大小为6X6X0.5cm,为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持续发出高频脉冲电刺激,通过皮下导线传递到脑内电极,抑制不正常的脑核团放电,消除帕金森病症状。整个刺激系统均埋在皮下,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新技术与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他们在手术全麻唤醒状态下,通过术中B超、神经导航定位病灶,直接电刺激定位脑功能区结构,并在患者清醒状态下切除病变。结果:经过治疗,102位患者唤醒良好,手术中92例患者定位出运动区,定位出语言功能区皮质的患者有55,定位出感觉区的患者有20例。结论: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的三项新技术:全麻术中唤醒技术、术中直接电刺激和术中脑超声技术;在做切除胶质瘤手术中,综合使用这些技术能做到最大限度地切除脑功能区病变。保护患者的脑功能。  相似文献   

10.
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治疗的临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中老年人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表现为运动迟缓、少动、僵直、静止性震颤,该病呈慢性进行性发展.病因是选择性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广泛脱失,纹状体区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PD治疗多依赖于药物,20世纪60年代发现并随后被广泛应用的左旋多巴替代治疗被认为是治疗PD的"金标准";然而随着病情的进展、药物疗效的减退以及运动并发症,特别是异动症(levodopa-induced dyskinesia,LID)的出现,使其治疗难度加大,临床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治疗方案.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治疗随之受到关注,并被应用于临床.现就DBS治疗PD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大众健康》2006,(1):67-68
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正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治疗许多神经系统疾病.所治疗的疾病从原发性震颤.拓展到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顽固性疼痛、癫痫和强迫症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Y型留置针在脑深部电刺激(DBS)术中测试步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进行DBS手术治疗的60例帕金森病(PD)患者,根据术中使用留置针情况将其分为Y型留置针组和直型留置针组,每组3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运动症状评估改善率以及术后随访患者对留置针使用的满意度。结果:患者留置针一侧的肢体手指拍打、手运动、轮替动作及腿部灵活性的术中自主运动评分Y型留置针组改善率均高于直型留置针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t=2.38,t=2.19,t=2.34;P<0.05)。应用Y型留置针的患者术后随访满意度为93.3%(28/30),显著高于直型留置针患者的满意度[63.3%(19/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5,P<0.05)。结论:在DBS手术中使用Y型留置针相较于直型留置针具备一定优势,可在术中减轻患者活动中的身心负担,更加准确的反应患者在术中的运动功能变化,提高手术效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脑深部及脊髓电刺激疗法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术前和术后护理的临床效果评估.方法:通过规范的术前术后护理提高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规范的护理方法对提高脑深部及脊髓电刺激疗法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具有重要的作用.结论:进行脑深部及脊髓电刺激疗法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时,在术前、术后必须采取规范的护理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无创脑刺激用于认知神经科学、神经生理学、精神病学等的治疗越来越引起关注.与手术及深部脑刺激相比,无创脑刺激具有无痛、无创、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迅速受到广大医学工作者的密切关注和应用.经颅磁刺激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和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作为无创脑刺激最常用的两种技术,在治疗神经性疾病中展示出了非常有潜力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介绍TMS和tDCS两种无创脑刺激的研究历史、基本原理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并对其在帕金森病、阿兹海默病、多发性硬化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神经外科手术唤醒麻醉使用喉罩联合靶控输注技术的效果进行分析,结合手术精确定位,将患者的脑功能区占位病变进行切除,降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让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提升。方法2013年10月—2016年12月我院对20例脑功能区占位性病变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提供喉罩插管和异丙酚靶控输注,结合雷米芬太尼镇痛治疗,术中将患者唤醒,清醒状态下经皮质诱发电位监测和电刺激定位,将病灶切除后,再次全麻关颅。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了喉罩插管麻醉和术中唤醒以及再次全麻。呼吸和循环指标比较平稳,镇痛效果突出,能够配合手术要求对患者的脑功能区域进行定位和切除病灶。患者术后没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存在。3例患者在唤醒期间存在轻微的血压上升以及心率加快情况,2例患者术后有痛苦回忆。结论为患者提供全麻下喉罩联合靶控输注进行唤醒麻醉,可以让患者的脑功能区病灶被最大限度的切除,并且让患者的脑功能正常,提升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神经损毁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2种手术改善帕金森晚期患者症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Pub Med、EMbase,查找所有比较神经核团损毁术和DBS治疗帕金森的研究,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5年12月25日。按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运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采用评估、制定与评价(GRADE)系统进行证据评价。结果共纳入10个研究,1 75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在安全性方面,2组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25,95%CI(0.07,0.92),P=0.04],DBS术后并发症出现少于神经核团损毁术;(2)在有效性方面,两组术后1个月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UPDRS)运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2组术后1个月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2种手术术后多巴胺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35,95%CI(-0.39,-0.31),P0.000 01),DBS组术后左旋多巴胺用量较少;2组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根据系统评价结果,采用GRADE系统推荐分级方法评价证据质量及推荐等级,结果显示,证据水平为低级,推荐强度为弱推荐。结论神经核团损毁术和DBS对帕金森晚期患者治疗效果相似,但DBS治疗的患者并发症出现概率较小,DBS术后患者左旋多巴胺用量较少;但因原始研究质量较低以及临床上两种手术价格等原因,应综合考虑后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医院》2008,8(2):112-112
近日,在墨西哥举行的世界神经调控协会(INS)第八届大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孙伯民教授报告称,运用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神经性厌食症具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帕金森病患者长期服药,多年后药物效果逐渐下降,还可能出现异动症(手舞足蹈)、开关现象等,给患者增加了痛苦。脑起搏器的出现,给帕金森病患者带来了福音。脑起搏器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对脑起搏器疗法,手术成功并不代表治疗的结束。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医院》2016,(12):1764-1765
目的探讨两种麻醉方法在快速康复外科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108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硬膜外复合全麻(复合组)和传统的单纯静脉全麻组(单纯组)。记录患者全麻用药总量,术后清醒,拔管时间及清醒质量,镇痛效果,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复合组与单纯组比较:全麻用药量少(P<0.05),清醒拔管时间短(P<0.05),清醒质量优,镇痛效果更佳,恶心呕吐率低。结论硬膜外复合全麻用于快速康复外科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能减少全麻药的用量,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苏醒,而术后硬膜外镇痛更能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的应用,术后全麻药副作用减少,有利于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加速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节约住院费用,是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不可缺少的部分。  相似文献   

20.
“脑深部电刺激术俗称脑起搏器,是帕金森病外科治疗领域的里程碑式新技术。在患者胸部皮肤作一小切口,将一个小型脉冲发生器埋置在胸部皮下,用通条把导线从头颈部皮下连接刺激电极和脉冲发生器。整个植入脑起搏器的过程只需要2-3小时,对患者伤害较小。国内开展该项技术已经有十多年,这能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以下简称天坛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张建国介绍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